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访谈式教学具有讲座式教学不具备的很多优点,但对访谈式教学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别对待。专访式和论谈式作为访谈式教学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在教学主题、访谈嘉宾、教师角色、教学流程、教学预期效果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进一步提升访谈式教学,需要了解这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从嘉宾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师素养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访谈式教学;专访式;论谈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7-0087-03
Abstract: Interviewing teaching has many advantages that lecture-style teaching does not possess.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view teaching cannot be generalized and needs to be treated differently. Interview and talk as two basic forms of interviewing teaching, they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topics, guest interviews, teacher roles, teaching processes, and expected effects of teach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terview teaching,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se differences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from the selection of guest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er literacy.
Keywords: interviewing teaching; interview; talk
访谈式教学由于具有引导性、互动性、研究性、机动性等特点①,深受高校、中小学以及党校等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然而,学界对访谈式教学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成果少,研究不深入,是访谈式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访谈式教学,本文在干部教育培训访谈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②,总结出访谈式教学的两种基本形式,即专访式和论谈式,并对这两种形式进行比较,试图找到提升访谈式教学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访谈式教学的界定及分类
肖小华(2013)、闫勋才(2015)等都对访谈式教学有过界定,但笔者认为不够全面。从字面来看,访谈式教学应兼有“访”和“谈”两个要素。借鉴电视访谈节目的概念,访谈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主题邀请相关人物,或者围绕人物本身的事迹或者围绕某一个话题,教师与嘉宾以及与学员之间展开谈话、讨论、交流、溝通甚至质疑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这一教学形式中,“访”和“谈”应该相结合,“在访和问的语态中兼容谈和辨的语态”。③
根据“访”和“谈”侧重点的不同,访谈式教学可分为专访式教学以及论谈式教学两种。前者重在“访”,通过专访展示嘉宾的先进事迹,后者重在“谈”,通过谈话就某一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当然这两种形式都会有“访”有“谈”,只是比重不同。
访谈式教学这两种基本形式在教学主题、访谈嘉宾、教师角色、教学流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提升访谈式教学首先要对这两种形式的特点进行梳理,而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访谈式教学的认识,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提升访谈式教学的途径。
二、访谈式教学两种基本形式的比较
通过对干部教育培训访谈式教学实践的进一步研究,总结出访谈式教学两种基本形式即专访式和论谈式,两者存在五个方面的差异。
首先,教学主题的差异。专访式教学由于重在“访”,其展示的性质较为突出,因此比较适合用于像思想政治类、党性教育类等示范类专题课的教学,如 “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专题。而论谈式教学由于重在“谈”,其讨论的性质较为突出,因此,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争论或存在较大矛盾的话题就非常适合用论谈式教学,如有关“行政执法能力”方面的专题。
其次,访谈嘉宾的差异。专访式教学邀请的嘉宾一般都需要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因此在嘉宾的选择上必须更加慎重。嘉宾事迹要典型,这样才能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专访式教学案例“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其中一期所邀请的两位嘉宾均为广东省道德模范,他们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其事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论谈式教学由于话题的讨论是开放性质的,因此选择嘉宾的标准相对宽松,只要是与话题有关或对这个话题有思考的人都可以作为嘉宾。论谈式教学案例“行政执法能力大家谈”就充分利用了已有资源,根据教学主题选择了相应班级的几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学员作为嘉宾,没有外请嘉宾,但依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角色的差异。专访式教学的教师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即引导嘉宾将其事迹或工作情况展示出来。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就像一位导游,引导着嘉宾说出他们的故事,引领着学员领略嘉宾的风采。论谈式教学的教师则需要抛出话题,引导嘉宾和学员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由于话题讨论的不可预测性,因此特别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控场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嘉宾和学员的观点进行总结提炼,同时将一些偏离话题的讨论及时拉回。此外,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除了主持引导外,同样需要参与讨论,需要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时教师的身份是专家学者。主持人与专家学者的双重身份,使得论谈式教学的教师更具有挑战性。 第四,教学流程的差异。访谈式教学的一般流程可概括为:开场阶段(介绍主题、介绍背景、介绍嘉宾)——访谈阶段(事迹展示或观点讨论)——点评阶段(教师点评并升华主题)。这一流程同时适用于专访式教学和论谈式教学,但在具体环节上,如访谈阶段,两种教学形式仍有很大差异。专访式在访谈阶段的流程属于流线型,嘉宾事迹随着主持人与嘉宾的一问一答逐渐展开,这一过程没有太多的往复。而论谈式教学访谈阶段的流程更像螺旋型,一个中心话题可能又有几个分话题,每一个分话题又会有几种不同的或者相互佐证的观点,整个访谈不断延展又不断拉回,继而不断推向纵深。
第五,教学预期效果的差异。教学预期效果与教学目标不同,它是教师或相关培训部门对教学效果的一个期望,是一个整体性的期望感知。专访式教学与论谈式教学有一个共同的教学预期效果,那就是教师、嘉宾与学员之间能够有一个良性互动,教师引导、总结、提升得当,嘉宾畅所欲言,学员积极参与并且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但细加比较这两种教学形式,专访式教学更希望教师能够营造出一种感性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嘉宾能够真实具体地谈自己的经历,学员在访谈中能够受到心灵的洗涤。而论谈式教学的预期效果,应该是教师能够营造出一种理性的有张有弛的讨论氛围,嘉宾和学员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员在讨论中提升了自己的认识水平。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到虽然同为访谈式教学,但专访式和论谈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访谈式教学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结合两者差异,从嘉宾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师素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提升访谈式教学的途径。
三、访谈式教学的提升途径
(一)选好嘉宾并与嘉宾充分沟通
根据教学主题选好嘉宾是访谈式教学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嘉宾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二是愿意表达并善于表达,三是嘉宾之间要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专访式教学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嘉宾事迹很典型但嘉宾不善表达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跟预选的嘉宾本人或者嘉宾的推荐者事先交流沟通,确保嘉宾能够符合教学预期。此外,由于邀请的嘉宾往往不止一位,因此在选择嘉宾时还要考虑嘉宾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如性别、年龄、经历、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嘉宾之间的这些差异可使课堂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多彩。
嘉宾确定之后,教师与嘉宾直接的充分的沟通非常必要。直接沟通可以避免信息传递的失误。充分沟通则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沟通的内容有:上课的时间、地点、主题,教学的大致流程,主要的问题,授课的对象,其他嘉宾的情况等。其中,在问题沟通方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略有不同。笔者认为,专访式教学由于嘉宾对自己的事迹非常熟悉,因此沟通时教师给的问题不需太多太细,可留出一些问题让嘉宾临场发挥。但论谈式教学由于涉及到讨论,因此笔者认为教师与嘉宾在问题的沟通上越细越好,嘉宾对问题有准备有思考,在实际访谈时就可以达到充分讨论的预期效果。
(二)备好教学方案并不断优化细节
备好教学方案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做的基础性工作。但访谈式教学与一般的专题课不同,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课堂中有很多教师无法预料的东西。正因为其不确定性,因此访谈式教学尤其要备好教学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其中的不确定性。
在教案的写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是访谈问题的设置。就设置的原则来说,专访式教学的问题设置应力求具体形象、通俗有趣味。具体形象,给人画面感,这样嘉宾容易回答,学员也容易产生联想。要避免那种大而全的概括式问题,如“请问您是如何克服职业倦怠的?”“您是如何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通俗有趣味,则可以让访谈更加轻松,如“您徒弟好找对象吗?”“您去西藏,就不怕孩子不认你了?”而论谈式教学的问题设置虽然要讲求逻辑性、学理性,但同样要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访谈式教学要不断提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不断优化细节。以专访式教学为例,例如,在发放嘉宾事迹资料这一问题上,根据教学效果来看,以不发放为好。又如,在学员嘉宾交流环节,为避免冷场,主持人要有预案,要事先找到学员跟嘉宾的共同点或者学员对嘉宾感兴趣的地方,适当引导学员提问。而对于论谈式教学,如为了让话题讨论更加集中,设置的分话题不宜太多,又如为了让访谈更加顺畅,教师无需对每一位嘉宾每一位学员的观点进行总结点评。这些教学经验是教师的宝贵财富,需要不断积累,并不断优化到下一次的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提高教师素养,不断提升访谈水平
访谈式教学的主角虽然不是教师,但要提升访谈式教学的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关键。对于访谈式教学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语言素养都很重要。
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让访谈更有深度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做一名“学者型主持人”,这样才能让访谈更有深度。何为“学者型主持人”,按照桑薇(2014)的说法,是指会做学问并且在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主持人。电视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大多出身主持专业,并且由于每期的主题不一样,因此不可能要求主持人成为“学者型主持人”。但访谈式教学的主持人,本身就是党校或高校教师,访谈式教学的主题也比较明确固定,因此必须像讲座式教学一样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功底。成为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型主持人”是访谈式教学主持人应该树立的目标。
2. 提高教师语言素养,让访谈更有魅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但由于访谈式教学的教师是以主持人身份出现在课堂中的,因此作为主持人的教师还应该具备专业主持人的一些语言素养,这样才能让访谈更有魅力。具体來说,需要具备以下语言素养。
首先要有较强的话题敏感度,让访谈话题更有价值。访谈式教学最难处理的地方应该就是话题的挖掘。主持人在访谈前以及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要学会选择那些与主题有关的有价值的话题进行讨论。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话题可以事先准备,事先筛选,但由于访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要让访谈有序进行并且能够抓住学员的注意力,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较强的话题敏感度,要善于捕捉细节,善于层层追问,善于有的放矢。这种敏感性可以后天培养,需要在实践中有意识的锻炼,注意观察,学会分析、比较。 其次是要有独特的语言风格,让访谈更有特色。一些优秀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都有鲜明的语言风格:朱军沉稳真诚,李静活泼幽默,杨澜知性大方。相应地,他们的访谈节目也因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而独具魅力。作为党校或高校教师,要形成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语言优势,善于取长补短。以部分女性教师为例,其长处是语言富有情感④,短处是内容不够深入,学理性不强。在访谈式教学中,主持人要与嘉宾顺利沟通,并且能够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持人首先要有感情投入,要与他们感同身受。主持人只有与嘉宾和学员交换内心的思想,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富有情感的语言最容易建立起主持人与嘉宾以及学员之间的信任,从而让访谈顺利进行。因此,对于这类语言富有情感的教师来说,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而内容不够深入、学理性不强,则需要靠加强自身学识来弥补。
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让语言富有学识。成为一名“学者型主持人”是党校或高校教师作为访谈式教学主持人的目标。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主持人不仅仅是话题的引发者和推进者,还是访谈主题的升华者。尤其是在一些思辨性较强的论谈式教学中,主持人往往还是话题讨论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语言风格上,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让语言富有学识,是访谈式教学教师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
四、结束语
访谈式教学具有讲座式教学不具备的很多优点,对于像思想政治类、党性教育类等示范类专题以及一些社会热点类专题,运用访谈式教学将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访谈式教学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形式,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式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以两个星期的培训班为例,笔者认为访谈式教学的运用最好不要超过两次。而对于一些条件不成熟的专题,比如没有合适的嘉宾人选或者教师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要慎用访谈式教学。
注释:
①闫勋才.访谈式教学初探[J].学园,2015(1).
②本文研究对比了东莞市委党校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开展的十几场访谈式教学的视频以及相关资料.
③此处借鉴了鲁健《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一书中的概念,详见鲁健《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第29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④心理学研究证明,女性的话语比男性的更情感化,因为亲情、爱情和友情等占据了女性生活的大部分内容,所以她们话语中的感情色彩更浓厚。详见王家锋《女性话语的风格》,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参考文献:
[1]肖小华.访谈式教学在党性教育中的运用——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3,28(1).
[2]闫勋才.访谈式教学初探[J].学园,2015(1).
[3]范國盛.浅谈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访谈式教学与典型人物示范课程的对比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5(4).
[4]桑薇.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素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访谈式教学;专访式;论谈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7-0087-03
Abstract: Interviewing teaching has many advantages that lecture-style teaching does not possess.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view teaching cannot be generalized and needs to be treated differently. Interview and talk as two basic forms of interviewing teaching, they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topics, guest interviews, teacher roles, teaching processes, and expected effects of teach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terview teaching,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se differences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from the selection of guest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er literacy.
Keywords: interviewing teaching; interview; talk
访谈式教学由于具有引导性、互动性、研究性、机动性等特点①,深受高校、中小学以及党校等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然而,学界对访谈式教学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成果少,研究不深入,是访谈式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访谈式教学,本文在干部教育培训访谈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②,总结出访谈式教学的两种基本形式,即专访式和论谈式,并对这两种形式进行比较,试图找到提升访谈式教学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访谈式教学的界定及分类
肖小华(2013)、闫勋才(2015)等都对访谈式教学有过界定,但笔者认为不够全面。从字面来看,访谈式教学应兼有“访”和“谈”两个要素。借鉴电视访谈节目的概念,访谈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主题邀请相关人物,或者围绕人物本身的事迹或者围绕某一个话题,教师与嘉宾以及与学员之间展开谈话、讨论、交流、溝通甚至质疑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这一教学形式中,“访”和“谈”应该相结合,“在访和问的语态中兼容谈和辨的语态”。③
根据“访”和“谈”侧重点的不同,访谈式教学可分为专访式教学以及论谈式教学两种。前者重在“访”,通过专访展示嘉宾的先进事迹,后者重在“谈”,通过谈话就某一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当然这两种形式都会有“访”有“谈”,只是比重不同。
访谈式教学这两种基本形式在教学主题、访谈嘉宾、教师角色、教学流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提升访谈式教学首先要对这两种形式的特点进行梳理,而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访谈式教学的认识,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提升访谈式教学的途径。
二、访谈式教学两种基本形式的比较
通过对干部教育培训访谈式教学实践的进一步研究,总结出访谈式教学两种基本形式即专访式和论谈式,两者存在五个方面的差异。
首先,教学主题的差异。专访式教学由于重在“访”,其展示的性质较为突出,因此比较适合用于像思想政治类、党性教育类等示范类专题课的教学,如 “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专题。而论谈式教学由于重在“谈”,其讨论的性质较为突出,因此,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争论或存在较大矛盾的话题就非常适合用论谈式教学,如有关“行政执法能力”方面的专题。
其次,访谈嘉宾的差异。专访式教学邀请的嘉宾一般都需要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因此在嘉宾的选择上必须更加慎重。嘉宾事迹要典型,这样才能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专访式教学案例“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其中一期所邀请的两位嘉宾均为广东省道德模范,他们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其事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论谈式教学由于话题的讨论是开放性质的,因此选择嘉宾的标准相对宽松,只要是与话题有关或对这个话题有思考的人都可以作为嘉宾。论谈式教学案例“行政执法能力大家谈”就充分利用了已有资源,根据教学主题选择了相应班级的几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学员作为嘉宾,没有外请嘉宾,但依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角色的差异。专访式教学的教师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即引导嘉宾将其事迹或工作情况展示出来。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就像一位导游,引导着嘉宾说出他们的故事,引领着学员领略嘉宾的风采。论谈式教学的教师则需要抛出话题,引导嘉宾和学员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由于话题讨论的不可预测性,因此特别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控场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嘉宾和学员的观点进行总结提炼,同时将一些偏离话题的讨论及时拉回。此外,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除了主持引导外,同样需要参与讨论,需要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时教师的身份是专家学者。主持人与专家学者的双重身份,使得论谈式教学的教师更具有挑战性。 第四,教学流程的差异。访谈式教学的一般流程可概括为:开场阶段(介绍主题、介绍背景、介绍嘉宾)——访谈阶段(事迹展示或观点讨论)——点评阶段(教师点评并升华主题)。这一流程同时适用于专访式教学和论谈式教学,但在具体环节上,如访谈阶段,两种教学形式仍有很大差异。专访式在访谈阶段的流程属于流线型,嘉宾事迹随着主持人与嘉宾的一问一答逐渐展开,这一过程没有太多的往复。而论谈式教学访谈阶段的流程更像螺旋型,一个中心话题可能又有几个分话题,每一个分话题又会有几种不同的或者相互佐证的观点,整个访谈不断延展又不断拉回,继而不断推向纵深。
第五,教学预期效果的差异。教学预期效果与教学目标不同,它是教师或相关培训部门对教学效果的一个期望,是一个整体性的期望感知。专访式教学与论谈式教学有一个共同的教学预期效果,那就是教师、嘉宾与学员之间能够有一个良性互动,教师引导、总结、提升得当,嘉宾畅所欲言,学员积极参与并且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但细加比较这两种教学形式,专访式教学更希望教师能够营造出一种感性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嘉宾能够真实具体地谈自己的经历,学员在访谈中能够受到心灵的洗涤。而论谈式教学的预期效果,应该是教师能够营造出一种理性的有张有弛的讨论氛围,嘉宾和学员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员在讨论中提升了自己的认识水平。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到虽然同为访谈式教学,但专访式和论谈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访谈式教学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结合两者差异,从嘉宾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师素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提升访谈式教学的途径。
三、访谈式教学的提升途径
(一)选好嘉宾并与嘉宾充分沟通
根据教学主题选好嘉宾是访谈式教学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嘉宾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二是愿意表达并善于表达,三是嘉宾之间要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专访式教学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嘉宾事迹很典型但嘉宾不善表达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跟预选的嘉宾本人或者嘉宾的推荐者事先交流沟通,确保嘉宾能够符合教学预期。此外,由于邀请的嘉宾往往不止一位,因此在选择嘉宾时还要考虑嘉宾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如性别、年龄、经历、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嘉宾之间的这些差异可使课堂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多彩。
嘉宾确定之后,教师与嘉宾直接的充分的沟通非常必要。直接沟通可以避免信息传递的失误。充分沟通则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沟通的内容有:上课的时间、地点、主题,教学的大致流程,主要的问题,授课的对象,其他嘉宾的情况等。其中,在问题沟通方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略有不同。笔者认为,专访式教学由于嘉宾对自己的事迹非常熟悉,因此沟通时教师给的问题不需太多太细,可留出一些问题让嘉宾临场发挥。但论谈式教学由于涉及到讨论,因此笔者认为教师与嘉宾在问题的沟通上越细越好,嘉宾对问题有准备有思考,在实际访谈时就可以达到充分讨论的预期效果。
(二)备好教学方案并不断优化细节
备好教学方案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做的基础性工作。但访谈式教学与一般的专题课不同,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课堂中有很多教师无法预料的东西。正因为其不确定性,因此访谈式教学尤其要备好教学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其中的不确定性。
在教案的写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是访谈问题的设置。就设置的原则来说,专访式教学的问题设置应力求具体形象、通俗有趣味。具体形象,给人画面感,这样嘉宾容易回答,学员也容易产生联想。要避免那种大而全的概括式问题,如“请问您是如何克服职业倦怠的?”“您是如何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通俗有趣味,则可以让访谈更加轻松,如“您徒弟好找对象吗?”“您去西藏,就不怕孩子不认你了?”而论谈式教学的问题设置虽然要讲求逻辑性、学理性,但同样要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访谈式教学要不断提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不断优化细节。以专访式教学为例,例如,在发放嘉宾事迹资料这一问题上,根据教学效果来看,以不发放为好。又如,在学员嘉宾交流环节,为避免冷场,主持人要有预案,要事先找到学员跟嘉宾的共同点或者学员对嘉宾感兴趣的地方,适当引导学员提问。而对于论谈式教学,如为了让话题讨论更加集中,设置的分话题不宜太多,又如为了让访谈更加顺畅,教师无需对每一位嘉宾每一位学员的观点进行总结点评。这些教学经验是教师的宝贵财富,需要不断积累,并不断优化到下一次的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提高教师素养,不断提升访谈水平
访谈式教学的主角虽然不是教师,但要提升访谈式教学的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关键。对于访谈式教学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语言素养都很重要。
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让访谈更有深度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做一名“学者型主持人”,这样才能让访谈更有深度。何为“学者型主持人”,按照桑薇(2014)的说法,是指会做学问并且在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主持人。电视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大多出身主持专业,并且由于每期的主题不一样,因此不可能要求主持人成为“学者型主持人”。但访谈式教学的主持人,本身就是党校或高校教师,访谈式教学的主题也比较明确固定,因此必须像讲座式教学一样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功底。成为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型主持人”是访谈式教学主持人应该树立的目标。
2. 提高教师语言素养,让访谈更有魅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但由于访谈式教学的教师是以主持人身份出现在课堂中的,因此作为主持人的教师还应该具备专业主持人的一些语言素养,这样才能让访谈更有魅力。具体來说,需要具备以下语言素养。
首先要有较强的话题敏感度,让访谈话题更有价值。访谈式教学最难处理的地方应该就是话题的挖掘。主持人在访谈前以及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要学会选择那些与主题有关的有价值的话题进行讨论。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话题可以事先准备,事先筛选,但由于访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要让访谈有序进行并且能够抓住学员的注意力,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较强的话题敏感度,要善于捕捉细节,善于层层追问,善于有的放矢。这种敏感性可以后天培养,需要在实践中有意识的锻炼,注意观察,学会分析、比较。 其次是要有独特的语言风格,让访谈更有特色。一些优秀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都有鲜明的语言风格:朱军沉稳真诚,李静活泼幽默,杨澜知性大方。相应地,他们的访谈节目也因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而独具魅力。作为党校或高校教师,要形成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语言优势,善于取长补短。以部分女性教师为例,其长处是语言富有情感④,短处是内容不够深入,学理性不强。在访谈式教学中,主持人要与嘉宾顺利沟通,并且能够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持人首先要有感情投入,要与他们感同身受。主持人只有与嘉宾和学员交换内心的思想,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富有情感的语言最容易建立起主持人与嘉宾以及学员之间的信任,从而让访谈顺利进行。因此,对于这类语言富有情感的教师来说,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而内容不够深入、学理性不强,则需要靠加强自身学识来弥补。
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让语言富有学识。成为一名“学者型主持人”是党校或高校教师作为访谈式教学主持人的目标。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主持人不仅仅是话题的引发者和推进者,还是访谈主题的升华者。尤其是在一些思辨性较强的论谈式教学中,主持人往往还是话题讨论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语言风格上,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让语言富有学识,是访谈式教学教师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
四、结束语
访谈式教学具有讲座式教学不具备的很多优点,对于像思想政治类、党性教育类等示范类专题以及一些社会热点类专题,运用访谈式教学将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访谈式教学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形式,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式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以两个星期的培训班为例,笔者认为访谈式教学的运用最好不要超过两次。而对于一些条件不成熟的专题,比如没有合适的嘉宾人选或者教师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要慎用访谈式教学。
注释:
①闫勋才.访谈式教学初探[J].学园,2015(1).
②本文研究对比了东莞市委党校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开展的十几场访谈式教学的视频以及相关资料.
③此处借鉴了鲁健《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一书中的概念,详见鲁健《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第29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④心理学研究证明,女性的话语比男性的更情感化,因为亲情、爱情和友情等占据了女性生活的大部分内容,所以她们话语中的感情色彩更浓厚。详见王家锋《女性话语的风格》,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参考文献:
[1]肖小华.访谈式教学在党性教育中的运用——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3,28(1).
[2]闫勋才.访谈式教学初探[J].学园,2015(1).
[3]范國盛.浅谈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访谈式教学与典型人物示范课程的对比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5(4).
[4]桑薇.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素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