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因素在中职德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德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中职学生德育过程中的情感问题进行分析,以帮助中职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解决学生情感问题的途径,加强德育效果。
【关键词】 情感;德育;中职班主任本文旨在分析情感因素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和机制。通过对中职学生德育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为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助力,为解决中职学生德育工作难见成效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激发中职学生向上的心态,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思想不是外界给予的,而是人本身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构建的。
1、德育中的情感相关理论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于教育时机的论述,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感悟与收获,想说却说不出来,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同时里面蕴含的是学生在学习修行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影响着学生学习与修身养性的动力是否充足;学生在学习与修身养性中的自信心状态、焦虑状态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中职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并不能简单告知同学应该怎样,不能怎样,而是要注重情感因素的利用,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情绪与心理状态对于学习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学生的需求与个人感情,注重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情感氛围的建立。
2、德育中情感的重要性
实践经验显示,德育工作中,情感的参与是关键因素,没有情感参与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人的情感享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和学生,甚至其他参与德育的人,都有情感参与其中,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情感是对外在世界与内在自我状态的主观体验。学生接受德育,其情感就是对于的与在起内心的感受与态度,反映的是其对德育的主观评价,是学生对德育和其自身关系的主观感受,反映的不是德育的内容、价值等正确与否,仅仅是学生对德育的心理感受,所以德育工作中,不能只关注德育的正确与否、合理与否,学生的情感状态与情感氛围营造同样重要,学生在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是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不是做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做喜欢不喜欢的判定,学生在接受德育中,需要的是内容和情感两方面的满足才见实效。
3、情感与情绪在德育中的特点与作用
在德育甚至科学知识的学习接受过程中,只有理性与情感的融合统一,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是对于在道德与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情感重要性的感悟及评价。
情緒情感有其自身特性,
一是受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往往只是在一定的环境或情境中存在,情境消失了,情感也就不存在了。例如在电影院看电影,人的情感会随着电影节奏的改变而改变,当走出电影院后,人的情绪会慢慢恢复平静。这又体现了情感的第二个特点短暂性,人的情绪通常是暂时的,波动的,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受着事件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失控甚至失去理性。
人的情绪、情感对于德育具有多重影响。首先情感是处于接受的前置部位,情感准备好了,学生接受德育的内容,认可德育的内容就更加容易,情绪情感准备好了,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心理更加兴奋,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更加深入的说,情感情绪甚至承载着德育的效果,德育的实效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情绪才能实现,当学生漠然冷对的时候,什么样子的德育都不能见到实效,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情绪代表的是学生在德育中的投入程度,代表的是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认可程度,学生也只有在良好的情感情绪下,才愿意把德育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愿意按照教师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4、情感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启示
高明的中职班主任非常重视学生接受德育时临场情绪状态,会对学生的情感情绪予以酝酿与调整,注重宣泄其紧绷情绪,消解其埋怨,安抚其愤怒,弱化其焦躁,待学生情绪平静后再实施德育。
中职班主任尤其要注意中职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的情感参与予以尊重并良好回应。中职班主任应首先注重自我情绪的调整,注意融洽与学生的感情,尽力贴近学生的内心,注重强调与学生的共同点。要善于讲故事,善于讲笑话,善于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班主任自己情感的真挚程度某种意义上能弥补德育内容在生动性、情境性上的缺失。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情绪情感的细微变化,善于把握时机,尽力维持学生的愉悦心境,平静心态。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罗运春.情感因素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M].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二期
【关键词】 情感;德育;中职班主任本文旨在分析情感因素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和机制。通过对中职学生德育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为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助力,为解决中职学生德育工作难见成效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激发中职学生向上的心态,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思想不是外界给予的,而是人本身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构建的。
1、德育中的情感相关理论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于教育时机的论述,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感悟与收获,想说却说不出来,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同时里面蕴含的是学生在学习修行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影响着学生学习与修身养性的动力是否充足;学生在学习与修身养性中的自信心状态、焦虑状态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中职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并不能简单告知同学应该怎样,不能怎样,而是要注重情感因素的利用,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情绪与心理状态对于学习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学生的需求与个人感情,注重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情感氛围的建立。
2、德育中情感的重要性
实践经验显示,德育工作中,情感的参与是关键因素,没有情感参与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人的情感享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和学生,甚至其他参与德育的人,都有情感参与其中,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情感是对外在世界与内在自我状态的主观体验。学生接受德育,其情感就是对于的与在起内心的感受与态度,反映的是其对德育的主观评价,是学生对德育和其自身关系的主观感受,反映的不是德育的内容、价值等正确与否,仅仅是学生对德育的心理感受,所以德育工作中,不能只关注德育的正确与否、合理与否,学生的情感状态与情感氛围营造同样重要,学生在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是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不是做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做喜欢不喜欢的判定,学生在接受德育中,需要的是内容和情感两方面的满足才见实效。
3、情感与情绪在德育中的特点与作用
在德育甚至科学知识的学习接受过程中,只有理性与情感的融合统一,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是对于在道德与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情感重要性的感悟及评价。
情緒情感有其自身特性,
一是受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往往只是在一定的环境或情境中存在,情境消失了,情感也就不存在了。例如在电影院看电影,人的情感会随着电影节奏的改变而改变,当走出电影院后,人的情绪会慢慢恢复平静。这又体现了情感的第二个特点短暂性,人的情绪通常是暂时的,波动的,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受着事件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失控甚至失去理性。
人的情绪、情感对于德育具有多重影响。首先情感是处于接受的前置部位,情感准备好了,学生接受德育的内容,认可德育的内容就更加容易,情绪情感准备好了,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心理更加兴奋,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更加深入的说,情感情绪甚至承载着德育的效果,德育的实效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情绪才能实现,当学生漠然冷对的时候,什么样子的德育都不能见到实效,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情绪代表的是学生在德育中的投入程度,代表的是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认可程度,学生也只有在良好的情感情绪下,才愿意把德育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愿意按照教师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4、情感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启示
高明的中职班主任非常重视学生接受德育时临场情绪状态,会对学生的情感情绪予以酝酿与调整,注重宣泄其紧绷情绪,消解其埋怨,安抚其愤怒,弱化其焦躁,待学生情绪平静后再实施德育。
中职班主任尤其要注意中职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的情感参与予以尊重并良好回应。中职班主任应首先注重自我情绪的调整,注意融洽与学生的感情,尽力贴近学生的内心,注重强调与学生的共同点。要善于讲故事,善于讲笑话,善于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班主任自己情感的真挚程度某种意义上能弥补德育内容在生动性、情境性上的缺失。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情绪情感的细微变化,善于把握时机,尽力维持学生的愉悦心境,平静心态。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罗运春.情感因素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M].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