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为导向,针对现代社会发展衍生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将科学发展作为建设主导,融人生态文明理念,以此构建生态工程,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本文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生态优化
农村的发展建设必须要与生态文明共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长远的,所以必须要下定决心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阻碍进行破除,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基础。
1、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国家生态工程建设自然离不开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发展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生态格局。因此在注重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由此可见,美丽乡村建设纯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1.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载体就是建设美丽乡村。从本质上来讲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在农村建设节约、友好型社会,从而能在农村确立一个良好的节约资源、促进环保的生态建设发展方式。眼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发展迅速,因此在农村资源利用方面消耗过于严重,环境一度恶化,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是农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1.3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任务众多,目标远大,其中包括人民生活富裕、经济发展进步、乡风文明朴素、村容整洁、管理方式民主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些任务,实现这些目标。这样才能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2、生态文明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研究
2.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生态自觉
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立足于社会化、大众化、规范化与系统化,针对不同的社会主体采取不同的环境宣传教育,着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人人珍惜自然”的社会氛围。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宣传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让他们认清农村污染现状和趋势,明确企业的环境责任,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自觉地转变企业发展模式。针对农民群体,由于其受教育水平较低,需进行大众化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突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整个农村的文明程度。
2.2 发展特色文化
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力量源泉。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生态理念的培训,职业农民技术的培育,乡村文明的传承等都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发展。要不断地满足美丽乡村建设者的文化需求,增强生态文明自觉、强化建设主体意识,打造鲜明的乡土文化,形成乡土文化的传承体系,使乡村元素成为推动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2.3改善农村生态面貌
我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逐渐富裕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所破坏,一些农田灌溉水源受到污染,土地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亟需解决。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实现村容整洁,又要推行绿色产业的发展,从发展生态经济入手,增加有机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范围,使保护生态环境和获得经济收益合二为一,增加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生态环保产业的推广和种植,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农民的生态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避免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避免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行为,促进农村厕所的规范化,修建统一的垃圾处理站,减少对化肥农业的过度依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村生态面貌。
2.4重生态经济建设
制定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策略,将市场机制和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整合;选用现代化科技、经济建设措施,力求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演变,以此贯彻落实乡村生态经济建设的标准;大力推进“青山”、“绿水”与“农趣”等乡村特色活动,即利用现代文明和乡村特色协调融合的趋势,将美丽乡村构建为“生态城”,寻求乡村旅游经济和休闲经济的发展链条;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发展,优化乡村传统产业模式,创建和谐环境和高效经济的生态产业,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清洁生产,用于经济循环建设,使其能够在最大层面上解决现有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矛盾问题。
2.5制定乡村建设生态机制
美丽乡村的建设,应在政府管理人员、决策人员的层面,全面落实且执行生态文明理念下乡村资源管理体系,并以“生态为政”的美丽乡村建设主导思想,制定高效化、廉洁化和绿色化行政管理机制,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政府”的重要意义。如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考评机制的完善是以城市绿色GDP制度为基准,将传统经济考核向综合考核转变,不仅可用于乡村建设经济增长趋势的考量,还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途径。
2.6完善乡村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如排污收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对环境污染治理制度和生态恢复制度予以根本性整合及优化;加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优化补偿和价值机制,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新与恢复为界定点,真正意义上实现乡村生态资源的再利用。
2.7制定生态保障体系
针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应以生态保障体系制定为前提,即完善制定且落实环境评价体系,如生态资源开发环节的环境影响问题;构建乡村建设规划目标,以执行“听证会”的方式,对重大项目进行决策;将乡村环保事项纳入重点范畴,贯彻落实乡村建设反馈机制;完善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许可机制,真正意义上将其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领域;重新构建政府人员和社会公众道德观念培养制度,用以实现生态教育;推进农民生態活动评价工作,以强化自我管理和相互约束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融人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2.8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要求人与自然要协调共生,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需要互相协调,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立足科技农业,注意产业调整,促进生产发展,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整体的品质,生产绿色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生态农产品;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打造“产业美”。因此,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引领生态产业的发展,能够为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我们要积极地利用生态文明理念来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让生态文明理念能够造福子孙后代,为中国的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J].智库时代,2018(47).
[2]张启志.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美丽乡村建设[J].农业工程,2017(06).
[3]杨洪茂.美丽乡村建设要走生态文明之路[J].居舍,2019(19).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生态优化
农村的发展建设必须要与生态文明共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长远的,所以必须要下定决心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阻碍进行破除,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基础。
1、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国家生态工程建设自然离不开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发展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生态格局。因此在注重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由此可见,美丽乡村建设纯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1.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载体就是建设美丽乡村。从本质上来讲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在农村建设节约、友好型社会,从而能在农村确立一个良好的节约资源、促进环保的生态建设发展方式。眼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发展迅速,因此在农村资源利用方面消耗过于严重,环境一度恶化,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是农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1.3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任务众多,目标远大,其中包括人民生活富裕、经济发展进步、乡风文明朴素、村容整洁、管理方式民主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些任务,实现这些目标。这样才能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2、生态文明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研究
2.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生态自觉
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立足于社会化、大众化、规范化与系统化,针对不同的社会主体采取不同的环境宣传教育,着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人人珍惜自然”的社会氛围。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宣传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让他们认清农村污染现状和趋势,明确企业的环境责任,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自觉地转变企业发展模式。针对农民群体,由于其受教育水平较低,需进行大众化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突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整个农村的文明程度。
2.2 发展特色文化
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力量源泉。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生态理念的培训,职业农民技术的培育,乡村文明的传承等都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发展。要不断地满足美丽乡村建设者的文化需求,增强生态文明自觉、强化建设主体意识,打造鲜明的乡土文化,形成乡土文化的传承体系,使乡村元素成为推动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2.3改善农村生态面貌
我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逐渐富裕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所破坏,一些农田灌溉水源受到污染,土地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亟需解决。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实现村容整洁,又要推行绿色产业的发展,从发展生态经济入手,增加有机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范围,使保护生态环境和获得经济收益合二为一,增加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生态环保产业的推广和种植,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农民的生态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避免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避免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行为,促进农村厕所的规范化,修建统一的垃圾处理站,减少对化肥农业的过度依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村生态面貌。
2.4重生态经济建设
制定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策略,将市场机制和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整合;选用现代化科技、经济建设措施,力求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演变,以此贯彻落实乡村生态经济建设的标准;大力推进“青山”、“绿水”与“农趣”等乡村特色活动,即利用现代文明和乡村特色协调融合的趋势,将美丽乡村构建为“生态城”,寻求乡村旅游经济和休闲经济的发展链条;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发展,优化乡村传统产业模式,创建和谐环境和高效经济的生态产业,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清洁生产,用于经济循环建设,使其能够在最大层面上解决现有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矛盾问题。
2.5制定乡村建设生态机制
美丽乡村的建设,应在政府管理人员、决策人员的层面,全面落实且执行生态文明理念下乡村资源管理体系,并以“生态为政”的美丽乡村建设主导思想,制定高效化、廉洁化和绿色化行政管理机制,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政府”的重要意义。如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考评机制的完善是以城市绿色GDP制度为基准,将传统经济考核向综合考核转变,不仅可用于乡村建设经济增长趋势的考量,还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途径。
2.6完善乡村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如排污收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对环境污染治理制度和生态恢复制度予以根本性整合及优化;加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优化补偿和价值机制,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新与恢复为界定点,真正意义上实现乡村生态资源的再利用。
2.7制定生态保障体系
针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应以生态保障体系制定为前提,即完善制定且落实环境评价体系,如生态资源开发环节的环境影响问题;构建乡村建设规划目标,以执行“听证会”的方式,对重大项目进行决策;将乡村环保事项纳入重点范畴,贯彻落实乡村建设反馈机制;完善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许可机制,真正意义上将其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领域;重新构建政府人员和社会公众道德观念培养制度,用以实现生态教育;推进农民生態活动评价工作,以强化自我管理和相互约束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融人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2.8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要求人与自然要协调共生,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需要互相协调,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立足科技农业,注意产业调整,促进生产发展,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整体的品质,生产绿色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生态农产品;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打造“产业美”。因此,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引领生态产业的发展,能够为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我们要积极地利用生态文明理念来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让生态文明理念能够造福子孙后代,为中国的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J].智库时代,2018(47).
[2]张启志.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美丽乡村建设[J].农业工程,2017(06).
[3]杨洪茂.美丽乡村建设要走生态文明之路[J].居舍,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