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决定着我国的未来发展是否能够稳定并快速,高等院校在培养大学生时应注重健康心态的培养,只有大学生具备了健康的心态,才能在未来发展中面对各种困难时采用正确的方法面对困难,进而突破难题勇往直前。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采用的是积极心理学,在应用时还应不断创新培训方法达到不断提高培养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7.9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了高度重视,主要是社会环境与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大学生的影响较高,如果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面对不良行为时或者遇到较大挫折时会产生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增加了积极心理学课程,通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感染,帮助大学生在面对各种不利于自己的事件时能够应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不会受到不良行为及挫折的影响,应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自己面对的事件,实现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
1 培育大学生健康心态的重要性
培育大学生健康心态的重要性可站在两个角度阐述,一是学生个人层面,大学生如果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应用正确的三观去看待环境及自己遇到的不良事件,能够应用自信及不卑不亢的思想意识去解决面对的问题,实现良好发展;二是站在社会的层面,我国社会的发展是要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如果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在遇到社会事件时能够运用正确的思想去解决,可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另外,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还能够对周围的人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能够跟随大学生积极的心态投入自己良好的发展中,并推动了社会与国家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2 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的优势
2.1拓展教育视野
在高校教学中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是解决学生内心存在的不良思想意识并促进学生的内心健康成长。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能够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意识中的积极意识。在开展积极心理学培养工作时,工作的重点为培养个人潜能的积极方面,帮助学生自主认知自己存在的消极心态,并通过积极的思想意识引导改变学生面对困难时的想法,是站在积极的意识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消极的角度考虑事情。在应用积极心理学时,可以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同向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个人、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过程,大大拓展了教育视野。
2.2丰富培育路径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化,主要是涉及到课堂教育与心理咨询等方面,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后,实现了大学生健康心理培训路径的创新,创建出多样化的培育方法促进学生的心态不断健康,比如动静结合培育方法、功能互补培育方法等,还会根据国家教育的发展及人才需求标准改变培训路径,通过创新的培育方法达到培育目标。另外,创新的培养路径还可以达到动态监测的效果,能够实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而及时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逐渐趋于健康化。
3 现代大学生健康心态培养路径的现状
3.1教学内容学科化且缺乏丰富的培养方式
目前,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应用的教材过多注重于理论性,突出了学科化与知识化的现象,造成非专业学生在学习时未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是消极心理案例教学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关的知识讲解。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并无法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2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与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中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创建了相关的组织团队与教研室,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是此服务体系却表现出不够专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教师的专业并非是心理学,而是因为此学科不会涉及到考试及影响高校的发展,进而选择其他兼职人员成为心理教师。在非专业的服务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达到教育目标,主要是教学质量较为低下。另外,具备专业知识的心理教师却并非只含有一个教学任务,还同时兼顾其他职位,因而不能将全部精力放置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4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大学生健康心态创新路径
4.1建立线上线下双重培育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已经诞生出了较多的社交软件,比如微信等,将大学生以往应用日记倾吐心声的习惯转变成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表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能够应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并且是站在学生的喜好角度实施教育,会显著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在各类媒体网站中创建活动,活动的类型要达到丰富化,利用新鲜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出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从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心态健康成长。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可以挖掘出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具有放松的心态,并且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对任何事情的态度。通过在虚拟世界上自由地吐露心声,能够将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释放,再次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时,可以防止因为消极情绪而影响正确的判断及选择正确的行为。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建立线上线下双重的培养模式,在线上个性化定制教育内容并向学生推送、在线下可以根据心理教育教学大纲继续开展教育过程。
4.2充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与学校的教学规划及教师的专业能力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注重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聘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专业能力,还要针对与学生密切接触的班主任、学生干部、辅导员进行培训,进而实现与学生密切接触的人员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作用,通过培训及不同层次的交流过程探讨出有效的教育工作模式,进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二是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授课方法。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已经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断低下,应要求教师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创新授课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优质的教育过程。在创建授课方式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课堂创新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应是学生喜爱的方法,比如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在传授过程中应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培育与强化大学生积极心理意识,进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效果;其次,课下利用网络实时授课。教师可以应用较好的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传送学习资料,通过学习资料的上传能够实现学生下载反复观看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中创设心理试题,通过试题能够反映出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实现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过程。
4.3实现全方位引导的教育过程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中去,可以看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要实现学生健康心态良好的培养,高校需要获取社会的支持力度,利用真实的社会资源引入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目标。高校与其他高校可以进行联合,并创建出共享的数据平台,各高校之间互相汲取经验并对自身的培养体系进行改善,进而实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及多方面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通过社会、高校、个人三位一体全方位引导的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逐渐阳光化,在面对任何不良事件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国家稳定成长。
4.4挖掘大学生自身独有的闪光点促进积极意识的提升
处于学生时代的大学生内心承受能力较低,而要实现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态,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大学生自身独有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正是推动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元素,体现在:鼓励大学生发展自身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优势的作用推动大学生快速成长;通过大学生自身优势的不断发展,学生自信心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内心具备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即使在发展优势时存在困难,也会应用积极的思想意识去解决存在的困难,在坚持挖掘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在开展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时应先分析每个学生,将其拥有的独特闪光点挖掘而出,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优势进行合理化的赞扬与鼓励,让学生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自身发展,达到健康心态的培养目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过程应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思想意识,在面对不良行为与挫折时能够应用积极的心理去解决,进而推动自身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韩淑玲,王德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9(03):289.
[2]许静静,赵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J].湖北开放職业学院学报. 2018(22):45.
[3]王菁,牛志敏.基于积极心理学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04):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7.9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了高度重视,主要是社会环境与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大学生的影响较高,如果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面对不良行为时或者遇到较大挫折时会产生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增加了积极心理学课程,通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感染,帮助大学生在面对各种不利于自己的事件时能够应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不会受到不良行为及挫折的影响,应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自己面对的事件,实现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
1 培育大学生健康心态的重要性
培育大学生健康心态的重要性可站在两个角度阐述,一是学生个人层面,大学生如果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应用正确的三观去看待环境及自己遇到的不良事件,能够应用自信及不卑不亢的思想意识去解决面对的问题,实现良好发展;二是站在社会的层面,我国社会的发展是要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如果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在遇到社会事件时能够运用正确的思想去解决,可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另外,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还能够对周围的人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能够跟随大学生积极的心态投入自己良好的发展中,并推动了社会与国家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2 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的优势
2.1拓展教育视野
在高校教学中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是解决学生内心存在的不良思想意识并促进学生的内心健康成长。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能够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意识中的积极意识。在开展积极心理学培养工作时,工作的重点为培养个人潜能的积极方面,帮助学生自主认知自己存在的消极心态,并通过积极的思想意识引导改变学生面对困难时的想法,是站在积极的意识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消极的角度考虑事情。在应用积极心理学时,可以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同向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个人、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过程,大大拓展了教育视野。
2.2丰富培育路径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化,主要是涉及到课堂教育与心理咨询等方面,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后,实现了大学生健康心理培训路径的创新,创建出多样化的培育方法促进学生的心态不断健康,比如动静结合培育方法、功能互补培育方法等,还会根据国家教育的发展及人才需求标准改变培训路径,通过创新的培育方法达到培育目标。另外,创新的培养路径还可以达到动态监测的效果,能够实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而及时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逐渐趋于健康化。
3 现代大学生健康心态培养路径的现状
3.1教学内容学科化且缺乏丰富的培养方式
目前,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应用的教材过多注重于理论性,突出了学科化与知识化的现象,造成非专业学生在学习时未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是消极心理案例教学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关的知识讲解。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并无法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2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与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中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创建了相关的组织团队与教研室,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是此服务体系却表现出不够专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教师的专业并非是心理学,而是因为此学科不会涉及到考试及影响高校的发展,进而选择其他兼职人员成为心理教师。在非专业的服务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达到教育目标,主要是教学质量较为低下。另外,具备专业知识的心理教师却并非只含有一个教学任务,还同时兼顾其他职位,因而不能将全部精力放置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4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大学生健康心态创新路径
4.1建立线上线下双重培育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已经诞生出了较多的社交软件,比如微信等,将大学生以往应用日记倾吐心声的习惯转变成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表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能够应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并且是站在学生的喜好角度实施教育,会显著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在各类媒体网站中创建活动,活动的类型要达到丰富化,利用新鲜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出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从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心态健康成长。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可以挖掘出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具有放松的心态,并且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对任何事情的态度。通过在虚拟世界上自由地吐露心声,能够将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释放,再次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时,可以防止因为消极情绪而影响正确的判断及选择正确的行为。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建立线上线下双重的培养模式,在线上个性化定制教育内容并向学生推送、在线下可以根据心理教育教学大纲继续开展教育过程。
4.2充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与学校的教学规划及教师的专业能力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注重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聘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专业能力,还要针对与学生密切接触的班主任、学生干部、辅导员进行培训,进而实现与学生密切接触的人员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作用,通过培训及不同层次的交流过程探讨出有效的教育工作模式,进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二是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授课方法。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已经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断低下,应要求教师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创新授课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优质的教育过程。在创建授课方式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课堂创新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应是学生喜爱的方法,比如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在传授过程中应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培育与强化大学生积极心理意识,进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效果;其次,课下利用网络实时授课。教师可以应用较好的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传送学习资料,通过学习资料的上传能够实现学生下载反复观看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中创设心理试题,通过试题能够反映出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实现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过程。
4.3实现全方位引导的教育过程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中去,可以看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要实现学生健康心态良好的培养,高校需要获取社会的支持力度,利用真实的社会资源引入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目标。高校与其他高校可以进行联合,并创建出共享的数据平台,各高校之间互相汲取经验并对自身的培养体系进行改善,进而实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及多方面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通过社会、高校、个人三位一体全方位引导的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逐渐阳光化,在面对任何不良事件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国家稳定成长。
4.4挖掘大学生自身独有的闪光点促进积极意识的提升
处于学生时代的大学生内心承受能力较低,而要实现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态,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大学生自身独有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正是推动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元素,体现在:鼓励大学生发展自身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优势的作用推动大学生快速成长;通过大学生自身优势的不断发展,学生自信心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内心具备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即使在发展优势时存在困难,也会应用积极的思想意识去解决存在的困难,在坚持挖掘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在开展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时应先分析每个学生,将其拥有的独特闪光点挖掘而出,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优势进行合理化的赞扬与鼓励,让学生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自身发展,达到健康心态的培养目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过程应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思想意识,在面对不良行为与挫折时能够应用积极的心理去解决,进而推动自身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韩淑玲,王德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9(03):289.
[2]许静静,赵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J].湖北开放職业学院学报. 2018(22):45.
[3]王菁,牛志敏.基于积极心理学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