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我们对教育的管理水平也有个了更高的关注和要求;当下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推行“三度”管理,即“密度”、“精度”和“深度”的管理。“三度”管理法是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通过在学校推行更具针对性的“三度”管理,以达到完成学校各项指标任务的目的,同时可以帮助学校构建校园文化、培养学校师生“爱校”情怀和团结合作意识,在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的有机配合下促进学校管理水平进步和学校的科学、快速发展。本文根据一些资料查询以及实践情况,对“三度”管理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究,希望能给更多的学校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管理;“三度”管理法;学校管理;
相对来说,小学阶段的教育较为单纯,日常管理工作比较容易进行;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另一方面问题的存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教育对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做的科学细致。想要做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就要不断地突破日常管理工作的瓶颈,不能默守陈规、不懂与时俱进。
“三度”管理就是我们新时期的背景下,现阶段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要想将这一管理理念用于小学日常管理当中,首先要明白它的理念,同时也要明白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什么是“三度”管理理念?
“三度”管理理念方法是指小学管理中实现管理密度、管理精度以及管理深度的互相结合,其中密度管理更多地涉及小学学校的宏观管理;精度管理是密度管理的补充以及延伸,主要是指学校管理的精密化以及精细化;深度管理侧重对小学学校的各管理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
二、“三度”管理理念在小学学校日常管理中的地位:
(一)小学学校“密度”管理为基础。
“密度”管理是小学学校管理的基础,主要是指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和人员设置管理。具体就是将学校各项任务做科学合理的分工,使每一项任务责任到人,学校各机构各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密度”管理的重点是实现管理的合理分工、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做到合理分工。学校要充分考虑各项任务与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任务目标和分工制度,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相关人员深刻了解自己的责任。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负有总体协调的职责,负责制定学校宏观的任务目标和计划,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控;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要根据学校整体工作部署提出、传达德育工作方案并安排给负责德育管理的德育处,德育处按照工作方案制定德育活动计划并细化活动方案,组织学校各年级组长开会分解德育任务,各年级组长再安排本年级教师参与落实具体的工作。如此一来,各级各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目标任务。其次,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管理的对象是老师和学生,所以在进行管理时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和主体的根本利益及这些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心关爱师生,帮助师生解决困难,充分发掘并发挥教师及各级管理人员的优点,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更到位的落实各项任务。
(二)小学学校“精度”管理是关键。
“精度”管理主要是对任务分工后的管理,目的是通过对管理层次的进一步细化,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开展,保证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和任务目标的实现。“精度”管理的关键是做好工作开展中的工作协调和人员发展管理。做好团队之间、团队与个人的协调工作,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各项任务目标。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团队活动,比如,教师春秋游、组织拔河、教工趣味运动会、集体基本功比赛、年级组才艺展示等活动形式,给各个团队提供协作的机会,提高团队成员直接的合作默契度,提升团队团结协作意识和工作安排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完善教师教学考评机制 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条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务管理者要积极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引入专业培训、学科知识交流活动、师德师能教育活动来夯实教师职业操守,提升教师教学素能。另外,学校精细化管理还要融入到平时的动态教学中,鼓励教师自学、不断充电;开展学科年级教研工作,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开展校务日常管理,包括班级纪律、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劳动、保持現场卫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效仿、吸收,提升学生的品质。这样便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学校的管理提升和发展。
(三)小学学校管理以“深度”管理为目标。
“深度”管理是为了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的统一而进行的管理。通过采取多种管理方式对管理内容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管理效果反馈和管理改进,通过接受新观念、新创造等,不断地完善、补充管理手段,使各项任务得到高效完成,达到管理目标的实现。以班级管理为例,不论是采用文明班级评比制度还是班主任考核制,目的都是通过管理提高教师及学生的团结上进意识,进而促进班级进步。小学校长要通过“校长直通车”或者召开互动会的方式,听取师生家长对现行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建议跟班级阶段管理效果相结合,分析制定更合理的制度对班级进行管理。特别强调的是,以校长为中心的管理者应当经常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并结合实際不断完善、运用新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进步。
小学日常管理工作细碎、面广,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形式,查找不足、总结经验,继续探索,继续创新,促进校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以寻求更好、更科学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章国明.基于小学学校管理问题的三度管理研究[J].教书育人,2014(20):9
[2]王进玉.将“三度”管理法引入学校管理之探讨[J].青海教育,2018(03):21
[3]齐鑫.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关键词】小学管理;“三度”管理法;学校管理;
相对来说,小学阶段的教育较为单纯,日常管理工作比较容易进行;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另一方面问题的存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教育对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做的科学细致。想要做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就要不断地突破日常管理工作的瓶颈,不能默守陈规、不懂与时俱进。
“三度”管理就是我们新时期的背景下,现阶段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要想将这一管理理念用于小学日常管理当中,首先要明白它的理念,同时也要明白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什么是“三度”管理理念?
“三度”管理理念方法是指小学管理中实现管理密度、管理精度以及管理深度的互相结合,其中密度管理更多地涉及小学学校的宏观管理;精度管理是密度管理的补充以及延伸,主要是指学校管理的精密化以及精细化;深度管理侧重对小学学校的各管理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
二、“三度”管理理念在小学学校日常管理中的地位:
(一)小学学校“密度”管理为基础。
“密度”管理是小学学校管理的基础,主要是指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和人员设置管理。具体就是将学校各项任务做科学合理的分工,使每一项任务责任到人,学校各机构各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密度”管理的重点是实现管理的合理分工、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做到合理分工。学校要充分考虑各项任务与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任务目标和分工制度,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相关人员深刻了解自己的责任。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负有总体协调的职责,负责制定学校宏观的任务目标和计划,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控;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要根据学校整体工作部署提出、传达德育工作方案并安排给负责德育管理的德育处,德育处按照工作方案制定德育活动计划并细化活动方案,组织学校各年级组长开会分解德育任务,各年级组长再安排本年级教师参与落实具体的工作。如此一来,各级各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目标任务。其次,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管理的对象是老师和学生,所以在进行管理时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和主体的根本利益及这些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心关爱师生,帮助师生解决困难,充分发掘并发挥教师及各级管理人员的优点,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更到位的落实各项任务。
(二)小学学校“精度”管理是关键。
“精度”管理主要是对任务分工后的管理,目的是通过对管理层次的进一步细化,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开展,保证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和任务目标的实现。“精度”管理的关键是做好工作开展中的工作协调和人员发展管理。做好团队之间、团队与个人的协调工作,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各项任务目标。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团队活动,比如,教师春秋游、组织拔河、教工趣味运动会、集体基本功比赛、年级组才艺展示等活动形式,给各个团队提供协作的机会,提高团队成员直接的合作默契度,提升团队团结协作意识和工作安排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完善教师教学考评机制 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条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务管理者要积极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引入专业培训、学科知识交流活动、师德师能教育活动来夯实教师职业操守,提升教师教学素能。另外,学校精细化管理还要融入到平时的动态教学中,鼓励教师自学、不断充电;开展学科年级教研工作,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开展校务日常管理,包括班级纪律、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劳动、保持現场卫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效仿、吸收,提升学生的品质。这样便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学校的管理提升和发展。
(三)小学学校管理以“深度”管理为目标。
“深度”管理是为了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的统一而进行的管理。通过采取多种管理方式对管理内容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管理效果反馈和管理改进,通过接受新观念、新创造等,不断地完善、补充管理手段,使各项任务得到高效完成,达到管理目标的实现。以班级管理为例,不论是采用文明班级评比制度还是班主任考核制,目的都是通过管理提高教师及学生的团结上进意识,进而促进班级进步。小学校长要通过“校长直通车”或者召开互动会的方式,听取师生家长对现行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建议跟班级阶段管理效果相结合,分析制定更合理的制度对班级进行管理。特别强调的是,以校长为中心的管理者应当经常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并结合实際不断完善、运用新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进步。
小学日常管理工作细碎、面广,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形式,查找不足、总结经验,继续探索,继续创新,促进校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以寻求更好、更科学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章国明.基于小学学校管理问题的三度管理研究[J].教书育人,2014(20):9
[2]王进玉.将“三度”管理法引入学校管理之探讨[J].青海教育,2018(03):21
[3]齐鑫.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