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资源紧缺、绿色建筑发展的情况下,顺势而生,为我国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主要谈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若干问题。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备工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02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环专业在整个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我渐渐的了解了这个专业,知道此专业与祖国现代化建设联系紧密,另外此专业还是以节能作为前提的,慢慢的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如今能作为建环专业中的一员,真的感到很自豪,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做贡献,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真的感到很荣幸。
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研究与建设的意义
近几年来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已有140余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每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近万人 ,同时建筑设备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工程应用型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以及高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成为在专业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对专业建设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开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坚持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扶持优势和特色学科”的精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开始,开展了北京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评选工作评选工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北京地区不同类型高等学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适应北京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特色,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从而提升北京高校专业发展质量,提高首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使的本专业的应用领域扩展迅速,而且迅速向民用建筑普及,对本学科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不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需要的建筑环境的同时,也大量消耗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并产生温室效应和对大气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有害气体。节能减排,事关重大,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占了如此大的比例,自然的建筑节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间,提得最多的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这一切说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应用范围之广,但也正应为应用范围广,要解决的问题多,专业更是在面对困难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展,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但又需要我们去解决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实验教学的建设和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他们多年来都一直遵循“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许多高校都不重视实驗室技术队伍的建设,也缺乏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员。当前,在实践教学中,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培养教师“重实践”的思想。
(二)实验教学分的过细过早
在教学中,老师经常会自作主张将一些实验项目进行分割,他们认为分割可以明确课程的重点所在,但是造成了实验教学分的过细过早的局面。如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分割、工程热力学与建筑环境测量的分割等等。然而这些分割却忽视了实验项目内在的联系,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三)专业课程教材内容更不上行业技术发展,教学模式单一
教材是老师授课的依据,也是学生接受大部分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新的教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知识构成、创新能力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当今世界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前沿。然而就现状而言,高校采用的教材很多都是多年之前一直沿用的,甚至是上世纪出版的,这些远远不能跟上专业领域新知识迅速发展,与当前行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现状存在很大的脱节。在课堂教学环节,专业课一般主要以课堂讲解方式传授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相近、思维模式比较呆板,缺乏对专业前沿和新技术的了解,更不会有很大创新。
(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管理需要加强
处在这个就业压力大的社会,许多学生都不重视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导致他们都不主动去了解设计的规范,主动性不强,有其表现在系统方案的选取以及设备的布置等方面。所以,学校在这方面必须加强管理,规范毕业设计过程,加大考核力度。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在高校建环专业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指导下,对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进行研究,优化课程体系,如把专业最核心的课程——《暖通空调》进行了授课调整,把《暖通空调》课程分为空气调节、供热工程两部分进行授课,并参阅推荐教材对授课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这经多年实践证实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组教师还对课程衔接部分多次探讨并确定在更适宜的课程中讲授。例如,《暖通空调》课程内的负荷计算等内容放在《建筑环境学》课程讲授,并以大作业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把《建筑环境学》的通风内容放在《通风工程》中讲授;把《建筑环境学》中的热传递、湿传递放在《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中重点讲授。
(二)更新教材版本和教学模式,紧跟专业发展的步伐
教材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专业知识的媒介,各学校要充分分析目前专业的发展动态,选择教材要紧跟本领域的发展方向,这可以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专业中较新的东西,不仅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且对以后更快适应工作岗位也有促进作用。教学模式要及时更新,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地位,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活跃其思维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淘汰过时的仪器,及时引进新的精度高的实验装置,这会使学生增加对实验结果的信任程度,从而有效验证一些基本规律的正确性。另外,要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拟测试方案和实验报告,自己设计并搭建实验台。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锻炼,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专业实验室建设
从专业建设的发展过程来看,需要建立适合本科实验教学的实验室,然后逐步建立科研与教学并用的实验室,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的基础,对于本学科的教学发挥着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实验室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置不同的鼓励奖项并颁发给具有不同素质能力的学生会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鼓励学生向多方向全面发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创新的活动,如给定一非常规的建筑,组织学生对此进行不同形式的空调系统、供暖系统、冷热源系统或防排烟系统的创新性设计,最后由相关老师对学生不同设计进行评价并对创新性强的设计同学给以嘉奖,这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建环专业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技术进步需求。高校在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上要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以及课内和课外协调方面采去有效措施,促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人才,为暖通空调领域的发展以及推行建筑节能国策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还不甚成熟,还需要各大高校的继续努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庞静,邵纯红.新形势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7:60-61.
[2]张振迎,刘胜君,陈艳华.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探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9,04:119-120+126.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备工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02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环专业在整个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我渐渐的了解了这个专业,知道此专业与祖国现代化建设联系紧密,另外此专业还是以节能作为前提的,慢慢的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如今能作为建环专业中的一员,真的感到很自豪,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做贡献,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真的感到很荣幸。
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研究与建设的意义
近几年来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已有140余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每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近万人 ,同时建筑设备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工程应用型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以及高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成为在专业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对专业建设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开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坚持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扶持优势和特色学科”的精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开始,开展了北京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评选工作评选工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北京地区不同类型高等学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适应北京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特色,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从而提升北京高校专业发展质量,提高首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使的本专业的应用领域扩展迅速,而且迅速向民用建筑普及,对本学科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不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需要的建筑环境的同时,也大量消耗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并产生温室效应和对大气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有害气体。节能减排,事关重大,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占了如此大的比例,自然的建筑节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间,提得最多的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这一切说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应用范围之广,但也正应为应用范围广,要解决的问题多,专业更是在面对困难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展,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但又需要我们去解决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实验教学的建设和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他们多年来都一直遵循“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许多高校都不重视实驗室技术队伍的建设,也缺乏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员。当前,在实践教学中,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培养教师“重实践”的思想。
(二)实验教学分的过细过早
在教学中,老师经常会自作主张将一些实验项目进行分割,他们认为分割可以明确课程的重点所在,但是造成了实验教学分的过细过早的局面。如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分割、工程热力学与建筑环境测量的分割等等。然而这些分割却忽视了实验项目内在的联系,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三)专业课程教材内容更不上行业技术发展,教学模式单一
教材是老师授课的依据,也是学生接受大部分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新的教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知识构成、创新能力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当今世界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前沿。然而就现状而言,高校采用的教材很多都是多年之前一直沿用的,甚至是上世纪出版的,这些远远不能跟上专业领域新知识迅速发展,与当前行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现状存在很大的脱节。在课堂教学环节,专业课一般主要以课堂讲解方式传授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相近、思维模式比较呆板,缺乏对专业前沿和新技术的了解,更不会有很大创新。
(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管理需要加强
处在这个就业压力大的社会,许多学生都不重视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导致他们都不主动去了解设计的规范,主动性不强,有其表现在系统方案的选取以及设备的布置等方面。所以,学校在这方面必须加强管理,规范毕业设计过程,加大考核力度。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在高校建环专业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指导下,对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进行研究,优化课程体系,如把专业最核心的课程——《暖通空调》进行了授课调整,把《暖通空调》课程分为空气调节、供热工程两部分进行授课,并参阅推荐教材对授课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这经多年实践证实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组教师还对课程衔接部分多次探讨并确定在更适宜的课程中讲授。例如,《暖通空调》课程内的负荷计算等内容放在《建筑环境学》课程讲授,并以大作业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把《建筑环境学》的通风内容放在《通风工程》中讲授;把《建筑环境学》中的热传递、湿传递放在《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中重点讲授。
(二)更新教材版本和教学模式,紧跟专业发展的步伐
教材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专业知识的媒介,各学校要充分分析目前专业的发展动态,选择教材要紧跟本领域的发展方向,这可以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专业中较新的东西,不仅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且对以后更快适应工作岗位也有促进作用。教学模式要及时更新,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地位,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活跃其思维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淘汰过时的仪器,及时引进新的精度高的实验装置,这会使学生增加对实验结果的信任程度,从而有效验证一些基本规律的正确性。另外,要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拟测试方案和实验报告,自己设计并搭建实验台。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锻炼,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专业实验室建设
从专业建设的发展过程来看,需要建立适合本科实验教学的实验室,然后逐步建立科研与教学并用的实验室,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的基础,对于本学科的教学发挥着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实验室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置不同的鼓励奖项并颁发给具有不同素质能力的学生会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鼓励学生向多方向全面发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创新的活动,如给定一非常规的建筑,组织学生对此进行不同形式的空调系统、供暖系统、冷热源系统或防排烟系统的创新性设计,最后由相关老师对学生不同设计进行评价并对创新性强的设计同学给以嘉奖,这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建环专业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技术进步需求。高校在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上要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以及课内和课外协调方面采去有效措施,促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人才,为暖通空调领域的发展以及推行建筑节能国策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还不甚成熟,还需要各大高校的继续努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庞静,邵纯红.新形势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7:60-61.
[2]张振迎,刘胜君,陈艳华.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探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9,04:119-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