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目标,但目前许多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更多地关注幼儿身体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容易被忽视。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儿童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政府方面的重视。幼儿心理的健康發展是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态影响着个体的整体发展。
(二) 研究目的
由于国内基本上没有同时对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研究,所以本研究通过对家长和教师的调查来分析他们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点的差异,并由此呼吁家长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心理问题,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 研究意义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国内关于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很多,但关于研究3~4岁的学龄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文献却很少,因此研究学龄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学前教育学。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试图找到影响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为进一步采取适当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四) 研究内容与思路
1. 本课题研究以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了解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笔者通过教师以及家长的访谈等,结合文献资料等得出促进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
2. 为了了解这些信息,笔者准备借助所处地区部分幼儿园的教师,采用访谈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解决和提出可行性方案对策。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搜集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期刊杂志、硕博士论文和网络信息等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和实施现状。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2. 访谈法
本文对莲湖区庆安幼儿园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在校老师、幼儿家长访谈的形式,了解了目前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等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二、 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国外相关研究:Arthur S. Reber 在其编著的心理学词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或称心理保健),一般用来指明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在良好的调节和适应中起作用的,而不只是精神上没有疾病就行。”社会学家波姆(W. W. 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具体观点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弄清楚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作出界定。
(二) 心理健康的界定
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科技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必须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关注健康这一问题。心理健康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了评判一个人是否健康的一项标准。由于国内外学者来自不同国家,研究以不同的方式,所以对心理健康概念的阐述也具有各自不同侧重点。
(三) 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
以上都是从成人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而幼儿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把心理健康的概念直接嫁接到幼儿身上。所以,本研究中我们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幼儿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认知、情绪、社会性、行为四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想要理解这个定义,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了解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解决他们心理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并对已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补救。
目前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家庭、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
家庭、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首先是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心理障碍是隐性的、潜伏的,不易被发现。但它却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是锁住孩子快乐的“锁”。
2. 家庭与幼儿园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交流障碍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家庭和幼儿园通常存在交流障碍,也是由于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导致教师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3. 专门师资力量缺乏
专门师资力量缺乏。目前,幼儿园教师从事了大部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造成了一员多岗的现状。而且在大多数地区,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没有达到任职资格,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所规定的学历要求。
三、 促进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 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思想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教育思想让教育者更加清晰教育方法,家长和教师应当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含义。
(二) 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交流与沟通
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与家长要经常沟通、交流,以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让家长明确各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及时反映幼儿在园表现。家长积极配合教师,主动向教师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家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 加强对专门师资力量的培养
在我国大部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幼教,提高幼教专业水平,进行心理学知识专业培训是解决师资缺乏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四、 结论
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作为家长以及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互相合作,持之以恒,对幼儿实施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不是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对所有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易杳,陈宝家.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J].瞭望,1995(10):1.
[2]方明.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2(1):29-31.
[3]李灵,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11(20):51-55.
作者简介:
郑黎菲,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莲湖庆安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儿童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政府方面的重视。幼儿心理的健康發展是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态影响着个体的整体发展。
(二) 研究目的
由于国内基本上没有同时对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研究,所以本研究通过对家长和教师的调查来分析他们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点的差异,并由此呼吁家长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心理问题,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 研究意义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国内关于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很多,但关于研究3~4岁的学龄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文献却很少,因此研究学龄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学前教育学。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试图找到影响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为进一步采取适当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四) 研究内容与思路
1. 本课题研究以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了解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笔者通过教师以及家长的访谈等,结合文献资料等得出促进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
2. 为了了解这些信息,笔者准备借助所处地区部分幼儿园的教师,采用访谈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解决和提出可行性方案对策。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搜集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期刊杂志、硕博士论文和网络信息等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和实施现状。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2. 访谈法
本文对莲湖区庆安幼儿园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在校老师、幼儿家长访谈的形式,了解了目前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等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二、 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国外相关研究:Arthur S. Reber 在其编著的心理学词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或称心理保健),一般用来指明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在良好的调节和适应中起作用的,而不只是精神上没有疾病就行。”社会学家波姆(W. W. 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具体观点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弄清楚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作出界定。
(二) 心理健康的界定
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科技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必须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关注健康这一问题。心理健康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了评判一个人是否健康的一项标准。由于国内外学者来自不同国家,研究以不同的方式,所以对心理健康概念的阐述也具有各自不同侧重点。
(三) 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
以上都是从成人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而幼儿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把心理健康的概念直接嫁接到幼儿身上。所以,本研究中我们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幼儿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认知、情绪、社会性、行为四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想要理解这个定义,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了解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解决他们心理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并对已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补救。
目前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家庭、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
家庭、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首先是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心理障碍是隐性的、潜伏的,不易被发现。但它却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是锁住孩子快乐的“锁”。
2. 家庭与幼儿园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交流障碍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家庭和幼儿园通常存在交流障碍,也是由于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导致教师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3. 专门师资力量缺乏
专门师资力量缺乏。目前,幼儿园教师从事了大部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造成了一员多岗的现状。而且在大多数地区,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没有达到任职资格,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所规定的学历要求。
三、 促进3~4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 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思想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教育思想让教育者更加清晰教育方法,家长和教师应当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含义。
(二) 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交流与沟通
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与家长要经常沟通、交流,以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让家长明确各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及时反映幼儿在园表现。家长积极配合教师,主动向教师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家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 加强对专门师资力量的培养
在我国大部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幼教,提高幼教专业水平,进行心理学知识专业培训是解决师资缺乏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四、 结论
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作为家长以及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互相合作,持之以恒,对幼儿实施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不是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对所有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易杳,陈宝家.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J].瞭望,1995(10):1.
[2]方明.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2(1):29-31.
[3]李灵,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11(20):51-55.
作者简介:
郑黎菲,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莲湖庆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