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级经理的MBA

来源 :中国MB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MBA学位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提供EMBA教育,以吸引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在职的管理人员。然而,并非所有的EMBA项目都是相同的。许多潜在的学生也并不完全理解EMBA是什么。
  芝加哥大学是EMBA项目的先行者,在1943年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EMBA项目。这个项目是为那些具有升迁至综合管理层的能力并在将来成功领导团队的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而设计的。从那时起,EMBA项目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目前,许许多多的学校提供这样的项目。提供这样的项目的亚洲学校也在增加。
  这些项目是怎样的?你如何确定哪一个项目适合你?有几个方面可以区分EMBA和其它“传统”的MBA项目:
  业余时间。EMBA项目是为在职的管理人员设计的,以便他们在求学的同时继续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授课在周末进行——周五和周六,有时在周六和周日。某些情况下,授课也在一周内的平时进行。
  高水平的工作经验。最好的全日制MBA项目的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8岁。EMBA项目的学生的平均年龄是38岁。学生们更丰富的经验为EMBA项目提供了传统MBA项目无法比拟的丰富和多样性的经验。学生们相互学习,所获不亚于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
  致力于综合管理。大多数EM8A项目提供有条理的课程,为学生们将来承担负有广泛职责的工作岗位做准备。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从财会到营销再到运营的所有基本的经营职责。这些项目并不是为培养专家而设计的,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学习有关金融的所有知识,但其它方面的知识却不想学太多,最好选择其他的项目。因此,EMBA项目通常比全日制的项目提供的选修课少。
  和其他学生的密切接触。大多数EMBA项目的另两个特点是学习小组和小组内的经常性接触。鉴于参与者多样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学习小组提供了额外的学习机遇并且促进了信息交流。学生在学习中彼此帮助,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参与者的丰富经验还使得课堂上的讨论特别活跃。
  这样的项目的好处是什么?尤其是对有相当工作经验和已经取得一连串成绩的人有什么好处?
  首先,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一个获得有关商业问题的新思路的机会。和高水平的老师及其他业界领袖的接触可以为你的商业问题提供新的视角、新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再者,接受良好的MBA教育可以为你提供一套新的分析方法、知识和解决商业问题的最新思想。商界是迅速变化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不断地发展。这样的项目可以引领你追赶管理的最新趋势。
  第三,通常情况下,MBA项目,尤其是EMBA项目,提供了向全世界商业领袖学习的绝佳机会,使你将来拓展商业网络时受益非浅。大多数MBA项目都使你有机会和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背景的商业主管接触。
  最后,EMBA项目可以为你提供更高的威信和更多的机会。
  那么,怎样选择EMBA项目呢?有三个方面值得考虑:
  
  1)你将获得的学位和学校颁发的其它MBA学位是一样的吗?在有些学校,EMBA的学生获得的是EMBA的文凭,而不是MBA文凭。许多情况下,这可能将没有达到“常规”项目标准的EMBA的学生置于“二等公民”的境地。你要搞清楚你将获得的学位和其它比较传统的项目的学位是否有着同样的威望和影响。你还要搞清楚你准备加入的项目是为主管人员设计的,而不是其他的什么。
  2)教师和其它的项目是相同的吗?仔细看一看EMBA项目的老师都有谁。要获得和其它传统MBA项目相同的教育,必须有相同的教师。许多学校有专门教EMBA项目的教师。经常,这些教师的素质和全日制项目的教师不同,也许不能提供同样水平的教育。如果EMBA项目完全比得上学校的全日制项目,就必须用同样的教师队伍。这样,你才可以确定你未来的教师的选择和提拔是遵循和学校其他教师一样的标准。
  3)你将和哪些学生一起学习,他们有你所期待的丰富经验吗?他们会丰富你对商界的理解吗?和他们共同学习你会感到快乐吗?虽然有些学校提出他们提供的是主管级别的MBA项目,但他们的学生的平均年龄是30或31岁。虽然这比传统全日制项目的年龄大,但是这和真正的EMBA项目的学生的经验水平相去甚远。
  你也要弄清楚是否学生们表现出广泛的经验。参与者的多样性越广泛,你就获得越多的新思路。最好你能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并代表了所有主要岗位的学生一起学习。没有多样性,你就会失去最好的EMBA项目的大部分好处一从许多不同角度看待商业问题的能力。
  EMBA项目可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有收获的和充实自我的机会,使你的职业技能得到提高、工作得到加强、并帮你在将来领导你的机构。合适的项目可能会是你为自己和你的工作的最好的投资之一。然而,所有的项目都不是等同的。花时间研究一下这些项目并确定你选择了那个最适合你自己目标的项目。
其他文献
近期令人不安之事情不少,如伊战,非典型肺炎等,前者相对本地距离较远但国际政治层面之影响可甚宽泛,后者则近在眼前但相信假以时日可有医治良方。两者事情亦令人又“人算不如天算”的感觉。如攻伊联军好像低估了对方之防御力(当然这示意也可能示策略部分),肺炎病毒扩散亦比初期估计的容易,总之风险评估从来不易计算。  评估房地产之风险亦非易事,无论是宏观市场的,或者是微观市场个别投资项目的,宏观方面能影响的不多(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迫切需要造就大批优秀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以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二十一世纪的企业,不仅要求高层经理具有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而且要求中层管理人员能够准确领悟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予以实施。  中国的管理教育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社会上也有许多机构与学校开设了多种高级经理培训项目,但是由于各类项目良莠不齐,教学质量较难保证,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大
期刊
上海证券报的编辑周莉莎和王晓峰女士邀请我为她们的“中国经济学人”的版面写一些东西,我和上证报的合作在1995年就开始了--我1997年出版的一本随笔《管理琐话》也是由发表在该报的专栏杂文收集而成的--于是就应承下来。写些什么呢?倒是颇费思量。国内市场化进展得很快,许多鲜活的案例都受到关注,也有质量相当不错的报导;政策体制方面的问题,讨论也够丰富,虽然对解决能否有实质的推进,又当别论。主要在于,我自
期刊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民营中小企业的短期信贷问题近年来已经开始有所缓解,但是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还严重不足。相对于民营中小型企业的飞速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的数量和实力还远不足以满足需求,而另一方面,国有大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数额相对较小的贷款又存在着管理费相对较高和监控困难的问题。债券融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公众股市也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
期刊
从柜员到行长    丁国良在他们北京大学的EMBA同学中,最特别的一点就是,他没有别人那样的本科或者硕士学历。他的学历,正儿八经的,其实只到了高中。这也是他最叫那些总裁和总经理同学佩服的一点 从草根做到将帅,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半点虚浮。  1978年,高中毕业的丁国良进了汇丰银行。现在是2003年。25年的银行生涯,使他完全融合到汇丰的文化之中。其间他几度为事业走南闯北,一直到落脚于北京。  刚
期刊
M8A项目在过去几年爆炸性的增长使人们可以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获得MAB教育,但这也使得选择的过程复杂化了。现在选择MBA项目就意味着选择业余的还是全日制的、常规的MBA还是EMBA、远程学习还是课堂学习、传统的提供MBA教育的学校还是新近提供MBA教育的学校。  那么,你怎样估价所有这些选择并确定哪一个MBA项目适合你呐?首先,你需要确定你是否需要一个MBA的学位。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相当基本的问题
期刊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三月份最关注的无疑是“两会”和伊拉克。政治的敏感牵动着中国人的神经。“两会”选出的政府班底能否成为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推进小康建设的发动机,从而带动全国人民继续开创改革建设的新局面,无疑是国人的企盼和代表的诉求。而伊拉克则像是一条被放在拈板上的鱼,只等着美国和所谓国际社会如大厨一样争执使用何种方法对它进行烹饪。  变化总是在悄然中进行,当意识到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的变化形貌
期刊
笔者从事MBA教学工作多年,此间目睹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经过MBA教育后,能够成功地对自己重新定位,走上令人满意的职业生涯道路.其间也发现有若干已居企业管理高层的中年人, 因远离学校多年而难以跨越MBA联考门槛,不得不对MBA教育望之兴叹.2002年国家批准开办的EMBA教育向他们敞开了大门,对学习的迫切需求,使他们愿意接受EMBA教育的“天价”学费。经过学习,他们对收益也有深刻体会。  但由于E
期刊
北京城,如此可爱的一个地方。我住在海淀区,这里满大街跑的是月薪上万的小程序员儿,还有痛骂计算机专业无美女的项目经理,他们大脑袋、厚眼镜、因熬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因不见阳光而酷似吸血鬼的脸,穿一个星期不洗的T-SHIRT,很有很有味道的,他们供楼不供车,他们翻开报纸只盯住北边的楼盘,倒不是因为关心奥运村,实在是想离公司近一些。我,衷心地喜欢着这个区。  有女友去国贸那边应聘工作回来,一脸幸福状地向我
期刊
抢占高端教育市场  中山大学副校长 徐远通教授    在我国发展EMBA教育,最主要的是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的需要。2001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1000亿美元,GDP全球排名占第6位,进出口贸易5000多亿美元,仅出口就26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整个GDP的价值中有1/4是靠出口创造的。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需要优秀的经理人,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竞争其实也是优秀经理人的竞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