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MBA迷宫之道

来源 :中国MB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8A项目在过去几年爆炸性的增长使人们可以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获得MAB教育,但这也使得选择的过程复杂化了。现在选择MBA项目就意味着选择业余的还是全日制的、常规的MBA还是EMBA、远程学习还是课堂学习、传统的提供MBA教育的学校还是新近提供MBA教育的学校。
  那么,你怎样估价所有这些选择并确定哪一个MBA项目适合你呐?首先,你需要确定你是否需要一个MBA的学位。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相当基本的问题。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更多的文凭总归更好。事实并非如此。
  你是否应该考虑MBA取决于你对5个关键问题的回答:
  
  1)我需要更大的能力吗?
  MBA教育将为你提供更大的能力和跨领域的理解力。如果你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商业方面的培训或者你感到你的知识落后于你的同事,你也许可以考虑MBA。
  2)我需要更大的威信吗?
  即使你感到你拥有所需要的能力,MBA还可以提高你在一个团队内的地位并增强你的威信和见识。它可以使你更有远见并使你的见解更有分量,即使你的见解和接受MBA教育之前并无不同。
  3)我要一直在我的公司工作下去吗?
  如果你计划一直在你的公司工作下去,你表现良好并受到尊重,也许你不需要再多一个学位。然而,如果你认为将来可能换公司、行业或岗位,MBA可以使之成为可能。
  4)我的公司里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背景如何?
  如果你的公司有MBA.你也需要一个MBA的学位(至少你有雄心加入他们的行列)。
  5)我的工作会有重大的变化吗?
  MBA对工作发生重大变化助益颇多。它是除了你以前的经验之外,另一个自我推销的“买点”。
  你一旦确定MBA教育对你的工作是适合的,你选择的过程也就开始了。有成百上千的项目可供选择,风格、形式和教师队伍都不同。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哪些并且你应该怎样评估可能的选择?
  你需要确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最合适的MBA项目的形式。全日制的、业余的、课堂教学还是远程教育一所有这些都是你获取学位的可能选择。形式的选择主要依赖于你个人的情况。以下是如何评估你面临的选择:
  业余还是全日制。全日制 项目给你MBA教育的“全部”经验。你不仅接受了M8A教育,而且有可能参与有关的课外活动。你也会有更多时间思考你的工作和以后做什么。那也是全日制项目的缺点——你将用大部分时间找工作——有时对你的学业有损害。业余项目的最明显的好处是你不必放弃你的工作和收入。对很多人来说,这是选择业余项目的主要原因。业余项目的学生通常年龄大一些,有更多的经验,使课堂讨论更丰富。负面的影响是,业余项目的学生常常没有时间参加学校提供的”额外“活动。
  有一件事情需要小心的是业余项目和全日制项目的设置是否相当。有些情况下,和同一学校的全日制项目相比,业余项目的教师队伍是不同的并且可能颁发不同的文凭。因此,业余项目的质量可能和全日制项目的质量相当不同。
  EMBA还是传统的MBA项目。传统的MBA项目通常吸引的是25—27岁,有3—5年工作经验的学生。这些项目提供大量的课程并且是为特定的管理岗位,如金融或营销,设计的。通常,EMBA学生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有平均15—1 6年的工作经验。这些项目致力于提供广泛的教育,并使学生为走上负责多方面责任的岗位做好准备。EMBA项目通常是业余的。
  有些EMBA项目提供的是压缩的MBA项目并且学位也是不同的(文凭可能叫做EMBA文凭)。为确保质量和市场的认知度,通常你应该寻找那些和学校的全日制项目相同的学位。
  远程学习还是传统的课堂学习。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网上提供课程,甚至是全部的课程。它们为许多无法完成MBA课程的学生提供了灵活和便捷的方式。另外,远程学习不能使学生之间以及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而这样的接触对发展长期的关系相当重要。如果你考虑远程学习,查一查学生完成学业的比例以及技术支持的情况。
  当然,你一旦确定了你需要一个MBA学位和哪种形式适合你的情况和目标,你就开始了评估的过程。虽然你已经很大程度地缩小了选择的范围,你还需要评估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学生组成和学校的气氛。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来作出决定,每个人的方法是不同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建议是:记住这个决定是为你自己做出的。不是为了你的家人、不是为了你的老板、也不是为了你的下属,只是为了你自己。你当然需要别人的建议,但最终,它是你的时间、精力和工作。确定你的决定将有助于你的目标。
其他文献
媒体关于民企“原罪”的讨论开始升温。咸郎平将民营企业家的“原罪”定义为“动用国家资源迅速进行财富积累的行为”,并以过度追究民企“原罪”会造成资本外逃、加重司法体系负荷为由,主张对民企采取以钱“赎罪”的方式来解决民企资本积累过程中发生的并不严重的经济犯罪问题,其中“BOT+累进遗产税”被认为是一个极好的方案。  关于民企“原罪”的定义搞得越来越复杂,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动用国家资源迅速进行财富积累
期刊
近年一些环球事故和现象,如美国在外交上之新取向,反恐活动,及欧洲各国之分歧等,使作分析的不得不重新考虑以往一些宏观假设,就算无须作大改动也要检验一番。要声明的是这里并非探讨国家政治问题,笔者更非此项专家,只是看看这环节会否(相当的)影响经济营商投资气氛等层面,以及个别投资项目之回报和风险机会。以下是一些从公开报道和资料搜集之推论,希望对投资者有用:    甲)以往(以为)欧盟及欧罗可提供另一可与北
期刊
在美国念过书的人大约都知道巴鲁克学院(Baruch College),纽约市立大学(CUNY)的一个校区,以金融投资课程著称,乃由华尔街传奇人物犹太人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所创立。巴鲁克在证券市场中的大起大落,被人称为“投机大师”,甚至还有人讽叹说,整个证券市场所包含的投机因素也不及巴鲁克一个人来得丰富。  巴鲁克生于1870年,初入道时在纽约的一家小经纪行中干些打杂的活儿
期刊
近日在午餐例会中,有讲者表示不排除有机会部分或主要区域甲级写字楼实质每月每平方租金(即包括任何免租期、租金补贴、装修补贴等)可下调近单位数字,当然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而这里也非讨论其可能性。笔者只是觉得若然属实,则甲级写字楼价格亦多相应下调,因两者在九七年后数值关系比较密切,投资者不妨看看。笔者就甲级写字楼有关数据作了简单计算.观察如下:  甲资料由一九九三年至二○○年一数据是从公开资料搜集,有政
期刊
资源丰厚之机构在资讯搜集、研究报告,甚至投资分析等方面的确可较规模小之公司投入,照常理应有更优良之投资策略和决定,但这又与实际观察得到的有分别,大机构未必时常能(当然也非时常不能)作出适合兼合时之决策。这里尝试探讨一些可能原因,并与读者分享:    甲有资源做不等于会做    这里假设此等资讯搜集,研究报告及投资分析不单是必须,且有关之投资项目或计划可支持兼用得着此等(未必是便宜的)资料。常遇情况
期刊
近期令人不安之事情不少,如伊战,非典型肺炎等,前者相对本地距离较远但国际政治层面之影响可甚宽泛,后者则近在眼前但相信假以时日可有医治良方。两者事情亦令人又“人算不如天算”的感觉。如攻伊联军好像低估了对方之防御力(当然这示意也可能示策略部分),肺炎病毒扩散亦比初期估计的容易,总之风险评估从来不易计算。  评估房地产之风险亦非易事,无论是宏观市场的,或者是微观市场个别投资项目的,宏观方面能影响的不多(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迫切需要造就大批优秀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以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二十一世纪的企业,不仅要求高层经理具有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而且要求中层管理人员能够准确领悟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予以实施。  中国的管理教育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社会上也有许多机构与学校开设了多种高级经理培训项目,但是由于各类项目良莠不齐,教学质量较难保证,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大
期刊
上海证券报的编辑周莉莎和王晓峰女士邀请我为她们的“中国经济学人”的版面写一些东西,我和上证报的合作在1995年就开始了--我1997年出版的一本随笔《管理琐话》也是由发表在该报的专栏杂文收集而成的--于是就应承下来。写些什么呢?倒是颇费思量。国内市场化进展得很快,许多鲜活的案例都受到关注,也有质量相当不错的报导;政策体制方面的问题,讨论也够丰富,虽然对解决能否有实质的推进,又当别论。主要在于,我自
期刊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民营中小企业的短期信贷问题近年来已经开始有所缓解,但是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还严重不足。相对于民营中小型企业的飞速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的数量和实力还远不足以满足需求,而另一方面,国有大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数额相对较小的贷款又存在着管理费相对较高和监控困难的问题。债券融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公众股市也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
期刊
从柜员到行长    丁国良在他们北京大学的EMBA同学中,最特别的一点就是,他没有别人那样的本科或者硕士学历。他的学历,正儿八经的,其实只到了高中。这也是他最叫那些总裁和总经理同学佩服的一点 从草根做到将帅,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半点虚浮。  1978年,高中毕业的丁国良进了汇丰银行。现在是2003年。25年的银行生涯,使他完全融合到汇丰的文化之中。其间他几度为事业走南闯北,一直到落脚于北京。  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