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一场雪网络红了刀郎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2002年来得稍晚一些”,这句被赵本山修改借用后的歌词,在04年春节晚会上出现时,这首歌的演唱者刀郎已红遍大江南北。当主流歌手们都要靠整点绯闻来吸引大家眼球时,一位四处漂泊的本土歌手,在无大公司背景、无大笔宣传费用的条件下,竟然创造了专辑销售长红,致使“刀郎现象”成为了那一年中影响力颇大的一个文化现象。难怪本山大叔也要乘势借刀郎来“幽全国观众一默”。
  刀郎的横空出世,固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听众的支持,但除了颁奖礼上感谢的一堆家属和一群TV外,刀郎心中一定还想着一句潜台词:感谢我生在网络时代。虽然刀郎并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网络歌手,但却是众多通过网络受益的歌手中的成功典范。而另一位因网络快速蹿红的非典型网络音乐人雪村,更是早在2001年的时候就凭借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成为了各大音乐网站上的宠儿。
  严格来说,刀郎和雪村都是处于主流唱片市场与网络虚拟世界的边缘歌手。而这一身份的确立并非有意为之。如果说刀郎是游走西域各地采风的音乐侠客,那么雪村就是出身文学世家的京城音乐护卫。两个人虽然家世背景各有不同,但在走红之前都曾致力于音乐创作工作。90年代末期,网络开始让人们见识到了它无穷的威力,慢慢成为了各种信息与文化的载体。在刀郎与雪村冲击主流音乐市场的同时,他们的歌又被网民们“网网相传”,致使“人未红,而歌先红”。他们的走红经验为日后许多网络歌手所借鉴,我们姑且称他们为“无心插柳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壮大,网络歌手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春天——天王需要录音棚、巨星需要上通告,而我们只需要一台电脑。霎时间全民皆唱,网络歌手遍地开花。热爱音乐的有志青年就像加入了一个神秘组织,彷佛何韵诗的《光明会》:虽未曾谋面,却彼此熟悉。大家通过简单的电脑设备录音,通过网络来交流作品、展示自己。而其中的佼佼者更是拥有大批的“粉丝”,真是“内存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04年,庞龙以一首《两只蝴蝶》在各大网站及颁奖礼上攻城略地。之后的杨臣刚也凭借《老鼠爱大米》成为了内地乐坛新宠。他们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深深震撼了传统唱片工业,也为2006年这个“网络歌手年”的出现铺平垫稳。2006年举办的首届网络音乐节让香香、东来东往等很多网络歌手获得了主流乐坛的肯定,也标志着主流唱片市场对网络歌手敞开了“招安”的大门。一时间网络音乐仿佛为中国乐坛带来了新的机遇与突破。曾经的网络歌手们也都纷纷投入了唱片公司的怀抱,他们的观点是自己来自网络,但网络只是媒介,成为真正的歌手才是他们的理想。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借东风型”。
  网络歌手的走红,网络歌曲的流行,归结起来大致有四点原因。第一,网络有着任何宣传手段都不能比拟的广泛性、及时性以及便捷性。可以在第一时间将音乐作品以最简单的方式传送给最广泛的人群。第二,网络歌曲成本低廉,对歌手和歌曲本身的要求不高,并且可以随意下载,音乐找到了新的载体。第三,内容通俗易懂,旋律琅琅上口,迎合了大众的口味。第四点,网络歌手出自民间,让网友有亲切感,这一点与《超级女声》当年的火爆有相通的地方。
  但笔者认为网络歌手也并非绝对的乐坛“伟哥”。当所谓的“借东风型”摘下面纱,走上传统舞台的时候,这些并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歌手们是否依然能征服这花花世界的歌迷,他们的举手投足是否可以让这些由听众变观众的人所接受。我想这是“人未红,歌先红”的网络歌手必须面对的挑战。另外,武装到牙齿的职业歌手有长期的供曲资源,良好的录音条件,优秀的战略团队,这不禁让初涉歌坛的网络草根捉襟见肘,而过早的丢弃网络优势,冲击现实舞台并不明智。更主要的是,大部分网络歌手只是爱好音乐,但在歌曲编配方面并不专业。如果某一天,中国的网络下载开始收费,那么在同等条件下,网络歌手是否还能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呢。
  说到底,“网络歌手”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还经常被偷换。我们上面谈到的“无心插柳型”,其实是借助了网络来热卖了专辑,网络起到了“扩音器”的作用;“借东风型”实质上是通过网络来让大家认识自己,推荐自己进入主流歌坛,在这里网络起到了“入门证”的作用;而未来真正的“网络歌手”将是另一个群体,他们会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资源,以网络作为自己的大后方。无论是爱好还是以盈利为目标,都会围绕网络这个“舞台”来进行。而我们的主流乐坛也将充分利用好日趋完善的网络体系。不是靠签约从网络走出来的歌手“隔靴搔痒”,而是真正的把音乐载体开发到网络当中去。并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版权法规。到那个时候,“网络歌手”与主流乐坛才能真正做到殊途同归。
其他文献
当今音乐界各专业,“大师”帽子满天飞。在音乐史学界,也有个别人公开在所谓国家一级刊物上封某教授为史学大师;但学界的广大人士置之不理,更无人表示赞同,几年下来“大师”的称呼也就销声匿迹了。再说郎朗,“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12个字,赫然印在2005年12月20日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曲目单上。可在钢琴艺术界,对郎朗也是有不同认识的。一位钢琴家说,郎朗是在钢琴上耍杂技;一位钢琴教授
期刊
《铁道游击队》,从小熟悉的故事,看过小说、电影、连环画。听刘洪、芳林嫂唱皮黄,还是第一次。山东省京剧团曾创演过“革命现代样板戏”《奇袭白虎团》,前不久在北京梅兰芳剧院演出了现代京剧《铁道游击队》。  戏未上演我在考虑《铁道游击队》差女角儿的问题,恐怕感情戏不好做?谁料戏刚开锣,樱子、翠儿、芳林嫂3位女角儿便相继登台亮相。一个是冈村的妻子,两个分别为鲁汉和刘洪未过门儿的媳妇。感情戏围绕刘洪与芳林嫂做
期刊
10年前,汤沐海入主国交,踌躇满志的他却在一年后拂袖而去;10年后,汤沐海回乡执掌上海爱乐,历经风浪的他变得更加实际和低调。10年的时间足以让人唏嘘青春的老去,但无法老去的,是他心中对于音乐的那份挚爱。3月24日,上海爱乐乐团正式宣布汤沐海就任该团音乐总监。    10年梦想也许会实现    上海爱乐乐团的前身是上海电影乐团,出生于电影之家的汤沐海与这支乐团之间注定有着一种说不清的缘分。巧合的是,
期刊
2007年就有美国音乐家认为,西方音乐在未来20年需要依靠中国的音乐人来振兴,而北京和上海将成为世界音乐的中心。在美国人眼里北京与上海显然是两个平行的“地标”。  然而,即便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几乎占尽了地理区位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但上海人音乐创意的“时尚味儿”和技术性却明显技高一筹!  力打人才牌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的话,上海人比北京人吃得透!虽说北京拥有
期刊
2009年3月28日,德国戈特里安·史坦威钢琴专卖店在北京西客站南广场万博汇乐器广场举行了新张鸡尾酒音乐会,标志着这个拥有170多年历史,纯百分之百德国血统,号称世界第一名的钢琴正式挺进首都北京。  酒会由戈特里安·史坦威钢琴华北地区总经理男中音歌唱家刘克清主持,德国戈特里安·史坦威钢琴大中华区总裁倪穗礼首先致词,感谢德国驻华公使、音乐界的前辈、各界媒体的到来,并希望北京的朋友们在将来的日子里给予
期刊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新经济形势下中国交响乐及乐团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寻求未来发展的新思路。会议选举出第四届理事及理事长,第三届理事长郭珊和其他理事全票通过连任。    缺钱不是一、两天      如果说“缺钱”对西方交响乐团来说是经济萧条的必然后果,那中国的交响乐团则大部分一直处于“缺钱”状态。长期以来交响乐团必须依靠政府的资助生存,因此全球经济萧条给中国乐团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除了澳门
期刊
中央音乐学院的友谊厅从来没有像3月18日这样“火红”,2009毕业生招聘会在这里举行。几十家用人单位的大红条幅醒目而喜庆,每个台位都人头攒动。与这个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毕业生们愁眉苦脸的表情,当希望一次次落空,所有的委屈、迷茫化成无奈的叹息——    2009届招聘会,用人单位虽然来了36家,但私营琴行、演出公司和民办学校占了不小的比例。只要是北京的单位就是香饽饽,而外地的高校尽管提供了相当优
期刊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这个于1976年在比利时创立的节日,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立为国际性的儿歌日。我国从1999年也开始举行过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但是,整体来说“世界儿歌日”在国内的影响甚微:知晓者少之又少,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只是“有些印象”而已。  曾几何时,“世界儿歌日”这个招牌给我们带来过一片亢奋。媒体兴奋了,儿歌问题确实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于是各类市场调查铺天盖地;音乐家兴奋
期刊
近年来,福音和灵歌合唱在我国合唱领域逐渐活跃起来。由于福音(Gospel)和灵歌(Spiritual)都来自黑人音乐,这使得它们像亲密兄弟一样,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  灵歌是从黑奴工作时唱的“劳动歌曲”演变而来的,它与黑人的生活和劳动密切相关。它的旋律充满激情,蕴含着奴隶生活的悲惨不幸和对自由生活的美好憧憬,是黑奴们内心最真挚情感的宣泄。灵歌歌唱的题材大都与死亡、复活、解脱和希望有关,并且一般没有
期刊
听了歌剧《孔子》,好!最出彩的还是演员,非常棒!不是一个好,而是个个好,很齐整。主演全都那么年轻,以前也没听说过,没名儿,有本事。歌唱和表演的水准质量,完全超过预期,真没想到。  感觉文本和音乐“劲儿”使大了。你想啊,孔子、孔圣人,博大精深,谁能比?但是,“和盘托出”,谈何容易,岂不太沉重?连北大学生都坐不住,后来都感觉很冗长、很沉闷……  ——曼德拉    我看到一半就退场了,无法忍受。我一向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