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人类最早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已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教师的观念发生一次历史性的改变。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次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美术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照活动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外化能力、内在品质,还是探索未知和情感体验,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经验性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七年级的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较大的比例。如“多彩的学习生活”是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教室板报的编排设计”是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反映,它能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对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和个体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怎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体验性学习呢?下面从体验性学习的主客体交融性,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学习注重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三个方面做一浅析。
一、体验性学习注重主客体的交融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对知识客体融会贯通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习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意方式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在“人体比例”教学中,创设学生相互观察的机会,体验人体的活力和美感,丰富了学生对人体各种站姿、坐姿、跪姿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体验人体构造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和口语交流经验,有机地创设了体验学习情境和体验学习的契机。在主客体的交流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从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体验学习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识。通过体验性学习活动,学生在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的愉悦体验。
三、体验性学习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体验性学习方式多姿多彩,只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相融合,选择适当的方式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经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审美和认知,身心愉快,情景交融,就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过程。
《美术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照活动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外化能力、内在品质,还是探索未知和情感体验,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经验性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七年级的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较大的比例。如“多彩的学习生活”是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教室板报的编排设计”是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反映,它能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对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和个体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怎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体验性学习呢?下面从体验性学习的主客体交融性,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学习注重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三个方面做一浅析。
一、体验性学习注重主客体的交融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对知识客体融会贯通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习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意方式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在“人体比例”教学中,创设学生相互观察的机会,体验人体的活力和美感,丰富了学生对人体各种站姿、坐姿、跪姿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体验人体构造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和口语交流经验,有机地创设了体验学习情境和体验学习的契机。在主客体的交流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从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体验学习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识。通过体验性学习活动,学生在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的愉悦体验。
三、体验性学习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体验性学习方式多姿多彩,只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相融合,选择适当的方式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经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审美和认知,身心愉快,情景交融,就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