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05年就业形势
(一)2005年劳动力供给预测
1.2005年劳动力供给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由于中国还处在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扩张期,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外推,2005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200万,约900万有就业要求。其中,大学毕业生340万人需要就业。
2.2004年年底,约890万城镇登记失业者需要就业,还有几百万没有登记的失业者需要就业。
3.2005年主辅分离和产业结构调整大约有300万人需要换岗。
合计:2005年需要就业的人员仍然保持在2200万以上。
(二)2005年劳动力需求预测
利用世界银行曾经采用的就业弹性方法预测,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为0.13,有三种情景:
1.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8.5%,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6063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831万。
2.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8.0%,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6014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782万。
3.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7.5%,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5966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734万。
由于中国目前尚处在城市化推进期,农村就业机会减少,城镇就业机会增多,所以会出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大于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情况。其中,第二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三)2005年的就业发展指标预测
1.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指标950万人。
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指标4.8%。
3.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目标任务100万人。
4.大学生毕业生2005年6月份月签约就业率60%,9月份签约就业率70%。
二、2005年全面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把扩大就业机会作为全社会的努力目标
要根据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把改革、发展、调整结构等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结合起来。要把企业改革的力度、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调整的强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走出一条既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效益逐步提高,又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新路子。既要致力于产业升级,又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不断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又要尽量减少社会就业压力,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好地运用主辅分离、辅业转制政策,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在坚决控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少数行业的同时,更要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对投资项目也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以及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要继续给予支持。不仅要重点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还要加强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总之,第二产业预期就业机会的损失,应该由第三产业就业机会的预期增长来补充,才能较好地完成2005年全年的就业任务。
(二)密切关注就业机会的公平性
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就业问题,既要关心中国目前就业总量不足的问题,更要关心就业结构失衡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都不是就业机会不够,而是就业不公平、下岗不公平、待遇不公平。在未来促进就业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就业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要形成高度关注促进就业和实现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使就业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目前,中国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着“四轻四重”:一是对城镇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关注农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力度;二是对正规部门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非正规部门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三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普通人员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四是对就业岗位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就业环境关注的力度。要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就业普惠制。
(三)普通大学生就业应面向高技能岗位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调查,无技能或者低技能的劳动者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56.4%;初、中级技能人员占23.3%;中间层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仅占4.4%;而决策管理层工程师以上专业人员占了15.9%。这个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结构已经呈现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因此,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岗位,也应该由精英定位变成大众化定位。2005年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面向高技能岗位,无论对于大学生本人还是经济发展都会一举两得。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终解决,一靠观念转变,二靠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
(四)进一步加大对“4050”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支持力度
2005年,在继续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大对“4050”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支持力度,并逐步扩大到非国有企业。
(五)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首先,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积极参与本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加强对企业重组改制方案的审核,并根据本地区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其次,要加快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争取2005年内在全国地市一级全部建立三方机制,有条件的地区要向县、区一级和基层延伸,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组织体系。第三,要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认真学习宣传《集体合同规定》,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备案工作。
(六)大力加强职业教育
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现三年新技师增加一倍的目标,应当作为技术工人培养的主攻方向,以适应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一要确保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企业培训工作由目前的简单培训向高技术含量培训转变,切实增加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二要加强信息引导。目前企业最急需人才的前10个岗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中层管理、高层管理、一般技工、工程技术、科研、新产品开发。企业最急需的前十类专业人才依次是:营销、机电、计算机、工商管理、经济、会计、自动化、法律、国际经贸、电子通讯。
(七)充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要加强依法行政,充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要加大解决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力度,2005年上半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2003年以前的陈欠。二要巩固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重点在非公有制企业、国有重组改制企业和农民工中推进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并力争到2005年底使正规就业部门基本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三要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能水平,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积极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继续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健全仲裁员资格准入制度。四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标准执行工作,加大禁止和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的力度。
(一)2005年劳动力供给预测
1.2005年劳动力供给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由于中国还处在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扩张期,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外推,2005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200万,约900万有就业要求。其中,大学毕业生340万人需要就业。
2.2004年年底,约890万城镇登记失业者需要就业,还有几百万没有登记的失业者需要就业。
3.2005年主辅分离和产业结构调整大约有300万人需要换岗。
合计:2005年需要就业的人员仍然保持在2200万以上。
(二)2005年劳动力需求预测
利用世界银行曾经采用的就业弹性方法预测,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为0.13,有三种情景:
1.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8.5%,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6063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831万。
2.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8.0%,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6014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782万。
3.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7.5%,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5966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734万。
由于中国目前尚处在城市化推进期,农村就业机会减少,城镇就业机会增多,所以会出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大于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情况。其中,第二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三)2005年的就业发展指标预测
1.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指标950万人。
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指标4.8%。
3.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目标任务100万人。
4.大学生毕业生2005年6月份月签约就业率60%,9月份签约就业率70%。
二、2005年全面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把扩大就业机会作为全社会的努力目标
要根据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把改革、发展、调整结构等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结合起来。要把企业改革的力度、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调整的强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走出一条既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效益逐步提高,又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新路子。既要致力于产业升级,又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不断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又要尽量减少社会就业压力,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好地运用主辅分离、辅业转制政策,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在坚决控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少数行业的同时,更要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对投资项目也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以及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要继续给予支持。不仅要重点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还要加强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总之,第二产业预期就业机会的损失,应该由第三产业就业机会的预期增长来补充,才能较好地完成2005年全年的就业任务。
(二)密切关注就业机会的公平性
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就业问题,既要关心中国目前就业总量不足的问题,更要关心就业结构失衡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都不是就业机会不够,而是就业不公平、下岗不公平、待遇不公平。在未来促进就业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就业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要形成高度关注促进就业和实现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使就业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目前,中国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着“四轻四重”:一是对城镇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关注农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力度;二是对正规部门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非正规部门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三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普通人员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四是对就业岗位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就业环境关注的力度。要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就业普惠制。
(三)普通大学生就业应面向高技能岗位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调查,无技能或者低技能的劳动者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56.4%;初、中级技能人员占23.3%;中间层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仅占4.4%;而决策管理层工程师以上专业人员占了15.9%。这个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结构已经呈现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因此,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岗位,也应该由精英定位变成大众化定位。2005年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面向高技能岗位,无论对于大学生本人还是经济发展都会一举两得。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终解决,一靠观念转变,二靠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
(四)进一步加大对“4050”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支持力度
2005年,在继续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大对“4050”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支持力度,并逐步扩大到非国有企业。
(五)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首先,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积极参与本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加强对企业重组改制方案的审核,并根据本地区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其次,要加快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争取2005年内在全国地市一级全部建立三方机制,有条件的地区要向县、区一级和基层延伸,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组织体系。第三,要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认真学习宣传《集体合同规定》,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备案工作。
(六)大力加强职业教育
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现三年新技师增加一倍的目标,应当作为技术工人培养的主攻方向,以适应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一要确保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企业培训工作由目前的简单培训向高技术含量培训转变,切实增加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二要加强信息引导。目前企业最急需人才的前10个岗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中层管理、高层管理、一般技工、工程技术、科研、新产品开发。企业最急需的前十类专业人才依次是:营销、机电、计算机、工商管理、经济、会计、自动化、法律、国际经贸、电子通讯。
(七)充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要加强依法行政,充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要加大解决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力度,2005年上半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2003年以前的陈欠。二要巩固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重点在非公有制企业、国有重组改制企业和农民工中推进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并力争到2005年底使正规就业部门基本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三要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能水平,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积极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继续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健全仲裁员资格准入制度。四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标准执行工作,加大禁止和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