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五年电商怎么走?
电商是一个不断被演化的词汇,最早看到电子商务的时候是一个落魄的词,我们很难用什么词描绘清楚,也许今天来看,用“电子商务经济体”好像比较贴切,但未来五年、十年这个概念会不会被替代?我也不知道,因为它发展太快。
习李新政之后会给大家带来信心,这有三层含义: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按可比的物价,IMF已经测算出中国的购买力已经超过美国,这是对美国人很大的震动,对阿里巴巴上市也是很大的震动。
未来的时间仍然是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爆发期,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镇痛、前期刺激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叠加。经济驱动技术的发展,技术又驱动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的升级必须要由技术升级,当产业又由技术升级驱动的时候,这个产业是不会停下来的。
所以当中国更大规模地利用技术和新商业驱动的时候,这个脚步就不一样了,电子商务恰恰是这样的东西。从整个淘宝的交易规模、从整个中国交易规模超过美国来看,我们应该看到这不仅是给我们一个信心,也给中国电商一个信心。
我们从“克强经济学”基本逻辑出发,调整结构,就是新产业要转型升级,这个升级还不是句号,不能一句话讲完,所以调整结构是后面发展动力的潜在储备。稳增长背后最重要的是就业,今天网购的发展会给中国带来上千万的就业。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今天的政策不得不支持电子商务,因为支持它就相当于支持整个经济三角关系。最终就是今天正在做的,就是“简政放权”。等市场活力释放出来以后,让互联网把垂直互联网体系和行政制度打破,把它碎片掉,把它变成可支配的经济要素,用它构筑新的商业体系,机会就越来越大。这是我看到从整个宏观和国家政策改变的认知。
未来受益于这样改革红利的背后,其实更重要的是看到增量的市场,就是改什么,不改什么,以及传统和互联网的讨论和争执是不是在替代。
我们可以看到三块大增量:第一块是八项规定,把当官完全没有效率的时间挤出,这个挤出的盈余会释放给终端;第二个是农村市场,在三四线地带有大量的潜力,而这些地方没有商业基础设施,是块巨大的蛋糕,未来要有方式、办法、途径加入进去;第三个是跨境电子商务,所谓“买全球、卖全球”,要让世界经济体系的东西卖到中国,而不只是把中国的东西卖出去。所以供应链的服务体系、技术标准、全球网络经济规则的制定是未来增量市场值得看到的地方。
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背后还是互联网对整个传统或者各个领域的颠覆和重构,今天批发产业集群、制造业、金融、房地产、能源都在讨论互联网问题,因为第一波、第二波的改变已经开始影响第三波。很多中间环节被剔除之后,很多行业随着技术社交化使它可以重新构建一个未来。
看到这个变化之后,就可以看到它改变的基本逻辑是从消费者端开始的。今天品牌商的地位开始降低,更多是由服务商主导的消费者倒逼制造商自己去升级自己的电商化,在这个过程中物流的变革以及金融的变革,就随着逆向的互联网化在发生。
我觉得这个过程在未来五年会加速进行,如果从零售端回看到批发、零售、生产,已经是全数据化的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经济体,所以未来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
这个过程中,产能、生产线和档期也被当做商品,卖的是供应链,大部分的淘宝商不知道供应链,但今天开始挑战供应链。这种全流程、全数据的大规模在线定制,可能是未来下一步我们的看点,能不能大规模的呈现,取决于制造商自己的升级,取决于中间的流程商插入式的改变,这会倒逼制造商的转型。
看完宏观,再看微观。微观要看C端,C端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主力消费人群,要看到3亿网购人群中,40%是20岁到25岁的,再过五年他们会变成25岁到30岁。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是左边的人,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是右边的人,左边的人是学会如何去超市和淘宝店买东西,而右手边的人生来就在互联网上,天天拿着手机,没有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就活不下去,所以在这样的体系支撑构筑出来的商业是完全不同的。
我觉得商业回归一定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数据升维,是重新回归本质。不要以为产品为中心就是商业的本质,今天的产品是被消费者创造出来的,价值链也变得和B2C完全不同,所以我们要重新评估价值链的价值。
未来要走消费者为中心的走向,未来是消费者的数据在中间,所有的商业链条是围绕产品设计实现商业的设计。我认为未来五年有机会可以让更多商业主体转为下面的商业主体,中间人会出局,那些零售、分销、甚至品牌商的中间部分都会出局。从更大的尺度来看,就是在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零售、大规模定制、C2B模式的背后,有海量的品种、小批量和快反应,这个范围经济是大家要关注的。
2016年可能会看到更大的倾向,也许淘宝会超过沃尔玛。这不是一个中国企业超过一个美国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互联网经济体、互联网商业超过一个靠传统供应链组织起来的商业体系的问题,是一个在线经济、网络经济全面超过零售业巨头的问题,这背后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未来五年一定会发生。
今天讲得最多的是讲互联网金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这样的话题到处散播。我两年前去中央政研室参加一个互联网金融的会议,四个老总和我一起参加了,有一个民营老总谈到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我摇头,他认为我不同意,他说互联网音乐是不是音乐。后来我也跟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互联网音乐不是一个互联网加音乐的概念,而是一个化学反应。
很多年前有人在讨论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不是商务,其实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假命题。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商业的本质肯定是交易,肯定是成本,肯定是利润。今天的市场产生了最大的改变,它是混合的,但它逐渐有了新的商业本质,新的商业本质就是产销合一。
所以当新的经济讨论商业本质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讨论的是客户。什么是客户?买卖关系是客户,但互联网金融时代讨论的是用户,互联网经济说的是用户,用户使用叫客户,我可以告诉你互联网的本质是交易、是价格,这是一个术的问题而不是道的问题。
当大众创新以及消费者全程参与产品创造的时候,其实产品的生产、交易以及产品的使用,已经分不清B和C,分不清企业和个人,或者未来互联网时代企业和个人的边界已经消失,所以未来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很值得讨论和反问。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央电视台一分钟讲完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的时候收入被百度超越这件事?这就是一个创立十几年的企业可以超越创立五十几年垂直垄断的企业,这个整个媒体传播行业的里程碑的背后是什么?它的背后有深厚的商业逻辑。中央电视台有几万名员工和几十万供应商一起共创媒体的收入和渠道,但百度和谷歌的搜索引擎是由机器创造内容,它是由每一个参与的人创立的,所以每天有3亿人参与搜索引擎。
几万人的生产怎么搞得过大众的生产和制造?这时候商业的本质在悄悄发生改变,所以我认为未来五年商业的本质将会加速。
(本文整理自作者在2014中国电商媒体人峰会上的发言)
电商是一个不断被演化的词汇,最早看到电子商务的时候是一个落魄的词,我们很难用什么词描绘清楚,也许今天来看,用“电子商务经济体”好像比较贴切,但未来五年、十年这个概念会不会被替代?我也不知道,因为它发展太快。
习李新政之后会给大家带来信心,这有三层含义: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按可比的物价,IMF已经测算出中国的购买力已经超过美国,这是对美国人很大的震动,对阿里巴巴上市也是很大的震动。
未来的时间仍然是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爆发期,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镇痛、前期刺激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叠加。经济驱动技术的发展,技术又驱动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的升级必须要由技术升级,当产业又由技术升级驱动的时候,这个产业是不会停下来的。
所以当中国更大规模地利用技术和新商业驱动的时候,这个脚步就不一样了,电子商务恰恰是这样的东西。从整个淘宝的交易规模、从整个中国交易规模超过美国来看,我们应该看到这不仅是给我们一个信心,也给中国电商一个信心。
我们从“克强经济学”基本逻辑出发,调整结构,就是新产业要转型升级,这个升级还不是句号,不能一句话讲完,所以调整结构是后面发展动力的潜在储备。稳增长背后最重要的是就业,今天网购的发展会给中国带来上千万的就业。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今天的政策不得不支持电子商务,因为支持它就相当于支持整个经济三角关系。最终就是今天正在做的,就是“简政放权”。等市场活力释放出来以后,让互联网把垂直互联网体系和行政制度打破,把它碎片掉,把它变成可支配的经济要素,用它构筑新的商业体系,机会就越来越大。这是我看到从整个宏观和国家政策改变的认知。
未来受益于这样改革红利的背后,其实更重要的是看到增量的市场,就是改什么,不改什么,以及传统和互联网的讨论和争执是不是在替代。
我们可以看到三块大增量:第一块是八项规定,把当官完全没有效率的时间挤出,这个挤出的盈余会释放给终端;第二个是农村市场,在三四线地带有大量的潜力,而这些地方没有商业基础设施,是块巨大的蛋糕,未来要有方式、办法、途径加入进去;第三个是跨境电子商务,所谓“买全球、卖全球”,要让世界经济体系的东西卖到中国,而不只是把中国的东西卖出去。所以供应链的服务体系、技术标准、全球网络经济规则的制定是未来增量市场值得看到的地方。
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背后还是互联网对整个传统或者各个领域的颠覆和重构,今天批发产业集群、制造业、金融、房地产、能源都在讨论互联网问题,因为第一波、第二波的改变已经开始影响第三波。很多中间环节被剔除之后,很多行业随着技术社交化使它可以重新构建一个未来。
看到这个变化之后,就可以看到它改变的基本逻辑是从消费者端开始的。今天品牌商的地位开始降低,更多是由服务商主导的消费者倒逼制造商自己去升级自己的电商化,在这个过程中物流的变革以及金融的变革,就随着逆向的互联网化在发生。
我觉得这个过程在未来五年会加速进行,如果从零售端回看到批发、零售、生产,已经是全数据化的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经济体,所以未来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
这个过程中,产能、生产线和档期也被当做商品,卖的是供应链,大部分的淘宝商不知道供应链,但今天开始挑战供应链。这种全流程、全数据的大规模在线定制,可能是未来下一步我们的看点,能不能大规模的呈现,取决于制造商自己的升级,取决于中间的流程商插入式的改变,这会倒逼制造商的转型。
看完宏观,再看微观。微观要看C端,C端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主力消费人群,要看到3亿网购人群中,40%是20岁到25岁的,再过五年他们会变成25岁到30岁。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是左边的人,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是右边的人,左边的人是学会如何去超市和淘宝店买东西,而右手边的人生来就在互联网上,天天拿着手机,没有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就活不下去,所以在这样的体系支撑构筑出来的商业是完全不同的。
我觉得商业回归一定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数据升维,是重新回归本质。不要以为产品为中心就是商业的本质,今天的产品是被消费者创造出来的,价值链也变得和B2C完全不同,所以我们要重新评估价值链的价值。
未来要走消费者为中心的走向,未来是消费者的数据在中间,所有的商业链条是围绕产品设计实现商业的设计。我认为未来五年有机会可以让更多商业主体转为下面的商业主体,中间人会出局,那些零售、分销、甚至品牌商的中间部分都会出局。从更大的尺度来看,就是在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零售、大规模定制、C2B模式的背后,有海量的品种、小批量和快反应,这个范围经济是大家要关注的。
2016年可能会看到更大的倾向,也许淘宝会超过沃尔玛。这不是一个中国企业超过一个美国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互联网经济体、互联网商业超过一个靠传统供应链组织起来的商业体系的问题,是一个在线经济、网络经济全面超过零售业巨头的问题,这背后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未来五年一定会发生。
今天讲得最多的是讲互联网金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这样的话题到处散播。我两年前去中央政研室参加一个互联网金融的会议,四个老总和我一起参加了,有一个民营老总谈到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我摇头,他认为我不同意,他说互联网音乐是不是音乐。后来我也跟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互联网音乐不是一个互联网加音乐的概念,而是一个化学反应。
很多年前有人在讨论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不是商务,其实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假命题。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商业的本质肯定是交易,肯定是成本,肯定是利润。今天的市场产生了最大的改变,它是混合的,但它逐渐有了新的商业本质,新的商业本质就是产销合一。
所以当新的经济讨论商业本质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讨论的是客户。什么是客户?买卖关系是客户,但互联网金融时代讨论的是用户,互联网经济说的是用户,用户使用叫客户,我可以告诉你互联网的本质是交易、是价格,这是一个术的问题而不是道的问题。
当大众创新以及消费者全程参与产品创造的时候,其实产品的生产、交易以及产品的使用,已经分不清B和C,分不清企业和个人,或者未来互联网时代企业和个人的边界已经消失,所以未来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很值得讨论和反问。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央电视台一分钟讲完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的时候收入被百度超越这件事?这就是一个创立十几年的企业可以超越创立五十几年垂直垄断的企业,这个整个媒体传播行业的里程碑的背后是什么?它的背后有深厚的商业逻辑。中央电视台有几万名员工和几十万供应商一起共创媒体的收入和渠道,但百度和谷歌的搜索引擎是由机器创造内容,它是由每一个参与的人创立的,所以每天有3亿人参与搜索引擎。
几万人的生产怎么搞得过大众的生产和制造?这时候商业的本质在悄悄发生改变,所以我认为未来五年商业的本质将会加速。
(本文整理自作者在2014中国电商媒体人峰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