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建筑师,经常容易像艺术家那样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结。但建筑设计毕竟不同于纯艺术活动,需要在各种技术经济条件下平衡、取舍。在设计医院以前,艺术想象的情结多一些,但随着对医院功能的深入了解,开始逐步整体反思自己的设计思想。建筑师要跳出某些固有情结,从思想和方法上重新审视医院设计。”
说这话的是张远平。
人们常说,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是蓝图。无疑,他的人生属于后者。1987年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曾经设计过教育建筑、办公楼建筑、体育建筑、甚至是监狱建筑,获得过各种各样建筑类型奖项。得益于西南院独特的企业文化传统,他在厚重的文化沉淀和技术传承中,博采众长,不断地自我提升。
1994年,张远平设计了他平生的第一个医院项目——四川省巴中市人民医院的住院大楼,接着便与医疗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妇女儿童医院、丽江人民医院……
他不断地设计医院,不断地进行思考,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总结,不停地补充设计素材,进行“沉淀”,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建筑之后,才能最终跳出建筑师的视角,跳出原有的建筑情结。
没有绝对的“行”与“不行”
对于工程的总设计师来说,平衡设计师和甲方之间的思想分歧是一大挑战,很多时候,甲方有一些固有的想法,在设计师看来不是那么合理,这个时候良好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极端”是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有时候“中庸之道”反而可以化解尴尬。张远平就曾经历过一次让他记忆深刻的“沟通”——
一次,与甲方的沟通会议上,张远平带着几名工程师与甲方院长一起讨论空调的布局方案,院长提出一个问题:“空调机组前面为什么留一个2.4m的空间?”负责的工程师说:“这是空调螺杆检修的空间。”“空调一年检修几次?”院长又问。“一年检修一次左右,最多超不过两次。”“那简单啊,这个2.4m的空间我们不要了,你们设计一个门,走廊就是2.4m,可以挪到走廊上进行检修。”
回忆起七年前的场景,张远平仍感慨良多:“这样的思维确实极致,但你无法反驳他,同时他还为你找到一个解决的方式,让你诚服。”而设计师们没有这样的思维,完全是被自己的专业束缚了!于是他慢慢懂得,在设计中,没有绝对的“行”与“不行”,对于甲方提出的要求哪怕第一反应认为是不合理的,也不要急于下结论,有可能受自身认知和角度的局限,如果换位思考,甲方很有可能是合理的,这种思维转换所带来的差别非常大。
“很多事情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上是不可行的,但是从管理者、投资者的角度却完全是可行的,只能说这种代价值不值得,用这种代价换一个结果合不合理。”张远平坦然地说。
不把医院当 “个人作品”来做
对很多设计师来说,每一个设计就是一个作品。但张远平却不愿意把医院建筑当“个人作品”来做,“个人作品”承载的个人意愿太多;“公共作品”应更多考虑公众诉求:安全、便捷,充满人文关怀。
“要设计好医院还真需要点献身精神和悲悯之心”。张远平之所以感触这么深,不得不提到一个项目——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他接手这个项目时,院方特别希望设计者能够关注到华西的历史文化。
于是他开始追溯那段历史:一百多年前在封闭偏远的中国西部,一群秉承信仰的人们,远渡重洋,践行着对医学的神圣诺言。有些甚至于几代人献身于此。启尔德(O.L.Kilborn),加拿大人,华西协和大学开创者之一;启真道(LG. Kilborn),启尔德长子,华西牙科医院院长……,一门三代结缘成都,服务华西。
“我从中看到信仰的力量”,他被这样的华西历史感动了。
苏道璞(Clifford.M.Stubbs),新西兰人,华西协和大学副校长,化学系主任,1930年在成都不幸遇难于一次抢劫事件,但他的临终遗言及宽恕行为,彻底震惊了当时的社会各阶层。70年后他的女儿苏锦建立了小小的个人基金资助成都的留学生。
“真正的基督精神,源于内心的悲天悯人”。
在一帧帧老照片中,他找到了华西的精神所在——博爱、仁心。
“我们不必刻意去截取华西老建筑的‘符号’和‘语言’,我们只需要反省自己的设计是否出自内心的关爱”。
带着情感做设计
每一个设计的背后,都有一些值得珍藏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故事里的人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华西的故事,深深打动着张远平,设计医院,真的需要带着一种更高的“情感”,从“心”出发。这种关爱不是口号式的,应是真真切切地落实到设计构想中。
他为四川省人民医院规划一所老年病医院时提出:“作为老年病医院,服务群体非常特殊,我们能不能以服务流程来塑造医院空间,以此规划医疗工艺流程?比如,就医者来到大厅挂号,如何引导他,怎么做好服务,整个医疗流程是如何完成的?可不可以先考虑服务,然后考虑医疗配置,最后再考虑空间?”
这完全是跳出建筑师的固有思维,带着对医疗建筑的一种真挚情感在表达。就像他自己阐述好医院的内涵一样,你会在其中看到他扮演了很多“角色”,时而把自己当成要经历这个空间的人,在空间里面游走、观察;时而把自己当成使用者;时而当成经营者和管理者;甚至最后把自己当成策划者——
“什么是好的医院设计?第一,医院肯定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它的第一点就是针对患者来说的人性化服务,因为人类发展医学的初衷是关爱人、救助人,不能偏离医疗的根本——针对患者人性化服务的体系。第二,围绕医技布局的诊疗体系,这是现代医疗活动的效率保证。第三,以急诊、手术为主线的抢救体系。第四,是医院的运营体系,医院应该有怎样高效的运营体系呢?我觉得应该是以后勤联动为主体的运营体系。以前,我们设计的医院规模都不是很大,300床、500床,后勤体系压力小,院感分区也没那么复杂,但是如今我们的医院规模若达到2000床或3000床,整个医院在日常运行中能不能有效地运行,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他就是这样把自己放在多种位置上,从功用、投资、规划、维护、运营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设计问题。这些层次,实际上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慢慢地去修行,慢慢接近比较完美的高度。
他认为,以上这4点如果在设计医院时都能有所考虑,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医院。他接着补充道:“实际上我觉得目前对医院设计的评判,也要跳出个人的评判。如果你曾经设计了某所医院,然后医院在运行过程之中,人家还基本上认可,我觉得这个医院的设计就可以得60分。之后如果你有幸一直为这所医院服务,这就说明至少你设计出来的东西还能够满足医院的需求,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西南院还是有一点自豪的,我们已经为很多医院服务10年、甚至是20年了。”
“林语堂曾说: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止,艺术在哪里开始。而我认为,最好的医院应是就医者身在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止,艺术在哪里开始。这就是医院设计!”张远平笃定地说。
补白
从事医院设计近20年,这一路上,对于张远平来说,压力,存在;困难,存在;乐趣,也存在。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压力,人生没有了压力,就好比世界失去了摩擦力。一个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所有物体都平静而均匀地、无止境地运行着。看似安详和谐,其实也就失去了变化的乐趣。”所以,他做设计时,一直不断地挑战自己,而且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团队。
“张总在工作上对我们非常严格,绝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方案的设计几乎到‘苛刻’的程度,宁可让我们重新做方案,也不交‘伪完美’的方案,他的设计思路也非常高,我们要消化很久才能明白。但是工作之外,他又特别Nice,会和你聊生活、聊旅游、聊美食,我们经常说他‘时而很仙气,时而又很接地气’。”西南院医疗健康建筑设计研究中心项目经理贺晓露说。
这就是张远平,不仅拥有“学院”派的扎实技术,更有“实战”派的创新理念,相信他定会用其崇尚的“跳出建筑师固有情结”继续在医疗建筑设计的路上发光、发热。 (编辑 吕志新)
说这话的是张远平。
人们常说,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是蓝图。无疑,他的人生属于后者。1987年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曾经设计过教育建筑、办公楼建筑、体育建筑、甚至是监狱建筑,获得过各种各样建筑类型奖项。得益于西南院独特的企业文化传统,他在厚重的文化沉淀和技术传承中,博采众长,不断地自我提升。
1994年,张远平设计了他平生的第一个医院项目——四川省巴中市人民医院的住院大楼,接着便与医疗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妇女儿童医院、丽江人民医院……
他不断地设计医院,不断地进行思考,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总结,不停地补充设计素材,进行“沉淀”,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建筑之后,才能最终跳出建筑师的视角,跳出原有的建筑情结。
没有绝对的“行”与“不行”
对于工程的总设计师来说,平衡设计师和甲方之间的思想分歧是一大挑战,很多时候,甲方有一些固有的想法,在设计师看来不是那么合理,这个时候良好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极端”是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有时候“中庸之道”反而可以化解尴尬。张远平就曾经历过一次让他记忆深刻的“沟通”——
一次,与甲方的沟通会议上,张远平带着几名工程师与甲方院长一起讨论空调的布局方案,院长提出一个问题:“空调机组前面为什么留一个2.4m的空间?”负责的工程师说:“这是空调螺杆检修的空间。”“空调一年检修几次?”院长又问。“一年检修一次左右,最多超不过两次。”“那简单啊,这个2.4m的空间我们不要了,你们设计一个门,走廊就是2.4m,可以挪到走廊上进行检修。”
回忆起七年前的场景,张远平仍感慨良多:“这样的思维确实极致,但你无法反驳他,同时他还为你找到一个解决的方式,让你诚服。”而设计师们没有这样的思维,完全是被自己的专业束缚了!于是他慢慢懂得,在设计中,没有绝对的“行”与“不行”,对于甲方提出的要求哪怕第一反应认为是不合理的,也不要急于下结论,有可能受自身认知和角度的局限,如果换位思考,甲方很有可能是合理的,这种思维转换所带来的差别非常大。
“很多事情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上是不可行的,但是从管理者、投资者的角度却完全是可行的,只能说这种代价值不值得,用这种代价换一个结果合不合理。”张远平坦然地说。
不把医院当 “个人作品”来做
对很多设计师来说,每一个设计就是一个作品。但张远平却不愿意把医院建筑当“个人作品”来做,“个人作品”承载的个人意愿太多;“公共作品”应更多考虑公众诉求:安全、便捷,充满人文关怀。
“要设计好医院还真需要点献身精神和悲悯之心”。张远平之所以感触这么深,不得不提到一个项目——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他接手这个项目时,院方特别希望设计者能够关注到华西的历史文化。
于是他开始追溯那段历史:一百多年前在封闭偏远的中国西部,一群秉承信仰的人们,远渡重洋,践行着对医学的神圣诺言。有些甚至于几代人献身于此。启尔德(O.L.Kilborn),加拿大人,华西协和大学开创者之一;启真道(LG. Kilborn),启尔德长子,华西牙科医院院长……,一门三代结缘成都,服务华西。
“我从中看到信仰的力量”,他被这样的华西历史感动了。
苏道璞(Clifford.M.Stubbs),新西兰人,华西协和大学副校长,化学系主任,1930年在成都不幸遇难于一次抢劫事件,但他的临终遗言及宽恕行为,彻底震惊了当时的社会各阶层。70年后他的女儿苏锦建立了小小的个人基金资助成都的留学生。
“真正的基督精神,源于内心的悲天悯人”。
在一帧帧老照片中,他找到了华西的精神所在——博爱、仁心。
“我们不必刻意去截取华西老建筑的‘符号’和‘语言’,我们只需要反省自己的设计是否出自内心的关爱”。
带着情感做设计
每一个设计的背后,都有一些值得珍藏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故事里的人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华西的故事,深深打动着张远平,设计医院,真的需要带着一种更高的“情感”,从“心”出发。这种关爱不是口号式的,应是真真切切地落实到设计构想中。
他为四川省人民医院规划一所老年病医院时提出:“作为老年病医院,服务群体非常特殊,我们能不能以服务流程来塑造医院空间,以此规划医疗工艺流程?比如,就医者来到大厅挂号,如何引导他,怎么做好服务,整个医疗流程是如何完成的?可不可以先考虑服务,然后考虑医疗配置,最后再考虑空间?”
这完全是跳出建筑师的固有思维,带着对医疗建筑的一种真挚情感在表达。就像他自己阐述好医院的内涵一样,你会在其中看到他扮演了很多“角色”,时而把自己当成要经历这个空间的人,在空间里面游走、观察;时而把自己当成使用者;时而当成经营者和管理者;甚至最后把自己当成策划者——
“什么是好的医院设计?第一,医院肯定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它的第一点就是针对患者来说的人性化服务,因为人类发展医学的初衷是关爱人、救助人,不能偏离医疗的根本——针对患者人性化服务的体系。第二,围绕医技布局的诊疗体系,这是现代医疗活动的效率保证。第三,以急诊、手术为主线的抢救体系。第四,是医院的运营体系,医院应该有怎样高效的运营体系呢?我觉得应该是以后勤联动为主体的运营体系。以前,我们设计的医院规模都不是很大,300床、500床,后勤体系压力小,院感分区也没那么复杂,但是如今我们的医院规模若达到2000床或3000床,整个医院在日常运行中能不能有效地运行,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他就是这样把自己放在多种位置上,从功用、投资、规划、维护、运营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设计问题。这些层次,实际上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慢慢地去修行,慢慢接近比较完美的高度。
他认为,以上这4点如果在设计医院时都能有所考虑,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医院。他接着补充道:“实际上我觉得目前对医院设计的评判,也要跳出个人的评判。如果你曾经设计了某所医院,然后医院在运行过程之中,人家还基本上认可,我觉得这个医院的设计就可以得60分。之后如果你有幸一直为这所医院服务,这就说明至少你设计出来的东西还能够满足医院的需求,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西南院还是有一点自豪的,我们已经为很多医院服务10年、甚至是20年了。”
“林语堂曾说: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止,艺术在哪里开始。而我认为,最好的医院应是就医者身在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止,艺术在哪里开始。这就是医院设计!”张远平笃定地说。
补白
从事医院设计近20年,这一路上,对于张远平来说,压力,存在;困难,存在;乐趣,也存在。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压力,人生没有了压力,就好比世界失去了摩擦力。一个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所有物体都平静而均匀地、无止境地运行着。看似安详和谐,其实也就失去了变化的乐趣。”所以,他做设计时,一直不断地挑战自己,而且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团队。
“张总在工作上对我们非常严格,绝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方案的设计几乎到‘苛刻’的程度,宁可让我们重新做方案,也不交‘伪完美’的方案,他的设计思路也非常高,我们要消化很久才能明白。但是工作之外,他又特别Nice,会和你聊生活、聊旅游、聊美食,我们经常说他‘时而很仙气,时而又很接地气’。”西南院医疗健康建筑设计研究中心项目经理贺晓露说。
这就是张远平,不仅拥有“学院”派的扎实技术,更有“实战”派的创新理念,相信他定会用其崇尚的“跳出建筑师固有情结”继续在医疗建筑设计的路上发光、发热。 (编辑 吕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