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平:跳出建筑师的固有情结

来源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建筑师,经常容易像艺术家那样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结。但建筑设计毕竟不同于纯艺术活动,需要在各种技术经济条件下平衡、取舍。在设计医院以前,艺术想象的情结多一些,但随着对医院功能的深入了解,开始逐步整体反思自己的设计思想。建筑师要跳出某些固有情结,从思想和方法上重新审视医院设计。”
  说这话的是张远平。
  人们常说,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是蓝图。无疑,他的人生属于后者。1987年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曾经设计过教育建筑、办公楼建筑、体育建筑、甚至是监狱建筑,获得过各种各样建筑类型奖项。得益于西南院独特的企业文化传统,他在厚重的文化沉淀和技术传承中,博采众长,不断地自我提升。
  1994年,张远平设计了他平生的第一个医院项目——四川省巴中市人民医院的住院大楼,接着便与医疗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妇女儿童医院、丽江人民医院……
  他不断地设计医院,不断地进行思考,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总结,不停地补充设计素材,进行“沉淀”,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建筑之后,才能最终跳出建筑师的视角,跳出原有的建筑情结。
  没有绝对的“行”与“不行”
  对于工程的总设计师来说,平衡设计师和甲方之间的思想分歧是一大挑战,很多时候,甲方有一些固有的想法,在设计师看来不是那么合理,这个时候良好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极端”是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有时候“中庸之道”反而可以化解尴尬。张远平就曾经历过一次让他记忆深刻的“沟通”——
  一次,与甲方的沟通会议上,张远平带着几名工程师与甲方院长一起讨论空调的布局方案,院长提出一个问题:“空调机组前面为什么留一个2.4m的空间?”负责的工程师说:“这是空调螺杆检修的空间。”“空调一年检修几次?”院长又问。“一年检修一次左右,最多超不过两次。”“那简单啊,这个2.4m的空间我们不要了,你们设计一个门,走廊就是2.4m,可以挪到走廊上进行检修。”
  回忆起七年前的场景,张远平仍感慨良多:“这样的思维确实极致,但你无法反驳他,同时他还为你找到一个解决的方式,让你诚服。”而设计师们没有这样的思维,完全是被自己的专业束缚了!于是他慢慢懂得,在设计中,没有绝对的“行”与“不行”,对于甲方提出的要求哪怕第一反应认为是不合理的,也不要急于下结论,有可能受自身认知和角度的局限,如果换位思考,甲方很有可能是合理的,这种思维转换所带来的差别非常大。
  “很多事情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上是不可行的,但是从管理者、投资者的角度却完全是可行的,只能说这种代价值不值得,用这种代价换一个结果合不合理。”张远平坦然地说。
  不把医院当 “个人作品”来做
  对很多设计师来说,每一个设计就是一个作品。但张远平却不愿意把医院建筑当“个人作品”来做,“个人作品”承载的个人意愿太多;“公共作品”应更多考虑公众诉求:安全、便捷,充满人文关怀。
  “要设计好医院还真需要点献身精神和悲悯之心”。张远平之所以感触这么深,不得不提到一个项目——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他接手这个项目时,院方特别希望设计者能够关注到华西的历史文化。
  于是他开始追溯那段历史:一百多年前在封闭偏远的中国西部,一群秉承信仰的人们,远渡重洋,践行着对医学的神圣诺言。有些甚至于几代人献身于此。启尔德(O.L.Kilborn),加拿大人,华西协和大学开创者之一;启真道(LG. Kilborn),启尔德长子,华西牙科医院院长……,一门三代结缘成都,服务华西。
  “我从中看到信仰的力量”,他被这样的华西历史感动了。
  苏道璞(Clifford.M.Stubbs),新西兰人,华西协和大学副校长,化学系主任,1930年在成都不幸遇难于一次抢劫事件,但他的临终遗言及宽恕行为,彻底震惊了当时的社会各阶层。70年后他的女儿苏锦建立了小小的个人基金资助成都的留学生。
  “真正的基督精神,源于内心的悲天悯人”。
  在一帧帧老照片中,他找到了华西的精神所在——博爱、仁心。
  “我们不必刻意去截取华西老建筑的‘符号’和‘语言’,我们只需要反省自己的设计是否出自内心的关爱”。
  带着情感做设计
  每一个设计的背后,都有一些值得珍藏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故事里的人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华西的故事,深深打动着张远平,设计医院,真的需要带着一种更高的“情感”,从“心”出发。这种关爱不是口号式的,应是真真切切地落实到设计构想中。
  他为四川省人民医院规划一所老年病医院时提出:“作为老年病医院,服务群体非常特殊,我们能不能以服务流程来塑造医院空间,以此规划医疗工艺流程?比如,就医者来到大厅挂号,如何引导他,怎么做好服务,整个医疗流程是如何完成的?可不可以先考虑服务,然后考虑医疗配置,最后再考虑空间?”
  这完全是跳出建筑师的固有思维,带着对医疗建筑的一种真挚情感在表达。就像他自己阐述好医院的内涵一样,你会在其中看到他扮演了很多“角色”,时而把自己当成要经历这个空间的人,在空间里面游走、观察;时而把自己当成使用者;时而当成经营者和管理者;甚至最后把自己当成策划者——
  “什么是好的医院设计?第一,医院肯定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它的第一点就是针对患者来说的人性化服务,因为人类发展医学的初衷是关爱人、救助人,不能偏离医疗的根本——针对患者人性化服务的体系。第二,围绕医技布局的诊疗体系,这是现代医疗活动的效率保证。第三,以急诊、手术为主线的抢救体系。第四,是医院的运营体系,医院应该有怎样高效的运营体系呢?我觉得应该是以后勤联动为主体的运营体系。以前,我们设计的医院规模都不是很大,300床、500床,后勤体系压力小,院感分区也没那么复杂,但是如今我们的医院规模若达到2000床或3000床,整个医院在日常运行中能不能有效地运行,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他就是这样把自己放在多种位置上,从功用、投资、规划、维护、运营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设计问题。这些层次,实际上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慢慢地去修行,慢慢接近比较完美的高度。
  他认为,以上这4点如果在设计医院时都能有所考虑,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医院。他接着补充道:“实际上我觉得目前对医院设计的评判,也要跳出个人的评判。如果你曾经设计了某所医院,然后医院在运行过程之中,人家还基本上认可,我觉得这个医院的设计就可以得60分。之后如果你有幸一直为这所医院服务,这就说明至少你设计出来的东西还能够满足医院的需求,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西南院还是有一点自豪的,我们已经为很多医院服务10年、甚至是20年了。”
  “林语堂曾说: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止,艺术在哪里开始。而我认为,最好的医院应是就医者身在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止,艺术在哪里开始。这就是医院设计!”张远平笃定地说。
  补白
  从事医院设计近20年,这一路上,对于张远平来说,压力,存在;困难,存在;乐趣,也存在。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压力,人生没有了压力,就好比世界失去了摩擦力。一个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所有物体都平静而均匀地、无止境地运行着。看似安详和谐,其实也就失去了变化的乐趣。”所以,他做设计时,一直不断地挑战自己,而且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团队。
  “张总在工作上对我们非常严格,绝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方案的设计几乎到‘苛刻’的程度,宁可让我们重新做方案,也不交‘伪完美’的方案,他的设计思路也非常高,我们要消化很久才能明白。但是工作之外,他又特别Nice,会和你聊生活、聊旅游、聊美食,我们经常说他‘时而很仙气,时而又很接地气’。”西南院医疗健康建筑设计研究中心项目经理贺晓露说。
  这就是张远平,不仅拥有“学院”派的扎实技术,更有“实战”派的创新理念,相信他定会用其崇尚的“跳出建筑师固有情结”继续在医疗建筑设计的路上发光、发热。 (编辑 吕志新)
其他文献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2014年第二批卫生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其中,医疗机构管理专业项目8项,医疗服务专业项目11项。医疗机构管理专业的8个项目分别为:《医疗机构科室、部门及场所中文和英语的文字标志》、《血液透析机安全管理》、《放射治疗模拟机安全管理第1部分:常规模拟机;第2部分:CT模拟机》、《多参数监护仪安全管理》、《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安全管理》、《
期刊
10月下旬,清华长庚医院将启动试运行。今年7月,北京市医管局与清华大学签约,清华长庚医院正式成为市属第22家三级大医院。同时,清华长庚医院将改变公立医院“院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建立理事会制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分管制,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新模式。  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称,目前在国内很多公立医院,业务水平很高的医生担任了科主任、院长等行政职务,繁杂的行政事务牵扯了他们的大量精力,使其从事医疗
期刊
[摘要] 孕期饮食与营养与胎儿健康、优生优育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从饮食结构、营养指标、孕期宣教几个方面来阐述孕期营养管理,从而帮助孕产妇及家属走出营养的误区。  [关键词] 营养指标;体重指数;孕期宣教  [中图分类号] R71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08-156-01  众所周知,孕期所需营养必定要高于非孕期,如果出现营养不良或过剩,就会影响到胎儿。
期刊
急诊部作为医院的对外窗口,是现代综合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设计角度来说,急诊部的位置对于医院交通流线或是其他科室的定位都有着重要影响。1986年美国的法律(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and Labor Act)规定,急诊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拒收患者,急诊室24小时不间断运营,成为医院最繁忙的一个科室。如何通过设计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已成为美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始建于1844年,老院区位于上海黄浦区山东中路,1999年10月,仁济东院在浦东新区浦建路拔地而起,时隔13年,位于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南院和浦东新区灵山路的北院又相继建成,形成东、西、南、北4个院区共发展的局面。新院区的建立,扩大了医院医教研发展空间,弥补了医疗硬件资源的不足,增强了医院发展的实力与优势,但也为医院带来了多院区管理上的困难与挑战。  优化结构,采取“精
期刊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室内及景观设计围绕文化、风格、功能三条主线展开。室内设计深入挖掘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出五行的设计理念,根据区域功能特点,设置多个中医文化展示区;尊重地方建筑文化特色,引入岭南建筑风格元素,室内和室外景观有机渗透,形成开放的园林式建筑空间;通过对中医文化以及传统岭南建筑神韵的提炼,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并在满足现代医疗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造富有传统
期刊
医院建筑因医疗功能与环境控制要求的特殊性,其节能技术和措施应以保证医疗环境品质为前提,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医院的节能应立足于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最小的能源和环境消耗获得最佳的医疗环境品质。  最近几年,德国许多医院采取了创新的节能措施,积累了宝贵的实用经验。本期我们特邀中德“公共建筑(中小学校和医院)节能”项目组,一起策划提高医院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把德国Viamedica基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以下简称南京总医院)是一所医教研协调发展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总占地面积153000m2,总建筑面积275000m2,其中医疗用房177000m2,医疗区、办公区、生活区三区分明,其花园式的布局,为就医者提供了优美宜人的就医环境。因悠久的建院历史和军队医院的背景文化,医院始终保持着严肃、庄严的建筑风格,但随着医院的发展,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期刊
山东省即墨市城区东部医疗卫生中心位于即墨市东部蓝色新区,距离即墨市区约7公里。用地北侧为城市干道鹤山路,交通便利,兼顾服务即墨市区与相邻地区的就医人群。  该医疗卫生中心包括传染病医院、疾控中心和综合医院三部分。在一期工程中,已设计完成了传染病医院与疾控中心,以及综合医院的办公后勤部分功能。二期工程的主要设计任务是1500床三甲综合医院的主体医疗区。二期工程用地具有较大高差,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重庆市北部新区第二人民医院项目策划为例,探讨了以“集约、共享式”设计理念为指导,同时立足本土,实现医院环境的生态最大化和景观最大化的现代城市医院规划设计发展之路。  关键词:医院规划设计;集约式;共享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急速加剧,人口数量也迎来了新的至高点。在人口迅速集聚的城市中,实现人们生活基本品质保障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诸如学校、医院、公园等越发面临在紧张的城市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