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用法难点突破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透视】
  “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这种题型在《考试大纲》中的能力层级为B级。近年来,经过一再简化,《考试大纲》规定了只需要考生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本考点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只是考查同学们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读懂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凭空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
  2007年,湖北省没有像其他省市一样设专门的题目考查,只在实词考查题里设了一个选项,这并不意味着虚词不重要。文言翻译题也涉及到文言虚词。
  【难点突破】
  如何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虚词的用法呢,以下方法值得参考。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就能确定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李广曰)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出自教材,其用法为介词,翻译为“把”。
  二、类比联想法
  在答题时用熟悉的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与给定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如判断以下“而”字用法:
  ①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只要我们记住“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缇骑按剑而前”(《五人墓碑记》)和“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这几个典型例子,我们就可以很快判断这三个“而”字的用法了,它们分别是:①连词,如果;②连词,表修饰关系;③连词,表承接关系。
  三、语法判断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如:①楚人伐郑以救宋 ②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①中“伐郑”“救宋”是两个动宾短语,中间的“以”是连词,再从前后语意关系看,是表目的。②中“以义”是在“死难“这一谓语动词前,是状语,从而确定“以”是介词,组成介宾短语。
  四、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9题B项:
  乃为英设坛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由文中可知,皇帝召樊英,樊英却不至,这使得皇帝很生气,但最终去不能屈其意,皇帝对他因此很敬重,每月给他送来羊酒。由此可以推知,“天子乃为英设坛席”中的“乃”的用法当是“于是”,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选自《石钟山记》,作者对用斧头敲击石头来推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表示了极大的不屑,因此“乃”的用法是“竟然”,表示出作者对此种做法的难以理解。B项中两个“乃”因此分别是:副词,于是;副词,竟,竟然。
  五、删除代换法
  在给出的句子中,对加点的虚词采用“删”“除”“换”等方式,通过比较辨析词义。如:
  ①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 ②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③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④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假如把以上各句的“而”全部删去,我们发现读起来也很通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作的是连词,因为只有删去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再采用“换”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语交换一个位置,就会辨析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换位后只有③不影响原意,这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连词。其它三个“而”再用“而”的常用意项来代换,可知①中可用“可是”换,②用“然后”换,④用“地”换,“一丝”是“累”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
  六、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误区解读】
  一、缺失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并不实在,有些在句中主要起着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解题时的全局意识有时可以说事关成败,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学会借助全文辨析,借助上下文语境辨析,借助相关注解辨析,借助事理辨析。
  二、缺失虚词的句位感。在做题时,如果明白每一个虚词的特点,了解一些常见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辨析。但许多同学没有这种意识。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也”,放在句末一般起帮助判断、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出现了,一般就是起舒缓语气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一般不作主语,在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在名词后一般是语气词。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两个句子的辨析,就可以充分利用句位感。
  三、缺失抓住特点进行结构的分析。虚词的用法很特殊,由于其有时不表义,因此,对句子进行语法的分析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在审语气的基础上,运用已学过的现代汉语的知识,抓住文言虚词的特点来分析文言句子的结构,从而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公驱,及之康内/愿夫子之幸存寡人”两个句子的分析就可以利用结构分析法快速得知是否相同。
  四、虚实不分。许多考生面对陌生的语境既不会作出正确的语法分析,也不会区分虚实,一些虚词在特殊的语境中具有实词的意义,如“之”“也”,不能一看到这些词就认为是虚词,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的C项:公驱,及之康/愿夫子之幸存寡人。“之”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说景公跟着晏子出来,在路上尽力追赶,在大路上赶上了他,故第一句中的“之” 是动词,作“到”讲。而第二句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出“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那么该项便不能选。
  【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练习。
  丰乐亭记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注:养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翻译下面句子
  (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4)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答案及解析】
  (1)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就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于是”、“以为”、“而”翻译就简,表示出前因后果的承接关系即可。)
  (2)百姓在一生中接触不到外边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而”、“以”前后句子是顺承而下的。)
  (3)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所以……者”一定要翻译成“……的原因”,要联系上下文注意“也”帮助表达的语气。)
  (4)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而”前后部分是修饰关系,可不译,“为”是“成为”之意。)
  【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中学】
  责任编辑:周俊
其他文献
有时候我们感觉痛苦,不是因为获得太少,而是因为拥有太多。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我赖以生存,却又常常会忘了它的存在。  ——题记    我容易感冒,妈妈经常提醒我加衣裳。生病时,妈妈总勒令吃药。妈妈很爱唠叨,我有点烦她。这次妈妈去北京出差,已经走了四天了,而我有点轻微感冒。  晚上我在房间写作文,正写得顺手,突然停了电。我起身去找蜡烛,才走几步就踢翻了椅子,摸索着又走了几步,头一下撞在门框上。黑暗中
期刊
积累实词,意在运用,解答分辨实词词义这类试题常用的方法是:把给出的义项带入相关的句子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实际上这里要求考生具备的是一种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在推断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例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景公问晏子曰:“治国之患,亦有常乎?”对曰:“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与小人,此治国之常患也。
期刊
有一种期待,无须望梅止渴,却心旷神怡;有一种梦想,不见海市蜃楼,却精神抖擞;有一种执著,无关坚强信念,却斗志昂扬;有一种承诺,不用快马加鞭,却勇往直前。   它没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洒脱,亦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己”的潇洒,更没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豪气干云,却能令你失败时展露微笑,黯然神伤时勃然奋发。  对,它就是——激情!  人生需要激情。有了激情,斗志才会高昂,潜能才会爆发!有
期刊
《高考大纲》“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明确要求。纵观1992~2007年的高考试卷,连续十五年的高考都考查了成语的运用。这就提醒着我们复习中不得不重视它,研究它。面对浩如烟海的成语,要想学好,既要练真功,还须运用技巧,善于巧学。笔者结合十多年高考的实例,归纳了成语复习中应注意的十个方面,以期对备战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把握关键语素    有许多成语,其构成
期刊
由《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和《语数外学习》编辑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考科学备考名师论坛”语文组会议共举行了一天半。会议的内容是两位语文专家分别解读考纲和复习策略,讲解专题突破,省招生杂志社的一位专家讲析近年的招生形势和高考走势,并且提到了新课改下老师们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大会还安排了参会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演讲。专家们的讲解精彩独到,让参会教师获益多多。  作为一名参会者,我有很多感悟,下面主要
期刊
[意境类]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贫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②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②时世,当代。俭,通“险”,怪异。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1)请概括出本诗所塑造的贫女的形象特点。  (2)
期刊
高考试题中,文言文翻译为主观试题,一般呈现2到3个小题,赋分10分,每道题都有3到4个采分点。如2007年湖北卷文言翻译题“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的评分细则:  满分4分。“扶疏”“时”“哺”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扶疏”可译为“茂盛”“繁茂”“茂密”等。“时”可译为“常常”“时常”“时时”“不时”等。“哺”可译为“给……吃”“让……吃”等。  在译出大意方面
期刊
体验“爱”与“恨”  ■王能光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向感情的高峰攀登,可以中途休息;从怨恨的险坡往下走,就难得留步了。(巴尔扎克《高老头》)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呢?请把你的感受、领悟或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引擎  一、 写作本题,首先得明确材料的含义  什么叫“向感情的高峰攀登
期刊
咏物诗:由物到志显理趣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所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指导]  这是一首咏物诗,阅读这类诗歌时应注意:  1、准确把握意象。古诗中常见
期刊
那一个个精心装扮的美丽句子如颗颗透明的玻璃珠,在叮叮当当的清脆碰撞声中,把某种情愫点点滴滴地传进我们的心怀。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审题难度降低,不少考生作文立意大同小导,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高分,语言表达至关重要。要使语言富有文采,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我们如何操作呢?    一、让语言具有哲理情趣    应选择的是那些高度凝炼、对比鲜明、形象生动、含蓄隽永的语言。饱含哲理情趣的语言必定见解不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