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从组成要素来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辐射面广,层级性强,融合了基础性与发展性。其中语言建构、思维发展的落脚点在母语的工具性与思考性,实际上是提升学生的概念程序能力素养;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的落脚点在母语的思想性与文化性,实际上是提升学生的策略创新能力素养。
不难看出,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着意强调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及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就语言建构来说,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按照语言的内在逻辑关系,用词语组构成短语、句子,串联成语段,再连缀成完整的篇章;一是指个人以自身的言语经验为基础,逐步建构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言语体系,这个言语体系由个人的言语心理词典、句典、表达风格构成。如此来看,个体要实现语言建构是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以及自身的言语经验的,而这些都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来实现。在语言建构方面,阅读经典、借鉴经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名著包罗广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极佳载体。南师附中的名师王雷老师就说过,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好好地认真细致地读几部名著,学生没有读,教师也没有读,就谈不上指导学生好好读,以致学生形成不了良好的语言素养,这是不应该的。他在全国语文教师的教学研讨群里呼吁,在教学中推进经典作品的阅读,并列出了自己的推进计划。笔者以为,王雷老师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痼疾,要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读好经典。
以下笔者就“阅读经典名著促进高中生语言建构”这一论题谈一谈自己的所得。
经典名著是时间长河筛选下来可供后人学习的作品,是高中生学习规范使用语言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唐朝诗人杜甫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面的一层含义就是经典对人们语言运用的积极影响。盛丽在其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提升路径初探》中提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措施之一就是: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她的具体措施即是:精挑细选精美的古诗文,编成校本课程,采用活动式教学,成为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在笔者看来这种做法有其好处,但明显的弊端是“精美”不易把控。
有教师不能充分用好经典的这一特质,身边的一位教师就质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其实,文言文优雅,表述简洁,是非常值得今人借鉴学习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读屈原的文章,然后评价其文道:“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这样的评价就极好地点出了文言文的精妙之处。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通过耳濡目染,通过词汇的积累,通过揣摩仿写,语言必定会脱胎换骨。一位叫任春的老师在其文《守望原著:建构有根的语言经典——例谈名著类课文的“语用”策略》中就曾阐明节选或改编的名著类课文是学生通往语言经典的重要桥梁,只要徜徉其中,不断理解和借鉴,必能帮助学生从中吮吸到丰富的营养,最终内化为语言运用能力。虽然作者说的是名著类课文,但其内涵与笔者不谋而合。
通过经典名著学习建构语言,学生还应有一番“咀嚼”的功夫。所谓“咀嚼”就是涵泳,也就是对经典作品的品鉴应该沉浸其中,反复把玩和揣摩,从中体验经典作品语言的神韵。学习经典为什么要“咀嚼”呢?回想个体的学习经历,其中的道理不难明白,也就是个体通过咀嚼、品味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能使学生在运用语言时“下意识”地规避错误。一般来说,语感越好,语言的运用能力就越强。再和读经典作品联系起来,也就是经典作品读得越多,语感就会越好,语言运用水平自然就会越高。其实古人早就总结过这一铁律,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红楼梦》中的香菱能从“小白”变成连才思敏捷的林黛玉都赞美的写诗好手,自是和她用心诵读、揣摩相关。《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道:“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你看如此“苦心”的香菱,怎能学不会作诗呢?
具体而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先引领学生理解经典名著语言的“规范之处”和“精妙之处”,做到精准赏析,然后是在模仿中创新。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是很多老师认可的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佳作,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英君教授在其文《论散文〈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中阐述得很透彻。她认为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作者用细腻传神的语言给读者勾画出“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其语言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一看法是确切的,那么不妨这样做来实现语言的建构。精读文本,品味文本中有味道的词语,接着归纳这些词语的共性。比如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其写法,比如其中不乏比喻、通感、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仿写。尤其重要的是最后一个“仿写”的环节。该环节是学生实践的环节,但在很多老师的教学中这一环节是缺失的。我们应明白,学以致用是助力学生语言建构的最有力的抓手。
通过上述讨论,在“用好经典名著,促进高中生建构语言”这一问题上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通读经典作品——聚焦生动的词语——分析修辞手法——反复涵泳——尝试仿写。这样一个语言建构的过程着力在细微之处,也就是“词语”,落脚在运用上,应该说是一个实在、有效的过程。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做好“两端”的问题。一个就是“开端”,也就是经典作品的遴选问题。不可否认,有些经典作品是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因为其语言泥沙俱下或者佶屈聱牙。比如《尚书》,其文字过于古奥,学生学习起来会事倍功半。还有一些经典作品其糟粕成分不少,比如《品花宝鉴》充斥着低俗、色情。所以要通过经典学习语言运用,应先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耐心,选好经典名著,这个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来实现。再一个就是“终端”,也就是语言运用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引领高中生多次尝试,不要期望一劳永逸,要认识到“升格修改”是用好语言的唯一途径。高中生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投入,不妨多多揣摩名家的修改稿与成稿的不同之处,庶几有大的收获,乃至有顿悟之处。
以上所述自然有可商榷之处,但凡事先做起来才有希望,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老师们可以在实际运用中再完善笔者的所思所做,以经典作品作为“撬点”,采撷其中的精华,庶几能找到引导学生建构语言的“快车道”。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不难看出,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着意强调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及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就语言建构来说,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按照语言的内在逻辑关系,用词语组构成短语、句子,串联成语段,再连缀成完整的篇章;一是指个人以自身的言语经验为基础,逐步建构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言语体系,这个言语体系由个人的言语心理词典、句典、表达风格构成。如此来看,个体要实现语言建构是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以及自身的言语经验的,而这些都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来实现。在语言建构方面,阅读经典、借鉴经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名著包罗广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极佳载体。南师附中的名师王雷老师就说过,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好好地认真细致地读几部名著,学生没有读,教师也没有读,就谈不上指导学生好好读,以致学生形成不了良好的语言素养,这是不应该的。他在全国语文教师的教学研讨群里呼吁,在教学中推进经典作品的阅读,并列出了自己的推进计划。笔者以为,王雷老师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痼疾,要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读好经典。
以下笔者就“阅读经典名著促进高中生语言建构”这一论题谈一谈自己的所得。
一、诵读经典,树立语言运用规范
经典名著是时间长河筛选下来可供后人学习的作品,是高中生学习规范使用语言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唐朝诗人杜甫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面的一层含义就是经典对人们语言运用的积极影响。盛丽在其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提升路径初探》中提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措施之一就是: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她的具体措施即是:精挑细选精美的古诗文,编成校本课程,采用活动式教学,成为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在笔者看来这种做法有其好处,但明显的弊端是“精美”不易把控。
有教师不能充分用好经典的这一特质,身边的一位教师就质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其实,文言文优雅,表述简洁,是非常值得今人借鉴学习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读屈原的文章,然后评价其文道:“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这样的评价就极好地点出了文言文的精妙之处。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通过耳濡目染,通过词汇的积累,通过揣摩仿写,语言必定会脱胎换骨。一位叫任春的老师在其文《守望原著:建构有根的语言经典——例谈名著类课文的“语用”策略》中就曾阐明节选或改编的名著类课文是学生通往语言经典的重要桥梁,只要徜徉其中,不断理解和借鉴,必能帮助学生从中吮吸到丰富的营养,最终内化为语言运用能力。虽然作者说的是名著类课文,但其内涵与笔者不谋而合。
二、学会“咀嚼”,形成良好的语感
通过经典名著学习建构语言,学生还应有一番“咀嚼”的功夫。所谓“咀嚼”就是涵泳,也就是对经典作品的品鉴应该沉浸其中,反复把玩和揣摩,从中体验经典作品语言的神韵。学习经典为什么要“咀嚼”呢?回想个体的学习经历,其中的道理不难明白,也就是个体通过咀嚼、品味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能使学生在运用语言时“下意识”地规避错误。一般来说,语感越好,语言的运用能力就越强。再和读经典作品联系起来,也就是经典作品读得越多,语感就会越好,语言运用水平自然就会越高。其实古人早就总结过这一铁律,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红楼梦》中的香菱能从“小白”变成连才思敏捷的林黛玉都赞美的写诗好手,自是和她用心诵读、揣摩相关。《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道:“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你看如此“苦心”的香菱,怎能学不会作诗呢?
三、学以致用,促进语言使用规范
具体而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先引领学生理解经典名著语言的“规范之处”和“精妙之处”,做到精准赏析,然后是在模仿中创新。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是很多老师认可的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佳作,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英君教授在其文《论散文〈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中阐述得很透彻。她认为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作者用细腻传神的语言给读者勾画出“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其语言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一看法是确切的,那么不妨这样做来实现语言的建构。精读文本,品味文本中有味道的词语,接着归纳这些词语的共性。比如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其写法,比如其中不乏比喻、通感、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仿写。尤其重要的是最后一个“仿写”的环节。该环节是学生实践的环节,但在很多老师的教学中这一环节是缺失的。我们应明白,学以致用是助力学生语言建构的最有力的抓手。
通过上述讨论,在“用好经典名著,促进高中生建构语言”这一问题上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通读经典作品——聚焦生动的词语——分析修辞手法——反复涵泳——尝试仿写。这样一个语言建构的过程着力在细微之处,也就是“词语”,落脚在运用上,应该说是一个实在、有效的过程。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做好“两端”的问题。一个就是“开端”,也就是经典作品的遴选问题。不可否认,有些经典作品是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因为其语言泥沙俱下或者佶屈聱牙。比如《尚书》,其文字过于古奥,学生学习起来会事倍功半。还有一些经典作品其糟粕成分不少,比如《品花宝鉴》充斥着低俗、色情。所以要通过经典学习语言运用,应先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耐心,选好经典名著,这个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来实现。再一个就是“终端”,也就是语言运用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引领高中生多次尝试,不要期望一劳永逸,要认识到“升格修改”是用好语言的唯一途径。高中生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投入,不妨多多揣摩名家的修改稿与成稿的不同之处,庶几有大的收获,乃至有顿悟之处。
以上所述自然有可商榷之处,但凡事先做起来才有希望,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老师们可以在实际运用中再完善笔者的所思所做,以经典作品作为“撬点”,采撷其中的精华,庶几能找到引导学生建构语言的“快车道”。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