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从2010年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以来,一直比较正常。尤其是随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全面启动之后,大课间活动更是各门学科课程转化的教育空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主导和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取向,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手段,达到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长知识、受教育、聚能力、拓智力的目的。但大课间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活动的内容是否合乎每个学生的需求等等,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之处。
一、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与分析
1、大课间的项目设置。在日常大课间活动的检查中,我校班级都能够在班主任和配班教师的带领下,按照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表的内容,组织学生在操场不同的场地秩序井然地进行活动。为了便于上课教师的组织与辅导,学校体育组制订了相关活动方案。一年级以小沙包、呼啦圈为主,二年级以长绳、短绳,毽子为主,三年级以皮球、乒乓球为主,四年级以飞盘、软式排球为主。如遇阴雨天活动项目安排是一、二年级是棋类小游戏为主(飞行棋、斗兽棋、五子棋、象棋等),三、四年级是智力小游戏为主(算24、成语接龙、猜谜语等)。应该说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2、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现象的存在,部分同学因主观或者客观原因没能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有按照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表规定的内容进行活动,部分学生没有在规定场地活动,部分上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老师没有组织学生有序活动等等;个别同学在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逗留在教室里,问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客观上有部分学生是因为自己作业没有做完留在教室内补做或者因为其它种种原因被留在教室;主观上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较差,平时很少参加体育活动不喜欢运动,造成了学生自己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3、分析以往儿时课间活动。我们都还清楚地记得我们做学生时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跳皮筋、踢毽子、集体跳长绳、转陀螺、打弹子、跳房子、丢沙包、滚铁环、拍纸片、掼纸炮、掷飞机、掼纸鸡等等,每天都盼望着课间活动。相比之下,现在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活动时间也能得到保证,而我们的学生反而不会玩了。作为学校体育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真正的快乐还给孩子们,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4、大课间配班教师存在的问题。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对体育兴趣的浓厚程度往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何况是活动的带班教师。往往配班教师比较喜欢运动或爱好体育的,其班级在平时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是十分活跃的。因此,转变配班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她们的体育素养,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中,在实现全面推进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5、体育大课间宣传检查力度不够。由于学校对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宣传检查工作力度不够,加之学生也没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快乐第一”的思想,导致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参与度不高,情趣不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橱窗、黑板、手抄报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体育健身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号召班级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二、体育大课间活动改进策略
1、实行大课间层层负责制。学校要基于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应对措施。比如在管理上要加强监督机制的确立,要确立各个层面上的负责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分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哪里出问题,就由谁负责,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且要定期进行公布,与上课老师的年终考核挂钩。
2、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助。学校要根据各班体育课分布的情况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原则上有体育课这一天,不安排体育大课间,没有体育课的这一天安排一节体育大课间活动,以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在安排班级活动时,要考虑各班级活动场地,做好每班有活动场地,做到不让一块场地空着,也不能让一块场地有两个班级活动,使所有的班级都做到定场地、定内容。
3、对上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老师进行培训。上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老师大都是班主任。他们对如何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是太了解的。学校可以安排一些体育老师上体育大课间活动,让他们做一个示范作用,引领其他老师上好体育大课间活动。同时,学校也要组织他们进行如何上好体育大课间的教研活动,研究解决他们上体育大课间活动时的困惑。
4、做好体育课堂的延伸,营造校园体育氛围。我校每学期进行的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班级接力比赛、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等都化整为零放在大课间活动课上,并且参与的面比较广。大课间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体育三基的巩固和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5、大课间活动的形式要以生为本。我们知道,每个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个体的需求发展都不会相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一些条件多设立一些运动项目,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们始终认为“动”总比“不动”好,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满足和發展,身心得到放松,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6、制定检查条例严把考核关,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为保证锻炼的实效性,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每日由值班教师深入各班巡查,负责各班组织、指导的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锻炼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和运用技巧的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学期末,结合体能测试给予学生总评成绩,以保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切实达到锻炼的目的。对活动开展得不够理想的,要通报批评,与相关老师的年终考评挂钩,与评选文明班级、“三好”学生挂钩。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阳光工程真正地深入人心,进入有序可控的轨道。
总之,大力推进大课间活动,不仅能切实增强学生体质,还能促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也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江苏】
一、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与分析
1、大课间的项目设置。在日常大课间活动的检查中,我校班级都能够在班主任和配班教师的带领下,按照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表的内容,组织学生在操场不同的场地秩序井然地进行活动。为了便于上课教师的组织与辅导,学校体育组制订了相关活动方案。一年级以小沙包、呼啦圈为主,二年级以长绳、短绳,毽子为主,三年级以皮球、乒乓球为主,四年级以飞盘、软式排球为主。如遇阴雨天活动项目安排是一、二年级是棋类小游戏为主(飞行棋、斗兽棋、五子棋、象棋等),三、四年级是智力小游戏为主(算24、成语接龙、猜谜语等)。应该说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2、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现象的存在,部分同学因主观或者客观原因没能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有按照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表规定的内容进行活动,部分学生没有在规定场地活动,部分上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老师没有组织学生有序活动等等;个别同学在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逗留在教室里,问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客观上有部分学生是因为自己作业没有做完留在教室内补做或者因为其它种种原因被留在教室;主观上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较差,平时很少参加体育活动不喜欢运动,造成了学生自己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3、分析以往儿时课间活动。我们都还清楚地记得我们做学生时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跳皮筋、踢毽子、集体跳长绳、转陀螺、打弹子、跳房子、丢沙包、滚铁环、拍纸片、掼纸炮、掷飞机、掼纸鸡等等,每天都盼望着课间活动。相比之下,现在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活动时间也能得到保证,而我们的学生反而不会玩了。作为学校体育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真正的快乐还给孩子们,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4、大课间配班教师存在的问题。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对体育兴趣的浓厚程度往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何况是活动的带班教师。往往配班教师比较喜欢运动或爱好体育的,其班级在平时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是十分活跃的。因此,转变配班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她们的体育素养,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中,在实现全面推进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5、体育大课间宣传检查力度不够。由于学校对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宣传检查工作力度不够,加之学生也没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快乐第一”的思想,导致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参与度不高,情趣不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橱窗、黑板、手抄报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体育健身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号召班级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二、体育大课间活动改进策略
1、实行大课间层层负责制。学校要基于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应对措施。比如在管理上要加强监督机制的确立,要确立各个层面上的负责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分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哪里出问题,就由谁负责,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且要定期进行公布,与上课老师的年终考核挂钩。
2、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助。学校要根据各班体育课分布的情况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原则上有体育课这一天,不安排体育大课间,没有体育课的这一天安排一节体育大课间活动,以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在安排班级活动时,要考虑各班级活动场地,做好每班有活动场地,做到不让一块场地空着,也不能让一块场地有两个班级活动,使所有的班级都做到定场地、定内容。
3、对上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老师进行培训。上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老师大都是班主任。他们对如何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是太了解的。学校可以安排一些体育老师上体育大课间活动,让他们做一个示范作用,引领其他老师上好体育大课间活动。同时,学校也要组织他们进行如何上好体育大课间的教研活动,研究解决他们上体育大课间活动时的困惑。
4、做好体育课堂的延伸,营造校园体育氛围。我校每学期进行的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班级接力比赛、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等都化整为零放在大课间活动课上,并且参与的面比较广。大课间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体育三基的巩固和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5、大课间活动的形式要以生为本。我们知道,每个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个体的需求发展都不会相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一些条件多设立一些运动项目,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们始终认为“动”总比“不动”好,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满足和發展,身心得到放松,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6、制定检查条例严把考核关,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为保证锻炼的实效性,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每日由值班教师深入各班巡查,负责各班组织、指导的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锻炼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和运用技巧的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学期末,结合体能测试给予学生总评成绩,以保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切实达到锻炼的目的。对活动开展得不够理想的,要通报批评,与相关老师的年终考评挂钩,与评选文明班级、“三好”学生挂钩。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阳光工程真正地深入人心,进入有序可控的轨道。
总之,大力推进大课间活动,不仅能切实增强学生体质,还能促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也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