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应用题是检验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各知识之间联系运用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因此,本文力求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提炼题目条件、作出条件关系图、题目难度逐级递增四个策略来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率,优化学生解题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景,浅化知识
数学应用题大多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题中学生不懂的地方,帮助他们充分理解题意,才能更好解题。并让学生学会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之间的联系,以便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不多,很多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场景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单凭教师口头解释和学生自行想象是难明白的。这时教师若通过视频、动画等对该场景进行演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下面这个应用题“李萍要去约会,为了显得身材高挑,她特意穿了一双8厘米的高跟鞋,使腿与身体的比例变成了3.2:5。已知李萍身高160cm,求她的腿长。”穿高跟鞋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行为,所以很多学生都知道穿高跟鞋身高会增加,但是却忽略了腿长也会增加,所以造成列方程式错误。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自制一个简单的flash,演示女性穿高跟鞋前后的身材比例变化 ,通过一前一后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在充分理解了腿长与身长在穿高跟鞋之后都会有所变化,学生们便会列出正确的方程式,得出正确的答案。可见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题意,避免建立错误的数学模型。
二、提炼题目条件,分析化疑
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我们解题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解应用题的逻辑起点。但是并不是题目中所有的条件都对我们解题有帮助,有的出题者为了加大题目难度,故意在题中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来混淆视听,对学生解题造成干扰。所以数学教师在审题阶段的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真正对我们解题有用的条件,剔除无用成分,快速找到数量关系。比如以下这道题目“刘伯父和爸爸共同做一个项目,得到了一笔奖金,需要进行平均分配。但是单位为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按照3:2的比例将奖金分配给了刘伯父和爸爸。刘伯父比之前多拿到了300元,爸爸少拿了300元,求这笔奖金的数额。” 在这道题目中,“刘伯父比之前多拿到了300元”和“爸爸少拿了300元”这两个条件是互为干扰项,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两句话其实不过是对彼此情况的另一种表述,学生根据所选未知数的不同,只选择其中一个条件来建立方程式就可以了,另一个条件属于无用条件。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明确了已知条件,剔除了无用条件,就免除了再去思考无用条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与题目问题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学生快速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模型、成功解题有很多的帮助。
三、作出条件关系图,辅助理解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关系,教师只通过语言解释有时候并不能讓学生完全理解,所以需要借助图像语言来帮助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教学中,图像语言是指具有辅助思维倾向的包括图片、表格、线段图、方框图、集合图甚至是线段、箭头等在内的图示符号,其具有直观性、简洁性、多样性等特点,对于学生在脑子形成简明扼要的数量关系图有很大帮助。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体的盒子中装有55立方厘米的水,冻结成冰,冰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求多出部分的冰在融成水后的近似体积。很多学生找不到这其中的变化数量关系,因此教师首先应给学生讲水结冰体积会变大,冰化水体积会变小的这个物理知识,然后再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其中还存在这一个比例关系(如下图)。
由图我们可以看出,增加部分的体积与冰的体积成比例,那么多出来的部分在化成水之后也应该在水的体积中占有同样的比例。这样学生找到了这些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题容易许多。所以我们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像语言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已知条件转化为具象的图形展现,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题目难度逐级递增,分层训练
由于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等都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解题训练时,也要有一个梯度划分,实行分层训练。这样的分层训练可以是在一道题中,出题者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加。比如“一个长方体长9厘米、宽5厘米、高7厘米”,分别列出问题:1、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用长方体的每个侧面剪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些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3、用面积最小的圆做底,面积最大的圆做侧面,能够围成一个圆柱吗?学生通过对较简单问题的解答中找到信心,这对他们投入到下一难度的解答中去是个不错的心理暗示,而且通过问题的个个击破,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在逐级提升。而不是一开始就做难的题目,使学生一时找不到头绪,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今后的应用题解答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五、结语
应用题的解答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考验,应用题教学成效的提高对于整个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切实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提高解题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尔沁小学
一、创设生活情景,浅化知识
数学应用题大多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题中学生不懂的地方,帮助他们充分理解题意,才能更好解题。并让学生学会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之间的联系,以便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不多,很多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场景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单凭教师口头解释和学生自行想象是难明白的。这时教师若通过视频、动画等对该场景进行演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下面这个应用题“李萍要去约会,为了显得身材高挑,她特意穿了一双8厘米的高跟鞋,使腿与身体的比例变成了3.2:5。已知李萍身高160cm,求她的腿长。”穿高跟鞋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行为,所以很多学生都知道穿高跟鞋身高会增加,但是却忽略了腿长也会增加,所以造成列方程式错误。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自制一个简单的flash,演示女性穿高跟鞋前后的身材比例变化 ,通过一前一后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在充分理解了腿长与身长在穿高跟鞋之后都会有所变化,学生们便会列出正确的方程式,得出正确的答案。可见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题意,避免建立错误的数学模型。
二、提炼题目条件,分析化疑
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我们解题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解应用题的逻辑起点。但是并不是题目中所有的条件都对我们解题有帮助,有的出题者为了加大题目难度,故意在题中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来混淆视听,对学生解题造成干扰。所以数学教师在审题阶段的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真正对我们解题有用的条件,剔除无用成分,快速找到数量关系。比如以下这道题目“刘伯父和爸爸共同做一个项目,得到了一笔奖金,需要进行平均分配。但是单位为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按照3:2的比例将奖金分配给了刘伯父和爸爸。刘伯父比之前多拿到了300元,爸爸少拿了300元,求这笔奖金的数额。” 在这道题目中,“刘伯父比之前多拿到了300元”和“爸爸少拿了300元”这两个条件是互为干扰项,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两句话其实不过是对彼此情况的另一种表述,学生根据所选未知数的不同,只选择其中一个条件来建立方程式就可以了,另一个条件属于无用条件。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明确了已知条件,剔除了无用条件,就免除了再去思考无用条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与题目问题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学生快速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模型、成功解题有很多的帮助。
三、作出条件关系图,辅助理解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关系,教师只通过语言解释有时候并不能讓学生完全理解,所以需要借助图像语言来帮助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教学中,图像语言是指具有辅助思维倾向的包括图片、表格、线段图、方框图、集合图甚至是线段、箭头等在内的图示符号,其具有直观性、简洁性、多样性等特点,对于学生在脑子形成简明扼要的数量关系图有很大帮助。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体的盒子中装有55立方厘米的水,冻结成冰,冰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求多出部分的冰在融成水后的近似体积。很多学生找不到这其中的变化数量关系,因此教师首先应给学生讲水结冰体积会变大,冰化水体积会变小的这个物理知识,然后再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其中还存在这一个比例关系(如下图)。
由图我们可以看出,增加部分的体积与冰的体积成比例,那么多出来的部分在化成水之后也应该在水的体积中占有同样的比例。这样学生找到了这些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题容易许多。所以我们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像语言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已知条件转化为具象的图形展现,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题目难度逐级递增,分层训练
由于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等都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解题训练时,也要有一个梯度划分,实行分层训练。这样的分层训练可以是在一道题中,出题者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加。比如“一个长方体长9厘米、宽5厘米、高7厘米”,分别列出问题:1、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用长方体的每个侧面剪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些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3、用面积最小的圆做底,面积最大的圆做侧面,能够围成一个圆柱吗?学生通过对较简单问题的解答中找到信心,这对他们投入到下一难度的解答中去是个不错的心理暗示,而且通过问题的个个击破,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在逐级提升。而不是一开始就做难的题目,使学生一时找不到头绪,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今后的应用题解答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五、结语
应用题的解答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考验,应用题教学成效的提高对于整个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切实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提高解题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尔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