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探索问问题的技巧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提问技巧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在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提问,实现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一、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能问”
学生不敢或不会向教师提问绝大多数是由于缺少促使学生提问的环境。长期以来,教师在课上居高临下,把要教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与需要,不正视学生的个性。即便学生提问,只得到了教师的草率回答,教师的鼓励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民主氛围。
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种活动过程只有通过激发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完成。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充满敬畏,很多学生不敢上课发言或者羞于发言,至于上课能主动提问的则更少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做到微笑对话,让他们觉得老师和蔼可亲。气氛和谐宽松了,学生心理放松了,就会有话想说或有话敢说了。
2.创设提问情境。
教师的提问是按照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路设计的,教师关心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往往不一致,这很不利于教学。因此,在课堂中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在教学《鲁班和橹板》时,用投影仪在白板上打出鲁班人物图和橹板图样,以及一直在水中游的鸭子图片,让学生仔细观看后想一想,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如下问题:鲁班怎么发明了橹板?橹板和鸭子有什么关系?橹板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是自己思考后提出来的,所以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3.建立正确评价导向。
教师应常使用“积极评价”和“鼓励说错”的办法。积极评价就是对学生在提问中或课堂作业、黑板练习中出现的哪怕是一点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都给予公开赞赏。对提问错误或答题错误的同学,不责备、讥笑和呵斥,让大家探讨错误发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错误的方法。这就营造了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都能保持好问的学习状态。
二、引导学生有价值地提问,让学生“会问”
学生不可能生来就会提问,也不可能知道该提什么或不该提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培养。
1.引导学生养成提问习惯。
提问是学习的方法。树立提问的方式就要靠老师引导,让学生懂得提问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的好习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新课和复习中,经常准备几个较难的问题。到了上课时间,教师就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提问产生的效果与意义,这必然有利于学生提问习惯的养成。
2.引导学生提高提问质量。
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并非目的。适当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进行低层次提问,达不到教学目的,就会削弱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抓难点和重点进行提问,引发他们对某一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3.引导学生把握提问时间。
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提问的时机要灵活掌握,课前、课后,甚至在课中。如果学生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则可单独在课后向教师提问,如碰到疑难问题,甚至是中等水平的学生也很难听懂时,应不失时机地向教师提问,这样老师就会了解目前多数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
三、改革教法,让学生“愿问”
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预习新课中学会提问,否则,学生的提问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课前预习,促使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预习所要学的知识内容,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问题,避免提出低水平的问题。学生在一起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时可互相讨论。当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后,在独立的预习中就会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针对自己未知的领域准备问题。
2.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学会提问。
老师在课上不能只顾讲课,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问,并共同讨论解决。还要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问题往往比较随意,其实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3.上讲台,鼓励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上讲台,学着老师的样子上课,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效果较好。学生想要当好“老师”,就要提前钻研教材,发现更多问题,并且准备好解决办法,以防被问题问倒。
4.实践中,促使学生提问。
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会有新感触,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向教师提问。与老师、家长讨论可帮助学生开拓和活跃思路,启发问题。在日常的书面作业中也可让学生学会提问,提供锻炼机会。
总之,在适宜的环境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那么,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便会“不尽长江滚滚来”。它促使学生能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强化学生探究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廷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J].安徽教育,1980(03).
[2]俞桂荣.启发式教学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
[3]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
[4]赖永辉.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内蒙古教育,2009(02).
[5]郑娟.以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N].天津教育报,20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提问技巧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在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提问,实现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一、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能问”
学生不敢或不会向教师提问绝大多数是由于缺少促使学生提问的环境。长期以来,教师在课上居高临下,把要教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与需要,不正视学生的个性。即便学生提问,只得到了教师的草率回答,教师的鼓励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民主氛围。
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种活动过程只有通过激发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完成。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充满敬畏,很多学生不敢上课发言或者羞于发言,至于上课能主动提问的则更少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做到微笑对话,让他们觉得老师和蔼可亲。气氛和谐宽松了,学生心理放松了,就会有话想说或有话敢说了。
2.创设提问情境。
教师的提问是按照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路设计的,教师关心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往往不一致,这很不利于教学。因此,在课堂中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在教学《鲁班和橹板》时,用投影仪在白板上打出鲁班人物图和橹板图样,以及一直在水中游的鸭子图片,让学生仔细观看后想一想,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如下问题:鲁班怎么发明了橹板?橹板和鸭子有什么关系?橹板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是自己思考后提出来的,所以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3.建立正确评价导向。
教师应常使用“积极评价”和“鼓励说错”的办法。积极评价就是对学生在提问中或课堂作业、黑板练习中出现的哪怕是一点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都给予公开赞赏。对提问错误或答题错误的同学,不责备、讥笑和呵斥,让大家探讨错误发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错误的方法。这就营造了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都能保持好问的学习状态。
二、引导学生有价值地提问,让学生“会问”
学生不可能生来就会提问,也不可能知道该提什么或不该提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培养。
1.引导学生养成提问习惯。
提问是学习的方法。树立提问的方式就要靠老师引导,让学生懂得提问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的好习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新课和复习中,经常准备几个较难的问题。到了上课时间,教师就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提问产生的效果与意义,这必然有利于学生提问习惯的养成。
2.引导学生提高提问质量。
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并非目的。适当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进行低层次提问,达不到教学目的,就会削弱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抓难点和重点进行提问,引发他们对某一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3.引导学生把握提问时间。
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提问的时机要灵活掌握,课前、课后,甚至在课中。如果学生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则可单独在课后向教师提问,如碰到疑难问题,甚至是中等水平的学生也很难听懂时,应不失时机地向教师提问,这样老师就会了解目前多数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
三、改革教法,让学生“愿问”
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预习新课中学会提问,否则,学生的提问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课前预习,促使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预习所要学的知识内容,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问题,避免提出低水平的问题。学生在一起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时可互相讨论。当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后,在独立的预习中就会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针对自己未知的领域准备问题。
2.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学会提问。
老师在课上不能只顾讲课,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问,并共同讨论解决。还要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问题往往比较随意,其实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3.上讲台,鼓励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上讲台,学着老师的样子上课,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效果较好。学生想要当好“老师”,就要提前钻研教材,发现更多问题,并且准备好解决办法,以防被问题问倒。
4.实践中,促使学生提问。
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会有新感触,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向教师提问。与老师、家长讨论可帮助学生开拓和活跃思路,启发问题。在日常的书面作业中也可让学生学会提问,提供锻炼机会。
总之,在适宜的环境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那么,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便会“不尽长江滚滚来”。它促使学生能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强化学生探究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廷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J].安徽教育,1980(03).
[2]俞桂荣.启发式教学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
[3]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
[4]赖永辉.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内蒙古教育,2009(02).
[5]郑娟.以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N].天津教育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