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永胜方言中,“是”有假设义,可放在句首单独做连词,也可以与助词“嘛、家嘛、的话、噻”搭配。此外,“是”还具备话题标记词功能。本文在描写的基础上,对“是”的用法和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永胜方言 是 假设连词 用法及特点
一、前言
永胜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其行政区划隶属于丽江市。永胜话隶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永胜方言内部又可以分为城区、三川、片角三个小区,本文以城区话作为主要的研究和参考对象。在永胜话里,表示“如果类”的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除了有“如果……就”和“那就、那么”以外,也可用“是”。“是”还具有话题标记词的功能,起到突显、强调主题的作用。
二、“是”的用法
(一)永胜话表假设义的“是”可以用在假设复句的句首,从而引出表假设的条件。至于“是”后面的成分,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词语。如:
(1)是老子(代表我的意思)绝对不哭。
(2)是我就给你几定巴砣(几拳)嘞。
(3)是换做以前她早就克(去)上班了,今天还在躲喵喵(睡觉)嘞。
(4)这衣服是我婆娘(老婆)穿么板扎(好看)死咯。
按照假设复句的标准,关联词语一般都配合使用,当然也有单用的现象,即“那么、就、便、则”等情况。从上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关联词语“是……就、么”的较常见,也有省去“就、么”等情况的,这类复句恰似紧缩句,即句子中含有“才、都、就、还”等词,而句子中没有出现这些词语,但是可以补出。如例(1)是老子(代表我的意思)就绝对不哭。
(二)“是”不仅可以单用,而且“是”还可以与表示假设语气的语气词“嘛、家嘛”合用,构成“是……嘛、家嘛”来表示句子的假设关系。在日常口语中,它比单用的“是”使用范围更广,更常见。例如:
(5)是非得讲张婆有恁个(什么)好家嘛,那就是她还有点良心。
(6)是你瞧得上(看中)我家嘛,二天我俩克(去)扯结婚证算求(算了)。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单用“是”的例句一般都能用“是……嘛/家嘛/噻/的话”替换。如例(3)、(4)就可以说成:是以前(家嘛)她早就克上班了,今天还在躲喵喵(睡觉)嘞;这衣服是我婆娘穿家(噻)就板扎(好看)死咯。显然,单用“是”的句子被“是……嘛/家嘛/噻/的话”替换后,同样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三)在永胜话中,“是”还可以与表假设语气义的“的话、噻”合用,形成“是……的话、噻”的形式来表假设意义。
(7)是走路噻,老早就拢(到)你家了。
(8)老师倒没得问题,是学生的话,可能还要多学哈子(一下)。
(9)一两个还可以,是一哈子(一下子)甩(吃)几十个噻,那就老砸(老火)了。
上述各句,可以只留“的话、噻”在前一个分句的句尾来表示假设语气,况且句子的意义不变,即可以省去“是”。
(四)“是”具有话题标记词的功能。话题句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话题——说明”或“主题——述题”(topic comment)。[1] 在永胜话中,为了突显话题,“是”有话题标记词的功能,即形成“话题——述题”的句子结构。从句子结构来看,话题在句子的前部,述题在句子的后部。“是”作为话题标记词,必须加在话题的后面。在永胜话中,“是”不但显示话题,强调话题,而且还对话题与述题之间起到间隔或停顿的作用。[2]
充当话题的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宾语、状语。也就是说,在句子当中,主语、宾语和状语都可以被强调,都可以充当话题。如:
(10)狗是天天撵耗子。(主语做话题)
(11)酒是我咋是不爱吃。(宾语做话题)
(12)在半中拉腰(半山腰)是我咋是(真是)不想走了。(状语做话题)
从以上的话题句中可以看出,话题标记词“是”主要起到一个强调话题的作用,在话题和述题之间起到停顿、间隔的作用。
三、“是”句在使用上的特点
永胜话中的“是”可以构成表假设义的多种复句结构,当然这些表达方式在使用的范围和条件上都不太一样。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做了一些赘述,下面再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做几点说明。从使用范围上看,“是……嘛/家嘛/噻/的话”、“如果”的使用范围明显大于单用的“是”的范围。且在用“是……嘛/家嘛/噻/的话”、“如果”的地方不会受到句法上的限制,但单用的“是”则或多或少会有限制。如:
(13)如果他死不要脸,这个婚咋个(怎么)结嘛?
(是)他死不要脸的话,这个婚咋个(怎么)结嘛?
★是他死不要脸,这个婚咋个(怎么)结嘛?
很明显,上面例句中打★的句子不能成立,因为是受到句法结构的限制。单独用“是”会造成语义上的混淆。打★句子中的“是”明显和另外表示强调意义的“是”相混淆。但是当句子用“是……的话(家嘛)(嘛)”、“如果”的结构,则不会受到句法上的限制。此外,最明显的一点是话语语用对象和场合不同,致使出现了正式和非正式、书面语和口语的明显对立,从而使说话者的语气明显带有差异。如:
(14)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关心,那我就送你一个东海。
(15)如果舍弃一粒粒的小石子,就没有一条条的大马路。
综上所述,因为“是”具有较强的口语化色彩,所以无论是单用还是和具有假设义的连词构成的假设复句,一般多用于日常口语和非正式的场合,例如对情歌、划拳等等活动特受欢迎。而在正式的场合和书面语当中,多使用“如果、要是、假如、倘若”等连词,如例(14)——(15),说话者语气严肃、坚定而有力度。更者,单用的“是”、“是……的话(家嘛)(嘛)”只用于表示如果类的假设复句,即表“如果、假如、要是、万一”的复句。
【关键词】永胜方言 是 假设连词 用法及特点
一、前言
永胜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其行政区划隶属于丽江市。永胜话隶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永胜方言内部又可以分为城区、三川、片角三个小区,本文以城区话作为主要的研究和参考对象。在永胜话里,表示“如果类”的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除了有“如果……就”和“那就、那么”以外,也可用“是”。“是”还具有话题标记词的功能,起到突显、强调主题的作用。
二、“是”的用法
(一)永胜话表假设义的“是”可以用在假设复句的句首,从而引出表假设的条件。至于“是”后面的成分,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词语。如:
(1)是老子(代表我的意思)绝对不哭。
(2)是我就给你几定巴砣(几拳)嘞。
(3)是换做以前她早就克(去)上班了,今天还在躲喵喵(睡觉)嘞。
(4)这衣服是我婆娘(老婆)穿么板扎(好看)死咯。
按照假设复句的标准,关联词语一般都配合使用,当然也有单用的现象,即“那么、就、便、则”等情况。从上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关联词语“是……就、么”的较常见,也有省去“就、么”等情况的,这类复句恰似紧缩句,即句子中含有“才、都、就、还”等词,而句子中没有出现这些词语,但是可以补出。如例(1)是老子(代表我的意思)就绝对不哭。
(二)“是”不仅可以单用,而且“是”还可以与表示假设语气的语气词“嘛、家嘛”合用,构成“是……嘛、家嘛”来表示句子的假设关系。在日常口语中,它比单用的“是”使用范围更广,更常见。例如:
(5)是非得讲张婆有恁个(什么)好家嘛,那就是她还有点良心。
(6)是你瞧得上(看中)我家嘛,二天我俩克(去)扯结婚证算求(算了)。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单用“是”的例句一般都能用“是……嘛/家嘛/噻/的话”替换。如例(3)、(4)就可以说成:是以前(家嘛)她早就克上班了,今天还在躲喵喵(睡觉)嘞;这衣服是我婆娘穿家(噻)就板扎(好看)死咯。显然,单用“是”的句子被“是……嘛/家嘛/噻/的话”替换后,同样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三)在永胜话中,“是”还可以与表假设语气义的“的话、噻”合用,形成“是……的话、噻”的形式来表假设意义。
(7)是走路噻,老早就拢(到)你家了。
(8)老师倒没得问题,是学生的话,可能还要多学哈子(一下)。
(9)一两个还可以,是一哈子(一下子)甩(吃)几十个噻,那就老砸(老火)了。
上述各句,可以只留“的话、噻”在前一个分句的句尾来表示假设语气,况且句子的意义不变,即可以省去“是”。
(四)“是”具有话题标记词的功能。话题句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话题——说明”或“主题——述题”(topic comment)。[1] 在永胜话中,为了突显话题,“是”有话题标记词的功能,即形成“话题——述题”的句子结构。从句子结构来看,话题在句子的前部,述题在句子的后部。“是”作为话题标记词,必须加在话题的后面。在永胜话中,“是”不但显示话题,强调话题,而且还对话题与述题之间起到间隔或停顿的作用。[2]
充当话题的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宾语、状语。也就是说,在句子当中,主语、宾语和状语都可以被强调,都可以充当话题。如:
(10)狗是天天撵耗子。(主语做话题)
(11)酒是我咋是不爱吃。(宾语做话题)
(12)在半中拉腰(半山腰)是我咋是(真是)不想走了。(状语做话题)
从以上的话题句中可以看出,话题标记词“是”主要起到一个强调话题的作用,在话题和述题之间起到停顿、间隔的作用。
三、“是”句在使用上的特点
永胜话中的“是”可以构成表假设义的多种复句结构,当然这些表达方式在使用的范围和条件上都不太一样。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做了一些赘述,下面再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做几点说明。从使用范围上看,“是……嘛/家嘛/噻/的话”、“如果”的使用范围明显大于单用的“是”的范围。且在用“是……嘛/家嘛/噻/的话”、“如果”的地方不会受到句法上的限制,但单用的“是”则或多或少会有限制。如:
(13)如果他死不要脸,这个婚咋个(怎么)结嘛?
(是)他死不要脸的话,这个婚咋个(怎么)结嘛?
★是他死不要脸,这个婚咋个(怎么)结嘛?
很明显,上面例句中打★的句子不能成立,因为是受到句法结构的限制。单独用“是”会造成语义上的混淆。打★句子中的“是”明显和另外表示强调意义的“是”相混淆。但是当句子用“是……的话(家嘛)(嘛)”、“如果”的结构,则不会受到句法上的限制。此外,最明显的一点是话语语用对象和场合不同,致使出现了正式和非正式、书面语和口语的明显对立,从而使说话者的语气明显带有差异。如:
(14)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关心,那我就送你一个东海。
(15)如果舍弃一粒粒的小石子,就没有一条条的大马路。
综上所述,因为“是”具有较强的口语化色彩,所以无论是单用还是和具有假设义的连词构成的假设复句,一般多用于日常口语和非正式的场合,例如对情歌、划拳等等活动特受欢迎。而在正式的场合和书面语当中,多使用“如果、要是、假如、倘若”等连词,如例(14)——(15),说话者语气严肃、坚定而有力度。更者,单用的“是”、“是……的话(家嘛)(嘛)”只用于表示如果类的假设复句,即表“如果、假如、要是、万一”的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