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汉画看当前儒家人生境界研究的缺失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r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土汉画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儒术独尊的历史背景下记录了很多表现儒家人生理想的资料。这些资料是我们了解儒家在历史时期的影响以及影响过程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厘定儒家人生的最高境界,纠正儒家人生的最高追求是道德、审关境界的西方言说方式和弥补当前学界在该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缺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这些出土文献比较稚拙粗朴,但由于它真实地保留了当时“乐以行仁”和“关善相乐”的特定存在状态和儒家的基本精神,具有很多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异之处,所以,在中国美学的研究视野中,绝不可以轻易舍弃。
其他文献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存在于绝大多数植物(90%)的根系和生境中。菌根共有7种类型,在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方面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增强对菌根在森林
尽管由帕斯卡和惠更斯等人所启动的概率论这门学科被称作概率演算,但早期概率学者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期望而不是概率。早期概率论中对于数学期望的强调是由于这个概念承载了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具有同时性、不可储存性以及不可转移性出发,从理论和经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服务业需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依赖于教师长期不懈的教导与学生个人的努力,是一个由简单至丰富的过程,需要多种元素相互促进。英语课程具有文化传播与情感熏陶的作用,其课程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之-,而湿地生态系统与温室气体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湿地N2O 排放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对干旱区高寒湿
本文从技术的三维角度分析了现代技术观的演进过程,即技术决定论(包括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部分条件论(包括生态技术论、文化主导论和技术人文化)——条件总和论(包括适
高等院校为了自身的发展,进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中国语言文学类课程设置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中,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