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弱势群体撑起保护伞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d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旁人眼里,她常被贴上“发福利、做慈善”的标签,但罗敏清楚,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那么简单。
  作为宜宾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罗敏的职务足足有二十个字。在旁人眼里,她常被贴上“发福利、做慈善”的标签,但罗敏清楚,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那么简单。
  作为政府重要民生部门的干部,她并不直接面对面向社会群众发福利、搞慈善活动,而是通过起草政策文件、拟定工作方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养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保障政策制度更加完善。
  汗水换来收获
  3月22日,坐落在岷江江畔的宜宾市社会福利院春意盎然,宽敞的院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这天的午餐是青椒肉丝、炒白菜、炒儿菜,老人们吃完饭后走到院子里散步、透气,闲适中见满足。而在去年10月以前,他们从没想过会有这般惬意的晚年。
  谈起这所福利院的前身,院长刘强记忆犹新,“老院成立于1951年,当时叫‘宜宾地区生产教养院’,主要承担宜宾市城镇范围内‘无劳动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老人的收养,还有部分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
  据了解,老福利院绝大部分建筑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小青瓦房,设施设备陈旧,居住环境潮湿,只有150张床位,5·12汶川地震时部分受损。在中央资金、省慈善总会、社会公益资金的支持下,新院得以顺利修建。如今的福利院占地154亩,有床位500张,设有专门的养护区、休闲区、生活区、健身区、康复区等,老人在这里生活非常舒适。
  2016年10月,老院到新院的整体搬迁启动,工作量大而繁琐,罗敏从拟定精细的搬迁方案入手,推动整体搬迁工作顺利有序完成。“她指导我们工作,来的次数多了,这边的老年人都认识她,很喜欢她。”刘强说,“搬迁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用地、资金、人才方面的问题,我们都会给福利科报告,请他们帮助拿出解决方案。”
  2016年10月底,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2016海峡两岸社会福利机构特殊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宜宾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儿童特殊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福利基金会代表和福利机构院长齐聚一堂,分享特教实验班的项目成果,推动两岸儿童特殊教育的发展。会议期间,嘉宾们参观了宜宾市儿童福利院,对福利院开展的特殊教育、医疗康复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这次研讨会的顺利推进,罗敏和同事们前前后后忙碌了半个多月。“工作上的事很多很杂,有时觉得自己像一个陀螺连轴转,但汗水换来宝贵的收获是值得的。”对她来说,学习到了同行的宝贵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等待一个春天
  3月22日上午9点,由宜宾市民政局发出的《市儿童福利院安全问题清单》和《做好安全问题整改工作的督办通知》两份文件被送到了宜宾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朱北刚的办公桌上。一小时后,他紧急召集全院职工开会,对文件里提到的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医药卫生安全等问题逐一分解落实,要求相关人员立即着手整改。
  “查得很细,要求很严,罗科长给我们的压力很大啊。”对于整改意见,朱北刚很坦诚,也表示理解。“检查出这么多问题,要求我们30号之前整改。这都是对我们服务对象负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福利院的孩子特别渴望爱和温暖,他们亲热地喊‘阿姨抱抱’,你一旦抱了其中一个,旁边的孩子也会争先恐后跑上来……”罗敏还记得第一次来儿童福利院,这些肢体残缺的孩子们笑呵呵地朝她扑过来时,心酸的场面让她一时腿软。“心情平复后我想,一定要让这些孩子生活得更好。”
  “我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老人们、孩子们的安全问题。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就长期存在。”为了整合力量,推动相关规范性文件出台,罗敏费了不少心思。从文件起草到层层报告审批,她不仅要查阅相关文件资料,还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力求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去年,罗敏起草的《关于做好养老服务设施安全工作的通知》出台,民政局还联合卫计、食药、消防、电力等七家部门,建立定期检查通报机制,把压力层层向下传达,市、县、乡、社区(村)四级联动,确保1300多家大大小小的福利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安全有序运行。
  “通知下发以后,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但事实上,真的按这一套流程操作下去,各个机构安全,服务对象也安全。”罗敏说,硬性要求多少会得罪人,但她不能松了这个口子。
  目前,宜宾市民政局正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高规格编制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涉及政府政策、制度体系以及项目设计,我们力求整合各方政策并落地见效,给大家更多信心”。
  对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未来,罗敏充满了信心。她认为,五年或十年之后,宜宾会迎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春天,“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北上广和成都的养老机构发展比较好,我们也要乘势而为,进一步加快发展。”
  在罗敏身上,时时透着柔中带刚那股劲。19岁入党,22岁参加工作,罗敏十余年如一日奋战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当问到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罗敏淡淡一笑:“别人都在工作之余做慈善、献爱心,而我的工作就是这個,无论是出台一项政策、制发一个文件、还是办理一件事项,都可能惠及一个群体,帮助一批特殊人群,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不是最好的事吗?”(作者单位:徐慧敏/宜宾市委组织部) (责编:冯雅可)
其他文献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国际知名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  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防线  国家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基地  川甘青结合部综合发展示范区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阿坝、甘孜所有区域均被纳入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近几年,阿坝州启动实施了干旱半干旱河谷生态治理、绿化阿坝行动、岷江流域水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等,牢筑长江黄河上游绿
期刊
278个村民的手写签名,其中还有16枚鲜红的拇指印。5月4日,在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记者看到了村规民约承诺书原件,“拇指印是不识字的村民的手印。”天宫乡乡长王毅解释说。这份带着体温的村规民约是2014年5月9日经天宫院村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作为“一约三评”工作法激发村民自治活力的内容之一,一诺千金,历经3年的实践让人越发感受到它的分量。  还权于民,群众的事情群众定  天宫乡虽然是国家级AA
期刊
建设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化工基地  特色农产品基地  生态文化旅游区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依托已有的农业基础和特色条件,川东北经济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奏响田园乡村改革交响曲。  城镇迎来绿色发展  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巴中加大投入,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目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108公里,实现100%的
期刊
建设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为特色的新兴增长极  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国家重要的水能开发基地  四川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  全国知名阳光康养旅游度假胜地  攀西经济区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扎实的工业基础,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发展,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攀西经济区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名片”。新兴增长极正在攀西地区加速推进。  科技创新提升经濟效益  以科学开发利用资源为核心,攀西经
期刊
近几年来,巴中市以“巴山新居”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给穷山村带来沧桑巨变。而每一项改变的进程里,都离不开村民自治的身影。  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巴中市充分发挥民主、尊重民主权利,让群众参与到村务管理中来,实行“民议定方案”“民选搭班子”“民建保实施”“民管促长效”的“四民工作法”,走出了一条民主管理村务的特色路。  院户长作表率 四合院里守公约  5月3日,一场小雨洒落在平昌县青凤
期刊
5月4日,阳光明媚,万源市石塘镇大田村委办公室。村民王大爺刚交上妻子办七十大寿的申请单,就被村主任李秀忠笑着挡回去了:“王大哥,村规民约定的满七十岁才准办寿宴,嫂子今年六十九岁,明年才够格哟。”  王大爷顿时红了脸,一言不发收回了申请。如今的万源农村,大到农家乐诚信经营,小到村民婚丧嫁娶,都要遵守本村组“约法三章”制定的村民公约,乡风民俗为之一新。  直面现实,完善“软法”体系  曾几何时,地处川
期刊
5月9日—11日,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川开展扶贫监督性调研,并在成都召开我省部分贫困县非贫困村扶贫工作座谈会和省直部門非贫困村扶贫工作座谈会。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分别出席我省部分贫困县非贫困村扶贫工作座谈会和省直部门非贫困村扶贫工作座谈会。  杜青林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中
期刊
“上次会上反映的变压器问题,两天就解决了!”3月25日,在泸县玉蟾街道龙华村农家院坝会上,村民吴清荣对干部高效的办事作风,一个劲儿地称赞。  吴清荣参加的农家院坝会,是今年泸县“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一项“规定动作”。龙华村农家院坝会自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谋发展,开出了“名堂”,受到一致好评。  听民声 解难题  “没想到才一个月,我们就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  当前,城市人口急剧增多,来源复杂、利益多元,城市党建联系服务、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居民群众和推动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少,急需采取新的举措机制,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步伐。  从住宅小区这一城市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入手,2015年,绵阳市全面开展在住宅小区建立党组织推进小区治理工作。在此基础上
期刊
在绵阳市涪城区成绵路社区,曾有这样一个“一门同进、一墙之隔、一管共用”的特殊院落——成绵路42号院。作为早期商品房,成绵路42号院属于“院中院”,以前,院内两个小区存在区域分隔,基础设施薄弱,屋顶渗漏、管网堵塞、违建多、停车难、邻里关系淡漠等问题,成为老旧院落整治的“老大难”。  可如今,院内的“认养盆栽”墙整齐美观、停车位设置规范合理、垃圾桶摆放有序,“环境优美、秩序良好、文化丰富、关系和谐”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