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存在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知道我们该梦归何处,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我该如何存在。”这是汪峰的《存在》,却可以很好地概括周国平先生《人与永恒》一书的精髓。在这本书里,作为哲学家的周国平,用他一贯深邃的思辨力,向我们袒露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人本身的深度思考: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从清晨走进黄昏,从无意义走进无意义,人与永恒是这样近。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周国平先生朴实的文字,滚烫的心灵,汩汩流淌于笔尖。
  要有随时记下心得体会的习惯,不必用冗长的文章扼杀稍纵即逝的活的思想,任其驰骋,供己日后遥想。我深得先生的教诲。
  先生谈到的方面很多,也正如先生所言:“如果我们都去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思想家,并且仅限于写自己真正有感受的侧面,如此产生的成果放到一起,‘主观’的方式达到了‘客观’的效果。”确实,我们都该如此,不求将来的那个客观,只抒发自己的主观,如此才会无心栽花花自开。
  于是我开始思虑:主观上,能通往我题目的答案到底是什么?思虑良久,我的答案是孤独和超脱。
  人来到这个世上,他的不可替代性宣判了他的孤独,以及不能逃避的东西,若一味地抵抗,只会让自我撕裂的戏愈演愈烈。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有那么一段经历,那是孤独上升至最高位置,无从遮挡的日子,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
  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或是以暂时吸引注意力的方法让自己沉湎于其他一些什么,或是假装忘却。团队,变成了逃避的最佳场所。在这里,他人的认可是可靠的身份证明,但从拿到那张证书的一刻起,你不得不接受这张证书对应的束缚,自动地放弃独立性,只获得了与孤独擦肩的片刻。
  我们能做的,唯有接纳,“孤独是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之中的欲望”。一些事物如果原本是我们的,那永远还是我们的。“收到孤独馈赠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超脱,则是寻找生命出口的另一种方式。永远忘不了《楚门的世界》中,当楚门碰到天空的尽头时,我眼眶积蓄满的泪水。“你害怕,这就是为什么你逃不出去。”我們都一样,万般无奈之下接受现实,同时又害怕失去,这就是人性的脆弱之处。
  先生说:“超脱实质上是一种有悲观约束的执着,有执着约束的悲观。”最重要的不是尽头,而是这条路本身。我知道人生意义的永无觅处,然而正因为这份懂得,所以我执着寻觅。
  我该如何存在?也许,是在这烟火人间,走出我的一条路来。
  “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多,无论做成几件,都是值得满意的。”
  相关链接
  周国平《人与永恒》经典语句
  本书是周国平的一本随感录。随感录的可贵在于真实,在于字字珠玑而又凝练传神,就这个意义而言,周国平的随感少却了浓重的雕琢气,少却了老于世故的圆滑,处处呈现出单纯而练达、质朴而传神的精巧之美。
  维持和繁衍生命是人的动物性,寻求生命的意义则是人的神性。但人终究不是神,所以,意义是一个悖论的领域。其中,生与死、爱与孤独是两项最大悖论。
  人渴望完美而不可得,这种痛苦如何才能解除?我答道:这种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完美了。我心中想:这么一想,痛苦也就解除了。接着又想:完美也失去了。
  在极其无聊的时间,有时我会突然想到造物主的无聊,是的,他一定是在最无聊而实在忍受不下去的时候,才造出人来的。人是他的一个恶作剧,造出来替他自己解闷儿。他无休无止地活在一个无始无终的世界上,当然会无聊,当然需要解闷儿。假如我有造物主的本领,当我无聊时说不定也会造一些小生灵给自己玩玩。
  让我换一种说法——这是一个荒谬的宇宙,永远存在着,变化着,又永远没有意义。它为自身的无意义而苦闷。人就是它的苦闷的产物。
其他文献
平静的湖面,可曾知湖底那汹涌的暗潮;平静的面孔下,又可曾知那被表象所掩盖的内心的波涛?我们无从知晓,她亦无从知曉。  在现实世界里生活的她,一切似乎是那样美好——温柔的丈夫,以及从孤儿院里收养的女儿莎伦。这个美好的现实,却因为莎伦那个困扰许久的梦魇——寂静岭,而开始悄悄改变了。  那个诡异的小镇寂静岭,在她的心中是那样的神秘莫测。似乎这个极富有宗教气息的小镇,与她结下了深深的孽缘。在那个深夜,她毅
期刊
文章不仅可以描绘山川美景,世态人情,更可以成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比如,钱财入文的情况,在古人的作品中很常见,我们从中可以大体领略古人的生活状况和消费水平。比如,吴敬梓將穷困潦倒寓于调侃机趣之中:“哀无一文钱,腹作千雷鸣。”前一句做铺垫,略显平淡,后一句则突然爆发,让人忍俊不禁,记忆深刻。短短十个字,却不免让人心为之一动,与古人形成思想共振。  再如,北宋刘攽《中山诗话》中记载了这么一则趣事:  宋真
期刊
以本人为例。  看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活了这么大,也渐渐摸清自己喜欢什么风格。当看到与自己口味一致的书籍时,自己仿佛就是作者,或者说,作者就是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自己。这就像找到了灵魂伴侣一样,精神幸福无比。当然,有点东西吃着更好了!一种气味会让你记住一样东西,调动多种感官会让你记忆得更加牢固,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自制力,时刻保证书的诱惑力大于吃食,同时也不要让食物污染了书。比如一个冬天的下午,我读了迟
期刊
当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小小一惊。用星星造一个比喻句,这不应该是小学的小朋友该写的么?不过,我也曾经是个孩子。  星星像什么?  高一迷恋海子时,顺便把北岛也带上了。北岛有一句诗,“从星星的弹孔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这句诗画面感很强烈,我总是把诗人描述的场景想象成具体的意象。与其说我记住了诗,不如说我记住的是我的“意淫”。  好了,前面都是废话,北岛和“栗子壳”没有半点关系,我的第一段臆想
期刊
这一届的放胆大赛可谓精彩纷呈:作者们并未将目光仅仅局限于校园青春,有关注社会百态的情怀,有将目光投向未来的探索,有思接千载合唱先贤的深度。同学们在惊叹他们汪洋恣肆的想象、力透纸背的深刻、雄奇瑰丽的文采时,是否也对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感兴趣呢?其实,谁的写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听听他们背后的写作故事,也许,他们的灿烂今天就是你美好的明天。  李欣璇  获奖作品:《世界游戏》  作品感言:当初构想时,我只
期刊
早晨浅浅的阳光里,一个老婆婆弓着身子,挎着竹篮,颤颤巍巍地走着,一步一步,有些虚浮,却走进了人心里面。  目送她远去,低头拾起手边的《目送》,我的心情觉得又沉重了几分。《目送》一共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尽人世间的亲情与友情,无不充满人生的深沉。  感慨于龙应台的那份感恩之心,哪怕曾身居台湾“教育部长”的高位,哪怕她用最犀利的文字鞭挞着社会的黑暗
期刊
社会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在听说,而且将之与校园形成对立关系。是的,进入社会,好像是学生时代的终结。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社会一直在我們身边,一直是我们生活得的一部分。  社会,字典上有两个释义:1.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2.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这里,我们探讨的是释义2,即探讨人与人交织而成的人群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个瞬间,一个回眸,一段故事,一份情感。
期刊
编者按:在新形势下,讲真话、抒真情,无论学生在操作层面实践如何,舆论上早已有了充分的关注。但对于作文写作层面的另一重假——文采造假,却尚未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何谓假文采?文采之“假”,首先体现在文意之“虚”。一些学生作文时惯用绚丽的词藻、抽象的比喻,再加上思接千载神游八方结交的古今圣贤,让文章观感顿时上一层次。但层层剥开“文采”这华丽的表皮后,文章所呈现的无非是老生常谈的道理,有气无力的论点。文采
期刊
高考后,你告诉我,这次高考作文写得有些俗,你自己也不满意。你说看到“车来来往……”这个题目,立马迸出了共享单车之类的题材,然后就以此入文写了一篇无关痛痒的文章。“唉,我这次高考作文算是没救了,一个字——俗。”你不满地摇头叹息。  看着你的自悔、难过,我反倒笑了。自觉俗气的人,倒是有救的——至少比那些俗而不察的人可爱多了。其实,要为文不俗,须得为人不俗。而为人不俗,须有高境界、真性情和真趣味。  你
期刊
2017年全国高考已然落下帷幕。纵观2017年全国高考试题,我们惊喜地发现,命题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改变:不再是鸡汤体的文字材料引入话题,而是承接时代、引入地气的生机作文;不再是万年不变的意识流写作,而是在文题中彰显着大气磅礴的大国风范。一言以蔽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正在远去,而这,正与《新作文》一直倡导的多元、开放的作文观不谋而合。  相比以前,多元的思维拓展与广阔的知识储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