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是百姓家中常备的中成药;是夏季感冒的良方、急腹症时的神药。它看似平和,却可以救命;它家喻户晓,却少有人知道已有千年历史。
1960年,湖南长沙的盛夏,持续酷暑天气。湖南湘雅医学院急症室突然来了一位腹胀、急剧腹痛的农民,他已经疼了两天,疼得全身无力,不停地颤抖。家里人特别着急。
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说,那时,医疗仪器没有这么先进,查不出原因,只能剖腹探查,这是医生常规化的一种方法。作为病人,把肚子打开他觉得很恐惧。
大夫把这位农民推进手术室,决定马上施行手术,却遭到患者家属的坚决反对。进退两难之际,大夫只好请来湖南湘雅医学院中医顾问、湖南省著名老中医彭崇让,看看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师从伯父彭崇让学习中医的彭坚,对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
彭坚说,伯父走到手术台边开了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患者吃下藿香正气散后出了一身汗,然后腹胀腹痛都消失了,就被抬下了手术台。
在场的人都感到很惊讶,如此简单的中药方剂,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疗效?
彭坚对伯父的话语记忆犹新。彭崇让说,你不要看它好像是一个很平和的方子,但这个方子是可以救命的,藿香正气散是千古第一方。
彭坚说,夏天湿气重,湖南的夏天,热气又很重,特别容易中暑,中暑我们叫作“闭痧”,是说寒气、湿气、热气都集中在里面,散发不出来,往往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面色惨白等一系列症状,这时进行手术是不当的。藿香正气散有非常好的去湿、止痛、化痰、解暑的作用。
藿香正气散是使用范围非常大的中药方剂,每年3~7月,因雨多湿重,患感冒、咳嗽、肠胃病的人大大增加,许多家庭常备有藿香正气制剂,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也有不少人出远门时随身携带。尤其在江南梅雨季节,因此有的门诊医生戏称“藿香正气散,一天开到晚”。(图1)
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说,藿香正气散里的主要药就是藿香。为什么把它叫作正气呢?因为夏天感受了湿邪、风寒,这叫不正之气。感受不正之气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呕吐、拉肚子,这时用这个方子来纠正这个不正之气,所以把它叫藿香正气散。
为什么称藿香正气散为千古第一方呢?很少有人知道,藿香正气散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彭坚说,宋代高度重视中医,重视医学和医疗保健。宋代从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直到最后的亡国之君宋徽宗都很关心医学。当时国家专门有一个机构叫太平惠民和剂局,相当于分布在全国的医药公司。宋代有一个特点,药品不准私人经营,全部都是国营的。在那里工作的都是国家的官吏。为什么呢?因为宋代医药行业是国家垄断的。好多药店都有自主的品牌药,像九芝堂、同仁堂,都有自己的品牌药,藿香正气散就是当时国家医药公司的品牌药。
根据史书记载,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懂一点针灸,当皇帝之前,身为大将军的赵匡胤,曾经到兵营里给士兵治疗毒疮。他的胞弟赵光义同样爱好医学,赵光义当皇帝后,下令让全国人民献医书和医方,谁献得多了,不但有赏,还可能给官做。所以宋朝医学方书特别多。
彭坚说,把全国的品牌药收集来后,宋代出了一本书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叫《局方》,刚开始收集大概有200多首方子,到北宋末年扩充到700多首,很多方子流传至今。如牛黄解毒丸、逍遥散、藿香正气散、六一散、六味地黄丸。当时这些品牌药都做成了成药,中药的成药就是从宋代开始流传至今,中成药给老百姓服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现在市场上藿香正气的不同制剂很多,有藿香正气水、丸剂、胶囊、口服液等,却唯独没有藿香正气散,这是为什么?
郝万山说,宋代吃药有个特点,不像今天做成饮片、制剂,那时就是把中药打成粗粉,这叫散。煮散服用,这样可以节约生药材,而且可以把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地提取出来,所以当初它的原名就叫藿香正气散。
古代医书上这样记载藿香正气散的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在夏季和秋季的时候,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夏天出现头疼、发冷、发烧、腹胀,甚至疼痛,呕吐,拉肚子症状的患者非常多见,藿香正气散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的良方。
郝万山说,夏天,汗孔开着,有人把空调的温度调得很低,所以容易着凉,再加上天热,为了消暑,人们爱吃很多冷的食品。实际上,夏季由于天气热,人体的阳气浮在外面,里面的阳气是不足的。外感风寒、内伤冷食或者加上一些水湿,于是就得了夏月的感冒。特点是发冷、发烧、全身疼痛。里边出现了湿邪内盛,胸膈满闷,然后肚子胀,不仅吃不下饭而且恶心呕吐,拉肚子,舌苔很厚,这就是夏季感冒的特点。
藿香正气散是郝万山教授每次出远门必带的药物。多年前,他和几个老师去东南亚讲学,那里气候炎热、湿度又大,结果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郝万山说,有个老师比较贪凉,把房间的空调开得很低,又吃了大量冰淇凌和冷饮,到那儿第二天下午,就开始发烧。第三天凌晨,他说肚子疼得不得了,不拉屎、也不放屁。天亮了,把他送到医院,一按他的肚子,疼,扣一扣,肚子鼓胀,还恶心、吐、发烧。医院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建议做手术。
医生的诊断让郝教授左右为难,如果做手术有问题,如何向同事的家属交待?情急之下,郝教授观察到同事的舌头上布满了白而厚的舌苔。他想到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于是马上给同事加大剂量,连喝了3瓶。原本只是想减轻同事呕吐的症状,却发生了奇迹般的效果。
郝万山说,吃药半个小时,他的食道和胃全热了。一个多小时后,他说肚子也热了,开始咕噜咕噜有动静了,两个小时后,他就可以放屁了,肚子疼痛减轻了。我想这个梗阻可能是他吃了大量冷饮之后,导致肠子痉挛。肚子疼痛缓解了,第3天傍晚,他有一点大便,就要求出院了。当地的医生很奇怪,问我们给他吃了什么?我说这个梗阻可能不是那种顽固的梗阻,他只是吃了大量的冷饮之后,寒凝气滞造成的肚子涨,用藿香正气散缓解了他的疼痛。
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由很平凡的11种药物组成:藿香、炙甘草、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梗。(图2-1、2、3、4、5)
彭坚说,中医治病其实并不能靠每一味药,中医的核心、中医的灵魂、中医治病的诀窍、中医治病的思维技巧其实在方,就是把药组合成具有治疗效果的一个方子。
郝万山说,中药的组方,各个药发挥什么作用,用古代国家机构来比喻,就像有皇帝、有宰相、有大臣,有具体的工作人员一样,在中药的方剂作用的分析上,有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彭坚说,医生要把所有的药物组合成方,来整体治疗,就像将军把士兵组合成一个部队,固然每一个士兵都发挥自己的勇敢很重要,但将军的行兵布阵 更重要。同样,把方子配合好是最关键的。
在这个方子里面,藿香发表解暑,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君药。白芷、紫苏叶解表散寒,和中去湿,为臣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行气宽中;陈皮、半夏曲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补脾益气,利湿和中,共为佐药。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同完成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的功效。(图3)
彭坚教授说,藿香正气散是使用价值非常高的方剂。既可以治疗疾病,还是非常好的预防疾病的药。好多人气候一变就不舒服了,但是到医院去查什么病都没有,没有形成病,是外湿侵入到身体里面,感觉到胸闷,没有食欲,嘴里面黏黏糊糊。是内毒起来了;大便溏稀,是内湿起来了,内湿很可能是伤食导致的。吃多了什么东西,不能消化吸收,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导致内湿起来,都可以选择藿香正气散。
彭坚教授看病时特别注重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通过多年的临床,他发现藿香正气散还可以和其它药搭配服用,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他认为,经常容易受湿的人还可以配理中丸。为什么湿气在里面停留呢?因为脾胃,脾,主化食的,但是脾虚有寒的时候,往往食化不掉。所以经常吃藿香正气散的人,治本时还可以吃一些理中丸,帮助他的脾,健胃。
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人们发现了藿香正气水的外用新功效,尤以皮肤科疾病疗效极为显著。比如治疗蚊虫叮咬,可用藿香正气水涂抹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图4)
郝万山说,小孩子夏天出汗多,容易出痱子。如果是6个月之内的小孩,用藿香正气水和蒸馏水,或者开水放凉以后,按1:3的比例配合,用温水把起痱子的地方洗干净之后,涂上配好的药水。如果是6个月~2岁的小孩,就以藿香正气水和水1:2的比例,如果是2岁以上,就用1:1的比例。(图5)
有人出门远行,会晕车、晕船、晕机,用藿香正气水数滴,滴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的位置,同时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会有一定效果。
郝万山说,治疗小儿腹泻外用时,用纱布沾上藿香正气水填塞在他的肚脐上,可以治疗小儿拉肚子。藿香正气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有时,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水土不服、大便溏稀、食欲不振、舌苔厚,也可以喝藿香正气水。
现在市场上藿香正气散的剂型很多,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不同的制剂在功效上会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剂型呢?
彭坚说,藿香正气水是酒的制剂,它最能够保存中间的挥发油,酒是很好的溶媒,藿香正气水去急腹症时,效果最好。闭痧的时候,恶心呕吐、腹痛出汗出不来,这时吃了藿香正气水,全身毛窍就打开了,能够起到很好的发汗作用和缓解止痛作用。
郝万山说,开车上路之前,千万不要喝藿香正气水,否则遇上警察一测,认为你喝酒了,就违反了交通条例。有没有没酒的呢?有,藿香正气口服液也叫藿香正气液。它不含酒,也吸收得快,口感比较好,不那么辣,适合老人、小孩喝,也适合驾车外出时喝。
藿香正气丸是目前最常用的剂型,它是散剂的变形,尤其是水丸,效果更好,一般情况都可以用。如果腹泻明显,可以使用这个剂型。
古代的经典名方历经千年,千锤百炼,流传至今。藿香正气散,将继续延续它的传奇功效,护佑着百姓的健康。
1960年,湖南长沙的盛夏,持续酷暑天气。湖南湘雅医学院急症室突然来了一位腹胀、急剧腹痛的农民,他已经疼了两天,疼得全身无力,不停地颤抖。家里人特别着急。
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说,那时,医疗仪器没有这么先进,查不出原因,只能剖腹探查,这是医生常规化的一种方法。作为病人,把肚子打开他觉得很恐惧。
大夫把这位农民推进手术室,决定马上施行手术,却遭到患者家属的坚决反对。进退两难之际,大夫只好请来湖南湘雅医学院中医顾问、湖南省著名老中医彭崇让,看看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师从伯父彭崇让学习中医的彭坚,对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
彭坚说,伯父走到手术台边开了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患者吃下藿香正气散后出了一身汗,然后腹胀腹痛都消失了,就被抬下了手术台。
在场的人都感到很惊讶,如此简单的中药方剂,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疗效?
彭坚对伯父的话语记忆犹新。彭崇让说,你不要看它好像是一个很平和的方子,但这个方子是可以救命的,藿香正气散是千古第一方。
彭坚说,夏天湿气重,湖南的夏天,热气又很重,特别容易中暑,中暑我们叫作“闭痧”,是说寒气、湿气、热气都集中在里面,散发不出来,往往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面色惨白等一系列症状,这时进行手术是不当的。藿香正气散有非常好的去湿、止痛、化痰、解暑的作用。
藿香正气散是使用范围非常大的中药方剂,每年3~7月,因雨多湿重,患感冒、咳嗽、肠胃病的人大大增加,许多家庭常备有藿香正气制剂,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也有不少人出远门时随身携带。尤其在江南梅雨季节,因此有的门诊医生戏称“藿香正气散,一天开到晚”。(图1)
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说,藿香正气散里的主要药就是藿香。为什么把它叫作正气呢?因为夏天感受了湿邪、风寒,这叫不正之气。感受不正之气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呕吐、拉肚子,这时用这个方子来纠正这个不正之气,所以把它叫藿香正气散。
为什么称藿香正气散为千古第一方呢?很少有人知道,藿香正气散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彭坚说,宋代高度重视中医,重视医学和医疗保健。宋代从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直到最后的亡国之君宋徽宗都很关心医学。当时国家专门有一个机构叫太平惠民和剂局,相当于分布在全国的医药公司。宋代有一个特点,药品不准私人经营,全部都是国营的。在那里工作的都是国家的官吏。为什么呢?因为宋代医药行业是国家垄断的。好多药店都有自主的品牌药,像九芝堂、同仁堂,都有自己的品牌药,藿香正气散就是当时国家医药公司的品牌药。
根据史书记载,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懂一点针灸,当皇帝之前,身为大将军的赵匡胤,曾经到兵营里给士兵治疗毒疮。他的胞弟赵光义同样爱好医学,赵光义当皇帝后,下令让全国人民献医书和医方,谁献得多了,不但有赏,还可能给官做。所以宋朝医学方书特别多。
彭坚说,把全国的品牌药收集来后,宋代出了一本书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叫《局方》,刚开始收集大概有200多首方子,到北宋末年扩充到700多首,很多方子流传至今。如牛黄解毒丸、逍遥散、藿香正气散、六一散、六味地黄丸。当时这些品牌药都做成了成药,中药的成药就是从宋代开始流传至今,中成药给老百姓服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现在市场上藿香正气的不同制剂很多,有藿香正气水、丸剂、胶囊、口服液等,却唯独没有藿香正气散,这是为什么?
郝万山说,宋代吃药有个特点,不像今天做成饮片、制剂,那时就是把中药打成粗粉,这叫散。煮散服用,这样可以节约生药材,而且可以把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地提取出来,所以当初它的原名就叫藿香正气散。
古代医书上这样记载藿香正气散的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在夏季和秋季的时候,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夏天出现头疼、发冷、发烧、腹胀,甚至疼痛,呕吐,拉肚子症状的患者非常多见,藿香正气散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的良方。
郝万山说,夏天,汗孔开着,有人把空调的温度调得很低,所以容易着凉,再加上天热,为了消暑,人们爱吃很多冷的食品。实际上,夏季由于天气热,人体的阳气浮在外面,里面的阳气是不足的。外感风寒、内伤冷食或者加上一些水湿,于是就得了夏月的感冒。特点是发冷、发烧、全身疼痛。里边出现了湿邪内盛,胸膈满闷,然后肚子胀,不仅吃不下饭而且恶心呕吐,拉肚子,舌苔很厚,这就是夏季感冒的特点。
藿香正气散是郝万山教授每次出远门必带的药物。多年前,他和几个老师去东南亚讲学,那里气候炎热、湿度又大,结果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郝万山说,有个老师比较贪凉,把房间的空调开得很低,又吃了大量冰淇凌和冷饮,到那儿第二天下午,就开始发烧。第三天凌晨,他说肚子疼得不得了,不拉屎、也不放屁。天亮了,把他送到医院,一按他的肚子,疼,扣一扣,肚子鼓胀,还恶心、吐、发烧。医院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建议做手术。
医生的诊断让郝教授左右为难,如果做手术有问题,如何向同事的家属交待?情急之下,郝教授观察到同事的舌头上布满了白而厚的舌苔。他想到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于是马上给同事加大剂量,连喝了3瓶。原本只是想减轻同事呕吐的症状,却发生了奇迹般的效果。
郝万山说,吃药半个小时,他的食道和胃全热了。一个多小时后,他说肚子也热了,开始咕噜咕噜有动静了,两个小时后,他就可以放屁了,肚子疼痛减轻了。我想这个梗阻可能是他吃了大量冷饮之后,导致肠子痉挛。肚子疼痛缓解了,第3天傍晚,他有一点大便,就要求出院了。当地的医生很奇怪,问我们给他吃了什么?我说这个梗阻可能不是那种顽固的梗阻,他只是吃了大量的冷饮之后,寒凝气滞造成的肚子涨,用藿香正气散缓解了他的疼痛。
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由很平凡的11种药物组成:藿香、炙甘草、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梗。(图2-1、2、3、4、5)
彭坚说,中医治病其实并不能靠每一味药,中医的核心、中医的灵魂、中医治病的诀窍、中医治病的思维技巧其实在方,就是把药组合成具有治疗效果的一个方子。
郝万山说,中药的组方,各个药发挥什么作用,用古代国家机构来比喻,就像有皇帝、有宰相、有大臣,有具体的工作人员一样,在中药的方剂作用的分析上,有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彭坚说,医生要把所有的药物组合成方,来整体治疗,就像将军把士兵组合成一个部队,固然每一个士兵都发挥自己的勇敢很重要,但将军的行兵布阵 更重要。同样,把方子配合好是最关键的。
在这个方子里面,藿香发表解暑,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君药。白芷、紫苏叶解表散寒,和中去湿,为臣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行气宽中;陈皮、半夏曲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补脾益气,利湿和中,共为佐药。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同完成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的功效。(图3)
彭坚教授说,藿香正气散是使用价值非常高的方剂。既可以治疗疾病,还是非常好的预防疾病的药。好多人气候一变就不舒服了,但是到医院去查什么病都没有,没有形成病,是外湿侵入到身体里面,感觉到胸闷,没有食欲,嘴里面黏黏糊糊。是内毒起来了;大便溏稀,是内湿起来了,内湿很可能是伤食导致的。吃多了什么东西,不能消化吸收,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导致内湿起来,都可以选择藿香正气散。
彭坚教授看病时特别注重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通过多年的临床,他发现藿香正气散还可以和其它药搭配服用,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他认为,经常容易受湿的人还可以配理中丸。为什么湿气在里面停留呢?因为脾胃,脾,主化食的,但是脾虚有寒的时候,往往食化不掉。所以经常吃藿香正气散的人,治本时还可以吃一些理中丸,帮助他的脾,健胃。
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人们发现了藿香正气水的外用新功效,尤以皮肤科疾病疗效极为显著。比如治疗蚊虫叮咬,可用藿香正气水涂抹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图4)
郝万山说,小孩子夏天出汗多,容易出痱子。如果是6个月之内的小孩,用藿香正气水和蒸馏水,或者开水放凉以后,按1:3的比例配合,用温水把起痱子的地方洗干净之后,涂上配好的药水。如果是6个月~2岁的小孩,就以藿香正气水和水1:2的比例,如果是2岁以上,就用1:1的比例。(图5)
有人出门远行,会晕车、晕船、晕机,用藿香正气水数滴,滴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的位置,同时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会有一定效果。
郝万山说,治疗小儿腹泻外用时,用纱布沾上藿香正气水填塞在他的肚脐上,可以治疗小儿拉肚子。藿香正气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有时,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水土不服、大便溏稀、食欲不振、舌苔厚,也可以喝藿香正气水。
现在市场上藿香正气散的剂型很多,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不同的制剂在功效上会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剂型呢?
彭坚说,藿香正气水是酒的制剂,它最能够保存中间的挥发油,酒是很好的溶媒,藿香正气水去急腹症时,效果最好。闭痧的时候,恶心呕吐、腹痛出汗出不来,这时吃了藿香正气水,全身毛窍就打开了,能够起到很好的发汗作用和缓解止痛作用。
郝万山说,开车上路之前,千万不要喝藿香正气水,否则遇上警察一测,认为你喝酒了,就违反了交通条例。有没有没酒的呢?有,藿香正气口服液也叫藿香正气液。它不含酒,也吸收得快,口感比较好,不那么辣,适合老人、小孩喝,也适合驾车外出时喝。
藿香正气丸是目前最常用的剂型,它是散剂的变形,尤其是水丸,效果更好,一般情况都可以用。如果腹泻明显,可以使用这个剂型。
古代的经典名方历经千年,千锤百炼,流传至今。藿香正气散,将继续延续它的传奇功效,护佑着百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