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两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门诊处方质量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po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乡、村两级不同年龄患者门诊处方质量,评价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在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的成效与问题。

方法

在湖北省改革联系点A县和非改革联系点B县随机抽取2个乡,每乡随机抽取4个村卫生室,采用机械抽样方法,抽取2015年4月门诊处方各100张,分析两县不同年龄段平均处方用药个数、静脉注射处方比例、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激素处方比例、平均处方费5项指标情况。

结果

A县乡镇卫生院平均处方用药个数(2.02)少于B县(3.26),静脉注射处方比例(30.30%)、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7.98%)、激素处方比例(6.57%)均低于B县(50.65%、69.08%、15.13%)。村卫生室处方中,A县静脉注射处方比例(31.05%)高于B县(20.34%),平均处方费用(29.28元)低于B县(31.45元),且A县儿童处方中,平均处方用药个数(2.50)多于B县(2.09),抗菌药物处方比例(65.91%)高于B县(45.56%)。

结论

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在处方质量控制方面还普遍面临静脉注射和抗菌药物使用控制不佳的情况,尤其体现在村卫生室以及儿童用药方面。乡村两级都应加强供方用药监管,引导需方合理用药,并重点关注村卫生室和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赖氨酸羟化酶2(PLOD2)的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调控骨肉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0例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PLOD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LOD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胶原纤维蛋白沉积。以空载体(LV-vector)、过表达PLOD2(LV-over/P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结果医源性胆管损伤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麻醉欠佳、患者体型等为其客观因素;而本组人为因素非常明显,损伤与过分自信、草率,盲目追求小切口、高速度有关.不同类型的胆管损伤应采取不同方法及早处理;术中发现者,可行裂口修补或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强调置管时间不少于6个月.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
目的分析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7例IDC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6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7例IDCS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26~69岁。3例发生于淋巴结,4例分别发生于皮肤、胃、肾上腺和肠系膜。镜下显示,肿瘤细胞呈束状和漩涡状生长,伴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质界限不清。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100、Vim、CD68和C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