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脊髓蛛往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急性外伤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急性脑积水肿的患者,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行脊髓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结果:84例患者,46例治疗效果良好,中残10例,重残6例,死亡22例。结论: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是治疗急性外伤性恼积水的有效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脊髓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急性外伤性脑积水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88—01
我科自2009-2013年,共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急性脑积水,采用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4例中,男62例,女22例,平均35.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2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20例。全部患者行头部CT检查,脑挫裂伤伴颅血肿84例,其中脑内血肿26例,硬膜下血肿58例,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移位>1cm,环池受压变窄。患者入院后急诊在全庥下行去骨板减压、血肿清除术,术后病人住重症病房监护,给子抗感染、降颅压、止血等对症治疗。术后2周内复查头部CT:脑室系统轻度扩大,纵裂池加宽,脑回無萎缩,脑沟不加宽;骨窗处脑膨出、移位,伴硬膜下积液。腰穿侧压在200mmH2O以上。
1.2 方法: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用一次性硬膜外庥醉包行腰椎穿刺置管。在腰椎3、4间隙进针,有落空感后,慢慢拔出针芯,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然后迅速置入引流管,在蛛网膜下腔内置入2-3cm,外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管末端高于穿刺平面8-10cm以维持正常的恼压,持续封闭引流,患者保持仰卧位或侧卧位。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的数量、颜色,并常规化验。监测颅内压,待恼脊液变清(淡黄透明),夹闭引流管,观察24小时病情稳定,脑压不高后拔管。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本组84例病人均在术后3天腰穿置管,78例病人引流时间4-15天,6例因出血量过多,引流管阻塞而拔管。治疗效果良好46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死亡22例。
2.2 引流量及监测:引流管较细,注意观察引流关2是否通畅。24小时引流量平均为200ml,最少100ml,最多300ml。脑脊液压力为0.88-3.64kPa,拔管时脑压均正常。
3 讨论
脑挫裂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常见,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对脑膜产生强烈的刺激,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同时,可以在软膜与蛛网膜之间发生粘连,甚至堵塞蛛网膜绒毛,从而造成恼积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1]。。脑脊液外引流可迅速消除血性脑脊液,防止或减轻红细胞阻塞脑脊液循环,降低颅内压,增加脑灌注压,防止脑积水的发生[2]。腰椎穿剌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术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术避免了频繁的腰椎穿刺,有利于尽早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同时可阵低恼积水的发生率。本组84例,治愈的46例无一例合并脑积水。22例死亡,其中6例拨管后14天合并脑积水死于恼疝。
据文献报道,蛛网膜下崆出血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为 20%-70%[2]。腰穿置管引流应在发病后尽早进行。有人认为单纯腰穿持续引流可以导致低颅压,甚至形成恼疝[3]。本组资料证实,这些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引流管末端高度保持
在8-10cm,也就走说脑压低于0.78-0.98kPa,脑脊液就不会流出,从而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布置管操作过程中.动作要敏捷、迅速。本组84例无一例在引流期间发生脑疝。
在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每日观察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留置导尿,以防穿刺局部污染。我们的经验是每日引流量控制在约2ooml,如引流量过多,可适当抬高引流管高度。持续腰穿外引流,有可能引起颅内感染及引
流过量,但注意无菌操作及引流量监测就可避免。本组无一例发生,也无置管处脑脊液漏。如果脑脊液血性成分较多,CT显示恼沟出朐量>2ml,有可能阻塞引流管,可每日腰穿1次,放液20ml,连续3-4次,至脑脊液色淡后可进行此术式。
参考文献:
[l]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375.
[2] 徐东,王凤焰.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积水[J].山东医药,2002,42(1):52-53
[3] 王玉祥,唐桂华,叶斌.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12例报道[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5):270
【关键词】脊髓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急性外伤性脑积水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88—01
我科自2009-2013年,共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急性脑积水,采用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4例中,男62例,女22例,平均35.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2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20例。全部患者行头部CT检查,脑挫裂伤伴颅血肿84例,其中脑内血肿26例,硬膜下血肿58例,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移位>1cm,环池受压变窄。患者入院后急诊在全庥下行去骨板减压、血肿清除术,术后病人住重症病房监护,给子抗感染、降颅压、止血等对症治疗。术后2周内复查头部CT:脑室系统轻度扩大,纵裂池加宽,脑回無萎缩,脑沟不加宽;骨窗处脑膨出、移位,伴硬膜下积液。腰穿侧压在200mmH2O以上。
1.2 方法: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用一次性硬膜外庥醉包行腰椎穿刺置管。在腰椎3、4间隙进针,有落空感后,慢慢拔出针芯,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然后迅速置入引流管,在蛛网膜下腔内置入2-3cm,外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管末端高于穿刺平面8-10cm以维持正常的恼压,持续封闭引流,患者保持仰卧位或侧卧位。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的数量、颜色,并常规化验。监测颅内压,待恼脊液变清(淡黄透明),夹闭引流管,观察24小时病情稳定,脑压不高后拔管。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本组84例病人均在术后3天腰穿置管,78例病人引流时间4-15天,6例因出血量过多,引流管阻塞而拔管。治疗效果良好46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死亡22例。
2.2 引流量及监测:引流管较细,注意观察引流关2是否通畅。24小时引流量平均为200ml,最少100ml,最多300ml。脑脊液压力为0.88-3.64kPa,拔管时脑压均正常。
3 讨论
脑挫裂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常见,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对脑膜产生强烈的刺激,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同时,可以在软膜与蛛网膜之间发生粘连,甚至堵塞蛛网膜绒毛,从而造成恼积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1]。。脑脊液外引流可迅速消除血性脑脊液,防止或减轻红细胞阻塞脑脊液循环,降低颅内压,增加脑灌注压,防止脑积水的发生[2]。腰椎穿剌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术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术避免了频繁的腰椎穿刺,有利于尽早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同时可阵低恼积水的发生率。本组84例,治愈的46例无一例合并脑积水。22例死亡,其中6例拨管后14天合并脑积水死于恼疝。
据文献报道,蛛网膜下崆出血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为 20%-70%[2]。腰穿置管引流应在发病后尽早进行。有人认为单纯腰穿持续引流可以导致低颅压,甚至形成恼疝[3]。本组资料证实,这些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引流管末端高度保持
在8-10cm,也就走说脑压低于0.78-0.98kPa,脑脊液就不会流出,从而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布置管操作过程中.动作要敏捷、迅速。本组84例无一例在引流期间发生脑疝。
在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每日观察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留置导尿,以防穿刺局部污染。我们的经验是每日引流量控制在约2ooml,如引流量过多,可适当抬高引流管高度。持续腰穿外引流,有可能引起颅内感染及引
流过量,但注意无菌操作及引流量监测就可避免。本组无一例发生,也无置管处脑脊液漏。如果脑脊液血性成分较多,CT显示恼沟出朐量>2ml,有可能阻塞引流管,可每日腰穿1次,放液20ml,连续3-4次,至脑脊液色淡后可进行此术式。
参考文献:
[l]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375.
[2] 徐东,王凤焰.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积水[J].山东医药,2002,42(1):52-53
[3] 王玉祥,唐桂华,叶斌.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12例报道[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