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整体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84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心血管护理方法,给予实验组整体性护理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无论是心血管疾病控制时间,还是住院治疗时间,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整体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99-01
心血管疾病属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于生活方式关系十分密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1]。为了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延长老人的寿命,有必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护理,本文将研究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整体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老年心血管患者84例,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65-78岁不等,平均年龄72.3岁,经确诊,全部患者符合内科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84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心血管护理方法,给予实验组整体性护理方法,实验组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为了稳定患者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情,可实施音乐治疗法,并经常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此外,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多向患者列举成功病例,增强其接受治疗与护理的主观能动性。
1.2.2 生活护理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期清洁患者机体,合理摆放患者室内的物品,经常通风,晒被[2],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3 评价标准 按照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将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心血管疾病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心率正常、血压正常,为治愈;患者心血管疾病症状减少,生命体征有所改善,心率、血压情况好转,为有效;患者心血管疾病症状未减少,生命体征无改善,心率、血压情况不见好转或恶化,为无效[3]。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各项资料,借助软件SPSS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对于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对于计数资料,用比率(%)来表示,采用x2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护士护理水平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心血管疾病控制时间对比 从住院时间角度看,实验组患者为(7.83±1.08)d,对照组为(9.43±1.63)d,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心血管疾病控制时间角度看,验组患者为(5.49±1.08)d,对照组为(7.46±1.13)d,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中,治愈19例,20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2.9%,对照组中,治愈15例,16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71.4%,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看,实验组(85.44±7.19)分,对照组为(46.58±8.06)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较明显,与此同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整体性护理,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能够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经过本文研究,与进行传统心血管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实施整体性护理的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心血管疾病控制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更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整体性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参考文献
[1] 黄和煦,池丽娟.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05(02):19-20.
[2] 袁立荣.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23):191-192.
[3] 罗漫旦.临床护理路径下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05(23):1479-1480.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99-01
心血管疾病属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于生活方式关系十分密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1]。为了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延长老人的寿命,有必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护理,本文将研究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整体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老年心血管患者84例,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65-78岁不等,平均年龄72.3岁,经确诊,全部患者符合内科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84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心血管护理方法,给予实验组整体性护理方法,实验组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为了稳定患者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情,可实施音乐治疗法,并经常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此外,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多向患者列举成功病例,增强其接受治疗与护理的主观能动性。
1.2.2 生活护理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期清洁患者机体,合理摆放患者室内的物品,经常通风,晒被[2],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3 评价标准 按照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将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心血管疾病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心率正常、血压正常,为治愈;患者心血管疾病症状减少,生命体征有所改善,心率、血压情况好转,为有效;患者心血管疾病症状未减少,生命体征无改善,心率、血压情况不见好转或恶化,为无效[3]。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各项资料,借助软件SPSS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对于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对于计数资料,用比率(%)来表示,采用x2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护士护理水平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心血管疾病控制时间对比 从住院时间角度看,实验组患者为(7.83±1.08)d,对照组为(9.43±1.63)d,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心血管疾病控制时间角度看,验组患者为(5.49±1.08)d,对照组为(7.46±1.13)d,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中,治愈19例,20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2.9%,对照组中,治愈15例,16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71.4%,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看,实验组(85.44±7.19)分,对照组为(46.58±8.06)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较明显,与此同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整体性护理,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能够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经过本文研究,与进行传统心血管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实施整体性护理的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心血管疾病控制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更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整体性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参考文献
[1] 黄和煦,池丽娟.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05(02):19-20.
[2] 袁立荣.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23):191-192.
[3] 罗漫旦.临床护理路径下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05(23):1479-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