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各省市都加快了研学旅行发展的步伐,先后有安徽、江苏、重庆等8省市开展了研学旅行试点工作。而红色研学旅游基地作为红色研学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它的开发和建设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以重庆红岩基地为例,分析红色研学基地开发建设现状以及现存问题,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关建议,以完善红色研学基地建设,更好推动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
关键词: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建设;问题
一、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概况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中国旅游投资报告》中,研学旅游被视作未来旅游投资的十大重要领域之一。因此,近年来各种研学旅行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和旅游企业的重视。其中红色研学旅行依托红色旅游,有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以及传承革命精神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研学旅行基地作为开展红色研学旅行载体,它的建设是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基础。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需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重庆红岩景区作为我国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之一,深刻烙印着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中国革命历史,对服务广大青少年研学旅游群体,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红岩景区基地价值审视
(一)旅游资源价值审视
红岩景区的核心景区地处重庆主城的渝中区和沙坪坝区,包括以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为中心的一系列红色旅游景点;下辖景点有红岩魂陈列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桂园、红岩魂广场、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等。2017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红岩旅游景区研学旅行的发展。此外,红岩景区周边区域还拥有丰富的绿、蓝和古色等旅游资源,因此红色旅游资源可与其他色彩旅游资源整合,打造“红色为主、多色结合”的旅游产品,为红岩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基础。
(二)文化教育价值审视
红色研学旅行除了具有研学旅行的一般特征之外,更加突出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红岩景区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通过对中国革命史及优秀代表人物精神和人格力量等资源的发掘、阐释、宣扬来加强爱国与信仰教育,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艰辛奋斗历程的价值认同,推动教育效果取得突破。红岩景区以其真实而丰富的革命历史为依据,寓教于游;其红岩精神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革命传统,加强当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
三、红岩研学旅行基地开发现状
(一)定位准确,特色鲜明
重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统一战线的传统基地,其抗战遗址总计有767处,现保存有395处。不同于一般以自然风景和民风民俗为主要吸引点的国内其他红色旅游景区,重庆红岩文化景区主要基于重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特殊地位,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 以红岩文化为内涵,凝聚着民族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旨在打造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寓教于乐,切身体验的形式,推动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促进革命精神的传承。
(二)形成红岩联线,实现区域资源整合
“红岩联线文化研发中心”在重庆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下于2004年正式成立。该中心由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以及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及其所属革命遗址群改制后成立,这是重庆弘扬红岩精神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红岩联线的形成,每年接待观众达到600万人次,实现了对重庆红色文化区域的连锁化整合。联点成线的方式更加凸显了红岩研学基地的个性和特点,不仅使重庆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一体化,也使重庆市红色研学旅行产品更加多样化,让青少年通过研学旅行对红巖文化、革命历史有着更全面的理解。
(三)研学旅行初成规模
重庆红岩景区自2017年被列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目前红岩景区研学旅行已经初具规模。一方面,重庆红岩景区与重庆市教科院的合作,探索开发了“小萝卜头主题活动”、“行走红岩”、“红岩故事汇”、“红岩小导游”、“走进红岩艺术作品”、“红岩祭英烈”等诸多符合中小学生研学旅游需求的实践课程。另一方面,红岩旅游基地与中小学校对接,已成7个班次的研学实践主题教育,近300名中小学生参与到研学实践活动中。重庆红岩景区基地对研学旅行的初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和研学的结合,为探索开创多元化研学旅行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四、红岩研学旅行基地建设问题及建议
(一)现存问题
1. 表现形式趋同化,研学产品深度缺乏
目前红岩研学旅行基地与国内其他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缺少“内核”。红岩基地目前能够提供的研学旅行方式主要通过历史建筑、物品展示等阐释红色文化内涵,宣传革命精神。在革命旧址展示方面主要通过图文、实物结合陈列等有形方式,展示方式相对传统,缺乏互动性。其次,重庆红岩景区对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尽管红岩基地尝试在实践教育中丰富主题,开发多种实践课程等方式丰富研学旅行产品,但有关红色文化内涵、革命精神的尝试挖掘还停留在展示、还原等浅表层次,仅靠陈列展示、体验讲解,中小学生易“走马观花”,对于红岩文化的独特性、革命精神的传承性缺少启发式教育,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2.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红岩景区虽然处于重庆主城区,但是具体位置处在歌乐山上,“食、住、行、游、娱、购”等配套产业仍不完善。缺乏特色餐饮、公共交通不便、旅游纪念品种类少、质量差等问题都制约着红岩景区研学旅行的发展。其次,红岩景区内部管理缺乏专业性。景区内社会营运车辆较多,影响景区秩序;专业服务水准不高,景区讲解人员的讲解缺少针对性等问题,对研学旅行团成员的满意度影响较大。 3. 营销宣传手段滞后,研学基地知名度不高
红岩景区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的营销与宣传缺乏对网络宣传方式的运用。在大数据、云计算风靡的信息时代,营销宣传的手段早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而应该利用旅游4.0时代的特征,全方位地推动网络宣传。目前,红岩景区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不够,宣传效果不够理想。2017年,虽然红岩革命纪念馆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但是社会各界对红岩景区的认识仍以红色旅游目的地为主,作为全国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还缺乏认知,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知名度还不高。
(二)建议
1. 深度挖掘基地资源,深化打造研学产品
重庆红岩景区可结合红岩联线特点,针对研学旅行的目标受众,以启发为目的,制定科学的研学旅行流程,打造红岩特有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丰富基地红岩精神内涵,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红色研学旅行产品,提高研学基地的“内核”品质。
研学旅行对象主体是青少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小学生9913.0万人,在校初中生人数4329.4万人,在校高中人数2366.6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更需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社会科技、人文历史、天文科技等多种类型的活动方案,通过视、听、说、演等方式因材施教,激发青少年想象力和内在情感。小学阶段,以引导观光为主,通过观光红岩革命纪念馆、观看红岩革命的动画片、學习红色歌曲、听红岩故事,初步了解红岩革命历史,增加游戏性、艺术性的内容,使内容讲解浅显,通俗易懂,详略得当; 初中阶段,研学旅行产品以游览+体验为主,结合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等景观型旅游资源,通过户外活动等增加研学旅行乐趣;高中阶段的群体理解力相对较强,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以红岩文学作品、舞台剧、知识竞赛的形式,结合多种科技手段支持下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加深红岩文化的内涵理解,以此建立红岩基地研学旅行的品牌。
2. 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机制
在硬件设施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现代化建设,加强接待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增加特色主题餐厅;进一步完善红岩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交通、娱乐、食宿等接待设施等,营造良好红色教学环境,为研学旅行团队提供便捷的服务,满足研学活动的需要。
在红岩景区管理方面,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景区管理,加大社会车辆的管控,维护景区良好形象。加大对基地人才建设,通过技能培训、竞赛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人员服务技能,制定专门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其次,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安全保障制度,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保证学生安全;在基地进行红色研学活动教学时,需要结合各部门、机构,整合相关资源,协调统一,配合规划,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从而提高研学旅行团队的满意度,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
3. 多种宣传方式综合运用,提升基地知名度
红岩景区的营销宣传需要丰富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首先,在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需要重视网络宣传,通过官网、微信、微博、论坛等多种官方网络方式进行宣传;尤其面对新媒体时代下自媒体营销方式的盛行。利用自媒体经济O2O模式,将红色研学基地进行社群营销,达到口碑宣传的效果。
其次,紧抓文化产业潮流,实现借势宣传。红岩景区也可以通过借势“IP”,从红岩的影视、文学作品,革命故事等入手,不受平台约束,快速导入流量,通过输出文化内容,向用户传递红岩精神,并以此提高红岩景区研学基地知名度,实现跨界协调效益。
最后,细分目标客户,进行活动宣传。红岩景区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可通过主办、承办、协办、赞助等一系列针对中小学生的历史文化活动,快速提升红岩景区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的知名度,实现精准营销。
五、结语
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是实现教育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促进青少年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使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重要基础。重庆红岩景区作为第一批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以红岩文化为主要资源,结合教学理念和旅游发展规律,具有政治、文化、教育多种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重庆红岩景区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红岩景区需要从丰富和深化研学旅行产品、完善研学旅行设施与服务、重视研学旅行基地营销与宣传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红岩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雷巧莉.红色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3).
[2]陆庆祥,杨秀珍.如何做好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建设[EB/OL].中国旅游报,2017-09-22.
[3]厉华.“红岩联线”的发展和运作 [J].中国博物馆,2006(02).
[4]孙茜.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红色研学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关键词: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建设;问题
一、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概况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中国旅游投资报告》中,研学旅游被视作未来旅游投资的十大重要领域之一。因此,近年来各种研学旅行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和旅游企业的重视。其中红色研学旅行依托红色旅游,有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以及传承革命精神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研学旅行基地作为开展红色研学旅行载体,它的建设是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基础。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需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重庆红岩景区作为我国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之一,深刻烙印着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中国革命历史,对服务广大青少年研学旅游群体,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红岩景区基地价值审视
(一)旅游资源价值审视
红岩景区的核心景区地处重庆主城的渝中区和沙坪坝区,包括以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为中心的一系列红色旅游景点;下辖景点有红岩魂陈列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桂园、红岩魂广场、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等。2017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红岩旅游景区研学旅行的发展。此外,红岩景区周边区域还拥有丰富的绿、蓝和古色等旅游资源,因此红色旅游资源可与其他色彩旅游资源整合,打造“红色为主、多色结合”的旅游产品,为红岩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基础。
(二)文化教育价值审视
红色研学旅行除了具有研学旅行的一般特征之外,更加突出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红岩景区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通过对中国革命史及优秀代表人物精神和人格力量等资源的发掘、阐释、宣扬来加强爱国与信仰教育,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艰辛奋斗历程的价值认同,推动教育效果取得突破。红岩景区以其真实而丰富的革命历史为依据,寓教于游;其红岩精神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革命传统,加强当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
三、红岩研学旅行基地开发现状
(一)定位准确,特色鲜明
重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统一战线的传统基地,其抗战遗址总计有767处,现保存有395处。不同于一般以自然风景和民风民俗为主要吸引点的国内其他红色旅游景区,重庆红岩文化景区主要基于重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特殊地位,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 以红岩文化为内涵,凝聚着民族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旨在打造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寓教于乐,切身体验的形式,推动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促进革命精神的传承。
(二)形成红岩联线,实现区域资源整合
“红岩联线文化研发中心”在重庆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下于2004年正式成立。该中心由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以及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及其所属革命遗址群改制后成立,这是重庆弘扬红岩精神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红岩联线的形成,每年接待观众达到600万人次,实现了对重庆红色文化区域的连锁化整合。联点成线的方式更加凸显了红岩研学基地的个性和特点,不仅使重庆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一体化,也使重庆市红色研学旅行产品更加多样化,让青少年通过研学旅行对红巖文化、革命历史有着更全面的理解。
(三)研学旅行初成规模
重庆红岩景区自2017年被列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目前红岩景区研学旅行已经初具规模。一方面,重庆红岩景区与重庆市教科院的合作,探索开发了“小萝卜头主题活动”、“行走红岩”、“红岩故事汇”、“红岩小导游”、“走进红岩艺术作品”、“红岩祭英烈”等诸多符合中小学生研学旅游需求的实践课程。另一方面,红岩旅游基地与中小学校对接,已成7个班次的研学实践主题教育,近300名中小学生参与到研学实践活动中。重庆红岩景区基地对研学旅行的初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和研学的结合,为探索开创多元化研学旅行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四、红岩研学旅行基地建设问题及建议
(一)现存问题
1. 表现形式趋同化,研学产品深度缺乏
目前红岩研学旅行基地与国内其他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缺少“内核”。红岩基地目前能够提供的研学旅行方式主要通过历史建筑、物品展示等阐释红色文化内涵,宣传革命精神。在革命旧址展示方面主要通过图文、实物结合陈列等有形方式,展示方式相对传统,缺乏互动性。其次,重庆红岩景区对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尽管红岩基地尝试在实践教育中丰富主题,开发多种实践课程等方式丰富研学旅行产品,但有关红色文化内涵、革命精神的尝试挖掘还停留在展示、还原等浅表层次,仅靠陈列展示、体验讲解,中小学生易“走马观花”,对于红岩文化的独特性、革命精神的传承性缺少启发式教育,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2.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红岩景区虽然处于重庆主城区,但是具体位置处在歌乐山上,“食、住、行、游、娱、购”等配套产业仍不完善。缺乏特色餐饮、公共交通不便、旅游纪念品种类少、质量差等问题都制约着红岩景区研学旅行的发展。其次,红岩景区内部管理缺乏专业性。景区内社会营运车辆较多,影响景区秩序;专业服务水准不高,景区讲解人员的讲解缺少针对性等问题,对研学旅行团成员的满意度影响较大。 3. 营销宣传手段滞后,研学基地知名度不高
红岩景区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的营销与宣传缺乏对网络宣传方式的运用。在大数据、云计算风靡的信息时代,营销宣传的手段早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而应该利用旅游4.0时代的特征,全方位地推动网络宣传。目前,红岩景区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不够,宣传效果不够理想。2017年,虽然红岩革命纪念馆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但是社会各界对红岩景区的认识仍以红色旅游目的地为主,作为全国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还缺乏认知,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知名度还不高。
(二)建议
1. 深度挖掘基地资源,深化打造研学产品
重庆红岩景区可结合红岩联线特点,针对研学旅行的目标受众,以启发为目的,制定科学的研学旅行流程,打造红岩特有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丰富基地红岩精神内涵,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红色研学旅行产品,提高研学基地的“内核”品质。
研学旅行对象主体是青少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小学生9913.0万人,在校初中生人数4329.4万人,在校高中人数2366.6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更需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社会科技、人文历史、天文科技等多种类型的活动方案,通过视、听、说、演等方式因材施教,激发青少年想象力和内在情感。小学阶段,以引导观光为主,通过观光红岩革命纪念馆、观看红岩革命的动画片、學习红色歌曲、听红岩故事,初步了解红岩革命历史,增加游戏性、艺术性的内容,使内容讲解浅显,通俗易懂,详略得当; 初中阶段,研学旅行产品以游览+体验为主,结合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等景观型旅游资源,通过户外活动等增加研学旅行乐趣;高中阶段的群体理解力相对较强,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以红岩文学作品、舞台剧、知识竞赛的形式,结合多种科技手段支持下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加深红岩文化的内涵理解,以此建立红岩基地研学旅行的品牌。
2. 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机制
在硬件设施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现代化建设,加强接待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增加特色主题餐厅;进一步完善红岩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交通、娱乐、食宿等接待设施等,营造良好红色教学环境,为研学旅行团队提供便捷的服务,满足研学活动的需要。
在红岩景区管理方面,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景区管理,加大社会车辆的管控,维护景区良好形象。加大对基地人才建设,通过技能培训、竞赛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人员服务技能,制定专门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其次,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安全保障制度,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保证学生安全;在基地进行红色研学活动教学时,需要结合各部门、机构,整合相关资源,协调统一,配合规划,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从而提高研学旅行团队的满意度,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
3. 多种宣传方式综合运用,提升基地知名度
红岩景区的营销宣传需要丰富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首先,在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需要重视网络宣传,通过官网、微信、微博、论坛等多种官方网络方式进行宣传;尤其面对新媒体时代下自媒体营销方式的盛行。利用自媒体经济O2O模式,将红色研学基地进行社群营销,达到口碑宣传的效果。
其次,紧抓文化产业潮流,实现借势宣传。红岩景区也可以通过借势“IP”,从红岩的影视、文学作品,革命故事等入手,不受平台约束,快速导入流量,通过输出文化内容,向用户传递红岩精神,并以此提高红岩景区研学基地知名度,实现跨界协调效益。
最后,细分目标客户,进行活动宣传。红岩景区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可通过主办、承办、协办、赞助等一系列针对中小学生的历史文化活动,快速提升红岩景区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的知名度,实现精准营销。
五、结语
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是实现教育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促进青少年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使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重要基础。重庆红岩景区作为第一批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以红岩文化为主要资源,结合教学理念和旅游发展规律,具有政治、文化、教育多种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重庆红岩景区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红岩景区需要从丰富和深化研学旅行产品、完善研学旅行设施与服务、重视研学旅行基地营销与宣传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红岩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雷巧莉.红色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3).
[2]陆庆祥,杨秀珍.如何做好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建设[EB/OL].中国旅游报,2017-09-22.
[3]厉华.“红岩联线”的发展和运作 [J].中国博物馆,2006(02).
[4]孙茜.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红色研学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