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分析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khoa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明确要求体现幼儿教学的特色。民间艺术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现代幼儿教学中,将民间艺术的精华和幼儿的课程结合起来将有力地提升幼儿办学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将分析民间艺术文化的引入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再探讨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方法,希望能对幼儿教育和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有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幼儿教育;学习氛围
  一、 引言
  民间艺术文化是我国文化的一种形式。民间艺术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对生活艺术化的反映。幼儿园教育是每个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帮助引导孩子正确认知世界的开端。为了给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园教育的特色化,老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地将民间艺术文化和幼儿课程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丰富幼儿教育的课程形式,也能促进新时代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 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
  民间艺术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对生活艺术化的反映。民间艺术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人们所接受,成为民间文化的一种代表;这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艺术显得吸引力不足;同时,在与现代元素的交流中,民间艺术显得活力不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民间艺术文化的形式多样,在新时期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是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新方式,让民间艺术文化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 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对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一) 推动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趣味性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出现,基于对幼儿的心理特征来进行引导的教育方式。趣味性教育能帮助培养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智商和情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充分培养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人培养成更加适合社会环境变化的人才。民间艺术文化的形式多样,在幼儿教学中合理的引入画画、剪纸、泥塑等课程将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对艺术领域的探索和创造。这些民间艺术形式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幼儿课堂效果的提升。民间艺术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丰富精神世界最直观的反映。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民间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下成长的人喜欢新鲜,追求个性,他们更倾向于特色和与众不同的想法。民间艺术的传承也收到了巨大的冲击。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特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让我国的民间工艺在现代化发展中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幼儿园教育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帮助孩子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知的开端,也是孩子开始探索发现世界的重要阶段。幼儿园阶段所学的知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将其引入幼儿园教育中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汲取民间艺术的精华,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将传承民间艺术的责任深深地牢记在心。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一) 在日常教学中为幼儿构建民间艺术学习氛围
  幼儿在校期间学习民间艺术文化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园的教室布置上,可以引入民间艺术作为装饰。例如:让老师和学生在“六一”儿童节解来共同完成教室的布置。充分利用民间艺术中的剪纸工艺来制作窗花等纹饰。还可以利用在绘制同学们的卡通形象来丰富教室的装饰。儿童的教学环境对教学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加深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同时,在教与学的传递过程中,幼儿能很好地理解民间艺术的具体内涵。将民间文化转化为幼儿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事物,也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孩子们展现不同的民间艺术,让学生从动态形式来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让民间艺术和幼儿的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让民间艺术充分地融入幼儿的学习中。这样既让幼儿的学习氛围中带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文化气息,又能丰富幼儿的课程形式,实现了对幼儿教育的创新。
  (二) 在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过程中设计教学
  我国民间艺术种类多,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按照幼儿的学习习惯来选择民间艺术形式。例如传统的折纸、泥塑的制作等操作教简单,比较能够满足孩子。因此,在幼儿教学设计上可以想让学生观看折纸工艺的步骤,让学生根据指示来完成一些简单折纸的操作。或者是采用橡皮泥来代替泥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来制作。因为幼儿还处于思想发散阶段,他们比较活泼好动。通过将民间艺术形式引入课堂学习,是刺激学生新的学习兴趣点的有效方式。通过简单的动手制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同时在其他课程上,老师也可以借助自己制作一些手工工艺,吸引学生的兴趣。另外,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观察学生对民间艺术形式的喜欢程度,根据课程特点来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让民间艺术更好地与幼儿课程联系起来,增强民间艺术文化的表现方式。
  五、 结束语
  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特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让我国的民间工艺在现代化发展中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将民间艺术中适合幼儿学习的工艺来进行教学,能将艺术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是培育民间艺术传承人的重要举措。这不仅能促进民间艺术的教学化发展,还能丰富幼儿园教学内涵,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国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学周刊,2019(3).
  [2]李瓊英.民族工艺扎染在幼儿园中的实践与运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0).
  [3]陈丽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
  [4]包娜娜.鄂温克族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艺术课程中开发的现状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5]庞沾亮.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7).
  作者简介:
  陶小莲,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市第二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这也体现出了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培养职业性市場人才,因此,职业素质教育对其来说尤为重要。语文是中职教育中的重点,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关于职业素质的知识内容,这就为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就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希望对中职职业素质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素质;教育渗
目的:观察小儿脑卒中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以其提高诊治成功率,避免误诊。方法回顾2009年4月~2015年3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小儿脑卒中患儿的发病过程
摘要:提问的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走神、发呆的情况。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先介绍了如何设计提问的问题,再提出几点提问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提问技巧  在小学语文理解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重视阅读理解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还需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问题
摘 要: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写作要求的内容生动形象,能引发学生对事物描写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应用。看图写话的内容就是学生最大的写作思路来源,更有趣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以及对写作基础的培养。写作能力在低年级以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更应该在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的写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表达的能力。
目的 分析股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股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活动
摘 要:高中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过程中一时间难以快速理解地理知识,致使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知识点,此种学习方式很容易忘记之前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内容,应深入落实任务驱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学习教材内容,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可见运用多元化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