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司长戴国庆用“层次高、内涵新、措施实”概括其亮点。戴国庆所说的“内涵新”,是指在继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传统优良作风基础上,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新的阐释。“这是第一次对科学家精神做了全面概括。”戴国庆认为,《意见》不仅具有开创性,也饱含时代性。
一、践行科学家精神,树立科技工作者公认价值观
如何定义和阐释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内核就是《意见》阐述的12个字,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变革,我们必须要在以往两弹一星、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特定科技工作者群体的精神上进行深度凝练、升华,形成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科学家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具有优良传统的群体。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镌刻着无数彰显科学家精神的光辉名字。核物理学家于敏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为中国航天梦呕心沥血、奋斗不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几十年专注于田畴,奋战在科研一线;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为祖国辽阔海疆铸造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不辞辛苦、亲身试药,解决了世界性抗疟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是科学家精神的承载者、践行者和发扬者。在他们身上,闪烁着科学家精神的神圣灵光。科学家精神也因他们的科研实践而成为改变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2020年疫情爆发后,面对疫情,钟南山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义无反顾地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他不断借助媒体发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而他说的每句话,人们都信。在我们眼里,他就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羸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在他身上体现了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在钟老身上至少有“四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
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他没有丝毫犹豫登上开往武汉的列车。在第一时间奔赴了最前线。
2)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生态度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明确了人传人现象这一关键信息,有力促进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这些都與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生态度分不开。
3)胸怀国家、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
钟南山院士认为:“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抓住国际前沿、国家急需项目,立地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顶天的研究不能立地,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意义就会打折扣。”钟南山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还有著名的“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没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胸怀国家、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
4)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
钟南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奋斗不是一段时间内做某一件事,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奋斗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大多数奋斗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后,携手并进。”84岁高龄的他四处奔波,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看到他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网友直呼心疼。正是这样一位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执著奋斗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共产党人,在重大疫情面前,挺起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民族脊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令人动容。
我们当学习钟南山院士身上所体现的这“四种精神”,对党忠诚,热爱人民,为所在集体、为国家建设、为社会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个人应有的贡献。当然,钟老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能远不止于此,比如加强身体锻炼等等,如果84岁我们依然能有充足的精气神,为国为民作出巨大贡献,何尝不是国之幸、民之福?这样一位84岁的老人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二、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让科研工作者少点浮躁多份宁静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也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彰显国家对改进学风之重视。较之此前出台的一些规定,《意见》的内容更丰富、态度更明确、措施更严厉,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防止和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对违背科研诚信行为实行“一票否决”,解决表格多、牌子乱问题等方面皆有论及。尤其明确要“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浮躁之风确实是我国科研领域的一块心病,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科研投入水涨船高,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科研投入量是上去了,但有突破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还比较少,投入产出比仍不合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地基还不够牢、大厦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也和科研领域学风不够扎实、浮夸浮躁有关,不少科研人员不能沉下心来,不愿围绕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下苦功,不甘板凳一坐十年冷。刘忠范院士曾指出:“现在科技界、产业领域普遍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把在《自然》《科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作为目的,至于能在现实中解决什么问题,就不深究了。”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论文,一些科研人员热衷于做“短平快”项目,而对原创性研究兴致不高。浮躁是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转化之大敌。
科研人员的作风问题,和个人的修养、道德有关,因此,对于那些违背科研诚信的个人进行查处、惩治很有必要。但是,为什么科研领域浮躁之风甚炽,科研人员愿意围着论文转?个人原因之外,现行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恐怕也难辞其咎。当发表论文成为职业晋升、人才计划、各类奖项等的必要条件,并给科研人员带来可观收益时,做“短平快”研究、迅速发表论文,便成为一个最优路径,而原创性研究因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成为一个次优选择。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见人还要见制度。科研人员需要约束,科研环境也要调适,特别是完善相关制度,如破除“四唯”、改革科技评价导向等。靠规范约束人,用制度塑造人,转变作风和学风方得可靠保障。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作风学风做出全面系统部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作风学风建设提出针对性举措,并明确具体任务。”正如《意见》强调,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事业融入报国伟业中,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科学家精神必然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践行科学家精神,树立科技工作者公认价值观
如何定义和阐释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内核就是《意见》阐述的12个字,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变革,我们必须要在以往两弹一星、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特定科技工作者群体的精神上进行深度凝练、升华,形成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科学家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具有优良传统的群体。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镌刻着无数彰显科学家精神的光辉名字。核物理学家于敏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为中国航天梦呕心沥血、奋斗不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几十年专注于田畴,奋战在科研一线;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为祖国辽阔海疆铸造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不辞辛苦、亲身试药,解决了世界性抗疟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是科学家精神的承载者、践行者和发扬者。在他们身上,闪烁着科学家精神的神圣灵光。科学家精神也因他们的科研实践而成为改变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2020年疫情爆发后,面对疫情,钟南山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义无反顾地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他不断借助媒体发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而他说的每句话,人们都信。在我们眼里,他就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羸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在他身上体现了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在钟老身上至少有“四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
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他没有丝毫犹豫登上开往武汉的列车。在第一时间奔赴了最前线。
2)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生态度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明确了人传人现象这一关键信息,有力促进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这些都與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生态度分不开。
3)胸怀国家、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
钟南山院士认为:“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抓住国际前沿、国家急需项目,立地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顶天的研究不能立地,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意义就会打折扣。”钟南山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还有著名的“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没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胸怀国家、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
4)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
钟南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奋斗不是一段时间内做某一件事,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奋斗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大多数奋斗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后,携手并进。”84岁高龄的他四处奔波,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看到他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网友直呼心疼。正是这样一位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执著奋斗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共产党人,在重大疫情面前,挺起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民族脊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令人动容。
我们当学习钟南山院士身上所体现的这“四种精神”,对党忠诚,热爱人民,为所在集体、为国家建设、为社会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个人应有的贡献。当然,钟老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能远不止于此,比如加强身体锻炼等等,如果84岁我们依然能有充足的精气神,为国为民作出巨大贡献,何尝不是国之幸、民之福?这样一位84岁的老人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二、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让科研工作者少点浮躁多份宁静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也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彰显国家对改进学风之重视。较之此前出台的一些规定,《意见》的内容更丰富、态度更明确、措施更严厉,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防止和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对违背科研诚信行为实行“一票否决”,解决表格多、牌子乱问题等方面皆有论及。尤其明确要“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浮躁之风确实是我国科研领域的一块心病,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科研投入水涨船高,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科研投入量是上去了,但有突破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还比较少,投入产出比仍不合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地基还不够牢、大厦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也和科研领域学风不够扎实、浮夸浮躁有关,不少科研人员不能沉下心来,不愿围绕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下苦功,不甘板凳一坐十年冷。刘忠范院士曾指出:“现在科技界、产业领域普遍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把在《自然》《科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作为目的,至于能在现实中解决什么问题,就不深究了。”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论文,一些科研人员热衷于做“短平快”项目,而对原创性研究兴致不高。浮躁是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转化之大敌。
科研人员的作风问题,和个人的修养、道德有关,因此,对于那些违背科研诚信的个人进行查处、惩治很有必要。但是,为什么科研领域浮躁之风甚炽,科研人员愿意围着论文转?个人原因之外,现行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恐怕也难辞其咎。当发表论文成为职业晋升、人才计划、各类奖项等的必要条件,并给科研人员带来可观收益时,做“短平快”研究、迅速发表论文,便成为一个最优路径,而原创性研究因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成为一个次优选择。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见人还要见制度。科研人员需要约束,科研环境也要调适,特别是完善相关制度,如破除“四唯”、改革科技评价导向等。靠规范约束人,用制度塑造人,转变作风和学风方得可靠保障。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作风学风做出全面系统部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作风学风建设提出针对性举措,并明确具体任务。”正如《意见》强调,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事业融入报国伟业中,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科学家精神必然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