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很多教师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然而,笔者发现不少课堂呈示的问题没有挑战性,仅限于对课本材料的再认再现,无法发挥问题应有的启发思维、挖掘潜能、提升能力的作用。如果任由这样的问题登堂入室,装点我们的课改实验,必将贻害无穷。新课程呼唤有价值的问题的产生,呼唤教师创造性地设计问题,经营课堂。
下面以高中历史《巩固新生政权》为例谈谈如何让有价值的问题激活历史课堂。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就在这时,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新生的共和国面临严峻的挑战。”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了,“抗美援朝”四个大字,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经典性黑白照片映衬下,格外醒目,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真实感油然而生。“上节课,我让同学们提出心中的疑惑。课后有同学提出,既然朝鲜爆发的是内战,而美国为首组成‘联合国军’,毕竟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那么中国出兵朝鲜是否涉嫌干涉朝鲜内政呢?老师一时没有回答上来。这节课看班上的同学能不能给老师一个帮助呢?”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面对的挑战,很多来源于思维日趋活跃的学生。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一旦释放出创造的活力,往往令教师措手不及。教师决非先知先觉,对学生临时生发出来的疑问,不可能一一给予满意的答复。坦然承认自己对某些问题无法完美地解答,是一种诚信精神,更是一种科学态度。因势利导,以学生生发出来的疑惑作为教学材料,作为对其他班级开展教学活动的有利契机,则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由于问题设计不再纠缠于课本,迫使学生放弃翻看课本寻找答案的念头,不得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于是,一些发散性的观点被激发了出来,有的说,“中国和朝鲜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对自己的友好邻邦横遭侵略,中国岂能坐视不管?”有的说,“如果任由美国肆意侵略自己的邻国,中国的安危就成了问题”,还有的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是自己的责任”,“中国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兵的,名正言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回答之后,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自主学习抗美援朝史实,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用最有特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这场伟大的战争”。课程改革到来后,很多教师都认同“张扬学生个性”的理念,但却很少考虑如何展示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不同特色、如何让学生拥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权利。这里老师让学生自己有特色地介绍抗美援朝史实,良苦用心,恰恰就在于此。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给我们一个惊喜。一个短暂的寂静,学生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最后,多数学生没有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依然是依据课本内容进行了复述。也有很多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很有见解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经过一番展示,整个教室弥漫着浓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其理性思维能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接下来,老师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网上出现了一些论述抗美援朝负面影响的文章,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请大家讨论,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思维顿时被集中到对与错、是与非的对立点上了。通过对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重新梳理、审视和加工,学生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对抗美援朝伟大功绩的认识,基于主流学术观点,自不待言。耐人寻味的是,有部分同学赞成“负面影响说”,依据不外乎是“使我国解放台湾的计划搁浅”、“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法的时间被推迟”、“给中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不小的困难”、“使中美和解的可能性暂时地消失了,使得双方相互疏远、更加敌对,直接导致了两国长达20年之久的对立与隔阂。”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通过有效的交往,形成一个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但教师毕竟还是这个共同体中“平等中的首席”,担负着价值引领的神圣职责。面对无法回避的学生疑惑,教师旗帜鲜明地进行点拨,亮出自己的观点,指点迷津,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习一种历史的认识方法。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争,那场关系到新中国生死存亡的战争,我们越发感受到当年老一辈领导人作出的艰难抉择的伟大。可以说,没有那场战争,没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鲜血浇灌出来的胜利果实,就没有后来共和国的长治久安、稳定繁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否定当年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却在笔者的记忆深处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可以套用照搬的模式方法,一切都有赖于实施者个性化、创造性的感悟与体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参与新课程实验的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下面以高中历史《巩固新生政权》为例谈谈如何让有价值的问题激活历史课堂。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就在这时,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新生的共和国面临严峻的挑战。”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了,“抗美援朝”四个大字,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经典性黑白照片映衬下,格外醒目,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真实感油然而生。“上节课,我让同学们提出心中的疑惑。课后有同学提出,既然朝鲜爆发的是内战,而美国为首组成‘联合国军’,毕竟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那么中国出兵朝鲜是否涉嫌干涉朝鲜内政呢?老师一时没有回答上来。这节课看班上的同学能不能给老师一个帮助呢?”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面对的挑战,很多来源于思维日趋活跃的学生。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一旦释放出创造的活力,往往令教师措手不及。教师决非先知先觉,对学生临时生发出来的疑问,不可能一一给予满意的答复。坦然承认自己对某些问题无法完美地解答,是一种诚信精神,更是一种科学态度。因势利导,以学生生发出来的疑惑作为教学材料,作为对其他班级开展教学活动的有利契机,则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由于问题设计不再纠缠于课本,迫使学生放弃翻看课本寻找答案的念头,不得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于是,一些发散性的观点被激发了出来,有的说,“中国和朝鲜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对自己的友好邻邦横遭侵略,中国岂能坐视不管?”有的说,“如果任由美国肆意侵略自己的邻国,中国的安危就成了问题”,还有的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是自己的责任”,“中国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兵的,名正言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回答之后,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自主学习抗美援朝史实,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用最有特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这场伟大的战争”。课程改革到来后,很多教师都认同“张扬学生个性”的理念,但却很少考虑如何展示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不同特色、如何让学生拥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权利。这里老师让学生自己有特色地介绍抗美援朝史实,良苦用心,恰恰就在于此。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给我们一个惊喜。一个短暂的寂静,学生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最后,多数学生没有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依然是依据课本内容进行了复述。也有很多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很有见解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经过一番展示,整个教室弥漫着浓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其理性思维能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接下来,老师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网上出现了一些论述抗美援朝负面影响的文章,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请大家讨论,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思维顿时被集中到对与错、是与非的对立点上了。通过对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重新梳理、审视和加工,学生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对抗美援朝伟大功绩的认识,基于主流学术观点,自不待言。耐人寻味的是,有部分同学赞成“负面影响说”,依据不外乎是“使我国解放台湾的计划搁浅”、“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法的时间被推迟”、“给中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不小的困难”、“使中美和解的可能性暂时地消失了,使得双方相互疏远、更加敌对,直接导致了两国长达20年之久的对立与隔阂。”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通过有效的交往,形成一个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但教师毕竟还是这个共同体中“平等中的首席”,担负着价值引领的神圣职责。面对无法回避的学生疑惑,教师旗帜鲜明地进行点拨,亮出自己的观点,指点迷津,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习一种历史的认识方法。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争,那场关系到新中国生死存亡的战争,我们越发感受到当年老一辈领导人作出的艰难抉择的伟大。可以说,没有那场战争,没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鲜血浇灌出来的胜利果实,就没有后来共和国的长治久安、稳定繁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否定当年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却在笔者的记忆深处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可以套用照搬的模式方法,一切都有赖于实施者个性化、创造性的感悟与体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参与新课程实验的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