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出现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现象。如何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理性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就其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同时,还就推动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就业率;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044-03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域也表现出差异性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毕业生就业表现出“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现象普遍,以致我国现在总是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的情况。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而不仅仅是开设一门或若干门就业指导课程,并且,它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姚志友,2013)。同时,还有研究表明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可以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而对维护社会稳定、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黄茂坤,2013)。广西民族大学作为地方性民族院校,近三年来毕业生都在3200人以上/年,每年就业目标是就业率达到90%,基本能够完成国家及自治区的本科生就业目标。但是经过核查和反馈,在两年择业期内,换岗和离岗的很频繁。通过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在工作一两年后还是对职业认识不清晰,对职业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本文对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就其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一、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
关于职业指导的概念,我国一般采用美国全国职业指导协会所下的简单定义:“职业指导乃是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的一种过程”。因此,职业指导是指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其中,既包括对学校“潜在职业人”的指导,也包括对社会“现实职业人”的指导。因此,职业指导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但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能主要集中在制定就业方案、拓展就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派遣、办理毕业手续等工作上。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做就业指导工作,因为就业指导,从狭义上说就是给求职者传递就业信息,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这可能是因为我国职业指导工作起步比较晚,一般人们还是习惯把职业指导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甚至等同于职业规划。
就业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就业结果的好坏对学校的招生工作和社会声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和就业质量,面对就业压力,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包括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下基层锻炼。各高校为了达到就业目标,促进就业,适应就业问题的新变化,一些高校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毕业生工作的重心由“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变。
二、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现状
(一)从指导内容看,就业指导多,职业指导少
广西民族大学就业指导课分学期分别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8学时)、大学生就业能力准备(2学时)、大学生自主创业(6学时)、就业心理准备与调试(2学时)、就业协议与就业权益(2学时)、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2学时)、求职材料制作,求职技巧与求职方法(8学时)、毕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3学时)。从整个课程安排中不难看出,涉及职业指导内容非常少,所有的课程也只有33学时,课时相对偏少。根據前文,对于就业指导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民族大学就业工作的重心在就业指导上,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求职准备、求职技巧辅导等,职业教育内容偏少。
(二)从发布内容看,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
学校招就处几乎每天通过各种平台(qq、微信、就业信息网、见面会、双选会)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各类职业信息中,以招聘信息为主,辅以求职技巧、就业政策等信息。职业指导方面,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我认知、环境认知、行业发展前景、职业分析等方面的职业信息偏少,2015年才开始引进《吉讯职业测评》系统,让学生自行对职业性格、兴趣、环境等进行测试。
(三)普及性职业指导多,个性化职业指导少
学校在开展职业指导的工作方式大部分是普及性、共性的指导,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织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月、邀请优秀校友进行就业创业经验讲座等。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比较少,并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职业咨询或一对一职业咨询。
(四)校内职业指导教师参与多,真正职场人员参与少
目前在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中,主要由校内就业指导处的老师和各学院的辅导员担任就业指导教师,参与职业指导的工作环节,而没有聘请真正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人员参与到校内的职业指导中来。而职业指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让更多有工作阅历的社会人士参与。另外,学校的职业指导未能有效调动其他人员如专业课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来共同参与职业指导的过程,只有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做一些工作,大部分也是就业指导。
(五)过于看重就业率,忽略就业质量
目前,对广西民族大学就业工作评估的最主要指标是就业率,采取了学院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管理协议,对于达成目标的给予奖励,在行政任务和利益的压力和驱使下,完成就业率成为了就业学院负责就业工作人员的主要目标,只要能签约,对单位与学生的专业匹配,学生将来发展前景关注度非常低。“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就业观念成为职业指导的主导思想。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得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相当不稳定,根据传媒学院2016年4月对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核查发现,约60%的人换了工作单位。工作相对固定的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从上述情况来看,广西民族大学的职业指导工作确实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但是近年来学校也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正积极推进学校职业指导团队“赛领职业指导工作室”的工作,通过工作室,面对全校学生做职业辅导。在课程设置上,也正在进行改革尝试,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课时,由原来的8课时提高到20学时,同时对上课老师进行课程培训,从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机构请讲师到学校给老师上课,老师学习之后再进课堂讲课。这些措施,都是慢慢由高比例的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迈进。
三、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困境的原因与分析
(一)对职业指导概念认识不足
广西民族大学就业工作队伍由就业科四位老师和各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组成。辅导员队伍来自不同的学历背景,一方面对职业指导的认知存在偏差,很容易将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另一方面,由于辅导员的岗前培训里,基本不涉及就业指导工作,在没有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之前,他们根本不了解职业指导的概念和服务内容,在目前的实际就业工作中,偏重于对毕业生的有关求职技巧、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就业指导,而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全程化职业指导的重视不足,涉猎不多。
(二)对以人为本在职业指导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职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尊重差异,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服务对象提供科学化、专业化和个性化职业指导。广西民族大学由于每个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均是辅导员,全校25个专业目前只有专职辅导员27人,一个辅导员需面对几百至一千多学生,同时还需处理200人以上的毕业生。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兼顾全院的学工事务,因此给予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几率非常小,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来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与辅导。此外,辅导员受自身专业出身和工作经验限制,职业指导知识欠缺,不能准确地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也是原因之一。
(三)对全员化职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推动就业的主体还是就业指导中心和学院的就业小组。实际情况是,职业指导需要全员的参与,包括在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非常少。虽然在广西民族大学,从校长到院长,从学校党委书记到学院书记,都提倡所有老师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但是专业课老师更重视技能传授,对其要求要进行职业引导一时难以转变观念。很多老师也不熟知职业指导概念,让他们在教学环节渗透职业指导只能是空谈。而在家长方面,由于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少之又少,鲜有机会让家长接受职业指导的理念并予以配合。
四、推动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对策
(一)找准定位,开展职业指导精细化
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这是由于我们学校的民族性质和因为南宁作为面向东盟的窗口地理位置决定的。那么我们在专业设置上,也应该向这三点倾斜。在招生时对少数民族的倾斜,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奠定了基础,那么在他们的职业指导上,也需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家乡建设。
(二)加强课程改革
针对学校就业指导多,职业指导少的问题,学校要多方面改善,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进行课程改革。2015年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增加学时计划,与往届学生相比,这届学生了解的职业知识明显增多,自我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可寻找的自学途径也增加了。针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要全面升级课时和课程结构设置,增加职业指导的内容和基礎知识教育。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因为对比专业的职业指导课程,目前的课时和课程设置都是不足的。
(三)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
目前,广西民族大学正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先后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船业孵化基地,但是指导老师匮乏或者指导老师只是挂了空名,没有起到指导的实质作用。学校应该加强与校外的合作,利用校外校友的职业工作经验来给予在校大学生指导。让在校大学生在校就能体会真正的职场,增强职业认同感。
(四)加强全员参与意识
高校教育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因此都要求大学教师要提供职业指导。事实上,教育需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学校应制定相关方案,让更多的专任教师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都参与到职业指导中来,不能仅靠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和各学院负责就业的人员。
(五)增加人员配备,加强人员培训
针对目前就业工作人手紧张,不能开展或无法有效开展职业指导的现状,应该增加人员配备。针对从业人员专业不熟和专业教师没有职业指导理念和知识,应该加强职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培训。
(六)逐级推进职业指导工作
职业指导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广西民族大学的职业指导刚刚起步,我们应该分步走,分级走。分步走是指从大一开始就进行职业指导,先重点抓职业生涯规划,逐个体系成熟后,再进行下一步体系完善。分级走是指,针对学生的具体需要情况,将学生职业指导需求等级划分,优先给予特别需要指导的学生,例如贫困生就业、学业困难户、心理困难户等。
参考文献
[1]姚志友.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3(2):15-19.
[2]黄茂坤.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1):54-56+92.
[3]杨德生.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速读(上旬),2015(9):293-294.
关键词: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就业率;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044-03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域也表现出差异性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毕业生就业表现出“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现象普遍,以致我国现在总是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的情况。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而不仅仅是开设一门或若干门就业指导课程,并且,它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姚志友,2013)。同时,还有研究表明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可以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而对维护社会稳定、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黄茂坤,2013)。广西民族大学作为地方性民族院校,近三年来毕业生都在3200人以上/年,每年就业目标是就业率达到90%,基本能够完成国家及自治区的本科生就业目标。但是经过核查和反馈,在两年择业期内,换岗和离岗的很频繁。通过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在工作一两年后还是对职业认识不清晰,对职业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本文对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就其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一、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
关于职业指导的概念,我国一般采用美国全国职业指导协会所下的简单定义:“职业指导乃是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的一种过程”。因此,职业指导是指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其中,既包括对学校“潜在职业人”的指导,也包括对社会“现实职业人”的指导。因此,职业指导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但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能主要集中在制定就业方案、拓展就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派遣、办理毕业手续等工作上。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做就业指导工作,因为就业指导,从狭义上说就是给求职者传递就业信息,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这可能是因为我国职业指导工作起步比较晚,一般人们还是习惯把职业指导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甚至等同于职业规划。
就业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就业结果的好坏对学校的招生工作和社会声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和就业质量,面对就业压力,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包括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下基层锻炼。各高校为了达到就业目标,促进就业,适应就业问题的新变化,一些高校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毕业生工作的重心由“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变。
二、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现状
(一)从指导内容看,就业指导多,职业指导少
广西民族大学就业指导课分学期分别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8学时)、大学生就业能力准备(2学时)、大学生自主创业(6学时)、就业心理准备与调试(2学时)、就业协议与就业权益(2学时)、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2学时)、求职材料制作,求职技巧与求职方法(8学时)、毕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3学时)。从整个课程安排中不难看出,涉及职业指导内容非常少,所有的课程也只有33学时,课时相对偏少。根據前文,对于就业指导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民族大学就业工作的重心在就业指导上,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求职准备、求职技巧辅导等,职业教育内容偏少。
(二)从发布内容看,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
学校招就处几乎每天通过各种平台(qq、微信、就业信息网、见面会、双选会)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各类职业信息中,以招聘信息为主,辅以求职技巧、就业政策等信息。职业指导方面,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我认知、环境认知、行业发展前景、职业分析等方面的职业信息偏少,2015年才开始引进《吉讯职业测评》系统,让学生自行对职业性格、兴趣、环境等进行测试。
(三)普及性职业指导多,个性化职业指导少
学校在开展职业指导的工作方式大部分是普及性、共性的指导,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织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月、邀请优秀校友进行就业创业经验讲座等。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比较少,并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职业咨询或一对一职业咨询。
(四)校内职业指导教师参与多,真正职场人员参与少
目前在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中,主要由校内就业指导处的老师和各学院的辅导员担任就业指导教师,参与职业指导的工作环节,而没有聘请真正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人员参与到校内的职业指导中来。而职业指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让更多有工作阅历的社会人士参与。另外,学校的职业指导未能有效调动其他人员如专业课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来共同参与职业指导的过程,只有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做一些工作,大部分也是就业指导。
(五)过于看重就业率,忽略就业质量
目前,对广西民族大学就业工作评估的最主要指标是就业率,采取了学院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管理协议,对于达成目标的给予奖励,在行政任务和利益的压力和驱使下,完成就业率成为了就业学院负责就业工作人员的主要目标,只要能签约,对单位与学生的专业匹配,学生将来发展前景关注度非常低。“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就业观念成为职业指导的主导思想。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得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相当不稳定,根据传媒学院2016年4月对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核查发现,约60%的人换了工作单位。工作相对固定的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从上述情况来看,广西民族大学的职业指导工作确实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但是近年来学校也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正积极推进学校职业指导团队“赛领职业指导工作室”的工作,通过工作室,面对全校学生做职业辅导。在课程设置上,也正在进行改革尝试,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课时,由原来的8课时提高到20学时,同时对上课老师进行课程培训,从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机构请讲师到学校给老师上课,老师学习之后再进课堂讲课。这些措施,都是慢慢由高比例的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迈进。
三、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困境的原因与分析
(一)对职业指导概念认识不足
广西民族大学就业工作队伍由就业科四位老师和各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组成。辅导员队伍来自不同的学历背景,一方面对职业指导的认知存在偏差,很容易将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另一方面,由于辅导员的岗前培训里,基本不涉及就业指导工作,在没有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之前,他们根本不了解职业指导的概念和服务内容,在目前的实际就业工作中,偏重于对毕业生的有关求职技巧、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就业指导,而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全程化职业指导的重视不足,涉猎不多。
(二)对以人为本在职业指导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职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尊重差异,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服务对象提供科学化、专业化和个性化职业指导。广西民族大学由于每个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均是辅导员,全校25个专业目前只有专职辅导员27人,一个辅导员需面对几百至一千多学生,同时还需处理200人以上的毕业生。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兼顾全院的学工事务,因此给予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几率非常小,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来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与辅导。此外,辅导员受自身专业出身和工作经验限制,职业指导知识欠缺,不能准确地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也是原因之一。
(三)对全员化职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推动就业的主体还是就业指导中心和学院的就业小组。实际情况是,职业指导需要全员的参与,包括在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非常少。虽然在广西民族大学,从校长到院长,从学校党委书记到学院书记,都提倡所有老师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但是专业课老师更重视技能传授,对其要求要进行职业引导一时难以转变观念。很多老师也不熟知职业指导概念,让他们在教学环节渗透职业指导只能是空谈。而在家长方面,由于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少之又少,鲜有机会让家长接受职业指导的理念并予以配合。
四、推动广西民族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对策
(一)找准定位,开展职业指导精细化
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这是由于我们学校的民族性质和因为南宁作为面向东盟的窗口地理位置决定的。那么我们在专业设置上,也应该向这三点倾斜。在招生时对少数民族的倾斜,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奠定了基础,那么在他们的职业指导上,也需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家乡建设。
(二)加强课程改革
针对学校就业指导多,职业指导少的问题,学校要多方面改善,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进行课程改革。2015年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增加学时计划,与往届学生相比,这届学生了解的职业知识明显增多,自我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可寻找的自学途径也增加了。针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要全面升级课时和课程结构设置,增加职业指导的内容和基礎知识教育。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因为对比专业的职业指导课程,目前的课时和课程设置都是不足的。
(三)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
目前,广西民族大学正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先后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船业孵化基地,但是指导老师匮乏或者指导老师只是挂了空名,没有起到指导的实质作用。学校应该加强与校外的合作,利用校外校友的职业工作经验来给予在校大学生指导。让在校大学生在校就能体会真正的职场,增强职业认同感。
(四)加强全员参与意识
高校教育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因此都要求大学教师要提供职业指导。事实上,教育需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学校应制定相关方案,让更多的专任教师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都参与到职业指导中来,不能仅靠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和各学院负责就业的人员。
(五)增加人员配备,加强人员培训
针对目前就业工作人手紧张,不能开展或无法有效开展职业指导的现状,应该增加人员配备。针对从业人员专业不熟和专业教师没有职业指导理念和知识,应该加强职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培训。
(六)逐级推进职业指导工作
职业指导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广西民族大学的职业指导刚刚起步,我们应该分步走,分级走。分步走是指从大一开始就进行职业指导,先重点抓职业生涯规划,逐个体系成熟后,再进行下一步体系完善。分级走是指,针对学生的具体需要情况,将学生职业指导需求等级划分,优先给予特别需要指导的学生,例如贫困生就业、学业困难户、心理困难户等。
参考文献
[1]姚志友.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3(2):15-19.
[2]黄茂坤.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1):54-56+92.
[3]杨德生.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速读(上旬),2015(9):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