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主义辩证论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国许多学者对教育消费主义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教育消费主义使教育质量下降、师德败坏。探究批判的背后,是这些学者对市场经济作用于教育的机制的误解。事实上,教育消费主义是建筑在教育产业理论上的一种教育价值观,虽然有一些负面影响,但其在推进教育的大众化、教育的实用性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起着相当大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教育消费主义 教育产业化 教育价值观
  
  教育消费主义是伴随着教育(专指高等教育)市场化而产生的一种教育价值观,其基本观点为“念大学也是一种教育上的消费,消费者有权利选择‘价廉物美’的货品(教育)”(郭为藩,2006)。
  上世纪90年代“大众化高等教育”在发达国家内盛行,在普通大众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量增加的同时,政府的教育资金却无法满足需求,大学不得不自谋出路,开源节流。开源节流的理念使学校把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成本效益理念引入了大学管理中,使得高等教育经营走上了市场主义、管理主义及企业主义,讲究绩效、成本及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学生的权利也受到了空前重视。
  中国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1998年,何祚庥院士首次提出,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发展,以刺激国内需求来发展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内经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学生生活消费、学费支出和大学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因而具有扩大内需的意义。10多年的发展,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使得我国的教育消费主义初露端倪,并引起了学界的批评之声。
  
  一、对教育消费主义的批判
  
  (一)教育消费主义错误地把教育视做商品
  封喜桃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商品所不能包含的,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所需公民的任务,因此不能把教育看成商品。
  
  (二)教育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功利主义对社会弊大于利
  功利主义表现在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只考虑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们舍本求末,不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而只关注得到什么证书,从而可以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二、对教育消费主义批判之反批判
  
  上述观点的背后是学者们对教育市场化的一种担忧与否定,然而透过这些担忧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误解。
  
  (一)高等教育是准公共物品,但更具有私人物品的倾向
  商品也可称为私人物品,是指居民或企业通过市场提供的物品与服务。与私人物品相对的称为公共物品,是指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如:国防、治安、义务教育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私人物品对应了服务提供者的产业性,以盈利为目的。公共物品对应了服务提供者的事业性。
  以“拉动内需”而扩大的高等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产业特性,因此更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而以产业形式,或换句话说以商品概念来运作的高等教育能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优化。
  
  (二)自利的功利主义使个人和社会双双得益
  市场经济学中的的基本假设是:人是理性的,即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主观上的“自利”在市场“无形之手”的调控下造成了客观上的“他利”。把“自利”狭义地理解成缺乏远见,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的自私自利,是对市场经济的极大误解。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有学者通过对美国1929-1982年的在校年数的实证研究发现,GDP增长中的25%来自于在校年数的增长的贡献。那么,本意是为自己前途考虑的学生由于其作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际上为整个社会做出了贡献。
  
  (三)教育企业或个人的利润最大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激励机制
  当教育单位作为一般的企业而不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来经营时,如何取得利润成为事关生存的大问题。核心业务——教学质量的高低、声誉的好坏、课程设置得合理与否与招生易难、多寡息息相关。一个质量高声誉好的学校容易招生能获得宝贵的教学经费,从而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师待遇。正是由于这种激励机制的存在才使得学校和老师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来满足有着“货币投票权”的消费者一学生的偏好。
  
  三、对教育消费主义的辩证看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消费主义的存在是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的,理性地看待教育消费主义对我国高等教育将来的发展不无裨益。
  
  (一)教育消费主义带来的正面影响
  1.教育消费主义使得教育受众大幅增加,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劳动力。由于教育消费主义的盛行,高等教育成为了普通大众能够消费的另一种商品,并且由于这种特殊商品的“溢出效应”,使得这个社会受益。
  我国高等教育在1990年时的毛入学率仅为3.4%,到2003年,各类高等院校在校生有1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7%,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后各年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
  扩招的学生中大部分为自费生,他们满足了自己的教育需求,为自己的明天打下了更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内需,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有知识、有能力、有技巧的高级劳动力。
  2.教育消费主义促使学校教育计划切合实际,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新出现的民办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体现了运行机制企业化和管理体制明晰化的特点,其定位明确: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设置专业,立足为区域经济服务。
  比如,成立于2004年的上海复旦太平洋金融学院,是复旦大学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合办的独立学院。由于成立之时社会急需金融人才,因此该学院所设置的课程均与金融有关。2005年学校又注意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大都市对会展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又及时地开设了会展专业。
  3.教育消费主义督促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注重教育质量。随着国内家庭对教育消费越来越走向理智和成熟,教育服务质量成为决定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同济大学在2003年为了把好教学质量关打破了聘任终身制,在2006年提出落实了教育质量监控的新举措,2007年年底又通过了学生评教提升教学质量。又如,湖南的高校在扩招后,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听课、高级职务教师为本(专)科学生授课、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等一系列制度。
  4.教育消费主义使大学注重品牌、注重营销。由于大学的不断增加,大学教育的“卖方市场”正在走向“买方市场”,在注重质量的同时,大学还注重自己的营销宣传,以使得自己能够得到优质和足够的生源。这不仅发生在新兴的独立院校、民办院校,而且也发生在一些声名卓著的 大学身上。2008年4月24日,同济大学举办“同济大学开放日暨校长媒体见面会”,在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启动之际,校长裴钢首次走到了众多社会媒体面前,介绍同济办学特色,阐述治校思想,描绘新百年同济发展愿景,并为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吆喝”:“同济大学的目标是办一流大学,办成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并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选择同济,就是选择放心”。开放日和校长的“吆喝”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学校营销行为,现在我国知名大学也加入此列足以说明注重品牌、注重营销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教育消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教育消费主义在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设计更切合市场需要等方面有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教育消费主义还是存在着缺陷:
  1.非教育专业人士对教育的不当干涉会导致正常教育计划受扰。由于教育市场化的原因,学校的管理机构中会有投资方的人员以及聘请的营销专家们,其中有些人对教育并不理解但却对开设什么课程、怎样安排教学任务指手画脚,或者通过其权利安排并不合适的老师教学任务,从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2.教育消费主义下的公平问题有待解决。我国目前还存在着“有钱的上好学校,没钱的上差学校甚至不上学”的状况。虽然高等教育不是公共物品,但国家可以设计相应的制度,比如给优秀的贫困学生奖学金,或者贷款使其工作后薪资达到某个标准后再偿还等,使上述不公平的状况得到改善。
  3.教育消费主义使教师权威弱化。由于教育消费主义的影响,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和由于教师权威不足而管不了的现象。虽然这是一种由外部的文化、制度因素所造成的弊端,然而教师的权威不仅仅是上述的外部原因造成,还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和魅力素养。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因此,在这种外在环境已经变化了的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该专心于自己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个人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理性权威。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消费主义还存在一些缺点亟需改进,但是其最为重要的意义是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把高等教育变成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消费之一,这的确是人类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而且,教育产品的丰富化,使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当今民办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社区学院、留学生教育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消费主义必将在更广泛的尺度上发展,希望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受益于普及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也祝愿各个高等院校更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其他文献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个过渡性、阶段性、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其发展面临着多种选择。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立足于不良资产业务,同时发展其他的金融衍生业务,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投资银行发展。要实现向现代投资银行的转型,不仅要对资产管理公司本身进行改造,而且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历史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近
期刊
摘要:科学合理地预测人身险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保险机构及监管部门了解人身险业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保险业未来发展及监管的重点方向及措施,实现人身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人身险业为例,应用1984年—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数据,应用ARMA模型对人身险业增长进行预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增长预测 人身险 ARMA模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已成为我国加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助推器,它集中代表着国家的产业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该类企业和员工的特质也使得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的矛盾日益突显,人员的流动加剧,劳动纠纷增多,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主体力量——工会组织入手,在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工会组织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工会组织在构建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谐劳资关系中的新职能思考
期刊
摘要:我国的蔬果流通体系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就流通的担当者而言,有诸多的形式存在,而贩销专业户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本文选取伴随着新兴产地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农民贩销户为分析对象,从农民贩销户的构成与类型的分析入手,首先阐明了其存在的主要形态;然后通过对其资本金的变化、贩卖地市场的选择及贩卖量、利润的考察,阐明了其经营现状,并指出其局限性和今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络游戏飞速发展,虽然起步晚,但是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游戏国。随着游戏产品和服务供给日趋完善,网络游戏产业也趋于成熟,已日益成为第三产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SCP分析框架,对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分别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关的指数指标。  关键词:SCP分析框架
期刊
摘要:本文从波特教授的产业集群理论出发,结合总部经济的理论,针对京津两地的总部经济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本文从京津两地经济规模、区位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发展京津双中心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 中心城市 总部经济    一、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    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
期刊
摘要:目前,传统物流模式给城市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绿色物流已被提上发展的议程。不过,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城市绿色物流发展进展缓慢。本文以杭州为例,分析了国内城市绿色物流发展的几个瓶颈,并从机制创新的层面分几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 第三方物流 逆向物流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连接绿色消费和绿色制造的纽带。目前,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来降低成本、实施逆向物流来减
期刊
摘要:经理人的薪酬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关键所在,但我国传统的经理人薪酬激励制度诸如奖金激励制度、年薪制度和股票期权制度却都存在一定弊端。本文引入了EVA指标,提出了基于EVA的经理人虚拟股票期权薪酬激励制度,以期能够有效地解决激励问题。  关键词:EVA 虚拟股票期权 薪酬激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中国31个省2003-2007年的数据采用Nansen的门槛回归技术分析了技术差距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技术差距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门槛效应,当技术差距小于一定值的时候,会促进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当技术差距大于一定值的时候则不会促进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我国一些省份已经跨过了这个门槛值,而一些并没有跨过,当地政府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减少自身的技术差距,
期刊
摘要:鉴于巴彦淖尔市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负荷迅速增加,迫切需要在东升庙地区新建一座220kV变电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并增加供电的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输配变工程的技术方案,包括站址选择、接入系统方案、及变电站规模等技术要素,然后通过一系列财务分析报表,例如成本费用计算表、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对该工程在财务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将项目的各项计算结果与行业的基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