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特色的塑造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bol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极具有活动地带,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凸显城市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海城市海城河两岸地区为例,通过分析滨水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海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特色的塑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滨水空间 景观 特色 塑造
  一、引言
  水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都地处江河湖海之滨。滨水地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是城市空间的主要节点,是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滨水地区是城市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城市中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地区。因此,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特色的塑造,成为近年来的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理论研究的热点。
  二、城市滨水空间的作用
  滨水地区作为城市中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载体和独具吸引力的环境载体,水域开放空间往往是跨河城市中最具自然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滨水空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的优势,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对滨水空间进行规划设计,使滨水空间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让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城市的空间融合发展,同时加强滨水地区的生态建设,从而实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凸显城市特色。
  三、海城市滨水空间现状概况
  海城城市自然肌理清晰,东面山脉绵延,水系丰富,北部是五道河,中间为海城河,南部是八里河,自西向东渗入城市。其中的海城河,其市区段东起东外环路,西至哈大高速铁路,全长约18.8公里。海城河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而且对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城市景观水系。海城河两岸地区作为城市滨水地区,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为海城市塑造良好的景观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2005年,海城市依托海城河城市段建设长1300米的中基河滨公园,包括音乐喷泉广场、沿河绿化景观带、河滨路、堤顶路等景观设施,这里从此成为海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之后的数年间,海城市积极推进海城河沿岸滨水地区的规划,先后规划建设多处河滨带状公园,营造城市水域开发空间。滨河带状公园的建设,既增加了公共水面、公共绿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又给市民提供了多处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四、海城市滨水空间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海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利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滨水空间环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不够。海城拥有靠山临水的自然环境,但现状山体、河道与城市总体布局融合关系不强,并未形成“山水入城”的有机格局。同时,海城河滨水地区的整治改造,主要侧重于水系的防汛泄洪,多采用硬化护坡、高筑堤岸等措施,不能满足市民的亲水需求。
  2.滨水生活空间不足,城市滨水特色不明显。海城市临河筑城,但城市发展空间始终与河相隔。同时,海城河市区沿河岸线长约18.8公里,但生活岸线长仅占总长度17%。由于滨河生活空间不足,建筑空间、城市空间、水体三者缺乏有机联系,导致拥有丰富岸线资源的城市滨水空间特色不明显。
  五、海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特色的塑造
  1.以水为脉,塑造滨水城市形象。充分利用海城河作为最重要的景观资源,为城市所用,以水为脉,增强东西轴向生活性功能的汇聚,提升城市形象。利用海城河的水系资源优势推动地区开发,通过公共滨水绿带联系城市各功能节点,纵向绿化廊道向两岸居住组团内部渗透,形成鱼骨状的绿化体系,形成水、绿结合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景观特色。以海城河滨水地区开发为主线,营造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特色。城市性公共设施尽可能滨水布局,生活性的公共设施则结合绿化廊道设置,使整个滨水空间依托绿化廊道、水系绿带与城市建设相融一体。同时,对滨水的建筑高度与建筑群体设计进行适当的控制,沿海城河形成高低错落的曲线形滨水界面,丰富城市滨水地区的立面形态,形成良好的城市天际线,塑造具有特色的滨水城市形象。
  2.突出滨水空间的共享性与开放性。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在沿线开发过程中需注重滨水空间的连续性,新建项目与河道蓝线保持一定距离,留出一定的公共空间,避免公共资源内部化。不同层次的开放空间,根据不同的功能组织,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强化各个空间的识别性、多样性等特征,塑造具有地方特色、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特质,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增加通向滨水空间的绿化廊道,将滨水景观进一步渗透到城市内部,使滨水空间景观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滨水绿带、绿化廊道等生态空间中嵌入文化、休闲、体育等多元活力元素,注重亲水、尺度、连续及延伸的意义,使其同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3.塑造多样化滨水环境。海城河河岸线较为曲折,有很好的景观塑造价值。充分利用现状水系和自然岸线,分段打造不同主题的滨河岸线,形成横向景观带;与滨水地区的功能开发相结合,形成蜿蜒多湾的驳岸形态,以丰富滨水空间景观的层次。最大限度保持湖岸的公共性,控制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的比例,以保障滨水空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的节点地区应强调滨水岸线与城市功能活动的结合,而生活滨水岸线则可以适当保留现状驳岸的形式,突出其自然生态性。
  4.加强交通组织层次,增强滨水空间交通可达性。梳理滨水空间周边的道路系统,规划滨河景观道路、生活性干道以及交通性干道三类不同层次的道路体系,通过交通分流组织,减少滨河道路的机动车交通量,保证滨水空间拥有安全、宁静、宜人的环境。强化通水道路的绿化景观,在沿岸重要节点建设公园广场,以增强通水道路的引导性。沿海城河两岸设置滨水步行道,联系各游憩、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节点;建设供步行和自行车通过的景观桥梁,加强两岸的联系以及滨水空间的可达性,方便居民活动,同时也增加人欣赏两岸景观的视角。
  六、结语
  海城河两岸地区作为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独特的资源,它是城市活动空间的核心,对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按照海城市沿河跨河发展的思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优化城市滨水环境”的宜居城市发展策略,以水为脉,才能充分发挥海城河在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中的作用,塑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城市滨水空间。
  参考文献:
  [1]吴俊勤,何梅.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J].城市规划,1998,(2):46-49.
  [2]李建伟.城市滨水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
  [3]张惠良,胡玎.营造个性化的滨水空间.花园与设计,2010,(3):13-15.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文登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撤市设区”后,大量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需求快速增长,2014年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1亿元,2011-2013年年均增长24.5%,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仅增长14.9%。因此,仅靠财政性投入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如何用足用好国家、省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差异化投融资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
期刊
摘 要:研究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心理压力大,对就业前景担心焦虑,但态度积极,在就业价值取向上趋向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就业期望高,研究生创业意识淡薄,但有获取就业指导的心理需求。在学校与社会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研究生自身应注重把握市场、剖析自我、调整心态、提高心理承受力,从而保持一个坚定而积极的心,使自己能从容应对就业。研究生想拥有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还应当着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和谐的人际关
期刊
摘 要:中西方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进而带来了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重大阻碍。本文在分析中西方企业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合资企业避免文化冲突进而促进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企业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合资企业 跨文化管理  中国和西方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进而带来了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成为中西
期刊
摘 要:精品酒店是目前酒店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酒店行业日渐成熟,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趋势。精品酒店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个性化的居住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在酒店行业独树一帜,其房产值、平均房价均名列酒店行业的前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店行业也开始进行转型,精品酒店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该行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我国的精品酒店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进行分析,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期刊
摘 要: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新势头正在悄然兴起,本文对丰南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从加大政策支持、破解发展瓶颈,推动联合协作、促进发展共荣,强势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壮大,严格执法监管、防范风险隐患四个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对丰南如何加快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指出了具体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工商资本 现代农业 政策支持 联合协作  伴随
期刊
摘 要:企业的劳资关系关乎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雇佣工人的自身权利。本文在梳理劳资关系的定义和前人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地区目前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内蒙古地区劳资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 劳资关系 政策建议  一、劳资关系的多角度定义  在对企业劳资关系的初始分析中,马克思首先进行探索。他初步提出了劳资关系的形成。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致使环境对竞争者优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近年来广西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广西美丽乡村坚持的理念,对建设广西美丽乡村的相关策略展开可探讨,旨在为如何实现对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入,促进广西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健康进行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域文化 广西 美丽乡村  近几年来,广西面向全区轰轰烈烈地开展建设广西美丽乡村活动,这不仅是区党委、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决策,更是进一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广西建设,促
期刊
摘 要:增长极理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陕西要促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的构成,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打造适合陕西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发展地区内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引进推进型产业或企业的发展。为研究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增长极理论的阐述和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给出在应用增长极理论指导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七点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铁行业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以往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看,其单一的发展模式很难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制约钢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带动钢铁行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本文主要以南京钢铁行业为例,对当前多元化发展现状、多元化发展目标与意义以及发展的相关建议进行探析。  关键词:钢铁行业 多元化发展 建议  近年来南京钢铁行业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人力资源配置愈加社会化,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而民办高校也加入到这个竞争行列中。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最大的不同点便在于:民办高校人员流动性非常之高。笔者以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造成学校人员流动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员流失 人力资源  一、引言  所谓员工流失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