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建设单位理想的结果,是监理和管理单位重要的工作职能,是建筑物寿命和功能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已经成为市场评定和衡量一个企业和单位的重要参考量,值得相关部门和企业深入思考。本研究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工作出现监督和管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新时期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工作的要点,希望促进建筑行业各主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的技术在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在总体水平上,其质量与其服务的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多年来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一直在被强调。对扩大对外开放与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对建筑的工程来说。每个工程项目投资者都付出了巨大的耗费与投资。对建筑产品获得满足适用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工程质量的监督作用是对勘察、施工、建设、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工程用品的生产厂家与监管部门对国家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严格贯彻。促进提高工程的质量来使用户的要求得到满足。在工程的建设中有着参与、制约、预防、查处、促进、反馈与仲裁等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各方追求的目标,要想使建筑工程质量可靠,必须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入手,在重点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形成对建筑施工过程和重点的保证。
2.建筑工程的适用性
适用性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参数,是建筑工程实用价值的体现,是建筑工程使用性和可靠性的集中体现。通俗地讲,是指住宅建筑工程项目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程度;商业建筑工程项目满足社会物资交换的程度;公共建筑满足人们交流和沟通需要的程度。
3.建筑工程的经济性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在质量、效益、速度三者之间找到平衡,有效的建筑工程技术实施和工艺会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并会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而打造出建筑工程的精品,为建筑和社会发展服务。
4.建筑工程的耐久性
建筑工程耐久性是各方主体关注的主要性能,如果没有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建筑工程也就谈不上可靠性和适用性,更不能奢谈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技术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耐久性,是建筑工程地域自然侵蚀、理化损害的基础。建筑工程耐久性越高,建筑工程质量就越高,建筑工程的价值也就越大。
二、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涵义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主体是由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工程监理、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主体在建筑行为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及作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及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着眼于建筑外在的质量监督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材料供应商等主体是着眼于建筑工程内在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三、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督和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因为建筑工程涉及范围广,受到较多的部门监督,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在权责上不清楚,监督和管理制度含糊不清。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不仅要担负起监督管理的任务,还要开展质量控制方面的任务,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差强人意,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多头监督、多块管理导致机构重复,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资源。城建、铁路、交通、水务等机构都在各自的权责区域内开展质量监管,操作制度不同,执行标准也不同,这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中,有些监管人员仍然使用传统的监管制度进行管理,并没有适当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思想,也有些企业是随便安排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担任此职位,这些人明显是很难胜任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
3.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些项目施工队伍在专业技能方面、施工管理、现场经验方面有所欠缺,承包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外的工程或者盲目转包。竣工验收不严格,不依照建筑工程规范验收。有些项目开发单位、承建单位故意回避符合资质的竣工验收单位对其进行验收,并以自己验收形式代替第三方验收,在这个验收过程中,施工企业和项目开发企业是占据主导地位,监督机制并没有对其起到制约的作用,竣工验收也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三、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方法
1.施工前质量监督管理阶段
此阶段的监督内容主要是监督管理业主的质量行为,从源头进行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这方面的监督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监督,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发现不符合法规或标准的内容,及时纠正并责令整改。与此同时,要制定、推广并执行设计监理管理制度,明确监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二是加强对建筑招投标活动的监督,防止内外串通,出现不公平竞争,最终影响施工质量。三是对建筑施工合同及其他资料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合同条款合法、规范、完整无遗漏等。总之,对于施工前各项準备工作都要实施监督。
2.施工中质量监督管理阶段
施工前的质量监督完成后,对施工整个过程也要做好质量监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监督以下内容:
2.1对施工用的原材料质量、施工用的设备质量进行监督。好的原料、好的设施,再加上好的技术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也不例外,要想工程质量好,原材料与设备质量是第一位的。质量监督部门可以以不定期抽样检验的方式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如防水材料、钢筋、水泥、管材、管件等重要功能性建材还要加大抽检力度,每种材料都要进行抽检,通过这样的监督管理方式,降低偷工减料现象发生,避免恶性质量事故的发生。
2.2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进行质量监督。对于工序的质量监督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里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交叉作业多,施工人员不稳定、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等特点,使得整个施工工程操作中风险很高。难以控制的人员操作,交叉作业的质量监督人员不专业,每道工序完工后检查的不及时都可能造成工程质量超出偏差要求。所以,必须严格执行对工序的质量监督管理检查制度,使每一个施工步骤都控制在偏差允许范围内。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分阶段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抽检或试验,对于分项的重要工程进行监测检验,把好质量关,如不符合质量要求,立即返工或采取其他措施,对于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程,必须检验,不合格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隐瞒不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建立“四位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动态质量监督。即政府有关部门要将材料质量评价、结构强度评价、制造精度评价以及观感质量评价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这些质量评价进行有效的功能测试,以确保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质量监督的范围包括了建设单位(即业主)、监理单位等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主体。其涉及范围较广,因此,监督机构不仅要站在执法角度上,对各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惩治,更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监督管理的效果。
3.竣工后质量监督管理阶段
竣工后质量监督是保证建筑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性工作。因此,对于竣工验收监督环节也需要严格起来。首先要确保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坚决不能投入使用,坚决避免“豆腐渣”工程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要确保建筑工程装修、维护等要达到建筑要求。综合来说,就是要在这一阶段着重把好双重关。相关负责人要带队对建筑项目进行分户验收,并对技术资料、实体工程质量等进行统一检查,相关项目的主体单位(即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必须要有相关负责人全程参与其中。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待期限内整改合格以后要继续进行复查,只有验收合格以后才能正式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4.加强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
将工程巡查与行政处罚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有效结合,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质量监督机构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统计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并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為及对违规的各方责任主体进行的行政处罚情况。
加强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工作,通过信用建设进行约束外,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把不良记录与资质年检、工程招投标挂钩,把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5.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开展质量通病综合治理
树立全面工程质量概念,在确保结构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大对工程使用功能、节能、环保的监督力度。质量意识的核心就是要体现出全面质量的概念,即在确保工程结构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工程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较高的节能、环保水平。
6.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所以,目前培养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专业型人才是工作重心。加强人才的培养,争取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部门储备更多的人才,不断培养并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确保日后建筑行业相关质量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化。对人才培养要更加重视,对质量监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升监管人员整体的素质水平。建设单位还可以建立科学的用人体系,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队伍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设程序走向规范以及建设主体的逐步多元化的新时代里,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要不断对质量监督管理的制度、技术的管理以及行政的管理进行建立和完善。完善各种监督措施与手段,使各个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质量管理的技术、建筑施工的技术,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探索新时代质量监督管理要求的模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桂霞.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J].科技传播,2011,04:72-73.
[2]肖孟,叶艳兵,魏然,骆汉宾.武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01:48-52.
[3]任春刚,朱士灿,谢阿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171.
[4]何运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5]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
[6]李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及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的技术在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在总体水平上,其质量与其服务的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多年来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一直在被强调。对扩大对外开放与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对建筑的工程来说。每个工程项目投资者都付出了巨大的耗费与投资。对建筑产品获得满足适用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工程质量的监督作用是对勘察、施工、建设、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工程用品的生产厂家与监管部门对国家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严格贯彻。促进提高工程的质量来使用户的要求得到满足。在工程的建设中有着参与、制约、预防、查处、促进、反馈与仲裁等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各方追求的目标,要想使建筑工程质量可靠,必须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入手,在重点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形成对建筑施工过程和重点的保证。
2.建筑工程的适用性
适用性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参数,是建筑工程实用价值的体现,是建筑工程使用性和可靠性的集中体现。通俗地讲,是指住宅建筑工程项目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程度;商业建筑工程项目满足社会物资交换的程度;公共建筑满足人们交流和沟通需要的程度。
3.建筑工程的经济性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在质量、效益、速度三者之间找到平衡,有效的建筑工程技术实施和工艺会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并会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而打造出建筑工程的精品,为建筑和社会发展服务。
4.建筑工程的耐久性
建筑工程耐久性是各方主体关注的主要性能,如果没有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建筑工程也就谈不上可靠性和适用性,更不能奢谈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技术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耐久性,是建筑工程地域自然侵蚀、理化损害的基础。建筑工程耐久性越高,建筑工程质量就越高,建筑工程的价值也就越大。
二、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涵义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主体是由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工程监理、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主体在建筑行为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及作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及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着眼于建筑外在的质量监督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材料供应商等主体是着眼于建筑工程内在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三、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督和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因为建筑工程涉及范围广,受到较多的部门监督,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在权责上不清楚,监督和管理制度含糊不清。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不仅要担负起监督管理的任务,还要开展质量控制方面的任务,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差强人意,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多头监督、多块管理导致机构重复,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资源。城建、铁路、交通、水务等机构都在各自的权责区域内开展质量监管,操作制度不同,执行标准也不同,这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中,有些监管人员仍然使用传统的监管制度进行管理,并没有适当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思想,也有些企业是随便安排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担任此职位,这些人明显是很难胜任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
3.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些项目施工队伍在专业技能方面、施工管理、现场经验方面有所欠缺,承包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外的工程或者盲目转包。竣工验收不严格,不依照建筑工程规范验收。有些项目开发单位、承建单位故意回避符合资质的竣工验收单位对其进行验收,并以自己验收形式代替第三方验收,在这个验收过程中,施工企业和项目开发企业是占据主导地位,监督机制并没有对其起到制约的作用,竣工验收也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三、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方法
1.施工前质量监督管理阶段
此阶段的监督内容主要是监督管理业主的质量行为,从源头进行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这方面的监督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监督,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发现不符合法规或标准的内容,及时纠正并责令整改。与此同时,要制定、推广并执行设计监理管理制度,明确监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二是加强对建筑招投标活动的监督,防止内外串通,出现不公平竞争,最终影响施工质量。三是对建筑施工合同及其他资料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合同条款合法、规范、完整无遗漏等。总之,对于施工前各项準备工作都要实施监督。
2.施工中质量监督管理阶段
施工前的质量监督完成后,对施工整个过程也要做好质量监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监督以下内容:
2.1对施工用的原材料质量、施工用的设备质量进行监督。好的原料、好的设施,再加上好的技术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也不例外,要想工程质量好,原材料与设备质量是第一位的。质量监督部门可以以不定期抽样检验的方式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如防水材料、钢筋、水泥、管材、管件等重要功能性建材还要加大抽检力度,每种材料都要进行抽检,通过这样的监督管理方式,降低偷工减料现象发生,避免恶性质量事故的发生。
2.2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进行质量监督。对于工序的质量监督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里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交叉作业多,施工人员不稳定、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等特点,使得整个施工工程操作中风险很高。难以控制的人员操作,交叉作业的质量监督人员不专业,每道工序完工后检查的不及时都可能造成工程质量超出偏差要求。所以,必须严格执行对工序的质量监督管理检查制度,使每一个施工步骤都控制在偏差允许范围内。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分阶段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抽检或试验,对于分项的重要工程进行监测检验,把好质量关,如不符合质量要求,立即返工或采取其他措施,对于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程,必须检验,不合格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隐瞒不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建立“四位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动态质量监督。即政府有关部门要将材料质量评价、结构强度评价、制造精度评价以及观感质量评价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这些质量评价进行有效的功能测试,以确保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质量监督的范围包括了建设单位(即业主)、监理单位等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主体。其涉及范围较广,因此,监督机构不仅要站在执法角度上,对各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惩治,更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监督管理的效果。
3.竣工后质量监督管理阶段
竣工后质量监督是保证建筑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性工作。因此,对于竣工验收监督环节也需要严格起来。首先要确保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坚决不能投入使用,坚决避免“豆腐渣”工程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要确保建筑工程装修、维护等要达到建筑要求。综合来说,就是要在这一阶段着重把好双重关。相关负责人要带队对建筑项目进行分户验收,并对技术资料、实体工程质量等进行统一检查,相关项目的主体单位(即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必须要有相关负责人全程参与其中。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待期限内整改合格以后要继续进行复查,只有验收合格以后才能正式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4.加强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
将工程巡查与行政处罚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有效结合,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质量监督机构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统计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并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為及对违规的各方责任主体进行的行政处罚情况。
加强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工作,通过信用建设进行约束外,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把不良记录与资质年检、工程招投标挂钩,把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5.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开展质量通病综合治理
树立全面工程质量概念,在确保结构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大对工程使用功能、节能、环保的监督力度。质量意识的核心就是要体现出全面质量的概念,即在确保工程结构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工程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较高的节能、环保水平。
6.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所以,目前培养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专业型人才是工作重心。加强人才的培养,争取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部门储备更多的人才,不断培养并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确保日后建筑行业相关质量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化。对人才培养要更加重视,对质量监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升监管人员整体的素质水平。建设单位还可以建立科学的用人体系,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队伍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设程序走向规范以及建设主体的逐步多元化的新时代里,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要不断对质量监督管理的制度、技术的管理以及行政的管理进行建立和完善。完善各种监督措施与手段,使各个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质量管理的技术、建筑施工的技术,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探索新时代质量监督管理要求的模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桂霞.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J].科技传播,2011,04:72-73.
[2]肖孟,叶艳兵,魏然,骆汉宾.武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01:48-52.
[3]任春刚,朱士灿,谢阿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171.
[4]何运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5]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
[6]李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及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