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与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实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选择,但并非所有内容都要合作学习,包括教材上有些指定的合作学习内容,也不一定真正适合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素质、问题的难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简单随意滥用,教师应该注意适当选择。
一、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学生首先都是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教师创设问题时必须明确肯定学生认识活动的个体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表现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差别,而且也表现在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信念、学习动机等各方面,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存在,所被选择或者再创造的合作型数学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难度是可以通过集体的努力达到或者突破的,个体可以尝试探索并能取得一定的进展,却不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一个数学问题本身就很简单,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快得到结果,则没有必要进行合作。若再以较长时间来进行组内的讨论和交流,会使数学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小组合作的意义荡然无存。
当问题有挑战性时,学生才会有合作的欲望。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应及时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将是积极的,尤其对那些正陷入困惑的学生,可能会从组员的发言中受到启发。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是对问题本身没有弄清楚,在共同分析问题、不断发问、相互交流中,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明晰,再加上教师参与过程中的适当点拨,会使问题相对个人解决要容易许多。
二、选择答案不唯一的开放型问题
近年来,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它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者的重视。
正因为开放性问题解法多样,结果不唯一,所以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样,当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往往思考不全面,使得问题解决无处着手或进行不下去,即便提出一个解决策略,也可能因为不同学生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的不同而思路完全不同,甚至产生不同的结论,而他们可能都认为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进而产生分歧。这时候,他们迫切需要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平台。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在给别人讲解并不断有其他组员的提问中,他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在不断的合作交流和彼此观点的碰撞下,有争议的问题将会越辩越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也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由于开放性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可以通过分组活动,规定各个小组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向小组作解释,要求各组最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全班汇报。
三、选择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数学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另一重要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了问题的结果,而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有所忽略。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分析检验、总结概括、整理结论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在“再创造”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在充满探索性的问题面前,学生总是敢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在考虑数学合作学习内容时,我们之所以强调探索性,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一种思想。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探索性很强的问题往往带有现实的复杂性,易于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因而利于開展合作学习。
当小组得到任务后,他们先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必要时还要进行角色分工、任务切割,最后在论证整合各自的结论后提交报告。如果需要,还可以把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得合作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在这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会得到极大的锻炼。
四、选择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
在数学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的数学情境,学生才能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而这些问题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活动内容,适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当学生在面对感兴趣的、有综合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抓住有利的时机组织合作学习。
教师首先将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共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分工从各方面、多渠道收集信息,论证自己的结论,最后提交报告。在如此合作的情境下,各组员有共同的目标,有积极的参与,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任务的划分与整合,使得合作超出了传统的课堂,跨学科、多领域地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在社会化的“课堂”中,学生人际关系结构中隐含的合作意识、社交技能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对合作学习问题的创设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程度。为了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反思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从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学生首先都是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教师创设问题时必须明确肯定学生认识活动的个体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表现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差别,而且也表现在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信念、学习动机等各方面,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存在,所被选择或者再创造的合作型数学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难度是可以通过集体的努力达到或者突破的,个体可以尝试探索并能取得一定的进展,却不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一个数学问题本身就很简单,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快得到结果,则没有必要进行合作。若再以较长时间来进行组内的讨论和交流,会使数学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小组合作的意义荡然无存。
当问题有挑战性时,学生才会有合作的欲望。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应及时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将是积极的,尤其对那些正陷入困惑的学生,可能会从组员的发言中受到启发。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是对问题本身没有弄清楚,在共同分析问题、不断发问、相互交流中,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明晰,再加上教师参与过程中的适当点拨,会使问题相对个人解决要容易许多。
二、选择答案不唯一的开放型问题
近年来,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它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者的重视。
正因为开放性问题解法多样,结果不唯一,所以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样,当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往往思考不全面,使得问题解决无处着手或进行不下去,即便提出一个解决策略,也可能因为不同学生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的不同而思路完全不同,甚至产生不同的结论,而他们可能都认为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进而产生分歧。这时候,他们迫切需要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平台。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在给别人讲解并不断有其他组员的提问中,他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在不断的合作交流和彼此观点的碰撞下,有争议的问题将会越辩越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也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由于开放性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可以通过分组活动,规定各个小组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向小组作解释,要求各组最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全班汇报。
三、选择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数学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另一重要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了问题的结果,而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有所忽略。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分析检验、总结概括、整理结论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在“再创造”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在充满探索性的问题面前,学生总是敢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在考虑数学合作学习内容时,我们之所以强调探索性,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一种思想。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探索性很强的问题往往带有现实的复杂性,易于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因而利于開展合作学习。
当小组得到任务后,他们先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必要时还要进行角色分工、任务切割,最后在论证整合各自的结论后提交报告。如果需要,还可以把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得合作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在这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会得到极大的锻炼。
四、选择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
在数学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的数学情境,学生才能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而这些问题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活动内容,适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当学生在面对感兴趣的、有综合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抓住有利的时机组织合作学习。
教师首先将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共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分工从各方面、多渠道收集信息,论证自己的结论,最后提交报告。在如此合作的情境下,各组员有共同的目标,有积极的参与,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任务的划分与整合,使得合作超出了传统的课堂,跨学科、多领域地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在社会化的“课堂”中,学生人际关系结构中隐含的合作意识、社交技能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对合作学习问题的创设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程度。为了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反思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从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