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致良知、知行合一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度阴山在阳明心学论坛的演讲围绕“知行合一”展开,以独有的视角,深入浅出地阐释和分享了他所理解的阳明心学。
  深入浅出是度阴山外化自己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演讲,在他看来,深入相对简单,但浅出却比较难,“学问和智慧是两回事儿,学问在脑子里,智慧是在心里,智慧可能更接近王阳明的心学。”采访过程中,他也不时用略显傲慢的口气强调这一点:“某种程度上讲,圣人其实很简单:第一,你想给天下人树立榜样、做楷模,你自己所做的任何事一定是所有人通过努力都能做到的;第二,你讲的话一定要让所有人都能听懂,不能只让一部分人听懂。”
  度阴山认为心学是在行动上而不是在理论上。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的?
  度阴山:我是1979年出生的,我们中学的时候思想政治课有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解释,当时举的唯心例子就是王阳明看花。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说的“心外无物”实际上不是心外没有东西,“物”是事情的意思,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动心,心一动事情就在你心里,你心不动这件事情就在你心外,跟你心发生不了关系。王阳明“心外无物”这个例子非常灵动,我从那时候开始看王阳明的东西。
  记者:您写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非常畅销,您认为阳明心学在哪些方面满足了我们这个时代读者的精神需求?
  度阴山:实际上,心学在日本一直很火,只不过日本继承的阳明心学已经不是我们中国的阳明心学了。就像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到了中国已经完全不同。
  阳明心学在中国突然火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习近平的提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发展越快,精神反而跟不上了。而物质和精神两者都是人类所必需,一旦精神跟不上,它自然而然会被提及。
  王阳明心学归根结底是让人把一些正确的道理化为信仰,再把信仰化为本能和直觉。有人一开始坚持某个道理,当依照这个道理去行动遇到挫折时就会缩回来,为什么?因为他对这个道理还不是坚信不移,没有化为本能,所以导致了知和行的分离。
  王阳明认为一旦你把真理变成信仰,再变成本能,这就够了。本能就像拳击手出拳一样,速度特别快,脑子是跟不上的。
  人类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我们的本能,这种力量是我们之所以能活下来,并一直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原因,而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记者:王阳明所处时代和今天不同,今天很多人提倡阳明心学要落地,您怎么看?
  度阴山:王阳明心学很简单,就是凭着良知去视、听、言、动,不必再安插多么玄妙的理论。无数人都在说,如何把阳明心学落地,这是痴人说梦。阳明心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多么简易明快!你照着它去做就是了,它本来就在地上,你还让它落地,岂不是要让它入土为安?
  凡口口声声让阳明心学落地的人,要么是根本没懂阳明心学,要么就是根本不想知行合一,揣着明白装糊涂!
  阳明心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和灵魂就是“诚意”,也就是真诚无欺地对待自己的良知。最愚蠢的其实是自己欺骗自己,从来不听从本心。只要每个人都凭良知行动,任何外力都阻止不了。
  记者:我们今天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新问题,是否也应该针对这些问题用新的视角去阐释阳明心学?
  度阴山:今天遇到的所有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心的问题,王阳明所处的明代面对的也是人心的问题。王阳明心学直指本心,解决的是根本。从古至今几千年,人类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只要仍是科学意义上的人,人性就不可变,人心就无差异,人心无差异,良知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就不会变,阳明心学就适用,就没有必要去改变阳明学。
  记者:目前对阳明心学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学术层面,阳明心学更应该融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如何让阳明心学真正融入生活?
  度阴山:还是要大力宣传,比如图书、报刊、影视、新媒体等等。很简单,让一个人知道了王阳明心学,了解知行合一思想,他做事时就有可能去践行知行合一。让一万个、十万个人知道,只要有一千或者一百个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是特别好的现象。不宣传就没人知道这种思想,更不可能有人去实践。
  另外,我觉得企业家最应该学习王阳明心学,就像天下和书院总结的“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中最有效率的人生哲学”。在工作和生活中,当你依凭本能做事、知行合一的时候,很多事就会变得简单,人生效率就提高了。而且,依凭本能做事心里会很舒畅,不会那么纠结。
  记者:您在《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里把四句教归纳为三观一论,能不能具体阐释一下您的理解?
  度阴山:我个人认为四句教就是知行合一的一个流程,具体教你怎么知行合一。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王阳明的世界观。一种哲学肯定有它的世界观,一个哲学家肯定要先知道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王阳明认为万物一体,把天地万物都当成我自己心灵的一部分。别人痛苦,我会难受,我可能不会去拯救他,但是我希望他能自救,我会点拨他。
  一个人如果把世界看成万物一体,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是正义的。反之,如果你把世界看成是自私自利的,所有人都是敌人,你做的肯定都是恶事。王阳明认为万物一体,别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要先贴任何标签,你只要关注当下,他来的时候你去应对就好了。这就是他对世界的看法,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也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
  第二句“有善有恶心之动”是他的人生观。我们的人性是正能量的、恒定不动的,真正催发我们生活成什么样的不是我们的人性,而是七情六欲。人做某件事一开始只是一个念头,最后把事做成了就有了善恶。有些人念头恶了,他可能最后就变成了恶人。所以,在王阳明看来我们的心本来应该无善无恶,不对任何东西贴标签,但是一起念头就有了善恶,念头直接影响了你的人生,你实现了怎样的念头直接决定了你将经历什么样的人生。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他的价值观。良知就是,第一,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第二,感应神速,无由等待;第三,能知是非善恶。所以,良知其实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直觉的、本能的道德感和精准判断力。念头一起,良知即可会做出判定,善恶是非刹那即现,依此判断去行,去坚定无畏的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
  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王阳明的“格物”和朱熹的不一样,朱熹“格物”是探究万事万物,王阳明的“格物”是指在事情上正你的念头,格物就是关注当下,在当下的事情上正念头。
  记者:知行合一也是一种方法论?
  度阴山:对,知行合一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四句教紧扣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理合一,不能心里想一套,行动上却是另外一套。它主张的是表里如一,言行合一,最终归结为知行合一。
  实际上“致良知”远远不如“知行合一”接地气,最后的四句教越来越复杂,不知所云。哲学不数理化,你可能研究了一辈子,到最后的成果是最大的,对于哲学,他一开始提出的概念往往是最灵动的。我们谈王阳明心学主要就是谈“知行合一”,多余的都不必提。
  记者:王阳明认为“心即理”而朱熹认为“性即理”,这其实涉及到心、理和性三者的关系?
  度阴山:宋儒朱熹认为我们人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性,即所谓性,另外一部分是七情六欲,即所谓情。在朱熹看来,情欲最不稳定,必须把七情六欲消灭掉,让真理填充你。王阳明认为七情六欲与生俱来,只要恒定在中的阶段,那么就是天理,所以说他提“心即理”,而朱熹认为人心的两部分中“性即理”,但是情欲不是天理。理学你学得越深内心就越矛盾、越挣扎,因为你不停地向外寻理,外面有些理不适合你,而王阳明心学是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理,然后去行动。
  记者:有专家谈到致良知其实是一种东方的心智模式,你要先笃信不疑才行,您觉得有没有道理?
  度阴山:对,良知其实是个先验论,如果有人问,良知到底在哪儿,你给证明一下,王阳明不会给你证明,他只告诉你良知就是存在,你必须相信每个人都有良知。
  恶人的存在只是因为他们的良知被遮蔽了。所以,每个人都有良知,自己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己一清二楚。
  在阳明心学里,没有恒定的好人,也没有恒定的恶人,只要你一个念头是善,你当下就是一个圣人,下一个念头是恶,你就是一个坏人。所以,王阳明强调要不停地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个过程应该是持续的。
  记者:有人提出要让善念在生态型系统中生存,善念我们可能比较好理解,但如何才能在生态型系统中生存?
  度阴山:让善念在生态型系统中真正扎根,我觉得还是要回归到每个人自己,自己先做到。王阳明的弟子问他:“我致良知,别人不致,该怎么办?”他当时的解释是:“致良知是自己的事,自己致良知自己得到好处。”王阳明所说好处就是可以照见一切“妖魔鬼怪”,如果你自己真的致良知了,就不可能受欺骗。
  在一个组织中传播和实践阳明心学,领导者很关键。先从自己入手,带动企业全体员工,从个人扩大到组织,然后再推而广之去影响更多人。这是推广心学非常好的一个路径,而且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其他文献
赛绰  那么粗砺、朴拙,又那么赛绰质朴,像鸟儿在飞,像野兽在啸,像孤独的人在山河的月光下一个人走啊走……  书写终于到了隶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用刀刻在甲骨、石碑上,或者,铸在贵重的青铜器上,里耶琴简上的隶文字样,是毛笔在竹简上的飞舞。  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保持着对隶书的警惕。这种警惕来自于内心——可以说,很多年里,我认为隶书太规矩、拘谨,像一个小家子气的男人,没有气吞山河的气势,也没有家长里
期刊
公元973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对南唐的进攻,宋军一路摧营拔寨,南唐很快便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其他地方沦陷就沦陷了吧,但是都城金陵一定不能有事,只要都城在,皇帝在,南唐就还在。于是,派重兵守住金陵,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把这个关系到南唐存亡的任务交给谁呢?南唐后主李煜陷入了沉思,这个人,必须勇猛无比,还必须无比忠诚,既要有血性,还要有智谋。  把南唐所有的大将都过滤一遍以后,李煜把目光锁在了一个
期刊
稻盛、阳明一脉相承  有人说: 稻盛和夫是当代的王阳明,不过是东渡日本罢了。稻盛哲学是现代商业社会的阳明心学。这话有道理,但既然是哲学,就超越了商业。稻盛和夫出身是科学家,出名是企业家,但本质上是哲学家,而且是彻底追求正确思考和正确行动的哲学家。  稻盛24岁时,在精密陶瓷领域,就有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又一个新石器时代”。更重要的是,稻盛在成为全世界行业首屈一指的科学家的同时,已
期刊
葛洪是我国晋代的道教理论家和医学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家。早在年轻时,他就对世上那种追逐名利的风气深恶痛绝。他热衷于修性养心,同时爱好体育锻炼,精通刀、枪、剑、戟、射等武艺,又喜钻研医道和养生之学。晚年则隐居在广东的罗浮山,过着悠闲的生活,他的养生方式值得今人借鉴。  重视身心锻炼。葛洪认为,求长生,修至道,关键在于精神专一、情致静寂,世俗的权势及物质,都会妨碍人们的延年益寿。所以,最根本的有四个
期刊
老杜诗真是气象万千,不但伟大而且崇高。譬如唱戏,欢喜中有凄凉,凄凉中有安慰,情感复杂,不易表演,杜诗亦不好诗。今且说其七绝。  盆景、园林、山水三者,盆景是模仿自然的艺术,不恶劣也不凡俗,可是太小。无论作什么皆应打倒恶劣与凡俗,常人皆以“雅”打倒,余以为应用“力”打倒。盆景太雅。园林亦为模仿自然之艺术,较盆景大,而究嫌匠气太重。真的山水当然大,而且不但可发现高尚的情趣,且可发现伟大的力量。此情趣与
期刊
“魂魄”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们常说的成语有“失魂落魄”“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借尸还魂”“惊心动魄”,等等。人们习惯的用语有“神灵”“幽魂”“灵魂”“魄力”“鬼魂”。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打击,中华文明逐渐湮没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
期刊
听雪落,天遥野旷——大雪  大雪,十一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时,天气更加寒冷,降雪也比小雪时要多。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地面积雪量增大。  “瑞雪兆丰年。”冬雪如疏松的棉被,为小麦御寒,气温低,能冻死害虫。节气农谚,说的最多的是冬雪对收成的好处。如:“积雪如积粮。”“雪在田,麦在仓。”“雪多下,麦不差。”“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
期刊
邓铁涛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生于1916年,坎坷一生,已有百岁。他曾荣获“国医大师”的称号,至今仍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与来访者侃侃而谈。“养生重于治病”是他一生倡导的健康理念。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独特的养生经。  邓铁涛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养心最重要的是养德。“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生命活动的正
期刊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  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  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钞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版
期刊
春节已过,春季虽然还是有些寒凉,但冷雪仍然是听到了春天的脚步的临近。日出、黄昏的阳光开始有别于冬天,多了一丝丝的温柔与恬静,仿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又好像在等待着开放的花苞,只需要一场春雨,或是一个阳光,便会舒然的绽放笑脸。让我们惊呼“春天来了”。  春天是一个蓬勃的季节,新年伊始,又是一個美丽旅程的开启,2017整理行装再次出行在寻访、享受并分享的茶文化旅途上。习茶是一生的修为,持续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