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湾拿吉市(savannakhet Town)是位于老挝(Laos)内陆河湄公河(MekongRiver)左岸。是老挝境内第二大城市。也是老挝的经济中心。与泰国境内的Muk-dahan省遥相呼应,仅有一河之隔,是老挝与泰国、越南贸易的重要商埠。从湄公河过境,由于水流湍急的缘故,乘坐摆渡船15分钟左右可到达泰国边境,如果乘坐旅游大巴从横跨河上的桥梁过境则只需要三四分钟时间。
边境小镇,人来人往
我来到沙镇时这里虽然正值初冬时节,日平均气温依旧在25℃-37℃之间,夜间气温稍低,为15℃左右。昼夜温差稍大。
沙湾拿吉出产咖啡、柚木等。粮食有水稻,矿藏有石油、石膏、铜和金。沙镇的面积不大,驾车30分钟即可贯穿市区南北,听说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就是以这里为起点,一路向西沿越南边境延伸开去。
这里的人口约5万,老挝居民占九成以上,也有不少华人在这里以买卖为生。因为地处边境,这里的各国游客终年络绎不绝,走在沙湾拿吉的街头巷尾,隔三岔五便可以与各种肤色,各种打扮。身背硕大旅行包、手拿地图和数码相机的旅客擦肩而过。他们或是独来独往,或是二三为伍,忘我地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吮吸着这座城镇的平静与安详。却丝毫不曾打破这里的和谐,相反却仿佛也已经融入在了这一片宁静悠闲之中,与这座清秀隽永的城镇一起被镌刻在日落时分那一抹斜阳中。
入乡随俗,见怪不怪
从昆明乘车到沙湾拿吉约有4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沿着新近竣工的老挝境内唯一一条连接南北的公路南下,一路颠簸劳顿直至黄昏时分才赶到下榻的旅店。这是一所当地人开设的私人旅馆。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私人旅馆很多。多为平房院落或二层结构的建筑,名字大都叫做“X X Guest House”,也有很多华人开的小宾馆。临街挂着“X X宾馆/酒店”的招牌。很容易让人想起在国内开车自驾游时经过地级市经常看到的那些小旅馆。
此时此刻,看到这熟悉的招牌,心头便涌起一种游子去国怀乡之情。但同时也会联想起国内某些小旅馆服务差、要价高的种种卑劣行径,一时间又五味杂陈……
正是怀着这种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我开始了自己在沙湾拿吉的漫漫之旅——
先匆匆在旅馆的浴室中洗了个澡。然后换掉已经穿了近50个小时的衣服。当推开客房的窗户仰望夜空的那一刹那,我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铺满夜空的繁星惊呆了!
要知道,此刻的北京,即便在夏夜身处远郊,亦难见这满天星斗……还未来得及多想,身边已站有一位穿短衣裤、深皮肤的当地人,他用老语向我问好:“司拜蒂”(你好),然后指向院落中间用原木和稻草搭起的凉棚。示意我要开饭了。
我微笑谢过,踏着院中的细沙快步穿过种有椰子树和不知名小灌木的院子,走进凉棚。这时。中文名叫“阿达”的旅店老板就微笑着双手合十点头向我这位新来的客人问好,我也入乡随俗的还礼入席了。
桌上摆着用泰国香米做成的米饭,小炒空心菜和玉米。还有韭菜和鸡肉合煮的汤。饭桌正中间放着当地人自制的辣味调料,吃起来除了甜辣之外,还有一种淡淡的莫名的香气,想来也许是香料吧。
但出乎意料的是。与我们分享着满桌食物的,还有挥之不去的当地苍蝇。当地人对它们竟然丝毫没有国内人的深恶痛绝、赶尽杀绝之势,只是轻轻驱赶,更有甚者居然能够做到视若不见、与蝇为伍,实乃怪事儿!
市区交通,秩序井然
从住的旅店开车10分钟,便来到了沙湾拿宙城区。沙湾拿吉市内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为数不多的柴油驱动三轮车,车后拖斗顶部和两侧装有护栏,后侧无门,方便乘客上下车。
虽然设有固定车站,但这种“公车”招手即停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停车。因为当地交通没有堵车现象,所以体积小巧、机动性能非常好的三轮车非常符合沙镇的公共交通需求。
与老挝境内其他城市一样,沙镇的汽车主要是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商用车和皮卡车,“丰田”和“现代”尤其多,但轿车数量非常少。
老挝是个摩托车大国,从万象到沙湾拿吉,公路上最炙手可热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沙湾拿吉自然也是如此:在城里,在乡间,轰鸣的摩托车引擎声不绝于耳,各色的两轮摩托俯首皆是。
这里的男女老少都骑摩托,上至年近古稀的老妇人,下到脖子里还系着红领巾的儿童,一个个、一排排,一群群,轻松灵活地穿行于大街、小巷,市场,田间,好不潇洒惬意。
虽然车流不息,马达轰鸣,沙镇的交通秩序井然。交通警察从不站在马路中间神采飞扬,挥汗如雨,取而代之的是道路旁交通岗楼里的闲聊和悠闲。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里汽车给摩托车让路,摩托车给自行车让路,自行车给行人让路,所有的机动、非机动车辆都为穿街而过的牛,羊、鸡、狗让路。转念想想北京周末下班高峰时二三环路上的“盛况”,不禁又让我唏嘘感叹了一番。
高物价,低消费
在沙镇,你几乎找不到三层或三层以上的建筑,就连市政府也是一座两层高的西式建筑。我在这里见过的最宏伟的建筑莫过于位于城郊的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包括一座大约能容纳1000人的露天足球场,和一座可供200人观赛的室内篮球馆。市区街道两旁临街的商铺林立,都是前商后居的格局。
这里的物价并不比国内低,甚至与北京消费水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罐装可乐的售价是4,500-5,000kip(基普,当地货币单位),约合人民币3-3.5元;一个夹心面包(40cm长,7cm宽。内有肉丝,蔬菜,番茄酱)售价5,000kip,约合人民币3.5元;一碗面条(约二两面条,一两肉馅)价钱是10.000kip,约合人民币8元,真是有点贵得离谱。
但是。这里的消费水平却普遍不高。所以沙湾拿吉没有KFC或是“麦当劳”,更没有任何中国年轻人耳熟能详的国际体育品牌。
我在万象最大的“三河市场”(中国人开设的综合性商场。只有一层,规模相当于北京天意市场一层的一半)也只找到一家国内某二流体育用品品牌,一个质量很一般的皮制篮球售价人民币418元,与我同去的北京同事戏称,人家在这里开店是要赚当地人的钱,你跟着起什么哄啊?
佛龛遍野,秉性温和
跟其他老挝城市一样,沙湾拿吉的生活节奏很慢。早晨看不到赶公车的上班族。中午饭馆外没有车位已满的告示牌,晚上也听不到司机堵在路上发出的喇叭和抱怨声。
老挝法律规定当地居民每站立工作20分钟就必须得到15分钟的休息。一个当地的华人朋友告诉我在老挝如果你抱怨当地人没有效率或者心烦意乱的时候,当地人一定会对你说:“摘印”(意思是“冷静一下吧”)。 我一开始并不觉得当地人的慢性子有什么不妥,直到我听说了同事的几个痛苦教训。我们的一个采购员出去买矿泉水,付了订金后老板答应两小时内开车送货上门,结果直到七个半小时之后我们才见到久违的矿泉水,很多同事因此整整不得不在口渴中度过了整个中午和下午。
还有一次采购员去买钢材,下好了100吨的单子并再三叮嘱卖家事情紧急务必准时,结果苦等了4个多小时后店主不紧不慢地拉了30吨钢材来并解释到仓库没货了。要一个月之后才有新钢材运抵,气得采购员冲着他一通吹胡子瞪眼,结果可想而知,老板满脸无所谓的丢下一句“摘印”便扬长而去了。
凡事都有两面,老挝人虽然性子慢,秉性却也质朴温和。不管对谁都是一副笑脸,如果一个人买东西没带够钱货时不小心踩到了谁的脚,对方决不会横眉冷目,双方更不会刀兵相见,最多相视一笑也就作罢了。
据当地一位久居的华人说。他在沙镇住了15年只看到过一次当地人之间发生冲突。另一说老挝是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大都很满意,我想这种说法应该绝非空穴来风。
老挝是佛教国家,佛龛遍野,寺庙林立。每天清晨都能看到有人虔诚的跪在家门口面前摆着可口的饭菜等待前来化斋的和尚。
依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坟墓上没有墓碑,取而代之的是佛龛形状的木制墓碑。我在当地的一个建了一半的建筑工地考察时。发现建筑门前有一个平台。听随行的人说这里原本要盖一间豪宅,这门前的平台下埋着一个圆寂的和尚。以此来镇宅保平安。
当地男性在领了工资之后有极大爱好:喝酒、找情人和盖房子。每当华灯初上。只要有几只烤鱼、一打啤酒。再加上收音机里传来的音乐就足以让附近的人喝酒,跳舞一直闹到深夜;我在所住的村子周围看到很多没建完的房子,原以为村子在集体建房,几经打听后才知道当地人挣钱后喜欢马上花掉建房子,如果钱不够盖不完就把剩下的工程摆在那里等到挣到了钱再说。
至于找情人,我们雇用的当地司机就是最好的见证了。此君二十有九,系本地男性,虽然已婚且有子女两名,但依旧风流不羁,每天开车接送我们时只要碰到当地的年轻女性一定不忘抛个媚眼,加之此君一双电眼,更惹得不少姑娘顾盼流连,眉开眼笑。有一次此君载我们一行人去市区的邮局,路上还不忘特意绕道经过一情人门口颂歌秋波再走不迟。
边境小镇,人来人往
我来到沙镇时这里虽然正值初冬时节,日平均气温依旧在25℃-37℃之间,夜间气温稍低,为15℃左右。昼夜温差稍大。
沙湾拿吉出产咖啡、柚木等。粮食有水稻,矿藏有石油、石膏、铜和金。沙镇的面积不大,驾车30分钟即可贯穿市区南北,听说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就是以这里为起点,一路向西沿越南边境延伸开去。
这里的人口约5万,老挝居民占九成以上,也有不少华人在这里以买卖为生。因为地处边境,这里的各国游客终年络绎不绝,走在沙湾拿吉的街头巷尾,隔三岔五便可以与各种肤色,各种打扮。身背硕大旅行包、手拿地图和数码相机的旅客擦肩而过。他们或是独来独往,或是二三为伍,忘我地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吮吸着这座城镇的平静与安详。却丝毫不曾打破这里的和谐,相反却仿佛也已经融入在了这一片宁静悠闲之中,与这座清秀隽永的城镇一起被镌刻在日落时分那一抹斜阳中。
入乡随俗,见怪不怪
从昆明乘车到沙湾拿吉约有4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沿着新近竣工的老挝境内唯一一条连接南北的公路南下,一路颠簸劳顿直至黄昏时分才赶到下榻的旅店。这是一所当地人开设的私人旅馆。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私人旅馆很多。多为平房院落或二层结构的建筑,名字大都叫做“X X Guest House”,也有很多华人开的小宾馆。临街挂着“X X宾馆/酒店”的招牌。很容易让人想起在国内开车自驾游时经过地级市经常看到的那些小旅馆。
此时此刻,看到这熟悉的招牌,心头便涌起一种游子去国怀乡之情。但同时也会联想起国内某些小旅馆服务差、要价高的种种卑劣行径,一时间又五味杂陈……
正是怀着这种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我开始了自己在沙湾拿吉的漫漫之旅——
先匆匆在旅馆的浴室中洗了个澡。然后换掉已经穿了近50个小时的衣服。当推开客房的窗户仰望夜空的那一刹那,我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铺满夜空的繁星惊呆了!
要知道,此刻的北京,即便在夏夜身处远郊,亦难见这满天星斗……还未来得及多想,身边已站有一位穿短衣裤、深皮肤的当地人,他用老语向我问好:“司拜蒂”(你好),然后指向院落中间用原木和稻草搭起的凉棚。示意我要开饭了。
我微笑谢过,踏着院中的细沙快步穿过种有椰子树和不知名小灌木的院子,走进凉棚。这时。中文名叫“阿达”的旅店老板就微笑着双手合十点头向我这位新来的客人问好,我也入乡随俗的还礼入席了。
桌上摆着用泰国香米做成的米饭,小炒空心菜和玉米。还有韭菜和鸡肉合煮的汤。饭桌正中间放着当地人自制的辣味调料,吃起来除了甜辣之外,还有一种淡淡的莫名的香气,想来也许是香料吧。
但出乎意料的是。与我们分享着满桌食物的,还有挥之不去的当地苍蝇。当地人对它们竟然丝毫没有国内人的深恶痛绝、赶尽杀绝之势,只是轻轻驱赶,更有甚者居然能够做到视若不见、与蝇为伍,实乃怪事儿!
市区交通,秩序井然
从住的旅店开车10分钟,便来到了沙湾拿宙城区。沙湾拿吉市内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为数不多的柴油驱动三轮车,车后拖斗顶部和两侧装有护栏,后侧无门,方便乘客上下车。
虽然设有固定车站,但这种“公车”招手即停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停车。因为当地交通没有堵车现象,所以体积小巧、机动性能非常好的三轮车非常符合沙镇的公共交通需求。
与老挝境内其他城市一样,沙镇的汽车主要是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商用车和皮卡车,“丰田”和“现代”尤其多,但轿车数量非常少。
老挝是个摩托车大国,从万象到沙湾拿吉,公路上最炙手可热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沙湾拿吉自然也是如此:在城里,在乡间,轰鸣的摩托车引擎声不绝于耳,各色的两轮摩托俯首皆是。
这里的男女老少都骑摩托,上至年近古稀的老妇人,下到脖子里还系着红领巾的儿童,一个个、一排排,一群群,轻松灵活地穿行于大街、小巷,市场,田间,好不潇洒惬意。
虽然车流不息,马达轰鸣,沙镇的交通秩序井然。交通警察从不站在马路中间神采飞扬,挥汗如雨,取而代之的是道路旁交通岗楼里的闲聊和悠闲。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里汽车给摩托车让路,摩托车给自行车让路,自行车给行人让路,所有的机动、非机动车辆都为穿街而过的牛,羊、鸡、狗让路。转念想想北京周末下班高峰时二三环路上的“盛况”,不禁又让我唏嘘感叹了一番。
高物价,低消费
在沙镇,你几乎找不到三层或三层以上的建筑,就连市政府也是一座两层高的西式建筑。我在这里见过的最宏伟的建筑莫过于位于城郊的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包括一座大约能容纳1000人的露天足球场,和一座可供200人观赛的室内篮球馆。市区街道两旁临街的商铺林立,都是前商后居的格局。
这里的物价并不比国内低,甚至与北京消费水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罐装可乐的售价是4,500-5,000kip(基普,当地货币单位),约合人民币3-3.5元;一个夹心面包(40cm长,7cm宽。内有肉丝,蔬菜,番茄酱)售价5,000kip,约合人民币3.5元;一碗面条(约二两面条,一两肉馅)价钱是10.000kip,约合人民币8元,真是有点贵得离谱。
但是。这里的消费水平却普遍不高。所以沙湾拿吉没有KFC或是“麦当劳”,更没有任何中国年轻人耳熟能详的国际体育品牌。
我在万象最大的“三河市场”(中国人开设的综合性商场。只有一层,规模相当于北京天意市场一层的一半)也只找到一家国内某二流体育用品品牌,一个质量很一般的皮制篮球售价人民币418元,与我同去的北京同事戏称,人家在这里开店是要赚当地人的钱,你跟着起什么哄啊?
佛龛遍野,秉性温和
跟其他老挝城市一样,沙湾拿吉的生活节奏很慢。早晨看不到赶公车的上班族。中午饭馆外没有车位已满的告示牌,晚上也听不到司机堵在路上发出的喇叭和抱怨声。
老挝法律规定当地居民每站立工作20分钟就必须得到15分钟的休息。一个当地的华人朋友告诉我在老挝如果你抱怨当地人没有效率或者心烦意乱的时候,当地人一定会对你说:“摘印”(意思是“冷静一下吧”)。 我一开始并不觉得当地人的慢性子有什么不妥,直到我听说了同事的几个痛苦教训。我们的一个采购员出去买矿泉水,付了订金后老板答应两小时内开车送货上门,结果直到七个半小时之后我们才见到久违的矿泉水,很多同事因此整整不得不在口渴中度过了整个中午和下午。
还有一次采购员去买钢材,下好了100吨的单子并再三叮嘱卖家事情紧急务必准时,结果苦等了4个多小时后店主不紧不慢地拉了30吨钢材来并解释到仓库没货了。要一个月之后才有新钢材运抵,气得采购员冲着他一通吹胡子瞪眼,结果可想而知,老板满脸无所谓的丢下一句“摘印”便扬长而去了。
凡事都有两面,老挝人虽然性子慢,秉性却也质朴温和。不管对谁都是一副笑脸,如果一个人买东西没带够钱货时不小心踩到了谁的脚,对方决不会横眉冷目,双方更不会刀兵相见,最多相视一笑也就作罢了。
据当地一位久居的华人说。他在沙镇住了15年只看到过一次当地人之间发生冲突。另一说老挝是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大都很满意,我想这种说法应该绝非空穴来风。
老挝是佛教国家,佛龛遍野,寺庙林立。每天清晨都能看到有人虔诚的跪在家门口面前摆着可口的饭菜等待前来化斋的和尚。
依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坟墓上没有墓碑,取而代之的是佛龛形状的木制墓碑。我在当地的一个建了一半的建筑工地考察时。发现建筑门前有一个平台。听随行的人说这里原本要盖一间豪宅,这门前的平台下埋着一个圆寂的和尚。以此来镇宅保平安。
当地男性在领了工资之后有极大爱好:喝酒、找情人和盖房子。每当华灯初上。只要有几只烤鱼、一打啤酒。再加上收音机里传来的音乐就足以让附近的人喝酒,跳舞一直闹到深夜;我在所住的村子周围看到很多没建完的房子,原以为村子在集体建房,几经打听后才知道当地人挣钱后喜欢马上花掉建房子,如果钱不够盖不完就把剩下的工程摆在那里等到挣到了钱再说。
至于找情人,我们雇用的当地司机就是最好的见证了。此君二十有九,系本地男性,虽然已婚且有子女两名,但依旧风流不羁,每天开车接送我们时只要碰到当地的年轻女性一定不忘抛个媚眼,加之此君一双电眼,更惹得不少姑娘顾盼流连,眉开眼笑。有一次此君载我们一行人去市区的邮局,路上还不忘特意绕道经过一情人门口颂歌秋波再走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