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教育Vs中国本土教育(上)

来源 :出国与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m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加拿大读书期间曾在学校里任助教,经常要给本科生上课或是一对一地答疑,因此接触了很多中国和外国的学生,发现中国和北美学生有很多不同之处。有很多中国学生反映,在出国之前他们的英语很棒,能听懂原版的好莱坞电影,唱着欧美流行音乐,和外教流利地交流,生活方式似乎也与欧美靠的很近,然而出去后发现还是与周围同学隔隔不入。这除了有背后的文化差异之外,还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分不开,但我觉得学校教育似乎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从微观入手撰写此文,将平时所体会到的北美教育与中国大陆教育作一下比较,为想要出国的学子或家长提供一个参考。
  一、北美学校文科专业研究生上课都是座谈的形式,不同于我们国内的学校,上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做笔记。他们这里也不象国内的教室里有讲台。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师和学生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每次上课原则上学生都应该就上课所讲内容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加深理解。在这种课上,中国学生一般是讲不出来的。除去语言,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原因,还有一个习惯的问题。因为他们从小学开始每门课的成绩里都有一个参与分,这就是要求他们上课发言的。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表达能力也就锻炼出来了。北美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表现自己,也和老师的鼓励有关。这里的老师对学生都持鼓励态度。不管学生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会认真解答;不管学生在研究方面有什么想法,他们都表示支持。这样学生就有积极做下去的动力。老师评价学生也是先肯定,然后再用提建议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就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北美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很好。上课谈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会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 对什么事都比较敢于谈自己的想法, 尽管并不见得有多深刻的见解。在大学里,如果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一起做小组项目, 往往是中国学生做很多工作, 而最后就研究结果作发言(PRESENT)的是老外。整个北美社会都注重自我表现, 做得好不如说得好。性格外向,善于表现自己的人无论在读书,求职,工作和其它方面都能抓住机会。比如有的学生上课说得都是些毫无意义的废话(TALK GARBAGE),但一些教授就喜欢, 因为他们也不希望自己上课学生没一点反应。
  二、在学校里,外国孩子受的拘束和管教没有中国孩子那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任由他们成长。我们的孩子从上幼儿园时就要有坐姿,不能乱讲话。外国学校则不是这样,他们上课的形式很随意。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从不限制他们有怎样的坐姿,怎样写字。写得是否规矩齐整也不重要。他们很多都是用左手写字,不象中国家长如果孩子不用右手, 还会被强制改过来。这里的孩子都喜欢上学,因为学校作业没那么多,压力没有那么大。我认识一个在国内读到小学二年级时随父母到加拿大的女孩儿。她来这里以后就经常说她特别喜欢上学,不喜欢放假,因为在家里没事干,在学校里可以和同学们玩。这里的大学上课也比较自由,只要不干扰别人就可以喝水吃东西。上课早来晚走教授都不会说什么。上课时学生可以随时发言,问任何问题,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简单的常识性问题。只要学生开口问了,老师就有责任回答。
  教授讲课也注意趣味性和形式上的灵活。比如我曾给大学一年级的一门市场营销课做助教。它是工商管理一年级本科生的必修课,这一年有一千多个学生选这门课,授课地点在大学的剧院里。第一堂课在等待上课的这段时间,教授放好看的动画片。每一个精彩的片段结束,学生们就开始鼓掌。这天上课时间过了五分钟教授才正式开始上课。他用POWERPOINT讲,内容就投影到大屏幕上。他先做自我介绍,告诉大家他的名字怎样发音。然后说,如果你们愿意,现在就可以练习几遍。学生们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念他的名字。过了一会,他又说,你们不会念我的名字也不要紧,因为任何时候你们都不许直接叫我的名字。接下来,他就用一个石头变钻石的故事来讲解修这门课的重要性。目的是让学生们懂得,现在他们认为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将来会变得弥足珍惜,恐怕他们都会后悔当初没有多学一些。在讲的过程中,他说,如果现在你们想鼓掌, 就鼓掌吧。学生们就又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他们这里不仅上课方式灵活,上课地点也不拘束在学校教室里。有的教授邀请学生到家里上课。教授会准备酒,茶,饮料,饼干,奶酪还有薯片之类的,老师和学生边吃边聊。 有的课还到酒吧上。
  三、我们的社会是集体主义的社会。我们在大学和中学时都有一个班集体,老师向我们强调集体荣誉感。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属于一个组织。在国内大学,新生报到,注册,选课都有人指导。很多学校高年级的学生还负责外地学生的接站。加拿大则不同,它处处显现出个人主义社会的特征。学生入学时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做,人们对别人的事不太关心,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太紧密。很多人都独来独往,彼此之间交流不太多。不象我上大学时,学生们都是拉帮结伙的。在北美每一个系都有一个秘书负责学生事宜。有什么事她会给学生发电子邮件,学生有任何事也是和她单独联系。刚入学的学生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好,对学校环境也不太熟悉,往往在注册课程方面出问题。还有的因为不和同学联系,连考试时间和地点变了都不知道。还有的时候尽管秘书给大家发了通知,有的学生还是把重要的事耽误了。在这儿学生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就可以不参加考试。秘书通常会为他们单独安排补考。哪怕是只有一个人也要为他(她)专门安排一次。
  北美的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校不给学生排名次,最多只是公布一下全班平均成绩和最高最低分。在公布成绩的时候,也只写明每个学生的学号。学期结束,每个学生只是得到一个自己成绩的报告。因为这里认为成绩是学生的隐私,没有必要公之于众,就更别提当众宣布名次了。这是对每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也表明他们不象我们对排名这些事看得那么重。上学读书是自己的事,没有必要拿自己跟别人比。正因为这样从小在北美长大的白人孩子考虑问题很简单,喜欢的事就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心理负担,因为不跟人攀比。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不管别人怎么样,永远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我认识一个读本科的白人男孩叫DAVID。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我问他考得怎么样,他都说不错,然后补充说自己是班上最好的。有一次他对我说自己一门课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平均成绩以下。很多中国学生考得不好会很沮丧,但他说这件事的时候却也乐呵呵的。
  四、加拿大法律规定,父母不能打骂孩子。事实上,有时候明明是孩子的错误,父母却也打不得骂不得。他们从小所受教育就是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因为太会保护自己了,他们遇到什么问题就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挑剔别人的不是,而不大会反思自己。有一次我去上课,按理说,学生们应当把做好的作业交给我,然后才能得到成绩。有一个学生一道题都没做,我说不能给他成绩。他却振振有词地对我说,我没有做作业,是因为我不会。你的责任是教会我们。如果你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为什么来上课?我听了很生气,对他说,我有我的责任,你有你的责任。我的责任我知道,不用你告诉我。现在我们谈的是你的责任,你的责任是完成作业。最后我还是没有给他成绩。还有就是这些外国孩子自己成绩不好,都不会说是自己不用功,而会说是老师教得糟糕或者抱怨题目太难老师打分太低。
  这也说明在北美不象国内那么强调尊师重教。现在北美的孩子越来越难管,学生跟老师之间虽说也有等级之分,可这儿的老师不象中国的老师那么有权威。在大学里有的学生上课时跟老师说话简直是用质问的口气,这在国内真是不可想象。北美还有两个给老师打分得网站(www.ratemyteachers.com和www.ratemyprofessors.com)。前一个网站是给小学和中学老师打分。这个网站的主页上写着:本网站为学生提供独一无二的批评老师的机会,由此改变世界对教育的看法。后一个是给大学教授打分。开始我还将信将疑------北美那么大,难道每个老师都在上面吗?於是试着打开给教授打分的那个网页,教过我的好多教授的名字都在上面。在两个网站上学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教授打分: 容易相处(EASINESS),受欢迎(POPULARITY),乐于帮助学生(HELPFULNESS),讲课内容清晰(CLARITY), 然后给他们一个总评成绩, 还可以添加评论。
  五、在北美,学生从大学甚至高中时就开始在校外打工。每年从五月初到八月底是北美大学的夏季学期,学生可以不选课,去做暑期工,挣出下个学年的学费,同时积累工作经验。他们还经常出境旅游或者去其它英语非母语的国家教英语。而且大多数北美当地的孩子从十二,三岁就开始谈恋爱。因为经历的人和事比较多,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显得很成熟,为人处事也比较圆滑。比如说,每逢一门课的最后一堂课,他们都不忘和教授握握手,说几句道谢的话,并说"祝你假期愉快",其实没准他们心里对这个教授意见很大呢。这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非亲密无间,但是却从不忽视场面上的礼貌,很会说话。别人在学习或其它方面遇到什么困难他们也会热情地有限度地帮忙。
  我们国家的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我们很重视考试成绩。如果一个学生成绩好,在学校里就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崇拜,在家会受到家长的宠爱。对学习看得太重就忽略了对人性格和人格的培养。比如从国内大学毕业的一些学生到北美以后学习成绩非常好, 但他们显得比较自我,遇事不会为他人着想, 不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关心别人的情绪,也不懂人情世故。在国外人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不懂得帮助别人,就没人肯帮助自己,因为什么都是相互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好学生在国内一帆风顺惯了,因为经历的世事少,到了国外经受不了挫折。过去听说在国外读博士的一个中国学生自杀,我想可能是属于这一类。
  我们国家的学校重视学生的成绩,那国外学校注重什么呢?他们注重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发展自己。北美的中学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个艺术小组。学校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多,课程难度也没法和中国的学校相比,但是他们课余活动比较丰富。比如我房东的女儿所在的学校就有一个乐团,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去演奏。
  她们学校还有篮球队,经常跟其他学校打比赛。可能他们不象我们那么善于应付考试,但很多人多才多艺。这里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为写作业而上网查资料,有利于开阔思路扩大知识面。(待续)
其他文献
1.参加英语考试(TOEFL,GRE或GMAT)    最好在开始申请的9月份之前考完这些考试。对于本科生,可以大三考GRE,TOEFL,建议先考GRE,然后再考TOEFL。大四上学期进行申请工作,如果欲考当年11月份的Gre Sub,则申请工作最好提前到暑假就开始准备。    2.向美国大学索要申请材料(网申的话,不用要材料)    以前这项工作是必需的。现在网络普及了,多数学校都鼓励网申,甚至
期刊
47岁的让·菲格尔,以前是斯洛伐克外交部国务卿和斯洛伐克加入欧盟谈判组的主谈判。从2004年起。他成为欧盟负责教育和文化事务的委员。  2007年10月18日-23日,菲格尔来华访问,不仅会见了中国负责高等教育、文化、青年事务和体育事务的众多高级官员。还出席了作为2007年中国国际教育展主宾展区的“欧洲高等教育展”的开幕式。  2007年10月22日下午,本刊特约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在北京对菲
期刊
(上接2007年11期)赶路的期间,有一位米国的大叔曾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领导嘱咐,一定要在游记中予以表扬。大叔是资产阶级,住着富骡论丝位置最好的别墅区,过着很腐很腐的生活。当时大叔见我在路边拍照。把式、行头那叫一个唬人。于是主动停车。邀请我们进他住的小区拍摄。这样的同志,应该是雷锋吧?我想应该比雷锋还高尚。雷锋同志嘴上说做好事从来不留名,不过回家坚持写日记,居然还发表!咱就啥也不说了。    美
期刊
2007年12月7日、11日,“2007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四层多功能厅隆重召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相关领导,以及60多家行业协会会员、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本刊执行主编、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首届副秘书长、北京和中公司总经理胡伟航出席了会议。    换届选举额拉开序幕    本次选举,是根据“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以下
期刊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2007年第72号公告称,为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进出境旅客申报手续,方便旅客进出境。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海关总署经研究决定。自2008年2月1日起,在全国各对外开放口岸实行新的进出境旅客申报制度。公告全文如下:    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72号    为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进出境旅客申报手续。方便旅客进出境,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
期刊
初到美国留学,很多同学不免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即由于异国不同的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差异所产生的心理不适,甚至焦虑。远离以往熟悉的亲人和朋友圈子,突然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同时又面临着学业和生活的压力,此时如何迅速调整自我、重铸信心,让变化的环境成就自己有价值的、新的人生体验,最大限度地享受留学生活?确实值得思索!综合我自己及其他朋友的真实经历
期刊
最近几个月,英国大使馆签证处对赴英留学的签证政策作了一些调整,主要是最近对递签形式和签证材料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变:  一.递签形式的变化引用使馆原文的要求如下:“从2004年5月6日起,所有的学生签证申请应该在星期一至星期四的上午9点至11点提交。我们将只就您所提交的材料来考虑您的申请。在下午3点钟您将会被告知您的签证是否被签发或拒签,又或者(在特殊情况下)您是否被需要进行一个面谈。”  二.递签材
期刊
澳大利亚移民部出台担保商务反签证,旨在鼓励中澳两国加强商务访问和双向交流,促进两国商务人员的成功合作,降低中国商务申请人的签证风险。澳大利亚移民局局长正式授权了一些机构专门开办担保商务反签证的服务。  商务担保反向签证由授权机构在澳国境内为申请人提供签证担保和来澳商务服务,在澳境内提交申请,申请人在境外获取电子签证,然后到澳大利亚驻北京、上海或广州贴签。整个签证申请只需3-5个工作日。该签证为单次
期刊
西班牙中华国际旅行社是一个在西班牙(欧盟)注册登记的组织旅游的西班牙国际旅游批发商(Spanish Tour Operator), 持有国际出入境旅游的全面执照(执照号码:C.I.C MA 1118);同时,也是国际旅游交通协会IATA的成员(号码 IATA: 78-276925)。  总部设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中心,拉斯帕尔斯分部设在著名的旅游胜地加纳利亚群岛,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也设有分部,同时
期刊
1. 问: 因私护照是否比因公护照申请签证更难获得批准?   不一定。以前因公护照的签证情况确实比因私护照的签证情况好。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总体上看以前持因公护照申请签证的人本身的条件好于因私护照申请人,签证率高是因为团员本身条件好,与他们拿什么护照没有什么关系。二是因公护照毕竟有外事系统把了一道关,早期这道关把得还比较严。但后来因为外事系统也出了不少问题,因公护照的拒签率反倒越来越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