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香港之歌》是德国广播制作人岩斯·亚里许创作的,2009年获得麦鲁利奇奖大奖,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多次播出,并被国际广播界作为经典用于教学。《香港之歌》关注当下的生活现实,关注现代人的心灵,揭示了香港人并不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裕,仍在寻找精神生活的丰富与高尚,寻找理想、信念和心灵的归宿。《香港之歌》的角度和结构独特,选择三个角度用三个人物来表现。三个角度平行进入、推进,又互相交融、补充,构成冲突,形成张力。解说也有创新。整个特写中,男声解说没有一句完整的句子,全部由单词或词组构成,并和特定的音响一起出现,构成了一幅幅图画。此外,《香港之歌》中数据和音乐的使用也很独到。
关键词:创作动因 创作角度 特写结构 解说创新 数据和音乐的使用
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奖短特写大奖的作品《香港之歌》是由德国广播制作人岩斯·亚里许创作的,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多次播出。自2009年至今,我曾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倾听世界——国际获奖作品赏听会》、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班等场合介绍过这部作品。每一次播放这部节目,都会让听者意外惊喜:广播特写还可以这样做!介绍一个城市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这么短的广播节目可以如此好听而深刻!这是我在介绍了广播特写之父布朗先生的三部经典作品之后安排介绍《香港之歌》的原因。
关于作者岩斯·亚里许
岩斯·亚里许是德国的广播特写独立制作人、欧广联广播特写大师学院客座教授、德国广播职业高级培训学院培训师,2012年6月开始成为德国勃兰登堡电台(RBB)广播特写编辑。他创作的广播特写在德国、英国、法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国家电台播出。他有多部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广播界的重要奖项:如《K街》和《生活方式》分别获得2005年和2006年欧洲奖最佳广播特写奖励奖,《香港之歌》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奖大奖,《所多玛和俄摩拉城的孩子》2011年获得美国芝加哥第三海岸国际音响节广播特写奖。其作品被国际广播特写大师(如布朗先生等)作为典范在教学中使用。
广播特写一般都是记者与编辑、音响师合作的结晶,有时甚至是一个团队的作品。但岩斯很独特,他精通广播特写创作的每个环节,独立完成广播特写前期调研、采访、录音、播音、编辑、制作全过程,有时甚至自己创作音乐,《香港之歌》就如此。他还被业界评价为专业的音响工程师。
岩斯·亚里许1969年12月出生于德国一个教师家庭,小时候曾跟随父母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和秘鲁首都利马生活。除了母语德语,他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大学时他主要学习语言、文学、哲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也写小说、电影、电视剧,他的职业生涯是从写歌、唱歌开始的。2002年的某一天,他从电影院门前过,突发奇想地走进去看电影,当时电影院里播放的是广播特写。出了影院他直接去了书店,寻找关于广播特写的书,之后他又去上了专业的培训班,配备了专业的录音设备,租房装修了专业的录音室,开始专业做广播,主要做广播特写,也写广播剧。他说是上帝把他领入了广播之门,此前的一切学习和从业经历好像都是在为广播做准备。或许也正是有了之前的准备,他很快成为德国广播界乃至世界广播界的后起之秀。2011年,他成为欧洲奖颁奖晚会上最年轻的颁奖嘉宾。国际同行们都说:这是至高的职业荣誉。
岩斯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从小就喜欢中国。他给我看他收藏的中文书,从《红楼梦》到鲁迅杂文,居然还有中国菜谱。他对中国文化非常向往,专门学习过中文(尽管不会说),接受过中国烹饪的专业培训,做过多个关于中国的广播特写。除了《香港之歌》,给我深刻印象的还有《百米栏飞人的城市——上海幻影》。
也许是得到父母的遗传,看上去腼腆害羞的岩斯却有讲课的天赋。1998年至1999年他被推荐到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德语,开设文化讲座。成为广播特写制作人后,他还多次应邀携作品赴上海哥德学院讲课。随着作品的获奖和广泛传播,他不断地被欧洲各国及美国邀请去讲学。会做特写还能教学,这在国际广播特写领域并不多见。所以被称为国际广播特写之父的布朗先生多次推荐他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讲授广播特写创作。2006年初他在上海讲学期间,我特别邀请他来中央电台介绍他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得失,结果大受欢迎。自那以后,他一直关注中国广播特写的发展,在国际奖评奖会上听到中央电台的节目,无论是否获奖,他都会来信谈他的看法。他还为我主持的《倾听世界——国外优秀广播节目赏听会》提供经典作品,撰写评析文章。2011年,我又邀请他来中央电台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广播特写讲座《寻找外部世界暗含的声音》。以后有机会我会与大家分享其中的精彩内容。
关于《香港之歌》的创作动因
2006年初岩斯来中央电台讲课时提到,他有机会到香港生活工作两年,打算做一个关于香港的广播特写。2009年初,他把刚刚合成好还未播出的节目传给我听。节目很短,却令我感到意外的惊喜!在翻译文字稿的过程中,我突发奇想:既然里面的音响都是中文的,我为何不尝试做个中文版?
2009年10月去柏林参评欧洲奖前,我请中央电台的金话筒奖获得者肖玉和贾际录好《香港之歌》的中文稿,计划在岩斯机房里和他一起合成制作《香港之歌》中文版。没想到整个欧洲奖评奖期间活动安排得特别满,根本没时间,只好请岩斯独自合成。等回北京听到完整节目时,我发现语言和音响衔接得几乎天衣无缝。岩斯说,尽管他听不懂中文,但他可以感受声音里蕴含的内容。
《香港之歌》与岩斯的其他广播特写很不同。这个特写没有讲述完整的故事,而只是一种印象的连缀,一种思考的表达,是一个西方人对香港的印象、对香港的思考,也让我们东方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香港。岩斯说:“香港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城市,这个城市充满活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丢失了许多东西。我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半,我觉得很多人在功成名就的同时却感觉很孤独。我的朋友都很忙,没时间和我接触,这让我意外。更让我意外的是,他们认为那很正常。我要让听众体会到我对香港的感受。我想表达自己对香港这座城市的看法。当然我也在节目中传达了别人的体会。” 这个6分53秒的节目从开始酝酿到做成成品,前后花了三年时间。从有想法、研究材料到采录音响差不多两年;写稿三周;一周合成。当然,在这三年他同时还在制作别的广播特写。他说:“做一个好的广播特写,要思考在特写中向听众传达什么信息,怎样传达才能有效?这需要长时间的思考。”
关于《香港之歌》的独到之处、创新之处
角度·结构。《香港之歌》有三个角度,作者选择用三个人物来表现。男声,也就是作者,一种客观多于主观的角度,用极简单的词描述他看到的香港,没有评论没有思考。这种描述与真实的音响一起出现,展示城市的声音、形象;第二是年老的女声,类似一位新闻播音员在播音,用一种权威、不容置疑而又亲切的声音从新闻角度报道客观事实,用数据“说话”。语言不多,却为听众提供了香港的全貌,介绍了香港的历史与现在;第三个是女孩的声音,感伤的感觉,思考的角度,讲述个人的故事。说话的节奏比较缓慢,表达她细腻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让听众感受到香港人的心灵。
这三个角度平行进入、平行发展,而又互相交融、互相补充,并且构成冲突,形成张力。展示了丰富的内涵,又制造了悬念,始终吸引听众听下去,悬念在节目结束时才最终解开,令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回味、让人思索。这样的角度和结构,使这个不到7分钟的节目能够包含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
选材·主题提炼。麦鲁利奇奖的主题从诞生起就没有变化——古典再现。许多国内和国际广播界同行往往去选择古代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这方面的题材。这是一种大众思维。这样的节目即使做得特别精彩,也很容易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觉得那是为生活“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非生命的必需。《香港之歌》全力关注当下的生活现实,关注现代人的心灵,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展示问题,从而引起听众的思考,促进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那么现代香港人的生活状态如何与“古典再现”这一主题联系在一起呢?
龙的传说在中国流传几千年,家喻户晓。香港人在建高楼时要专门开一个豁口,为的是给龙留下出口。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被岩斯独特的心灵敏锐地发现了、感知了,他认为这一点很能说明香港人的特点。虽然在高楼中为龙建一个出口得花上百万美元,可香港人还是建了。他们需要有个出口,让纠结的内心得以释放。由此岩斯提炼出《香港之歌》的主题:龙象征了一种崇高的伦理价值,这种价值似乎已被香港物质的现代社会所淡忘,但实际上香港人并不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裕,他们仍然在寻找精神生活的丰富与高尚,寻找理想、信念和心灵的归宿。
解说的创新。岩斯很擅长创新解说方式。2009年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曾经专题研讨岩斯广播特写的解说方式。他总是根据内容的需求来设计解说方式。在《香港之歌》中,三个解说的声音是平行的、交融的,但各自的风格不同:客观的男声、权威而亲切的年老女声、感性而细腻的年轻女声。最有新意的是客观的男声解说。整个特写中,这个男声解说没有一句完整的话,全部由一个个单词或词组构成。而且这些单词和词组总是和特定的音响一起出现,构成了一幅幅图画。表面上听,作者似乎只是给听众捕捉了一个个特写镜头,而这些镜头用独特的视角和思想串连之后,就形成了香港城市的具体的、鲜活的、动感的画面,勾勒出一个完整的香港,并且展现了香港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这样的解说方式不只是新鲜,更重要的是,使这个短小的特写有可能容纳更多的信息和更深的思考,使这个特写更富想像力。
数据的使用。一般而言,广播特写比较忌讳使用数据,因为太容易变得抽象、枯燥。但数据又是新闻节目客观、真实原则所无法回避的。如何使用数据又能生动形象呢?《香港之歌》在这方面很成功。作者使用了大量数据,但他的着眼点在表达数据背后的内容。他把数据与其他的材料(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联系一起,比如车的数据——“奔驰车和劳斯莱斯的密度是世界最高的”,是为显示香港的财富,也为了表现香港人愿意显示他们的财富,点明香港要为它的财富积累付出代价。此外,作者采录了很多香港的声音,在声音的背景下铺陈数据,强有力的、充满活力的音响让数据变得形象、生动。
音乐的使用。音乐是特别富有感染力的元素,广播特写的创作几乎离不开音乐。但是,正由于音乐的感染力很强,在选择和使用上需要特别小心,要让音乐服务于特写的内容,而不能让音乐本身的涵义覆盖或曲解了特写的内容。作者在创作《香港之歌》时没有找到现成可用的音乐素材,因此他自己创作了音乐。清新、柔情,略带伤感的独创音乐,更加凸显了作品的独特性,巧妙地区分和联结了三个角度、三个人物,并为听众营造了想像和思考的空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很多人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广播节目一定要短小。这种观点没错,但短小不是浅白的同义词。广播要适应听众的需求,广播还要创造听众的需求,引领听众,从而满足听众深层次的需求。短小的节目,同样可以好听、耐听,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深刻的思想,让人听后有回味、有思索。这个六分多钟的特写,的确给我们很多启发。
2009年的麦鲁利奇国际广播大奖评委评语
这部时长6分53秒的广播特写是一部杰作,信息量大,同时又发人深思。特写传达了一个活力四射、情绪高昂、自我平衡的香港印象。作者把香港这个充满活力、繁荣昌盛的二十一世纪贸易金融中心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同一条传说中住在山中、需要穿过高层楼房之间的豁口飞去海里的飞龙放在了一起。龙在节目中象征了一种崇高的伦理价值,而这种价值似乎已被香港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淡忘。
今天的广播中,像这样用声音书写或者思考的节目太少了。评委们在这部广播特写中发现,音响的使用不仅仅是出于解说和营造效果的需要,它也把新的观点、主题和色彩引入其中。
另一个非常感染人的特点是它解说的方式,制作人的方法是把单个的词串到一起,而不是用完整的句子来进行解释。在叙述者念出词的同时,听众便会想象词的意象、力量和影响。
这部不平凡的作品确实动人心弦,富于感染力。评委被它的结构、用词、音响以及音乐所深深地吸引。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
关键词:创作动因 创作角度 特写结构 解说创新 数据和音乐的使用
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奖短特写大奖的作品《香港之歌》是由德国广播制作人岩斯·亚里许创作的,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多次播出。自2009年至今,我曾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倾听世界——国际获奖作品赏听会》、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班等场合介绍过这部作品。每一次播放这部节目,都会让听者意外惊喜:广播特写还可以这样做!介绍一个城市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这么短的广播节目可以如此好听而深刻!这是我在介绍了广播特写之父布朗先生的三部经典作品之后安排介绍《香港之歌》的原因。
关于作者岩斯·亚里许
岩斯·亚里许是德国的广播特写独立制作人、欧广联广播特写大师学院客座教授、德国广播职业高级培训学院培训师,2012年6月开始成为德国勃兰登堡电台(RBB)广播特写编辑。他创作的广播特写在德国、英国、法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国家电台播出。他有多部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广播界的重要奖项:如《K街》和《生活方式》分别获得2005年和2006年欧洲奖最佳广播特写奖励奖,《香港之歌》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奖大奖,《所多玛和俄摩拉城的孩子》2011年获得美国芝加哥第三海岸国际音响节广播特写奖。其作品被国际广播特写大师(如布朗先生等)作为典范在教学中使用。
广播特写一般都是记者与编辑、音响师合作的结晶,有时甚至是一个团队的作品。但岩斯很独特,他精通广播特写创作的每个环节,独立完成广播特写前期调研、采访、录音、播音、编辑、制作全过程,有时甚至自己创作音乐,《香港之歌》就如此。他还被业界评价为专业的音响工程师。
岩斯·亚里许1969年12月出生于德国一个教师家庭,小时候曾跟随父母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和秘鲁首都利马生活。除了母语德语,他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大学时他主要学习语言、文学、哲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也写小说、电影、电视剧,他的职业生涯是从写歌、唱歌开始的。2002年的某一天,他从电影院门前过,突发奇想地走进去看电影,当时电影院里播放的是广播特写。出了影院他直接去了书店,寻找关于广播特写的书,之后他又去上了专业的培训班,配备了专业的录音设备,租房装修了专业的录音室,开始专业做广播,主要做广播特写,也写广播剧。他说是上帝把他领入了广播之门,此前的一切学习和从业经历好像都是在为广播做准备。或许也正是有了之前的准备,他很快成为德国广播界乃至世界广播界的后起之秀。2011年,他成为欧洲奖颁奖晚会上最年轻的颁奖嘉宾。国际同行们都说:这是至高的职业荣誉。
岩斯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从小就喜欢中国。他给我看他收藏的中文书,从《红楼梦》到鲁迅杂文,居然还有中国菜谱。他对中国文化非常向往,专门学习过中文(尽管不会说),接受过中国烹饪的专业培训,做过多个关于中国的广播特写。除了《香港之歌》,给我深刻印象的还有《百米栏飞人的城市——上海幻影》。
也许是得到父母的遗传,看上去腼腆害羞的岩斯却有讲课的天赋。1998年至1999年他被推荐到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德语,开设文化讲座。成为广播特写制作人后,他还多次应邀携作品赴上海哥德学院讲课。随着作品的获奖和广泛传播,他不断地被欧洲各国及美国邀请去讲学。会做特写还能教学,这在国际广播特写领域并不多见。所以被称为国际广播特写之父的布朗先生多次推荐他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讲授广播特写创作。2006年初他在上海讲学期间,我特别邀请他来中央电台介绍他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得失,结果大受欢迎。自那以后,他一直关注中国广播特写的发展,在国际奖评奖会上听到中央电台的节目,无论是否获奖,他都会来信谈他的看法。他还为我主持的《倾听世界——国外优秀广播节目赏听会》提供经典作品,撰写评析文章。2011年,我又邀请他来中央电台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广播特写讲座《寻找外部世界暗含的声音》。以后有机会我会与大家分享其中的精彩内容。
关于《香港之歌》的创作动因
2006年初岩斯来中央电台讲课时提到,他有机会到香港生活工作两年,打算做一个关于香港的广播特写。2009年初,他把刚刚合成好还未播出的节目传给我听。节目很短,却令我感到意外的惊喜!在翻译文字稿的过程中,我突发奇想:既然里面的音响都是中文的,我为何不尝试做个中文版?
2009年10月去柏林参评欧洲奖前,我请中央电台的金话筒奖获得者肖玉和贾际录好《香港之歌》的中文稿,计划在岩斯机房里和他一起合成制作《香港之歌》中文版。没想到整个欧洲奖评奖期间活动安排得特别满,根本没时间,只好请岩斯独自合成。等回北京听到完整节目时,我发现语言和音响衔接得几乎天衣无缝。岩斯说,尽管他听不懂中文,但他可以感受声音里蕴含的内容。
《香港之歌》与岩斯的其他广播特写很不同。这个特写没有讲述完整的故事,而只是一种印象的连缀,一种思考的表达,是一个西方人对香港的印象、对香港的思考,也让我们东方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香港。岩斯说:“香港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城市,这个城市充满活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丢失了许多东西。我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半,我觉得很多人在功成名就的同时却感觉很孤独。我的朋友都很忙,没时间和我接触,这让我意外。更让我意外的是,他们认为那很正常。我要让听众体会到我对香港的感受。我想表达自己对香港这座城市的看法。当然我也在节目中传达了别人的体会。” 这个6分53秒的节目从开始酝酿到做成成品,前后花了三年时间。从有想法、研究材料到采录音响差不多两年;写稿三周;一周合成。当然,在这三年他同时还在制作别的广播特写。他说:“做一个好的广播特写,要思考在特写中向听众传达什么信息,怎样传达才能有效?这需要长时间的思考。”
关于《香港之歌》的独到之处、创新之处
角度·结构。《香港之歌》有三个角度,作者选择用三个人物来表现。男声,也就是作者,一种客观多于主观的角度,用极简单的词描述他看到的香港,没有评论没有思考。这种描述与真实的音响一起出现,展示城市的声音、形象;第二是年老的女声,类似一位新闻播音员在播音,用一种权威、不容置疑而又亲切的声音从新闻角度报道客观事实,用数据“说话”。语言不多,却为听众提供了香港的全貌,介绍了香港的历史与现在;第三个是女孩的声音,感伤的感觉,思考的角度,讲述个人的故事。说话的节奏比较缓慢,表达她细腻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让听众感受到香港人的心灵。
这三个角度平行进入、平行发展,而又互相交融、互相补充,并且构成冲突,形成张力。展示了丰富的内涵,又制造了悬念,始终吸引听众听下去,悬念在节目结束时才最终解开,令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回味、让人思索。这样的角度和结构,使这个不到7分钟的节目能够包含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
选材·主题提炼。麦鲁利奇奖的主题从诞生起就没有变化——古典再现。许多国内和国际广播界同行往往去选择古代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这方面的题材。这是一种大众思维。这样的节目即使做得特别精彩,也很容易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觉得那是为生活“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非生命的必需。《香港之歌》全力关注当下的生活现实,关注现代人的心灵,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展示问题,从而引起听众的思考,促进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那么现代香港人的生活状态如何与“古典再现”这一主题联系在一起呢?
龙的传说在中国流传几千年,家喻户晓。香港人在建高楼时要专门开一个豁口,为的是给龙留下出口。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被岩斯独特的心灵敏锐地发现了、感知了,他认为这一点很能说明香港人的特点。虽然在高楼中为龙建一个出口得花上百万美元,可香港人还是建了。他们需要有个出口,让纠结的内心得以释放。由此岩斯提炼出《香港之歌》的主题:龙象征了一种崇高的伦理价值,这种价值似乎已被香港物质的现代社会所淡忘,但实际上香港人并不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裕,他们仍然在寻找精神生活的丰富与高尚,寻找理想、信念和心灵的归宿。
解说的创新。岩斯很擅长创新解说方式。2009年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曾经专题研讨岩斯广播特写的解说方式。他总是根据内容的需求来设计解说方式。在《香港之歌》中,三个解说的声音是平行的、交融的,但各自的风格不同:客观的男声、权威而亲切的年老女声、感性而细腻的年轻女声。最有新意的是客观的男声解说。整个特写中,这个男声解说没有一句完整的话,全部由一个个单词或词组构成。而且这些单词和词组总是和特定的音响一起出现,构成了一幅幅图画。表面上听,作者似乎只是给听众捕捉了一个个特写镜头,而这些镜头用独特的视角和思想串连之后,就形成了香港城市的具体的、鲜活的、动感的画面,勾勒出一个完整的香港,并且展现了香港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这样的解说方式不只是新鲜,更重要的是,使这个短小的特写有可能容纳更多的信息和更深的思考,使这个特写更富想像力。
数据的使用。一般而言,广播特写比较忌讳使用数据,因为太容易变得抽象、枯燥。但数据又是新闻节目客观、真实原则所无法回避的。如何使用数据又能生动形象呢?《香港之歌》在这方面很成功。作者使用了大量数据,但他的着眼点在表达数据背后的内容。他把数据与其他的材料(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联系一起,比如车的数据——“奔驰车和劳斯莱斯的密度是世界最高的”,是为显示香港的财富,也为了表现香港人愿意显示他们的财富,点明香港要为它的财富积累付出代价。此外,作者采录了很多香港的声音,在声音的背景下铺陈数据,强有力的、充满活力的音响让数据变得形象、生动。
音乐的使用。音乐是特别富有感染力的元素,广播特写的创作几乎离不开音乐。但是,正由于音乐的感染力很强,在选择和使用上需要特别小心,要让音乐服务于特写的内容,而不能让音乐本身的涵义覆盖或曲解了特写的内容。作者在创作《香港之歌》时没有找到现成可用的音乐素材,因此他自己创作了音乐。清新、柔情,略带伤感的独创音乐,更加凸显了作品的独特性,巧妙地区分和联结了三个角度、三个人物,并为听众营造了想像和思考的空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很多人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广播节目一定要短小。这种观点没错,但短小不是浅白的同义词。广播要适应听众的需求,广播还要创造听众的需求,引领听众,从而满足听众深层次的需求。短小的节目,同样可以好听、耐听,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深刻的思想,让人听后有回味、有思索。这个六分多钟的特写,的确给我们很多启发。
2009年的麦鲁利奇国际广播大奖评委评语
这部时长6分53秒的广播特写是一部杰作,信息量大,同时又发人深思。特写传达了一个活力四射、情绪高昂、自我平衡的香港印象。作者把香港这个充满活力、繁荣昌盛的二十一世纪贸易金融中心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同一条传说中住在山中、需要穿过高层楼房之间的豁口飞去海里的飞龙放在了一起。龙在节目中象征了一种崇高的伦理价值,而这种价值似乎已被香港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淡忘。
今天的广播中,像这样用声音书写或者思考的节目太少了。评委们在这部广播特写中发现,音响的使用不仅仅是出于解说和营造效果的需要,它也把新的观点、主题和色彩引入其中。
另一个非常感染人的特点是它解说的方式,制作人的方法是把单个的词串到一起,而不是用完整的句子来进行解释。在叙述者念出词的同时,听众便会想象词的意象、力量和影响。
这部不平凡的作品确实动人心弦,富于感染力。评委被它的结构、用词、音响以及音乐所深深地吸引。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