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初入社会,在向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细心的研究他们的心理,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就能够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成长。 
  【关键词】小学生;健康心理;培养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
  Yao Xiaoyuan
  【Abstract】The pupils fledglings to their society, while imparting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to cultivate their nurturance good living habits and learning habits. Teachers in daily work must careful study of their mental, always listen to your words.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make they start to harmonious and healthy atmosphere grow. 
  【Key words】pupils; Health and psychology; training
  
  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当今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父母们“望子成龙”心切,总是过重地将学习任务强加于他们,使他们一入学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智力快速增长和发展时期,如果在怎样对待学习,怎样对待学校生活等方面没有正确的认识,一入学就对学校生活、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将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如何结合小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实际,向他们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尤为重要。 
  小学生一般为六七岁至十一二岁间的学龄儿童期,并显示出以下一些特点: 
  (1)小学生心理发展很快,特别是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很快; 
  (2)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特别是道德品质发展最为协调; 
  (3)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开放的,他们经历有限,内心世界不太复杂,显得纯真、直率,心理活动常常表露在外; 
  (4)小学生可塑性强,其人格特点开始在形成中。儿童到了六七岁时便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文具,想背起书包上学去,而进入学校后,学习便成为他的主导活动,促进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
  小学生进入学校后,儿童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必须在心理上做好入学的准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社会性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反之就会产生对学校的消极态度,出现厌学现象、不善于与同学进行正常交往等的心理健康问题。 
  现今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冲刷,孩子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着心理健康的恶化。高楼林立,原本就显得狭小的空间变得更为拥挤,现代都市不再有野草和旷野,严实的铁门使孩子们失去了自由的活动空间,电脑时代的到来,使部分孩子沉浸于虚拟的时代之中而不能自拔,“麦当劳”、“肯德基”潮涌而来,使孩子们越来越热衷时髦无营养的速成食品。 
  当我们静心审视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阵阵的颤栗,做为未来主人的孩子们,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那日渐敏感的心在思考着什么。如果,教育者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将不是理智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环,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健全人格。笔者在分析我校学生后认为,现今小学生存在以下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和报恩心理;心理脆弱,承受力差;缺乏自律能力等等。 
  做为教育者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该如何处置呢?我们将不得不慎重考虑其解决方法,虽说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应是浅层性的,但处理不妥当将会造成心理障碍的发生。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笔者认为应教会学生以下几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构筑学生健康的心理防线。 
  第一,应注意不要让学生过早形成一种固定的概念,也就是不要随便当面指责、或背后数说学生“笨”、“傻”之类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话。因为这些指责往往会无形中被学生接受,成为学生自我感觉的一部分,使学生对自己形成一种固定的概念。
  
  第二,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的老师或家长对学生的缺点特别敏感,有时会过多地加以指责和训斥,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自卑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既了解学生的缺点,更要看到学生的长处,还耍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信心。 
  第三,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信念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鼓励作用。有的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特别喜欢,成绩特别优秀,这里有学生的自身因素,同时也与老师、家长等对他的鼓励或帮助有关。这些鼓励和帮助甚至会作用于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
  第四,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于来自外界的嘲笑往往十分敏感,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嘲笑,对学生的刺激更大、更深。 
  第五,不要把学生当作温室里的花朵。父母应当允许孩于到生活的风雨中去经受锻炼,即使摔几个跟头也不要紧;老师也要让学生多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即使遇到失败也不用担心。生活本身会把学生塑造成才,会教会学生今后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 
  我所教过的有些学生算得上非常聪明,可以说是智力上的佼佼者,但在他们身上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嫉妒成性等心理上的不良痼疾,以至影响与同学们的正常交往和友谊, 时间长了,有些孩子还会变得孤僻不合群,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危险的是这些不良的心理品质被家长、老师们忽视,导致它们慢慢地积蓄下来。 
   1 教会学生心中有爱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失去了爱,世界将一片灰色,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爱就是宽容、理解、关心。学会爱人,就不会以自我的好恶来评判这世间的一切。教师可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 
   2 教会学生心存感激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对方产生好感,这是感激。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在别人的帮助下生活,有些体会出来了,心存感激,有些体会不到,也许还会产生各种报怨。教会学生对周围的人们常存感激之心,那么他们就会与周围的人们和睦相处。教师应多组织学生思考:在你觉得轻松时,说不定有人在为你负重;在你学习取得进步时,说不定有人在为你祝福;在你享受生活的快乐时,说不定同时就有人在为你付出辛劳……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 
  3 教会学生坦然面对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个成才的人都经历过许多的苍桑和磨难,只有坦然面对,笑对人生,才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从容地去克服困难。教师应教会学生辩证地分析不合人意之时,相信这是对自己的磨砺。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加远足、军训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坦然面对困难,同时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学会达观大度。 
  4 教会学生学会幽默 
  幽默是人们一种高尚的心理自卫行为。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欢乐的气氛。列宁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教师应教会学生幽默,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幽默如一种活性物质和松驰剂。当学习、生活遇到受到挫折时,当人际关系出现僵局时,幽默能缓解紧张、减轻焦虑、摆脱困境。教师更应多组织各种有趣生动的幽默、笑话比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直面人生。 
  作为一位小学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对整个人生都充满信心,具有健康心理,成为德、智、体、美、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你撒下劣质的种子,就会结出扭曲、歪斜的秧苗!只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健康、美好、快乐的种子,他们才可能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其他文献
【摘要】近日,法国政府提出要通过推行“家长责任制”来解决长期存在的逃学和校园暴力等教育顽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也得到了不少国家的认同。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对法国政府在家庭教育方面领先一步的意识和行动表示赞同和肯定。面对我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更应该对家庭教育社会化引起重视。  【摘要】家庭教育;家长责任制;优秀传统  Ramble on France “parents acco
期刊
【摘要】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尽情表达的,与人交往合作,积极参与决策,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
期刊
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与孙中山、邓小平齐名的三大伟人之一,集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于一身。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讲毛泽东思想时,适当对毛泽东的伟大人生、伟大贡献和失误,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作符合实际的简介和评价,消除大学生对毛泽东地位的一些错误认识,达到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并以之指导自己成才的目的。  首先播放新闻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片首播放的乐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学生对于抽象函数的学习存在困难,不太能理解和接受,以及抽象函数的特点,结合多年高考复习实践,归纳总结了高考中抽象函数的几种常见题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赋值法,变量代换法,递推法,联想建模法,求函数周期法。  【关键词】 抽象函数 赋值 变量代换 建模    抽象函数是指没有具体函数解析式,具备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函数的定义域、经过的特殊点、递推式、部分图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做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被抖落,需要我们多么地小心谨慎……因为我们接触的是自然界中最精细,最娇嫩的东西——正在成长的机体身上会思维的物质。”想一想,我们的孩子刚刚入学之时,他们是那么的天真无邪,满脸灿烂。  【摘要】爱;呵护;赞赏  Let your children love the expectations of growth   Yang Xiaojie
期刊
【摘要】五年制师范生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 ,并有较为普遍的厌学情绪和行为。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实践和思考,着重对师范生厌学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厌学问题的对策,以防止厌学现象的漫延,提高师范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生;厌学现象;分析;对策  The five-year normal phenomenon of analysis and
期刊
【摘要】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没有思考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创新意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摘要】英语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
期刊
【摘要】孩子快乐,是幼儿教师倍受关注的一件事。如何让孩子快乐起来?主要是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只有给幼儿一个充满自由、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才能够让他们快乐起来,才可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孩子如何快乐;自由空间;思考空间;想象空间  How to let the child happy   Wusu Zhenzhen  【Abstract】Children happ
期刊
【摘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培养创新人才提到比以前任何时间都重要,说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能力培养;优化过程;激发思维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we
期刊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文中针对中学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实际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感悟、引入“开放式”问题等方面,提出自己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摘要】学习热情;引导感悟;发展思维;开放式问题;培养质疑  Talk about the new standard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s   Hu Zuho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