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建筑承载了上海的文化,体现了上海的历史變迁。了解了上海的建筑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就是了解了上海的文化。
《这里是上海 建筑可阅读》这本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蜻蜓FM同步上线音频内容。该书向读者推荐了56个上海的代表性建筑,通过这些建筑来诠释“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的意义,展现上海的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
在上海,豫园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中比较著名的建筑。豫园是明代建筑,至今400多年历史。对上海人来讲,豫园不仅仅是园林,更是上海文化的代表。嘉靖32年(1553年),上海建成9里长的城墙,同时为患东南沿海多年的倭寇渐渐被消灭。这个时候开始,上海的一些官员、师生开始修建园林。其中父子两进士的潘家从1559年开始,经过20多年的经营,终于建成了占地70多亩、有30多种亭台楼阁、极具典型中国江南特色、园林特色的豫园,可以跟苏州的拙政园媲美。现在的豫园差不多是明朝时的一半,里面除了大假山等一些建筑,其他像点春堂、三穗堂等都是清代中期以后建的,而且历经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毁。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大家熟悉的九曲桥开始修复,解放后也做了大量的修复。1982年,豫园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然,上海除了豫园还有很多有江南文化特色的建筑,比如嘉定的孔庙、松江的方塔、古豫园,等等。
相比于江南文化,体现海派文化的建筑更是上海的特色。海派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了五岳文化、中国地域文化的精华,结合一部分西方文化元素,是上海特有的一种文化。它的代表性建筑有武康大楼、马勒别墅以及外滩那些漂亮的外国建筑群等,这些建筑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在《这里是上海 建筑可阅读》这本书里也都有介绍。也许很多人对在那一时代同时建造的,曾经矗立在外滩,现在已经消失的七座纪念碑已经淡忘了,下面我来盘点一下。
第一座纪念碑叫十字纪念碑,全称是英属领地上十字纪念碑,建于1861年,地址在原英国驻上海总领馆,也就是现在的外滩源33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进攻到天津,他们派出代表——巴夏礼,带了30多位随员与清政府谈判,向清政府施压要求全盘接受屈辱的条约。清政府把他们扣押了,最终有十多人死在狱中,这座碑就是为了纪念死在狱中的所谓外交人士。
第二座纪念碑是常胜军纪念碑,也被称为华尔纪念碑。这是在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抵抗太平天国的进攻,在上海招募一部分外国人组建一支雇佣军,后来被淮军收编,原名叫洋枪队,收编后改名常胜军。从1860年到1864年,在和太平军的战争中,一共有48名外国人被打死,这座碑就是纪念这48个人的。常胜军队长名叫华尔,所以这座碑也叫华尔纪念碑。
第三座纪念碑叫马家里纪念碑,建于1886年。1874—1875年,马家里受英国驻华公使的派遣,从北京到云南,一路调查中国的文化、地理环境,刺探中国的军情。到边陲时,在腾冲和边民起冲突被打死。由此英国向中国施压,最后导致《烟台条约》的签订。
第四座是巴夏礼纪念碑,建于1890年,巴夏礼就是出现在第一座纪念碑故事中的巴夏礼。
第五座纪念碑叫易尔底斯纪念碑,1898年设立,是为了纪念一艘在山东荣成外海沉没的德国炮舰——易尔底斯号。
第六座是赫德纪念碑,1914年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由外国人帮办税务要在全国推行,所以清政府就设立了总税务司,也就是海关总署。赫德1863—1911年一直担任总税务司,相当于中国的海关关长。他确实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创办中国邮政、建议清政府派遣留洋学童等。当时的中国驻英首任公使郭冲涛曾问过他:“你现在是中立立场,如果中国和英国发生冲突,你站在哪边?”他就说了一句话:“我是一个英国人。”
第七座纪念碑叫欧战胜利纪念碑,1924年建立。为了纪念从上海去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死的外侨,希望未来能够更和平。
这些纪念碑的建立都背负着惨痛的历史烙印,而这些碑陆续被拆除也预示着中国的逐渐强大。它们和我前面提到的武康大楼、马勒别墅、外滩的漂亮建筑群一样,是我们需要记住的一段历史。
同时,从上海的建筑中还诞生了中国的革命史。上海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树德里,一座极具上海海派文化特色的石库门建筑,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13个说着各种方言的知识分子和两个外国人,在这里讨论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后来的二大、四大都在上海召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也都在上海设立。中国共产党就在上海租界区的建筑里领导了中国早期的革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重新站立起来了,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复兴的征程。
《这里是上海 建筑可阅读》里也收录了许多改革开放以来的建筑。一座座城市新地标成为上海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从东方明珠,刚刚建立的时候是上海非常高的地标建筑,到世贸大厦、“陆家嘴三件套”,到世博展馆拔地而起,它们记录着上海经济的腾飞,也见证着中国的崛起。
缅怀过去,我们不会忘却祖先留下的江南小桥流水,也不能忘却那些已被拆除的记忆。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张江的“科学之门”已经开始建造、上海大歌剧院也初现雏形。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了解上海的建筑及故事,从而了解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里是上海,这是江南的上海,这是海纳百川的上海,这是红色的上海,这是改革先锋的上海!
作者系蜻蜓FM副总裁
《这里是上海 建筑可阅读》这本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蜻蜓FM同步上线音频内容。该书向读者推荐了56个上海的代表性建筑,通过这些建筑来诠释“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的意义,展现上海的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
在上海,豫园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中比较著名的建筑。豫园是明代建筑,至今400多年历史。对上海人来讲,豫园不仅仅是园林,更是上海文化的代表。嘉靖32年(1553年),上海建成9里长的城墙,同时为患东南沿海多年的倭寇渐渐被消灭。这个时候开始,上海的一些官员、师生开始修建园林。其中父子两进士的潘家从1559年开始,经过20多年的经营,终于建成了占地70多亩、有30多种亭台楼阁、极具典型中国江南特色、园林特色的豫园,可以跟苏州的拙政园媲美。现在的豫园差不多是明朝时的一半,里面除了大假山等一些建筑,其他像点春堂、三穗堂等都是清代中期以后建的,而且历经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毁。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大家熟悉的九曲桥开始修复,解放后也做了大量的修复。1982年,豫园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然,上海除了豫园还有很多有江南文化特色的建筑,比如嘉定的孔庙、松江的方塔、古豫园,等等。
相比于江南文化,体现海派文化的建筑更是上海的特色。海派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了五岳文化、中国地域文化的精华,结合一部分西方文化元素,是上海特有的一种文化。它的代表性建筑有武康大楼、马勒别墅以及外滩那些漂亮的外国建筑群等,这些建筑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在《这里是上海 建筑可阅读》这本书里也都有介绍。也许很多人对在那一时代同时建造的,曾经矗立在外滩,现在已经消失的七座纪念碑已经淡忘了,下面我来盘点一下。
第一座纪念碑叫十字纪念碑,全称是英属领地上十字纪念碑,建于1861年,地址在原英国驻上海总领馆,也就是现在的外滩源33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进攻到天津,他们派出代表——巴夏礼,带了30多位随员与清政府谈判,向清政府施压要求全盘接受屈辱的条约。清政府把他们扣押了,最终有十多人死在狱中,这座碑就是为了纪念死在狱中的所谓外交人士。
第二座纪念碑是常胜军纪念碑,也被称为华尔纪念碑。这是在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抵抗太平天国的进攻,在上海招募一部分外国人组建一支雇佣军,后来被淮军收编,原名叫洋枪队,收编后改名常胜军。从1860年到1864年,在和太平军的战争中,一共有48名外国人被打死,这座碑就是纪念这48个人的。常胜军队长名叫华尔,所以这座碑也叫华尔纪念碑。
第三座纪念碑叫马家里纪念碑,建于1886年。1874—1875年,马家里受英国驻华公使的派遣,从北京到云南,一路调查中国的文化、地理环境,刺探中国的军情。到边陲时,在腾冲和边民起冲突被打死。由此英国向中国施压,最后导致《烟台条约》的签订。
第四座是巴夏礼纪念碑,建于1890年,巴夏礼就是出现在第一座纪念碑故事中的巴夏礼。
第五座纪念碑叫易尔底斯纪念碑,1898年设立,是为了纪念一艘在山东荣成外海沉没的德国炮舰——易尔底斯号。
第六座是赫德纪念碑,1914年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由外国人帮办税务要在全国推行,所以清政府就设立了总税务司,也就是海关总署。赫德1863—1911年一直担任总税务司,相当于中国的海关关长。他确实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创办中国邮政、建议清政府派遣留洋学童等。当时的中国驻英首任公使郭冲涛曾问过他:“你现在是中立立场,如果中国和英国发生冲突,你站在哪边?”他就说了一句话:“我是一个英国人。”
第七座纪念碑叫欧战胜利纪念碑,1924年建立。为了纪念从上海去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死的外侨,希望未来能够更和平。
这些纪念碑的建立都背负着惨痛的历史烙印,而这些碑陆续被拆除也预示着中国的逐渐强大。它们和我前面提到的武康大楼、马勒别墅、外滩的漂亮建筑群一样,是我们需要记住的一段历史。
同时,从上海的建筑中还诞生了中国的革命史。上海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树德里,一座极具上海海派文化特色的石库门建筑,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13个说着各种方言的知识分子和两个外国人,在这里讨论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后来的二大、四大都在上海召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也都在上海设立。中国共产党就在上海租界区的建筑里领导了中国早期的革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重新站立起来了,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复兴的征程。
《这里是上海 建筑可阅读》里也收录了许多改革开放以来的建筑。一座座城市新地标成为上海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从东方明珠,刚刚建立的时候是上海非常高的地标建筑,到世贸大厦、“陆家嘴三件套”,到世博展馆拔地而起,它们记录着上海经济的腾飞,也见证着中国的崛起。
缅怀过去,我们不会忘却祖先留下的江南小桥流水,也不能忘却那些已被拆除的记忆。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张江的“科学之门”已经开始建造、上海大歌剧院也初现雏形。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了解上海的建筑及故事,从而了解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里是上海,这是江南的上海,这是海纳百川的上海,这是红色的上海,这是改革先锋的上海!
作者系蜻蜓FM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