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信网络是服务于社会信息传输的平台,其采用多功能控制系统为主导,配合专用的软硬件装置,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信息处理服务。与传统电话通信相比,现代通信网络更加偏向于网络化,这标志着通信行业科技的创新改革。本次分析了现代通信网络结构模块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新型网络应用需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现代通信;网络结构;模块;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01-01
早期受到通信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通信传输多数采用电话通信的方式。这种传输模式不仅信息承载量小,且传输过程消耗的时间更长,影响了用户传递信息的操作质量。现代通信网络采用先进科技为支撑,改变了传统通信网络的不足,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传输平台,满足了网络结构模块功能的使用要求。掌握现代通信网络结构模块的分布特点,对其实施优化设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传统通信网络的缺陷
电话通信是最早的通信网络模式,其将电话机设定在收发信息的两个端点,由用户执行拨号方式实现语音通话。电话通信改变了过去面对面的信息传输方式,由电话线路连接端口便能传输信息,基本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通信要求[1]。社会信息科技改革之后,传统通信网络的功能缺陷更加明显,有线通信因其耗时长、效率低、不安全等缺陷,常把一些重要的数据信息丢失,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影响了我国通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新型通信传输的功能特点
人们的信息交流从语言、文字、印刷、电报、电话一直到今日的多姿多彩的现代通信。当今现代通信网络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迈进。新型通信网络采用无线电波传输,将语音、文字、数字、视频等信号经过处理,由信号转换器变为适合通信网络的语言,进而满足了通信传输作业的要求[2]。新型通信传输网具备了优越的传输功能:
1、点对点传输。点对点传输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按照用户要求把信息快速地传递到目标点,实现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这种通信传输系统具有专用的客户服务端口,能够完全按照用户的使用要求提供专业服务,把数据信息及时地传输至目标点,这对于提高用户通信服务质量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商业用户开设了网络信道,与客户之间保持着稳定的信息交换平台。
2、点对多点传输。主控计算机调控通信网络,实现了一点对多点的信息传输模式。这些都标志着通信行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也是未来社会通信的必然趋势。可采用分布式计算机作为控制中心,由主控计算机作为综合控制系统,把程序信号传递给子计算机完成控制连接,这样就方便了各种型号的多项传输,使通信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信息传递。
三、现代通信网结构的优化设计
近年来涌现了新型的因特网,这是现代通信传输的常用平台,方便了用户借助网络传递信号的操作应用。因特网由多个计算机网络执行传输、交换,这里主要是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以及几个终端等几部分组成,属于可以遍及全球的互联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客户,必须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出更加新型的网络结构,通过优化配置功能模块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1、采集模块。对网络进行性能分析、质量评估,数据采集汇总、处理,并形成数据库;使用网管系统对告警进行监视,收集故障信息。现代通信网络配备了多功能采集器,能够按照接收到的信息内容自动进行分类处理,收集与用户使用要求相关的信息内容。采集模块设计要选定合适的采集器,保证通信信号准确地被感应,加快了信息处理的速率。
2、交换模块。传统的通信网络是由传输、交换和终端三大部分组成,这是现代通信网络改革的重点内容。传输是传送信息的媒体,优化设计中要扩大传输范围;交换机是各种终端交换信息的中介体,可灵活地设计各种交换端口,方便信息的转换处理;终端是指用户使用的话机、手机、传真机和计算机等,应设计计算机为主要的交换平台。
3、监控模块。当对一个已存在的系统进行更换时,在计划更换之前,应对系统的使用方式进行一个星期或更长一段时间的监测。监测是为了更好地调控信息,保持通信网传输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这样可以防止用户信息被窃取[3]。例如,企业用户对内设置的通信网络,必须要设计信息监控器以检测不安全信息,减小了信息被窃取的可能性。
4、服务模块。现代电信网是由专业机构以通信设备和相关工作程序有机建立的通信系统,为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提供各类通信服务的总和。服务模块是通信网人性化设计的内容,按照不同用户的信息传递要求,配备专用服务系统以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例如,针对商业用户可设计专用信道传输,及时把重要的商业信息传递给客户。
结论
总之,现代通信网络比传统通信模式的功能更加优越,但对于结构模块分布的要求比较严格。创建新型通信网络,应立足于用户实际应用的要求,配备多功能信号处理模块以适应信息交换操作的要求。对于优化过的通信网络,还要注重日常使用的管理维护,防止通信网故障造成的各种功能问题。
参考文献
[1] 丁子华.新时期多功能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20(12):87-89.
[2] 林仁宝.基于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传输功能的研究[J].科研技术报告,2011,14(11):50-52.
[3] 杨宇.我国现代通信产业科技改革的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10,33(7):32-33.
【关键词】现代通信;网络结构;模块;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01-01
早期受到通信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通信传输多数采用电话通信的方式。这种传输模式不仅信息承载量小,且传输过程消耗的时间更长,影响了用户传递信息的操作质量。现代通信网络采用先进科技为支撑,改变了传统通信网络的不足,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传输平台,满足了网络结构模块功能的使用要求。掌握现代通信网络结构模块的分布特点,对其实施优化设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传统通信网络的缺陷
电话通信是最早的通信网络模式,其将电话机设定在收发信息的两个端点,由用户执行拨号方式实现语音通话。电话通信改变了过去面对面的信息传输方式,由电话线路连接端口便能传输信息,基本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通信要求[1]。社会信息科技改革之后,传统通信网络的功能缺陷更加明显,有线通信因其耗时长、效率低、不安全等缺陷,常把一些重要的数据信息丢失,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影响了我国通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新型通信传输的功能特点
人们的信息交流从语言、文字、印刷、电报、电话一直到今日的多姿多彩的现代通信。当今现代通信网络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迈进。新型通信网络采用无线电波传输,将语音、文字、数字、视频等信号经过处理,由信号转换器变为适合通信网络的语言,进而满足了通信传输作业的要求[2]。新型通信传输网具备了优越的传输功能:
1、点对点传输。点对点传输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按照用户要求把信息快速地传递到目标点,实现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这种通信传输系统具有专用的客户服务端口,能够完全按照用户的使用要求提供专业服务,把数据信息及时地传输至目标点,这对于提高用户通信服务质量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商业用户开设了网络信道,与客户之间保持着稳定的信息交换平台。
2、点对多点传输。主控计算机调控通信网络,实现了一点对多点的信息传输模式。这些都标志着通信行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也是未来社会通信的必然趋势。可采用分布式计算机作为控制中心,由主控计算机作为综合控制系统,把程序信号传递给子计算机完成控制连接,这样就方便了各种型号的多项传输,使通信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信息传递。
三、现代通信网结构的优化设计
近年来涌现了新型的因特网,这是现代通信传输的常用平台,方便了用户借助网络传递信号的操作应用。因特网由多个计算机网络执行传输、交换,这里主要是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以及几个终端等几部分组成,属于可以遍及全球的互联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客户,必须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出更加新型的网络结构,通过优化配置功能模块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1、采集模块。对网络进行性能分析、质量评估,数据采集汇总、处理,并形成数据库;使用网管系统对告警进行监视,收集故障信息。现代通信网络配备了多功能采集器,能够按照接收到的信息内容自动进行分类处理,收集与用户使用要求相关的信息内容。采集模块设计要选定合适的采集器,保证通信信号准确地被感应,加快了信息处理的速率。
2、交换模块。传统的通信网络是由传输、交换和终端三大部分组成,这是现代通信网络改革的重点内容。传输是传送信息的媒体,优化设计中要扩大传输范围;交换机是各种终端交换信息的中介体,可灵活地设计各种交换端口,方便信息的转换处理;终端是指用户使用的话机、手机、传真机和计算机等,应设计计算机为主要的交换平台。
3、监控模块。当对一个已存在的系统进行更换时,在计划更换之前,应对系统的使用方式进行一个星期或更长一段时间的监测。监测是为了更好地调控信息,保持通信网传输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这样可以防止用户信息被窃取[3]。例如,企业用户对内设置的通信网络,必须要设计信息监控器以检测不安全信息,减小了信息被窃取的可能性。
4、服务模块。现代电信网是由专业机构以通信设备和相关工作程序有机建立的通信系统,为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提供各类通信服务的总和。服务模块是通信网人性化设计的内容,按照不同用户的信息传递要求,配备专用服务系统以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例如,针对商业用户可设计专用信道传输,及时把重要的商业信息传递给客户。
结论
总之,现代通信网络比传统通信模式的功能更加优越,但对于结构模块分布的要求比较严格。创建新型通信网络,应立足于用户实际应用的要求,配备多功能信号处理模块以适应信息交换操作的要求。对于优化过的通信网络,还要注重日常使用的管理维护,防止通信网故障造成的各种功能问题。
参考文献
[1] 丁子华.新时期多功能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20(12):87-89.
[2] 林仁宝.基于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传输功能的研究[J].科研技术报告,2011,14(11):50-52.
[3] 杨宇.我国现代通信产业科技改革的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10,33(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