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统计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17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普遍不高且差异明显,按评价分值可分为4个等级,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城市土地利用较集约,聊城、枣庄、菏泽、临沂等城市土地利用较粗放。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2-0203-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we used the method of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analyze the land intensified use level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intensified use level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high and very different, it can divided into 4 grade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core. Urban land intensified use lever of some cities were high,such as Qingdao,Weihai,Yantai,Jinan and so on,the cities such as Liaocheng, Zaozhuang,Heze,Linyi,et al did not make full use of urban land.
Key words Urban land;Intensified use;Evaluation;Shandong Province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在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时,为了有较好的效果,要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综合反映总体情况的指标,即采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笔者综合相关研究资料,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确定对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1-2]。
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分为半岛、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伸入渤海、黄海,同辽东半岛相对;内陆部分南邻江苏、安徽,西连河南,北接河北。山东省下设17个地级市,工农业发达。与全国大部分省份相比,人口较密集。山东境内中部多为突起的山地,西南和西北地区地势低而平坦,东部多为丘陵且起伏不大。总体来说,山东省是以山地、丘陵为骨骼,填充以平原、盆地。
根据《山东统计年鉴》数据整理,2010年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
由表1可知,山东省农用地面积为1 156.618 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6%,比例较高,其中耕地比重较大,园地、林地、牧草地相对较小。建设用土地面积为251.056 3万hm2,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分配较均匀,略多于交通用地。土地承载较重,山东省人口密度为全国的4倍,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5,且土地垦殖率较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制约着山东社会经济发展。山东省未利用地面积203.952 7万hm2,仅从其数量看,土地较多,但从其可利用程度看,大部分未利用的土地开发难度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总体上看,山东省农用地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都不高,人均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要和集约利用保持内涵一致,且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层次空间范围应相互对应。一方面,指标体系应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共同点有所反映;另一方面,也要凸显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特点[3]。评价指标体系要和集约利用保持内涵一致,且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层次空间范围应相互对应[4]。
该研究从宏观层次综合考虑影响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从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效果、土地持续状态4个层次入手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2)[5-6]。
1.3 评价指标标准化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涉及面广、评价指标复杂,其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多层次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评价指标便具备了可比性。由于指标相关性不同,可分为3类:正相关、负相关、双相关指标。
2 結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数据,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原始数据做处理,使其标准化,并应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山东省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4)。
根据所得的综合评价值将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4个等级(表5),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值排序及其等级见表6。
由表4~6可知,山东省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在17个城市中,青岛、威海、烟台、济南、淄博、济宁这6个城市综合评价值大于0.7,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社会、人口、经济、环境相对协调发展;其余东营、潍坊、滨州、泰安、德州、莱芜、日照、临沂、菏泽、枣庄、聊城10个城市集约利用水平低。综合评价值最高的青岛与最低的聊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大。这说明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益不高,但也说明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提升空间很大。
3 结论与建议
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呈正相关,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也相对较高,土地利用程度较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反映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效果,分析可知,各城市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持续状态相差较小,因此投入少、产出低是造成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要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首先要转变土地利用概念,树立土地集约利用新理念,努力做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制订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按照用地标准发展城市,减少占用耕地,避免城市无限扩张。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仅注重某个地块的集约利用,更要做到城市土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其次,以加大资金、经济、固定资产等投入的方式提高土地投入程度,促进土地产出效益的提高,要注意的是,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投入时应区别对待,以最有效的手段取得最大的利益。最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容忽视,随着山东省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将制约城市的发展,阻碍城市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渠丽萍,张丽琴,胡伟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5):970-975.
[2] 阎小培,石元安.广州市新老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的差异研究[J].热带地理,1995,15(3):218-228.
[3] 刘咏梅,朱选定,曹明明.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初探:以西安市大庆路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545-548.
[4] 张莉敏,白志礼.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以山西省 11 个地级市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96-101.
[5] 程效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6] 回寒星.泰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7] 张旭光.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2-0203-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we used the method of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analyze the land intensified use level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intensified use level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high and very different, it can divided into 4 grade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core. Urban land intensified use lever of some cities were high,such as Qingdao,Weihai,Yantai,Jinan and so on,the cities such as Liaocheng, Zaozhuang,Heze,Linyi,et al did not make full use of urban land.
Key words Urban land;Intensified use;Evaluation;Shandong Province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在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时,为了有较好的效果,要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综合反映总体情况的指标,即采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笔者综合相关研究资料,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确定对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1-2]。
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分为半岛、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伸入渤海、黄海,同辽东半岛相对;内陆部分南邻江苏、安徽,西连河南,北接河北。山东省下设17个地级市,工农业发达。与全国大部分省份相比,人口较密集。山东境内中部多为突起的山地,西南和西北地区地势低而平坦,东部多为丘陵且起伏不大。总体来说,山东省是以山地、丘陵为骨骼,填充以平原、盆地。
根据《山东统计年鉴》数据整理,2010年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
由表1可知,山东省农用地面积为1 156.618 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6%,比例较高,其中耕地比重较大,园地、林地、牧草地相对较小。建设用土地面积为251.056 3万hm2,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分配较均匀,略多于交通用地。土地承载较重,山东省人口密度为全国的4倍,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5,且土地垦殖率较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制约着山东社会经济发展。山东省未利用地面积203.952 7万hm2,仅从其数量看,土地较多,但从其可利用程度看,大部分未利用的土地开发难度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总体上看,山东省农用地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都不高,人均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要和集约利用保持内涵一致,且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层次空间范围应相互对应。一方面,指标体系应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共同点有所反映;另一方面,也要凸显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特点[3]。评价指标体系要和集约利用保持内涵一致,且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层次空间范围应相互对应[4]。
该研究从宏观层次综合考虑影响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从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效果、土地持续状态4个层次入手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2)[5-6]。
1.3 评价指标标准化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涉及面广、评价指标复杂,其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多层次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评价指标便具备了可比性。由于指标相关性不同,可分为3类:正相关、负相关、双相关指标。
2 結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数据,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原始数据做处理,使其标准化,并应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山东省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4)。
根据所得的综合评价值将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4个等级(表5),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值排序及其等级见表6。
由表4~6可知,山东省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在17个城市中,青岛、威海、烟台、济南、淄博、济宁这6个城市综合评价值大于0.7,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社会、人口、经济、环境相对协调发展;其余东营、潍坊、滨州、泰安、德州、莱芜、日照、临沂、菏泽、枣庄、聊城10个城市集约利用水平低。综合评价值最高的青岛与最低的聊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大。这说明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益不高,但也说明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提升空间很大。
3 结论与建议
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呈正相关,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也相对较高,土地利用程度较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反映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效果,分析可知,各城市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持续状态相差较小,因此投入少、产出低是造成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要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首先要转变土地利用概念,树立土地集约利用新理念,努力做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制订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按照用地标准发展城市,减少占用耕地,避免城市无限扩张。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仅注重某个地块的集约利用,更要做到城市土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其次,以加大资金、经济、固定资产等投入的方式提高土地投入程度,促进土地产出效益的提高,要注意的是,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投入时应区别对待,以最有效的手段取得最大的利益。最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容忽视,随着山东省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将制约城市的发展,阻碍城市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渠丽萍,张丽琴,胡伟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5):970-975.
[2] 阎小培,石元安.广州市新老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的差异研究[J].热带地理,1995,15(3):218-228.
[3] 刘咏梅,朱选定,曹明明.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初探:以西安市大庆路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545-548.
[4] 张莉敏,白志礼.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以山西省 11 个地级市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96-101.
[5] 程效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6] 回寒星.泰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7] 张旭光.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