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成熟的爱,不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爱,而是以对方需要的方式去爱。
笔者最近参加河南省内乡县妇联会举办的“孝心家庭讲座”,听到了几个“特别”的孝心故事,颇多感慨。
不厌其烦地陪母亲逛街
在内乡县城做生意的阿贵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阿贵在全县最大的超市门口租了个摊位,专卖祖传秘方炒制的糖炒栗子,顾客盈门。
一个周日上午,顾客很多,阿贵正愁一个人忙不过来,一位小伙子走过来说:“我来给你帮忙:吧!”
见阿贵没反对,他立刻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帮忙招呼顾客。两个小时后,小伙子说有人找他,离开了。
第二个周日,那个小伙子又来帮阿贵的忙,中午才告别。阿贵拿出50元钱给他,他拒绝了:“我这个钟点工是免费的。”
第三个周日,小伙子再次来帮忙。阿贵怀疑他是来偷偷学艺的,所以在炒制栗子的关键工序上,特意用身体遮挡。快到中午时,阿贵下了逐客令:“我一个人还忙得过来,而且暂时还没有收徒弟的打算,你还是到其他地方看看吧!”
小伙子笑了:“大哥你误会了。其实,我是在这里等我母亲。”阿贵不信:“没见你这样等母亲的,还每周都来。”
小伙子苦笑道:“我母亲进入了更年期,最近迷上了购物,每周都让我陪她来这里买衣服。我腰椎有病,实在陪她逛不了,就答应在门口等她。可我不能久站,就想在你这里歇个脚,顺便打打下手。医生说,这种‘购物癖’只是暂时性的,待更年期过去就会消失,只不过有子女陪伴的话会有利于她平安度过更年期。希望你能够理解。”
阿贵恍然大悟,感动不已。
点评:
儿女们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年迈的父母却只能枯守家中,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独。病痛的折磨,让他们的脾气变得古怪暴躁,有时甚至会无理取闹。儿女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宽容,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父母缺的不是钱,而是爱与陪伴。
陪母亲慢慢吃饭
一位文友讲述了他母亲的尴尬和他的愧疚——
这位文友从部队转业后在省城安了家。乡下的母亲有时来看他,可是不知怎的,一向胃口不错的母亲却吃不下多少饭菜。有时他反复劝母亲多吃点,母亲总是在“吃饱了”的推托中勉强再吃一点。
在他的记忆中,母亲胃口好得很,干农活时饿了,一气吃三四个馒头是常事。小时候,他常听母亲念叨说有一次去上海的劳舅家,吃饭时饭碗只有拳头那么大,盛的饭还不及农村大碗的1/3,真担心那点饭怎么吃得饱。因这个缘故,母亲每次来,他都特意换上大碗,可这次来母亲就是吃不了多少。是饭菜不合口味,还是母亲的食量减少了呢?
一次,父亲偶然对他说起:“你妈每次从你那里回来都要吃很多饭。”原来,母亲年纪大了,牙齿大不如前,吃东西比以前慢得多,他和妻子吃得快,母亲不好意思一个人慢慢吃。他恍然大悟,记起小时候走亲戚时,母亲总要再三告诫他不要最后下桌,否则人家会笑你憨吃傻撑。
此后母亲再来时,他和妻子总是有意放慢吃饭速度,与母亲合拍,母亲竞能吃下不少饭菜了。
点评: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曾有过“把自己的父母当儿女养”的孝道之说。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把父母当儿女养过吗?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有了自己的心头肉,却自觉不自觉地冷落了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年老了,我们是他们的生活支撑和精神依靠,尊重一下父母的生活习惯吧!比如,父母腿脚不灵便,跟他们走在一起时不妨放慢脚步;父母耳聋眼花,看电视时不妨让他们坐在前面,把音量开大;老年人喜欢清淡,做饭时不妨少放油盐;上了岁数小病小恙较多,不妨在家里多备些常用药物;父母牙齿不好,不妨把面条煮软一些,把肉炖烂一些,把菜切碎一些……我们不妨把老年父母当孩子,像他们当初养育我们一样来赡养。
为父母举办戏曲专场
一位乡长阿锋讲述了自己的孝心故事——
阿锋的父亲年轻时,拉得一手好板胡。阿锋的母亲说,是他的琴声绕住了她的心,才有了这段姻缘。
那个年代,村村都有戏班子,阿锋的父亲自然是主角。后来,戏班子解散了,生活日渐拮据,阿锋的父亲不再拉琴。
一年春节,阿锋的父亲做了一把精致的板胡。乡亲们把他家挤得满满的,围着他静静地听。
没过几年,为了生活,阿锋的父亲收起板胡,拖着瘦弱的身体到县城打工,琴声又断了。
阿锋的父亲60岁大寿那天,又拿出那把板胡,拉了一曲《打金枝》,吸引了不少乡亲。阿锋的母亲破天荒地唱了一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让大家很是吃惊。原来她的嗓音竟是这般嘹亮,唱腔竟是如此悠婉。后来阿锋才知道,其实母亲年轻时曾是村里戏班子的“台柱子”。婚后,迫于生计,再加上戏班子解散,阿锋父母的爱好才没了用武之地。
后来,阿锋去县城工作,买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接父母来同住。可是,不到一个月,父母便嚷嚷着要回老家。妻子告诉阿锋,父母时常在他上班之后,跑很远的路去听戏学戏……阿锋愧疚不已:“我只知道给父母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在阿锋的奔走下,父母加入了县宛梆剧团的戏曲俱乐部。紧接着阿锋又给父亲定制了一把时兴的板胡,给母亲报了戏曲培训班。阿锋还卖了房,在剧团附近买了二手房,方便父母听戏学戏。再后来,阿锋出资为父母筹办了一场专题演唱会,父亲拉琴,母亲唱戏。观众拍手称好,老两口满脸喜悦,阿锋和妻子在台下喜极而泣。
点评:
当今中国,赡养老人不再是供给柴米油盐以及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照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与精神需求。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既要有物质方面的,也要有精神方面的。“老有所养”不可少,“老有所乐”亦不能缺,精神赡养甚至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感恩莫特后悔迟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乌鸦有反哺之情,羊羔有跪乳之思”,何况人乎?可遗憾的是,如今仍有很多子女一再上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
大家都在呼唤、提醒,要常回家看看,关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然而现实生活中,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对父母需求的忽略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大,使得年轻一代疲于奔忙;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攀比心理使得年轻一代难以满足现状,不倦地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包办代替太多,致使年轻一代依赖性强,独生子女更是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中成长,对父母索取多,感恩回报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艰难,父母也曾承受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但无论多么艰苦,他们都竭力为子女的成长创造最好的条件。子女不能一味强调自己的困难,无论工作压力多重,生活多困难,都应该关心父母,尽可能使父母晚年幸福。
我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父母也习惯了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有孝顺父母的想法,也常常会推到明天。感恩莫待后悔迟,很多时候,往往等不到明天,生活就发生了变故,让很多事成为遗憾。有一句话说得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孝敬父母也是如此。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用父母最需要的方式,及时尽一份孝心,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爱和关怀,这是世间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
笔者最近参加河南省内乡县妇联会举办的“孝心家庭讲座”,听到了几个“特别”的孝心故事,颇多感慨。
不厌其烦地陪母亲逛街
在内乡县城做生意的阿贵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阿贵在全县最大的超市门口租了个摊位,专卖祖传秘方炒制的糖炒栗子,顾客盈门。
一个周日上午,顾客很多,阿贵正愁一个人忙不过来,一位小伙子走过来说:“我来给你帮忙:吧!”
见阿贵没反对,他立刻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帮忙招呼顾客。两个小时后,小伙子说有人找他,离开了。
第二个周日,那个小伙子又来帮阿贵的忙,中午才告别。阿贵拿出50元钱给他,他拒绝了:“我这个钟点工是免费的。”
第三个周日,小伙子再次来帮忙。阿贵怀疑他是来偷偷学艺的,所以在炒制栗子的关键工序上,特意用身体遮挡。快到中午时,阿贵下了逐客令:“我一个人还忙得过来,而且暂时还没有收徒弟的打算,你还是到其他地方看看吧!”
小伙子笑了:“大哥你误会了。其实,我是在这里等我母亲。”阿贵不信:“没见你这样等母亲的,还每周都来。”
小伙子苦笑道:“我母亲进入了更年期,最近迷上了购物,每周都让我陪她来这里买衣服。我腰椎有病,实在陪她逛不了,就答应在门口等她。可我不能久站,就想在你这里歇个脚,顺便打打下手。医生说,这种‘购物癖’只是暂时性的,待更年期过去就会消失,只不过有子女陪伴的话会有利于她平安度过更年期。希望你能够理解。”
阿贵恍然大悟,感动不已。
点评:
儿女们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年迈的父母却只能枯守家中,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独。病痛的折磨,让他们的脾气变得古怪暴躁,有时甚至会无理取闹。儿女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宽容,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父母缺的不是钱,而是爱与陪伴。
陪母亲慢慢吃饭
一位文友讲述了他母亲的尴尬和他的愧疚——
这位文友从部队转业后在省城安了家。乡下的母亲有时来看他,可是不知怎的,一向胃口不错的母亲却吃不下多少饭菜。有时他反复劝母亲多吃点,母亲总是在“吃饱了”的推托中勉强再吃一点。
在他的记忆中,母亲胃口好得很,干农活时饿了,一气吃三四个馒头是常事。小时候,他常听母亲念叨说有一次去上海的劳舅家,吃饭时饭碗只有拳头那么大,盛的饭还不及农村大碗的1/3,真担心那点饭怎么吃得饱。因这个缘故,母亲每次来,他都特意换上大碗,可这次来母亲就是吃不了多少。是饭菜不合口味,还是母亲的食量减少了呢?
一次,父亲偶然对他说起:“你妈每次从你那里回来都要吃很多饭。”原来,母亲年纪大了,牙齿大不如前,吃东西比以前慢得多,他和妻子吃得快,母亲不好意思一个人慢慢吃。他恍然大悟,记起小时候走亲戚时,母亲总要再三告诫他不要最后下桌,否则人家会笑你憨吃傻撑。
此后母亲再来时,他和妻子总是有意放慢吃饭速度,与母亲合拍,母亲竞能吃下不少饭菜了。
点评: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曾有过“把自己的父母当儿女养”的孝道之说。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把父母当儿女养过吗?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有了自己的心头肉,却自觉不自觉地冷落了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年老了,我们是他们的生活支撑和精神依靠,尊重一下父母的生活习惯吧!比如,父母腿脚不灵便,跟他们走在一起时不妨放慢脚步;父母耳聋眼花,看电视时不妨让他们坐在前面,把音量开大;老年人喜欢清淡,做饭时不妨少放油盐;上了岁数小病小恙较多,不妨在家里多备些常用药物;父母牙齿不好,不妨把面条煮软一些,把肉炖烂一些,把菜切碎一些……我们不妨把老年父母当孩子,像他们当初养育我们一样来赡养。
为父母举办戏曲专场
一位乡长阿锋讲述了自己的孝心故事——
阿锋的父亲年轻时,拉得一手好板胡。阿锋的母亲说,是他的琴声绕住了她的心,才有了这段姻缘。
那个年代,村村都有戏班子,阿锋的父亲自然是主角。后来,戏班子解散了,生活日渐拮据,阿锋的父亲不再拉琴。
一年春节,阿锋的父亲做了一把精致的板胡。乡亲们把他家挤得满满的,围着他静静地听。
没过几年,为了生活,阿锋的父亲收起板胡,拖着瘦弱的身体到县城打工,琴声又断了。
阿锋的父亲60岁大寿那天,又拿出那把板胡,拉了一曲《打金枝》,吸引了不少乡亲。阿锋的母亲破天荒地唱了一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让大家很是吃惊。原来她的嗓音竟是这般嘹亮,唱腔竟是如此悠婉。后来阿锋才知道,其实母亲年轻时曾是村里戏班子的“台柱子”。婚后,迫于生计,再加上戏班子解散,阿锋父母的爱好才没了用武之地。
后来,阿锋去县城工作,买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接父母来同住。可是,不到一个月,父母便嚷嚷着要回老家。妻子告诉阿锋,父母时常在他上班之后,跑很远的路去听戏学戏……阿锋愧疚不已:“我只知道给父母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在阿锋的奔走下,父母加入了县宛梆剧团的戏曲俱乐部。紧接着阿锋又给父亲定制了一把时兴的板胡,给母亲报了戏曲培训班。阿锋还卖了房,在剧团附近买了二手房,方便父母听戏学戏。再后来,阿锋出资为父母筹办了一场专题演唱会,父亲拉琴,母亲唱戏。观众拍手称好,老两口满脸喜悦,阿锋和妻子在台下喜极而泣。
点评:
当今中国,赡养老人不再是供给柴米油盐以及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照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与精神需求。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既要有物质方面的,也要有精神方面的。“老有所养”不可少,“老有所乐”亦不能缺,精神赡养甚至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感恩莫特后悔迟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乌鸦有反哺之情,羊羔有跪乳之思”,何况人乎?可遗憾的是,如今仍有很多子女一再上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
大家都在呼唤、提醒,要常回家看看,关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然而现实生活中,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对父母需求的忽略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大,使得年轻一代疲于奔忙;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攀比心理使得年轻一代难以满足现状,不倦地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包办代替太多,致使年轻一代依赖性强,独生子女更是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中成长,对父母索取多,感恩回报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艰难,父母也曾承受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但无论多么艰苦,他们都竭力为子女的成长创造最好的条件。子女不能一味强调自己的困难,无论工作压力多重,生活多困难,都应该关心父母,尽可能使父母晚年幸福。
我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父母也习惯了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有孝顺父母的想法,也常常会推到明天。感恩莫待后悔迟,很多时候,往往等不到明天,生活就发生了变故,让很多事成为遗憾。有一句话说得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孝敬父母也是如此。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用父母最需要的方式,及时尽一份孝心,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爱和关怀,这是世间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