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论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地理审美教育在教育主客体中的渗入程度及其对审美教育的需求和建议两大方面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力求摸清审美教育在目前的地理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并为地理审美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地理审美教育 问卷调查 发展现状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22-01
地理审美教育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丰富的地理知识为载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审美认识规律,充分挖掘地理教材和地理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的审美因素,通过课堂教学审美化,让学生充分受到地理事物、地理科学、地理教学的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从而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完善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终身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地理审美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地理教育主要体现在三点:首先,地理审美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完善个性的塑造、身心和谐的发展;其次,地理审美教育强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识的规律;最后,地理审美教育强调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审美化。
本文主要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寻求提高地理审美教育的关键点,以期推动中师地理教学的发展。
根据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本问卷针对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分别设置了两套问卷。教师问卷旨在搜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意识程度的数据,学生问卷旨在搜集学生对于审美教育的需求和要求的数据。同时,所有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数据量化。
考虑要本研究普适性,本人随机选取了232名学习地理课程的学生和49名地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性与女性比例基本相当(男性53%,女性47%)。使用spss13.0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发现本问卷具有结构合理性,具有进一步统计分析的意义。
从目标和期望项可以看到,教师和学生对于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意识都是广泛存在的,并且都存在发展地理审美教育的需求,只是现行的传统地理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发现,对于教师,将审美引入地理教育的必要性意识与引入的难度值和角度具有高的相关性,而引入的频度与必要性意识相关性不高,全面发展学生身心与地理审美教育的角度多样化具有相关性;对于学生而言,衡量因子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不够且自我评价偏高,地理课堂的启发性和生动性尤待提高,而地理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接近程度与地理课堂的生动性、启发性和总体吸引力均具有较高的偏相关性,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地理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接近程度相关性强。
分析表明,对教师而言,高的审美教育必要性意识带来较多的审美教育的思考和努力,进而降低了地理审美教育的难度和实施的可行性,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同时丰富地理教育内容可以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得到数据证明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需要进一步从提高课堂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度入手,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更高的注意力,以此才能将学生转化为课堂真正的主题,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如此,地理审美教育便有待发展。
通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见地理审美教育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较大比例的学生无法体会到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无法从地理教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普遍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学习;同样,较大比例的地理教师并没有将审美融入地理教学中,没有将学生设想为主动学习的个体,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好奇学习的驱动力。这是目前地理教学中无法引入审美教育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地理审美教育就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一)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扩展。主要表现在教材审美教育内容的挖掘和开发性教学资源的运用,学校要尽可能给予教师进行多样化和趣味化教学的空间和条件,开创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的实习实践环节;同时,教师需要活化教学内容,将生动与趣味贯穿于地理教学中。在这一点上,学校和教师需共同努力。
(二)地理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室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非常具有感染性,地理不同与其他课程,她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科学,教师和学校是小环境,用“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这一地理文化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对地理教师素质的要求。地理教师的选拔、培养和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得到提高,尤其是引导地理审美教育的教师应当身体力行,努力学习更宽泛的地理相关知识,以便能够在课堂上,使学生从更宽的视角领略地理学的魅力,而不是局限于地理学习一些生硬的与自己需求不太相关的知识。
(四)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在地理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灵活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维原则,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和程序。
参考文献:
[1] 叶朗. 现代美学体系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朱小曼. 情感教育论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地理审美教育 问卷调查 发展现状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22-01
地理审美教育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丰富的地理知识为载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审美认识规律,充分挖掘地理教材和地理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的审美因素,通过课堂教学审美化,让学生充分受到地理事物、地理科学、地理教学的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从而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完善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终身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地理审美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地理教育主要体现在三点:首先,地理审美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完善个性的塑造、身心和谐的发展;其次,地理审美教育强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识的规律;最后,地理审美教育强调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审美化。
本文主要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寻求提高地理审美教育的关键点,以期推动中师地理教学的发展。
根据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本问卷针对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分别设置了两套问卷。教师问卷旨在搜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意识程度的数据,学生问卷旨在搜集学生对于审美教育的需求和要求的数据。同时,所有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数据量化。
考虑要本研究普适性,本人随机选取了232名学习地理课程的学生和49名地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性与女性比例基本相当(男性53%,女性47%)。使用spss13.0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发现本问卷具有结构合理性,具有进一步统计分析的意义。
从目标和期望项可以看到,教师和学生对于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意识都是广泛存在的,并且都存在发展地理审美教育的需求,只是现行的传统地理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发现,对于教师,将审美引入地理教育的必要性意识与引入的难度值和角度具有高的相关性,而引入的频度与必要性意识相关性不高,全面发展学生身心与地理审美教育的角度多样化具有相关性;对于学生而言,衡量因子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不够且自我评价偏高,地理课堂的启发性和生动性尤待提高,而地理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接近程度与地理课堂的生动性、启发性和总体吸引力均具有较高的偏相关性,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地理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接近程度相关性强。
分析表明,对教师而言,高的审美教育必要性意识带来较多的审美教育的思考和努力,进而降低了地理审美教育的难度和实施的可行性,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同时丰富地理教育内容可以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得到数据证明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需要进一步从提高课堂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度入手,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更高的注意力,以此才能将学生转化为课堂真正的主题,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如此,地理审美教育便有待发展。
通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见地理审美教育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较大比例的学生无法体会到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无法从地理教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普遍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学习;同样,较大比例的地理教师并没有将审美融入地理教学中,没有将学生设想为主动学习的个体,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好奇学习的驱动力。这是目前地理教学中无法引入审美教育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地理审美教育就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一)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扩展。主要表现在教材审美教育内容的挖掘和开发性教学资源的运用,学校要尽可能给予教师进行多样化和趣味化教学的空间和条件,开创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的实习实践环节;同时,教师需要活化教学内容,将生动与趣味贯穿于地理教学中。在这一点上,学校和教师需共同努力。
(二)地理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室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非常具有感染性,地理不同与其他课程,她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科学,教师和学校是小环境,用“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这一地理文化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对地理教师素质的要求。地理教师的选拔、培养和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得到提高,尤其是引导地理审美教育的教师应当身体力行,努力学习更宽泛的地理相关知识,以便能够在课堂上,使学生从更宽的视角领略地理学的魅力,而不是局限于地理学习一些生硬的与自己需求不太相关的知识。
(四)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在地理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灵活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维原则,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和程序。
参考文献:
[1] 叶朗. 现代美学体系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朱小曼. 情感教育论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