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可塑造性强,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价值,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本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方式进行了分析,期望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民主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前提,新课标理念下的师生关系较过去有了质的改变。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我们要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视学生为平等存在的客体,要与学生和谐相处,突显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人地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对于一位学生来说,只有当其满足了一定的平等互尊、合作交流的需要,才会因此而发展自尊、自重,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积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尊重其人格,关注其个体差异,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的学习要求。
二、实施开放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我通过引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作量沙实验,在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善于勤奋思考的学生就主动提出:在圆柱体和圆锥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他情况下,圆锥体的体积也是圆柱体的三分之一吗?于是我引导学生对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进行了转化,得出圆锥体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使得学生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的更深刻。
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出和智慧火化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由于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联想能力比较差,容易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他们合作的机会少。所以,教师要多营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多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概念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再让学生对如何求长方形的周长发表自己的见解:①6 3 6 3=18厘米;②6 6 3 3=18厘米;③6×2 3×2=18厘米;④(6 3)×2=18厘米。最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进行自我反思。不仅使学生归纳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而且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互相启发,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四、重视学习评价,促进自主习惯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以素质化的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要更注重 开展自主评价。我们要改变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局面,采用教师对学生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发挥评价的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互评和自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重视考查的数学思维过程。
五、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教师要慢慢来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去纠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学生刚入学,每一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同,各自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我们对他们要求也应该不同。作为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起点。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性,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这时我们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冲动。让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控制壞的不良的习惯不让其生长。经过了每一阶段的培养,习惯才能逐步形成了。这时教师要让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同学间进行互控 ,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这时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形成了较强的自学习惯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老师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民主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前提,新课标理念下的师生关系较过去有了质的改变。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我们要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视学生为平等存在的客体,要与学生和谐相处,突显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人地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对于一位学生来说,只有当其满足了一定的平等互尊、合作交流的需要,才会因此而发展自尊、自重,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积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尊重其人格,关注其个体差异,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的学习要求。
二、实施开放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我通过引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作量沙实验,在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善于勤奋思考的学生就主动提出:在圆柱体和圆锥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他情况下,圆锥体的体积也是圆柱体的三分之一吗?于是我引导学生对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进行了转化,得出圆锥体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使得学生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的更深刻。
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出和智慧火化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由于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联想能力比较差,容易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他们合作的机会少。所以,教师要多营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多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概念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再让学生对如何求长方形的周长发表自己的见解:①6 3 6 3=18厘米;②6 6 3 3=18厘米;③6×2 3×2=18厘米;④(6 3)×2=18厘米。最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进行自我反思。不仅使学生归纳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而且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互相启发,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四、重视学习评价,促进自主习惯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以素质化的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要更注重 开展自主评价。我们要改变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局面,采用教师对学生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发挥评价的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互评和自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重视考查的数学思维过程。
五、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教师要慢慢来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去纠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学生刚入学,每一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同,各自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我们对他们要求也应该不同。作为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起点。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性,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这时我们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冲动。让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控制壞的不良的习惯不让其生长。经过了每一阶段的培养,习惯才能逐步形成了。这时教师要让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同学间进行互控 ,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这时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形成了较强的自学习惯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老师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