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138例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及其护理状况。针对脑外伤引起的精神障碍者,应该定时的观察其生命的体征,做好基本护理,加强安全防护。本组治愈患者为92例,好转40例,6例转院治疗。
【关键词】精神障碍;脑外伤;外科护理
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临床十分的常见,根据相关的分析研究,脑外伤后出现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大概占到了存活者的1/4,这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主要回顾了138例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主要目的是指导护理人员对其及早发现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充分的保证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文章主要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脑外伤后精神障碍138例患者进行课分析。其中有男82例,女56例,年龄一般在12岁—79岁,平均年龄为41.3岁。经过诊断:脑震荡患者为14例,外伤性癔症1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为8例,脑挫裂伤为82例,颅内出血患者是16例。
1.2临床症状表现
1.2.1意识障碍该组病例在受伤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为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最早期的表现,一般来讲是意识水平的改变,表现为嗜睡、昏迷;2例出现对空摸索,无目的的行为,根据研究发现与其当前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6例伴有意识内容的改变,患者出现了错觉,主要表现为哭闹、恐惧、呐喊等症状。
1.2.2癔症和类神经症该组为64例,当中12例是在受伤后立刻就出现昏迷状态,呈现了木僵的状态,刺激无反应,在经过治疗7—21h之后症状得到缓解;2例患者入院一周之后,频繁的发生呼吸急促、双目噙泪、呼之不应的症状,患者都为女性,主要是在与丈夫语言冲突之后发作;4例是被他人打伤,出现很多症状,如腹痛、胸闷,症状时轻时重,在发作时表现极为痛苦,经治疗后稍有缓解;10例患者有抑郁症状,一般表现为活动较少、食欲不振、患者自知能力存在,思维清晰;其余的36例患者在伤后3个月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的现象发生,比如出现了头痛、易疲劳等症状。
1.2.3类精神分裂症状该组14例患者在恢复期出现,患者的人格发生改变,但是意识比较清晰,出现了意志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妄想,部分患者存在着举止粗鲁,易激惹,患者可出现暴力行为,如伤人、毁坏物品、不配合治疗护理等。
1.2.4记忆障碍该组为24例患者,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构音障碍、记忆力下降;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思维贫乏、表情茫然、生活不能够自理等。
2护理方法研究
2.1情志改变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理解病人,对于病人的症状不应该流露出嫌弃的表情,不应该催促病人,应该给病人尽可能多的关爱;要帮助病人理智的对待疾病,争取家长的配合,需要给予具体的护理支持;应该教一些心理调试的技巧给患者,比如寻找业余爱好,向医务人员倾诉内心的想法,舒缓情绪。对于躁动的患者应该给予必要的生活帮助,充分的改善其负性的情绪,使其能够维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患者感到一种自豪和满足感。需要避免激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在患者面前不应该窃窃私语。
2.2用药护理需要督促患者坚持按时吃药,需要发药到口,药片应该先溶于水中,之后再用小勺送到患者的舌根处,让患者自己咽下。对于给患者使用镇痛药等,护士应该密切的注意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假如出现头晕等症状应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安置,并且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的告知家属。在发药时,护理人员应该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口腔,防止藏药等,确保用药的安全。
2.3饮食护理服用抗精神症状的药物之后,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而影响吞咽困难;有的患者受到症状的影响,会拒绝进食;有的患者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会害怕陌生人而不敢进食。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充分的评估患者不敢进食的诸多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提供舒适、优美的进食环境,选择患者个人比较爱吃的食物,对不能够进食的患者,可以利用其它途径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
2.4有效开展功能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利用一切的康复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知识,利用多种形式,促进患者的功能早日恢复。在患者受伤的早期,应该开展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呼唤、肢体训练、语言训练等。将指导患者功能训练的内容编制成册子,发给患者。患者在出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定时的进行访视。家属对于患者的态度体现在护理行为当中,对于患者的康复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给予家长心理上的支持,讲解病人的病情,告知家属一些情感上的障碍会随着原发疾病的好转而逐渐的消失,逐渐的增强家属的信心,同时应该鼓励家属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讨论
对于脑外伤后精神患者应该给予全面的护理,采取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安全护理措施,着重加强对精神障碍的防护,能够较好的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充分的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要善于分析不同患者的精神障碍的不同类型,加强个性化护理。在与患者进行交谈时,应该首先通过言语和表情等得到对方的信任,之后再与其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使其在良好的心态下接受治疗。在今后我们需要加强病房的硬件建设,尽量的满足病人的生活需求,主动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世芬,刘晓华,彭燕芬.四肢长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9).
[2]乔景尊,喻敬国,焦继超.36例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26).
[3]陈雪燕.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安全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
[4]王桂霞.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6).
【关键词】精神障碍;脑外伤;外科护理
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临床十分的常见,根据相关的分析研究,脑外伤后出现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大概占到了存活者的1/4,这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主要回顾了138例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主要目的是指导护理人员对其及早发现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充分的保证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文章主要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脑外伤后精神障碍138例患者进行课分析。其中有男82例,女56例,年龄一般在12岁—79岁,平均年龄为41.3岁。经过诊断:脑震荡患者为14例,外伤性癔症1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为8例,脑挫裂伤为82例,颅内出血患者是16例。
1.2临床症状表现
1.2.1意识障碍该组病例在受伤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为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最早期的表现,一般来讲是意识水平的改变,表现为嗜睡、昏迷;2例出现对空摸索,无目的的行为,根据研究发现与其当前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6例伴有意识内容的改变,患者出现了错觉,主要表现为哭闹、恐惧、呐喊等症状。
1.2.2癔症和类神经症该组为64例,当中12例是在受伤后立刻就出现昏迷状态,呈现了木僵的状态,刺激无反应,在经过治疗7—21h之后症状得到缓解;2例患者入院一周之后,频繁的发生呼吸急促、双目噙泪、呼之不应的症状,患者都为女性,主要是在与丈夫语言冲突之后发作;4例是被他人打伤,出现很多症状,如腹痛、胸闷,症状时轻时重,在发作时表现极为痛苦,经治疗后稍有缓解;10例患者有抑郁症状,一般表现为活动较少、食欲不振、患者自知能力存在,思维清晰;其余的36例患者在伤后3个月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的现象发生,比如出现了头痛、易疲劳等症状。
1.2.3类精神分裂症状该组14例患者在恢复期出现,患者的人格发生改变,但是意识比较清晰,出现了意志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妄想,部分患者存在着举止粗鲁,易激惹,患者可出现暴力行为,如伤人、毁坏物品、不配合治疗护理等。
1.2.4记忆障碍该组为24例患者,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构音障碍、记忆力下降;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思维贫乏、表情茫然、生活不能够自理等。
2护理方法研究
2.1情志改变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理解病人,对于病人的症状不应该流露出嫌弃的表情,不应该催促病人,应该给病人尽可能多的关爱;要帮助病人理智的对待疾病,争取家长的配合,需要给予具体的护理支持;应该教一些心理调试的技巧给患者,比如寻找业余爱好,向医务人员倾诉内心的想法,舒缓情绪。对于躁动的患者应该给予必要的生活帮助,充分的改善其负性的情绪,使其能够维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患者感到一种自豪和满足感。需要避免激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在患者面前不应该窃窃私语。
2.2用药护理需要督促患者坚持按时吃药,需要发药到口,药片应该先溶于水中,之后再用小勺送到患者的舌根处,让患者自己咽下。对于给患者使用镇痛药等,护士应该密切的注意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假如出现头晕等症状应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安置,并且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的告知家属。在发药时,护理人员应该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口腔,防止藏药等,确保用药的安全。
2.3饮食护理服用抗精神症状的药物之后,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而影响吞咽困难;有的患者受到症状的影响,会拒绝进食;有的患者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会害怕陌生人而不敢进食。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充分的评估患者不敢进食的诸多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提供舒适、优美的进食环境,选择患者个人比较爱吃的食物,对不能够进食的患者,可以利用其它途径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
2.4有效开展功能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利用一切的康复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知识,利用多种形式,促进患者的功能早日恢复。在患者受伤的早期,应该开展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呼唤、肢体训练、语言训练等。将指导患者功能训练的内容编制成册子,发给患者。患者在出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定时的进行访视。家属对于患者的态度体现在护理行为当中,对于患者的康复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给予家长心理上的支持,讲解病人的病情,告知家属一些情感上的障碍会随着原发疾病的好转而逐渐的消失,逐渐的增强家属的信心,同时应该鼓励家属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讨论
对于脑外伤后精神患者应该给予全面的护理,采取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安全护理措施,着重加强对精神障碍的防护,能够较好的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充分的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要善于分析不同患者的精神障碍的不同类型,加强个性化护理。在与患者进行交谈时,应该首先通过言语和表情等得到对方的信任,之后再与其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使其在良好的心态下接受治疗。在今后我们需要加强病房的硬件建设,尽量的满足病人的生活需求,主动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世芬,刘晓华,彭燕芬.四肢长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9).
[2]乔景尊,喻敬国,焦继超.36例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26).
[3]陈雪燕.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安全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
[4]王桂霞.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