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容易为一词多含义而困扰。其实各义项之间存在隐含的多种联系,想要把握义项的联系,可以从最初字形甲骨文入手。甲骨文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写准字形、理解词语内涵、看清造字初形、明白形声字。
【关键词】甲骨文;语文教学;本义;假借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提及甲骨文知识是有益于古代汉字以及文化的渗透的。
一、了解甲骨文字有助于学生写准确字形
很多学生在背诵名句、默写诗歌时,常见的问题是会背不会写。同音字的混淆让书写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事。比如在学习《永遇乐·赤壁怀古》时,很多同学记不住“酹”字的写法,右边时常顺手写作“孚”字。其实了解了字的本义便不会轻易写错字形。“寸”,《说文》:“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按《说文》的体例,段玉裁谓“寸”是会意字。其实,所谓“一”并不是表意的构件,它只是一个指事符号,指示寸口之所在。“十分”也应该不是“寸”的本义,而是假借义。秦简在小篆的基础上,在手的寸口处加指事符号。汉隶又将手指形的曲笔简化成一横,手臂形变成竖弯勾。所以为何“酹”字是“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祭神”之意,可以从字形上理解为“用手抓着酒杯”来理解,与“孚”字无关。
二、了解甲骨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内涵
按照构字方法来分,甲骨文可以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会意字有一类,完全以形为基础,以图形的组合来反映某些词义的具体内容,使人看到结合的形体,就可联想到语言中的某个词。如学生们在学习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时,可以引申理解“赢得仓皇北顾”这一句。“北顾”是“向北回头望”的含义,为何向北望?甲骨文字形告诉了我们,战败的军队在逃跑时与敌对队伍相对,“北”即“背对着”的含义。故“败北”便是逃跑时背对着敌人,仓皇地回头探望,表示战争失败。
三、了解甲骨文字有助于学生明白形声字
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玉裁注曰:“‘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就是说,“江”“河”都是表示水一类意思的,故以“水”作为它们的形旁;因为它们的读音与“工”“可”二字读音相同相近,故选取“工”“可”二字作为它们的声符。)
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分化字,这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例如“辟”字,按照《说文》的分析,它是个会意字,本义是“法也”。但是,“躲避”“邪僻”“开辟”“譬如”等义,先也都是假借“辟”字来表示,如“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后来分别加注意符“辶”“人”“门”“言”造出“避”“僻”“辟”“譬”字来表示“辟”的这些假借义。
甲骨文的出现是远古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学习甲骨文拉近了现代与古代生活的距离,更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文学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甲骨文;语文教学;本义;假借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提及甲骨文知识是有益于古代汉字以及文化的渗透的。
一、了解甲骨文字有助于学生写准确字形
很多学生在背诵名句、默写诗歌时,常见的问题是会背不会写。同音字的混淆让书写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事。比如在学习《永遇乐·赤壁怀古》时,很多同学记不住“酹”字的写法,右边时常顺手写作“孚”字。其实了解了字的本义便不会轻易写错字形。“寸”,《说文》:“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按《说文》的体例,段玉裁谓“寸”是会意字。其实,所谓“一”并不是表意的构件,它只是一个指事符号,指示寸口之所在。“十分”也应该不是“寸”的本义,而是假借义。秦简在小篆的基础上,在手的寸口处加指事符号。汉隶又将手指形的曲笔简化成一横,手臂形变成竖弯勾。所以为何“酹”字是“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祭神”之意,可以从字形上理解为“用手抓着酒杯”来理解,与“孚”字无关。
二、了解甲骨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内涵
按照构字方法来分,甲骨文可以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会意字有一类,完全以形为基础,以图形的组合来反映某些词义的具体内容,使人看到结合的形体,就可联想到语言中的某个词。如学生们在学习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时,可以引申理解“赢得仓皇北顾”这一句。“北顾”是“向北回头望”的含义,为何向北望?甲骨文字形告诉了我们,战败的军队在逃跑时与敌对队伍相对,“北”即“背对着”的含义。故“败北”便是逃跑时背对着敌人,仓皇地回头探望,表示战争失败。
三、了解甲骨文字有助于学生明白形声字
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玉裁注曰:“‘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就是说,“江”“河”都是表示水一类意思的,故以“水”作为它们的形旁;因为它们的读音与“工”“可”二字读音相同相近,故选取“工”“可”二字作为它们的声符。)
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分化字,这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例如“辟”字,按照《说文》的分析,它是个会意字,本义是“法也”。但是,“躲避”“邪僻”“开辟”“譬如”等义,先也都是假借“辟”字来表示,如“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后来分别加注意符“辶”“人”“门”“言”造出“避”“僻”“辟”“譬”字来表示“辟”的这些假借义。
甲骨文的出现是远古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学习甲骨文拉近了现代与古代生活的距离,更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文学和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