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放任自流的时光》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西·罗托洛(1943~2011),美国艺术家。她是鲍勃·迪伦的第一位真爱,迪伦1960年代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发展期间的女友,迪伦众多传世情歌中的女主角,迪伦政治意识的启蒙者和他成为抗议歌手的推动者,间接而深远地影响了迪伦歌词创作的女人。自他们的恋情在1965年彻底结束之后,苏西一直对他们的过去守口如瓶,此间众多的流言和传闻在坊间传递,《放任自流的时光》则做出了回应。
  苏西1943年11月出生于纽约皇后区,父母均是美国共产党党员。苏西从小就对左翼运动充满兴趣。古巴革命成功后,她曾和一群青年学生以身试法,对抗美国政府对古巴旅游禁令,在明知回国后美国护照会被吊销,甚至还会面临牢狱之灾的情况下,她还是冲破FBI的重重阻挠,历经波折抵达了古巴,与心目中的革命英雄卡斯特罗、切·格瓦拉见面并进行了交流。
  受红色家庭背景影响,苏西中学时代便积极投身社会运动。当1961年7月底她与迪伦在纽约河滨教堂初遇时,年仅17岁,高中毕业没多久的她已经是美国最重要的民权组织之一“争取种族平等大会”(CORE)和反核战组织“原子能法稳健政策委员会”(SANE)的正式成员,正在全身心地致力于民权、反核战和各种追求自由平等的运动,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民权运动分子。
  当时,籍籍无名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也才刚刚20岁出头。迪伦在他的自传中这样描述对苏西的一见钟情,“第一眼看到苏西,我就目不转睛。她是我见过最挑人色欲的尤物。她皮肤白皙,一头金发,是纯种意大利人。空气中瞬间充满了香蕉叶子的味道。我们开始交谈,我的头开始晕眩,丘比特之箭曾经在我耳畔呼啸而过,但是这一次它射中了我的心脏。遇见她就像是走进了《一千零一夜》。她的微笑照亮了一整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她就像是罗丹的雕塑被赋予了生命。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星期,我都对她魂牵梦绕,我知道自己生平第一次坠入了爱河,即便三十英里外我仍能感觉到她的气息。”一星期后,两人再次见面,随即开始了热恋。
  关于她曾经的恋人鲍勃·迪伦,这本书的主人公——自然是这本书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娓娓道来两人生活中的许多片段,两人在格林威治民谣圈里的珍贵往事,她所亲历的所有迪伦音乐生涯中的重要事件,苏西还原了一个她眼中的迪伦,一个走下了神坛的真实迪伦,一个有着不诚实一面的迪伦,一个和传记作家们凭空臆测的迪伦不一样的迪伦。
  事实上,正是苏西对政治运动的参与和她的左翼政治观点间接启发迪伦创作了《答案在风中飘》、《大雨将至》及《战争的主人》这几首将他推上“时代代言人”宝座的抗议歌曲。迪伦坦承:对他歌曲创作影响深远的德国大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是由苏西推荐和介绍给他的;而把他带进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的世界的也是苏西;另外,自己对绘画的兴趣也是源于身为艺术家的苏西的影响。
  1962年下半年,苏西在意大利佩鲁贾学习艺术,在他们天各一方的日子里,深陷思念海洋的迪伦写给苏西很多情书,苏西在本书中披露了部分内容,其中有一段是如此动人,“没有大事发生,一切还保持着原样——鲍勃·谢尔顿在等着他的珍,狗在等着出门,贼在等着老妇人,孩子们在等着上学,条子们在等着揍人,一身虱子的流浪汉在等着施舍者,葛洛夫街在等着贝尔福德街,贝尔福德街在等着被清洁,每个人都在等着天气转凉——而我,在等着你”。
  而迪伦的成名作《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其专辑封面上的图片,更成为音乐史乃至文化史上经典中的经典。
  1963年2月的一天,“纽约城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那几天,之前还连下了好一阵的雪”,未满22周岁的迪伦和19岁的苏西走出西四街161号他们同居的公寓,进入了仿佛空无一人的寒冷世界,苏西写道,“我们当时都快冻僵了,尤其是穿着单薄夹克的鲍勃。”但爱情足以温暖人心。当两人相互依偎、哆嗦地走在积满雪的琼斯街头时,摄影师唐·汉斯滕捕捉住了那个美好瞬间——迪伦冻得缩着肩膀,苏西紧挽着他的手臂,一脸的幸福洋溢——甜美的爱情仿佛瞬间融化了那个寒冷的大时代。苏西当时怎会想到,她与迪伦已经共同缔造了1960年代的一个图腾符号,这个符号会在日后温暖无数人的心灵。38年后,在电影《香草天空》中,汤姆·克鲁斯和佩内洛普·克鲁兹还复刻了这个画面。
  随着《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的发行,鲍勃·迪伦声名鹊起,两人的感情世界逐渐开始出现裂痕。导致他们的感情出现裂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迪伦和琼·贝兹工作之外的秘密恋情,之二是迪伦希望苏西能成为自己的附庸品,自己“吉他上的一根琴弦”。苏西在书中数次坦言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不错,鲍勃才是焦点,但我未必就该围着他转……我不想成为他吉他上的一根琴弦。我和鲍勃在一起,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要走在他身后,捡起他扔在地上的糖果纸。”
  1963年8月上旬,关于鲍勃和琼·贝兹在交往的传闻已经沸沸扬扬,苏西毅然搬出了西四街他们的“城堡”。 在她的这本自传中,苏西首次披露在搬出西四街后不久便发现自己怀上了迪伦的骨肉,由于堕胎在当时尚属违法行为,苏西秘密打掉了这个孩子,那一年,她才19岁。
  也许是巧合,两人分手后,迪伦便试图摘掉“时代代言人”的帽子,在日后的创作中逐渐远离政治。《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也成了迪伦音乐生涯中唯一一张涉及民权运动与反核战等政治议题的唱片。书中提到,在《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发行后,迪伦被美国老左派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继承左翼民歌手皮特·西格的衣钵,引领一代人加入到他们崇高无比的斗争中去。但是迪伦拒绝了他们递来的火炬。迪伦为何这样做?是因为“时代代言人”的帽子太重,抑制了他的创作自由?还是他觉得他的抗议歌曲被媒体、社会和左翼过度利用?对这些问题,书中都有完整脉络的描述和精准的答案。
其他文献
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在明年贺岁档中备受期待,而此前艾米《山楂树之恋》也因改编成电影而再度大卖。近年来,传统出版物或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格外引人注目。《裸婚时代》、《我是特种兵》、《千山暮雪》、《泡沫之夏》、《来不及说我爱你》等等,无一不热播。《步步惊心》在湖南卫视播出当日,收视率即达到1.73%,成为全国卫视同时段第一名。六六、桐华、匪我思存、明晓溪等作家也人气飙升
期刊
很难想象,一本谈台湾水果与果农故事的书,企划发想者,竟然是一名享誉国际的设计师。  曾获Savignac 法国国际海报沙龙展设计大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的设计师陈俊良,在创作的同时也持续投身设计教育,于大专院校设计相关科系教课。国际赛事征战经验丰富的他,无论是自身作品的发想,抑或对学生的殷殷期待,都是以自身的文化底蕴──东方、汉文字、在地文化——为出发点。他常常鼓励学生离开电脑屏幕,从真
期刊
“一个人”,不谈恋爱、不结婚,已经成为台湾社会最严重的“公共议题”。  两性专家拼命开“药方”,鼓励“一个人”的朋友积极寻找幸福,“一个人”旁边的亲朋好友,也会组成“促婚协进会”,帮忙找对象,安排联谊、相亲。  甚至单身,已经成为一种“公害”,除了已婚和有对象者担心自己的另一半被抢走,连官方都跳出来指责单身不婚者,拉低了生育率(在台湾,94%已婚夫妻至少会生一个孩子,官方认为,低生育率是单身未婚人
期刊
苏州的气候温润,步调舒缓,水道与巷弄纵横交错,教人一来到此便安下心来。城里的平江街区,从宋代便已经存在,以今日留存的巷弄来看,八百年来的格局规划变化并不大,只是范围缩小许多。而就在这仅存的街区里,留下的不只是悠悠时光,亦有不少哲人贤士驻守的痕迹。书痴黄丕烈的百宋一廛、史学家顾颉刚的顾氏花园、清代状元洪钧故居、潘世恩的留余堂、藕园……多少与书相关的文化活动就由这里衍生。最可喜的,除了看看故居旧址,在
期刊
九月底,我很兴奋地告诉友人:“我最近在编新的《福尔摩斯探案》!”  友人一脸茫然地说:“蛤?你说电影喔?那个福尔摩斯好丑好肥耶!新的《福尔摩斯探案》是福尔摩斯自己写的吗?他还活着喔?”  相信只要稍微了解侦探小说的人(更别说福尔摩斯的粉丝),都会觉得友人的问题匪夷所思,简直就像在问:贾伯斯(编注:Steve Jobs,大陆译为“乔布斯”)是不是《苹果日报》的主编?  这让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很多没看
期刊
徐誉庭常说:创作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编剧作为影视创作中最根基的一环,这句话大概道出了这个行业最大的感慨和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无奈和期盼。  去年访问她时谈到剧本出版的可能性,她说:“电视剧本很少被出版。但我觉得还是会有一些读者存在,不管是想学编剧的,本身是学院出身的,还是纯粹想欣赏剧本的。”她想出版自己的剧本,甚至愿意自费出版。(见本刊2010年7月号)在不太具备剧本的阅读传统和出版意愿的
期刊
地沟油、彭宇案等问题频传,一般认为“金钱至上”是道德危机的起因;但事实恰好相反,爱钱仅是结果。  新书《这样work才work!》提到,宾州大学从事暴力研究四十年的詹姆斯·吉利根教授发现,攻击、杀人犯案动机,答案不约而同都说“因为对方不尊重我”。甚至持械抢劫的动机,“想得到尊重”的比例居然比“夺财”还高。“为了尊严、尊重和自尊。为了这些,我谁都可以杀。失去尊严,我就一无所有。”  我们还没杀人,但
期刊
2005年,台湾绘本界的历史被狠狠地改写。当年最红的不是朱德庸也不是幾米,而是80后女孩弯弯。轩然大波的掀起,始于弯弯的第一本绘本《可不可以不要上班》,绘本画风清新,内容充满自嘲精神,又直观反映平凡人的现实心态,深受年轻人及上班族喜爱。这本小小的绘本为当时疲软的书市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首刷12000本一周内售罄,让众多畅销书团队叹为观止,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者都看到新的机会,“弯弯风潮”一时兴起。 
期刊
上海文化出版社(下文简称文化社),成立于1955年5月,曾作为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后逐渐发展为独立出版社。文化社始终秉承着巴金老人“把心交给读者”的出版理念,在实用生活和大众文化领域辛勤耕耘着。  王刚,现任文化社社长。在1999年正式进入出版界之前,中文系出身的他办过报纸,在研究所里做过研究。后来,广泛的兴趣又将他的事业引向了出版界。从他的口中,我们得以了解文化社曾经的辉煌、现今的挑战,
期刊
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她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爱琴海等地的先民首先奏响了人类文明的乐章。不同的是,这些地区在一度兴盛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文化中断,文明之光从此衰落沉寂。惟独中华文明数千年来虽经历坎坷,却连绵不绝,博大精深,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系统、最完整的一脉文化体,为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而在这文化体中独特的美术系列则是最为耀眼的一幕。我们常常感叹
期刊